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深玛珥火山口在中国的哪个省

深玛珥火山口在中国的哪个省

发布时间:2023-03-31 15:39:11

Ⅰ 玛珥湖的地理位置

广东省湛江湖光岩是中国研究玛珥湖的起点,自1996年以来,湖光岩已列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2173]和国际“欧亚玛珥湖”研究计划等项目,并已取得衫盯重大纳塌颤的科研成果。
全球分布有许多玛珥湖,最着名的就是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的玛珥湖和德国Manderscheid,Rheinland-Pfal地区的玛珥湖。湖光岩的玛珥湖比德国的大,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玛珥湖,且保存得非常自然,完整。它位于湛江市西南18公里,是一个面积只有2.3平方公里的湖泊。它的形成源于16万年前这里的火山爆发,后来积水而形成湖泊。另外,海口市附近的“罗经盘”地形,经地质学家确认,是玛珥火山形成的。 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湖泊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火山口湖,另一类是堰塞湖。火山口湖是火山口中积水形成的湖,其中有一种封闭式特殊类型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叫玛珥湖。这种湖泊多呈圆形,直径一般200米—300米;周围的火山口壁一般在几米到几十米高,顶部比较平缓;湖水清澈平静,水深数10米 。湛江的湖光岩是最典型的玛珥湖

在广东湛江市西南18公里处,有一座颇负盛名的湖光岩,它就是中国洞败唯一的“玛尔湖 。据联合国地质专家考证,该湖系距今14万-16万年间平地火山爆发后冷却下沉形成的。

Ⅱ 世界上有两个玛珥湖,什么是玛珥湖

玛珥的英文“Maar”来源于拉丁文“mare”,即沼泽或湖的意思,是居住在德国莱茵地区的人们对当地有水的湖泊、沼泽的称呼。
19世纪早期,德国科学家Steininger最早从德国西部艾费尔高原(Eifel)第四纪火山区的小而圆形的火山口湖研究开始,初步把玛珥(Maar)定义尺辩为一种火山类型。玛珥火山是因纤扒水灌入火山口,导致局部水蒸汽过多排不出去进而产生爆炸形成的。近年来,Buchel对德国西部Eifel区的玛珥进行了综合研究,提出了玛珥即是由环形墙、火山口沉积物、火山筒和馈浆通道组成的系统,并概括了玛珥发生发展的不同演化阶段
目前世界上仅有两个玛珥湖: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的玛珥湖和德国Manderscheid,Rheinland-Pfal地区的玛珥湖。湖光岩的玛珥湖比德国的大,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玛珥湖,且保存得非常自然,完整。它位陵竖缺于湛江市西南18公里,是一个面积只有2.3平方公里的湖泊。它的形成源于16万年前这里的火山爆发,后来积水而形成湖泊。另外,海口市附近的“罗经盘”地形,经地质学家确认,是玛珥火山形成的。

Ⅲ 海南火山口的资料!急急急!!!

海口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 自2005年11月海口石山火山群与广东湛江湖光岩整合一体,以雷琼地质公园的名义申报世界级地质公园,于2006年9月18日正式通过评审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要触摸到那些2.7万年前从火山口里喷射出来数孙、已经凝固了多年的岩浆石非常容易,只要你走进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所在的石山镇,镇上人家的围墙基石几乎都是用较大块的岩浆石堆砌而咸,公路两边散落的小块岩浆石也到处可见。进火山口公园里主要就是去看看那个火山口,先是爬上一些石阶,经过禅毕橡一丛很大很密的野菠萝树后,你就能站在火山口的边沿上了.从边上往下看,火山口就像是一个很大的绿色洞口,因为洞边的石壁上满披着绿色的各种植物,洞口上宽下窄,越往下光线就越暗.石壁边造了两条小石阶供游客走下火山口去, 不用多久就到洞底。那曾经喷发出灼热熔岩的火山贺旁口已经隐身在阴霾与幽绿之中,细细的水流从洞里流出来,除了潮湿与森森的冷气,无论怎样使劲地发挥想象力,也很难把当前的情景与2.7万年前火山爆发的情景联系起来.虽然据说在这火山口的附近有大小72个隧洞纵横交错,但站在洞口你什么也看不出来。看这火山口实在没有什么趣味,返回岭上,可以看到海口市市容。

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的园林设计也是颇费了心机的,两边是沿坡而上的石阶.中间则零散地堆着一些原本就裸露在地面的火山石,在黑石与黄土之间点缀着红绿的花草,倒也显得十分别致。公园最得意之处恐怕就是它那个蜂窝形的亭子了,它就像是一个露天的舞场,亭子下铺着大理石片,旁边可以坐人。亭子两边还各有一间蜂窝形的建筑物,一边作了卖火山工艺品的店,一边则是展示火山。地震、飓风,龙卷风等各种自然现 象的形成及特点等,图文并茂之外还有VCD播放,另外还陈列了一些矿石,如水晶之类的。这公园实在是一个挺好的地质馆.可惜许多人都错过了。

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 目前公园内已完成了火山展览馆、民俗风情演艺广场、园林景观等多处景点和生态园区景观建设。此外,海口石山火山群还将与湛江湖光岩、广西北海涠洲岛整合一起,以雷琼地质公园的名义正式被批为世界级地质公园。

Ⅳ 我国现存的三座火山湖

我国现存的火山湖远远不止三个,比较有名的火山湖包括:
1 火山口湖:长白山天池、广东南海者键西樵山火山口湖、台湾大屯火山口湖;
2 玛珥湖: 广东湛江湖光首裤巧岩
3 火山堰塞湖: 黑龙江五大连池、纯此镜泊湖

Ⅳ 火山口地质公园有什么景点

火山口地质公园景点有:双池岭、罗京盘、仙人洞、马鞍岭、岭火山口景区等。火山口地质公园是国家4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其具有极高的科考、科研、科普和旅游观赏价值,代表景点有玄武岩古村落及地质景观等。

一、双池岭

双池岭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胡姿族中最小的玛珥火山,但由两座玛珥火山组成。是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中最小的玛珥火山,册散但由两座玛珥火山组成。位于石山马鞍岭西北约3km处,高程105m(西岭)和93m(东岭),内径130-300m,深度15m,四周的火山岩垣由层凝灰岩组成,具明显的层理,其外坡产状平缓,向外倾角约10°,内坡较陡,倾角50°-65°。双池岭与湛江的湖光岩属同一时期裤弊的火山喷发形成。孪生双火口比较罕见具有开发价值。

双池岭位于马鞍岭火山口景区西部3公里,它由两个火山口相邻,原是存有水的玛珥湖,故而得名。西岭高105米,东岭高93米,是罕见的连体玛珥火山。这种火山的形成不同于单一岩浆喷发的火山,它是由岩浆上升到上部的含水层,当热的岩浆(约1000度左右)上升过程中与冷的地下水相接触发生蒸汽岩浆爆发而形成。原来这两个玛珥湖原来有水,从未干枯过,相传深不见底。但因近年来整个地下水位下降以及人为因素,留下目前的干湖。

二、罗京盘

罗京盘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永兴以南约6km,高程93m,但在玄武岩台地上的低平火口,内径900-1000m,深度35m,状如一个巨型运动场。火口底部平坦,中心位置凸起一个熔岩丘,高7-8m。熔岩丘的中部有一个直径7-11m,深3-4m的火口,积水成塘。底部田块呈辐射状,边坡为梯田,呈环状,故形态酷似运动场,也尤如一座小盆地。罗京盘不仅形态相当优美,而且田园景色也十分怡人,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仙人洞

仙人洞距马鞍岭火山口4公里,洞口玄武岩上有石室仙踪石刻引人注目,该洞中又有洞,人们在50年代清理洞中泥沙时,发现类似斧凿的磨光石器,可能曾经是人类祖先穴居的遗址。卧龙洞距仙人洞不到1公里,洞长3公里,高7米,宽10米,可容万人。

Ⅵ 阅读实例 内蒙古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

一、区域火山岩概况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位于锡林郭勒盟中部锡林浩特市和阿巴嘎旗境内,火山群面积约9300km2(图3-3),其中晚第四纪火山约300座,是中国东部第四纪玄武岩分布面积最广、火山数量最多的火山群之一。

晚更新世早期主要形成玛珥式火山,火山具有特征的双轮山地貌景观,锥体直径一般为3~4 km,大者约6.5 km,火口直径多为2~4 km,火口深一般20~50 m。如车勒乌拉火山,直接坐落在上新世宝格达组红色砂泥岩之上。下面形态近圆形,外轮山为玛珥火山锥,直径约5.5 km,锥高约80 m,由基浪堆积火山碎屑物构成。

火山碎屑物堆积厚度较大,韵律层理、大型低角度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以及层理下陷构造发育。在锥体东南侧,见有发育良好的增生火山砾,火山砾呈圆球形,直径一般为5~10 mm。基浪堆积物上部夹有较多降落堆积的火山渣,反映爆发过程中“水”逐渐减少,并向岩浆爆发转变。

内轮山由降落-溅落堆积物构成,形成降落-溅落锥,锥体下部为降落火山渣,上部为溅落堆积的熔结集块岩。内、外环之间的凹槽是残留的玛珥火山,直径约4 km。内轮山中心为岩浆喷发的复式火山口,其中发育两个喷火口(图3-4)。溅落喷发后有少量碱性橄榄玄武岩溢出,注入玛珥火口内,形成火口熔岩湖。火山喷发过程早期为强烈的射气-岩浆爆发,晚期均转变为弱岩浆爆发,最后为玄武质熔岩流的溢出,喷发方式的转变,反映了岩浆与水相互作用以及岩浆上升速度和溢出率的变化过程。玛珥式火山在诺敏河和阿尔山-柴河火山群内均很发育,但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内规模最大。

图3-3 内蒙古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地质简图

(据白志达等,2012,有修改)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处于内蒙古华力西褶皱带。基底岩性主要为温都尔庙群变质岩和华力西侵入岩,局部为二叠纪火山-沉积岩建造,这些岩石含水性差。新生代盖层主要为厚约30 m的上新世宝格达乌位组红色砂泥岩。宝格达乌位组砂泥岩和基底岩石之间浅层地下水较丰富。另外,玛珥火山分布区晚更新世早期仍是残留湖盆,这是浅层地下水的重要来源。当炽热岩浆上升与浅层地下水相遇时,岩浆与水相遇作用,发生剧烈爆炸。由于爆炸的深度浅,又有足够的水供给,爆发的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故形成的玛珥火山规模巨大。

晚更新世晚期火山主要分布在阿巴嘎旗以北的一、二级玄武岩台地和锡林浩特以南的熔岩台地上。火山类型主要为斯通博利式,次为夏威夷式,形态总体保存尚好。夏威夷式代表性火山有温都尔楚鲁图、爱荣朵花、塔扎音花等。如温都尔楚鲁图火山,由山盾形熔岩锥和扇状熔岩流组成,熔岩锥低缓,直径约1.5 km,锥体上有少量熔岩喷泉式喷发的溅落堆积物,火口较圆,直径约0.5 km,总体呈浅盆状。熔岩流早期主要向东漫流,晚期主要向南、北流淌,不同期次熔岩流单元相互叠置构成约40 km的盾状熔岩台地。斯通博利式代表性火山有阿巴嘎旗东部的巴达尔乌拉、布尔罕特等火山。

火山锥大多为复合锥,由早期降落渣锥和晚期喷发的溅落锥叠置而成,直径一般在600~1500 m之间。火口多呈碗状,直径约200~500 m。部分锥体在熔岩流溢出过程中被裂解破坏,形成马蹄形。个别火口由熔岩充填,形成火口熔岩湖。熔岩流分布面积一般为20~50 km2 ,大者如巴达尔乌拉火山约100 km2 ,厚度约5~15 m。

图3-4 阿巴嘎火山群地质图

(据白志达等,2012,有修改)

1—风积沙土;2—全新统湖沼积淤泥;3—上更新统溅落堆积;4—晚更新世玄武岩;

5—上更新统火山碎屑流;6—溅落堆积物;7—玄武岩;8—基浪堆积物;9—喷火口;

10—溅落锥;11—玛珥式火山口;12—产状;13—凹坑/水体

全新世火山目前能确定的仅有鸽子山火山,位于火山群东南隅,是阿巴嘎-锡林浩特火山群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玄武质火山。火山由碎屑锥、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席组成。锥体形态完整,雄伟壮观,由早期的降落锥和晚期溅落锥复合而成。锥体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呈NE向,直径约1.5 km,短轴直径约为1.2 km,高度约121 m;锥体中心为多次塌陷形成的破火口,火口内壁陡直,破火口深度约141 m。锥体西侧及北东侧出露两个仍保留了原始形态的熔岩溢出口。熔岩流受地形控制,总体由北向南流淌,局部熔岩流覆盖在全新世沼积物之上,分布面积约50 km2。熔岩流类型为结壳熔岩,表面光滑,绳状和木排状构造发育,局部地段发育较多保存完好的喷气锥。早期岩流单元流动距离远,长约18 km,宽度一般为3~4 km,厚度一般为8~12 m,前缘厚度较小,多为1~2 m。晚期熔岩流流动距离短,但岩流厚度较大。火山碎屑席主要分布在锥体的东侧,厚度由锥体向外逐渐减薄。火山活动早期为爆破式喷发,形成火山渣锥和碎屑席,属亚布里尼型喷发;晚期主要为溢流式喷发,形成溅落锥和大规模熔岩流。

二、鸽子山火山岩

鸽子山火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东南,地处内蒙古高原中部,是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中一座保存完好的火山。鸽子山火山为中心式玄武质火山。火山由锥体、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席组成(图3-5)。

图3-5 鸽子山火山地质简图

(据白志达等,2012,修改)

1—全新世碱性玄武岩;2—北溢出口熔岩流(1~5岩流单元);3—西溢出口熔岩流;4—晚更新世末-全新世火山渣;5—全新世沼积物;6—晚更新世玄武岩;7—晚更新世火山渣;8—喷气锥;9—喷火口;10—破火口;11—盾形熔岩锥;12—溅落锥;13—熔岩穹丘(锥);14—降落渣锥;15—寄生火山锥;16—熔岩流塌陷沟;17—火山碎屑席大致范围(厚度>5 cm);18—岩流单元界线;19—喷气锥分布范围;20—地质界线;21—岩浆溢出口;22—岩流流向

火山锥体形态完整,雄伟壮观,熔岩流受地形控制,总体由北向南流淌,火山碎屑席主要分布在锥体东侧。火山产物主体叠置在晚更新世玄武岩台地之上,局部熔岩流覆盖在全新世沼积物之上。火山岩分布面积约55 km2

1.火山锥体结构

鸽子山火山锥体保存完好,遭受风化剥蚀程度很低,基本保留了原始面貌。由降落堆积和溅落堆积物构成(图3-6),溅落堆积的熔结碎屑岩叠置在降落火山渣之上。锥体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呈北东向,直径约为1.5 km,短轴直径约为1.2 km,高度约121 m,体积约0.106 km3,锥体中心为多次塌陷形成的破火口(图3-6,图3-7),火口内壁陡直,破火口深度约141 m。

图3-6 鸽子山火山锥体结构图

(据白志达等,2012,有修改)

1—全新世玄武岩;2—全新世熔结集块岩;3—晚更新世末-全新世降落火山渣;4—全新世崩落堆积;

5—崩落堆积;6—晚更新世玄武岩;7—降落锥;8—溅落锥;9—熔岩穹丘;10—破火口;

11—岩墙;12—岩浆溢出口;13—陷落坑;14—岩流流向

(1)降落堆积

是锥体的主体部分(图3-6,图3-7),由降落的火山渣、少量熔岩饼和火山弹等组成,构成早期的降落锥。锥体坡度约20°~25°,西南坡较陡,北东坡相对低缓(图3-6)。松散火山渣为碧玄质,呈黑色或钢灰色,垂向上粒度变化较大,平均在1~2 cm之间,大者可达5~10 cm,总体锥脚部位粒度最粗。火山渣多为浮岩状渣块,气孔含量较高,多呈圆形,孔壁光滑新鲜。堆积物层理较发育,但层系的厚度变化较大,反映喷发强度的韵律性变化频繁。少量熔岩饼多呈不规则状或扁豆状,长轴30~60 cm,大者约120 cm,塑变强烈。少量火山弹主要堆积在锥脚部位,多呈椭圆形,部分由于喷发过程中沿弹道轨迹运移旋转而呈纺锤形或麻花状,火山弹直径一般在15~30 cm之间,大者可达85 cm。

图3-7 鸽子山火山锥体剖面图

(据白志达等,2012,有修改)

1—晚更新世末—全新世降落火山渣;2—全新世溅落熔结集块岩;3—晚更新世黄土;

4—晚更新世玄武岩;5—全新世玄武岩;6—基底岩石;7—辉绿岩墙;8—崩落堆积

(2)溅落堆积

叠置在降落火山渣之上(图3-6),构成晚期的溅落锥,直径约800 m,地貌上相对陡峻,坡度25 °~30 ° ,由黑色或褐红色熔结集块岩构成。火山弹、熔岩饼和塑性熔岩团块溅落在火口沿上,相互焊接形成特征的熔结结构。熔结集块岩局部具清晰的流动特征,上部还发育有较大的空洞,洞壁上见有熔岩钟乳,表明溅落碎屑物堆砌的速度较快,堆积后温度仍然很高。局部熔结集块岩中见有硫黄矿化,反映火山喷发晚期有喷气(H2S)作用发生。

锥体西侧和北东侧形成两个岩浆溢出口,西侧溢出口已塌陷,使锥体西垣堆积物整体陷落,形成直径约50 m,深约30 m的漏斗状深坑。北东溢出口在岩浆溢出过程中裂解破坏了锥体,使锥体呈缺口状(图3 -7a),裂解后的锥体堆积物被熔岩流拖曳到1 km以外。

火山锥体东南发育一系列波状或不规则状分布的火山碎屑堆积物(主要为火山渣、少量火山弹),是崩落堆积的产物。崩落堆积物呈扇状展布,扇轴长约500 m。崩落堆积物是由于晚期火山喷发时,使早期火山锥体横向爆崩的结果。

(3)破火山口

鸽子山火山由于火山喷发强度较大、喷发历史较长、活动的阶段性明显、岩浆溢出率较高、深部岩浆房被多次抽空,使火口发生了多次塌陷作用,形成了破火口(图3 -6,图3-7);破火口内壁陡直,直径约为450 m。破火口内堆积物主要为溅落及降落碎屑物,局部发育厚度很小的熔岩流,熔岩流由韵律性岩流单元组成,岩流单元单层厚度小,仅3~5 cm,有些叠置呈孤立的熔岩小穹丘,反映火山活动晚期岩浆的喷溢频率较高,但溢出率极低,黏度较大。此外还见有火山活动末期侵出的小熔岩穹丘,这些穹丘的发育,标志着鸽子山火山活动的结束。破火口内环状断裂发育(图3-7),不同断裂差异运动使火口呈阶梯状,沿断裂有碧玄岩岩墙侵入于熔结集块岩中,岩墙宽约2 ~5 m,致密坚硬,产状近直立,发育水平柱状节理。

2.熔岩流

溅落堆积之后,由于火山通道打开,岩浆溢出率增大,火山活动方式转入大规模岩浆溢流阶段。熔岩流由西侧和北东侧两个溢出口溢出,受地形影响,总体向南流淌,充填于沟谷和低洼地带,覆盖面积约48 km2 ,体积约0.62 km3。西侧溢出口溢出的熔岩较少,熔岩流先向北流动,然后转向南流淌,流动距离短。北东侧溢出口岩浆溢出率较高,溢出的熔岩流绕过鸽子山火山锥体先向北东流动,后转为向南流淌,并覆盖在西侧溢出口溢出的熔岩流之上。北东侧溢出口溢出的熔岩形成五个岩流单元,早期岩流单元流动距离远,长约18 km,宽一般3~4 km;前缘由于受高地阻挡,又分向东、西两侧流淌,东侧岩流直接覆盖在全新世沼积物之上。熔岩流厚度在近缘及中部较大,一般为8~12 m,前缘厚度较小,多为1~2m。晚期熔岩流规模明显减小,流动距离短,但岩流前缘厚度较大,第5岩流单元仅分布在近火口地带,反映从早到晚岩浆的溢出率逐渐减小,黏度在增大。

图3-8 鸽子山熔岩流中的喷气锥

熔岩流类型主体为结壳熔岩,熔岩流表面光滑,局部绳状、木排状构造清晰。岩流的面积与厚度比很大,反映岩浆黏度较小。晚期局部发育渣状熔岩。在阿敦楚鲁一带以及阿尔都贵乌拉晚更新世火山的西北侧熔岩流中发育较多保存完好的喷气锥、喷气碟或喷气塔(图3-8)。喷气锥高度一般在40~90 cm之间,最大的可达170 cm,直径大多在3~4 m之间,小者约1 m,大者可达7 ~8 m。喷气碟高度很低,一般为40 ~60 cm,直径2 ~3 m,形如碟子,故称喷气碟。少量呈塔状,中心喷气口几乎封闭,仅有很小的喷气孔,可称喷气塔。喷气锥由瓦片状熔岩构成,不同薄熔岩片呈叠瓦状堆砌,单层厚度变化不大,一般为1~2 cm,反映发生喷气作用的能量每次大小相近。大多数喷气锥由20 ~30个岩片堆砌构成,锥体内壁多发育熔岩刺或熔岩钟乳,部分喷气锥中心堆积有类似溅落堆积的塑性熔岩渣块。喷气锥的形成与熔岩流的流速、厚度、体积、黏度以及熔岩流流经的地理条件等因素有关(靳晋瑜等,2006;赵勇伟等,2008)。野外考察表明,鸽子山喷气锥主要分布在地形相对平缓、熔岩流厚度不大的区域,且熔岩流堆积在沼积物之上,反映熔岩流曾流经沼泽洼地。当高温熔岩流流经沼泽等富水湿地时,熔岩流下部的水体将被气化,水蒸气局部富集,压力不断增大,此时如果熔岩流流动速度足够缓慢,甚至停滞时,当压力达到一定限度,就会冲破上覆熔岩流表面而形成喷气孔;周期性的喷气作用,将冲破的熔浆碎片喷到岩流表面,堆砌形成喷气锥。由于厚度一定的熔岩流,所需冲破熔岩流的底部压力大致相似,故每次喷出的熔浆碎片的厚度和大小也相似。当岩流底部水体耗尽或熔浆的黏度增大时,就会抑制喷气造锥作用的进行。喷气锥这种特殊的熔岩流表面构造反映了熔岩流的流速、黏度、温度及堆积定位环境。在岩流的中远端,还常发育有翻花石构造,表明结壳熔岩的表壳形成后,后续岩流的推挤或拖曳作用仍很强。

3.火山碎屑席

鸽子山火山早期爆发强度较大,在火口之上已形成了以浮力为主要上升营力的喷发柱(Matthew Patrick,2007)。粒径较粗的火山碎屑物受重力的影响降落在火口周围形成降落锥。相对细粒火山碎屑物被喷发柱携带到高空,并在定向风力的影响下(白志达等,2006),飘散降落在锥体东侧,形成向东南撒开的扇状火山碎屑席。火山碎屑席主要由火山渣和火山灰组成,呈黑色或灰黑色,尖角状或不规则状。覆盖在晚更新世黄土或玄武岩之上,其上为全新世深褐色含火山渣的腐殖土。由火山锥向外厚度逐渐减薄,碎屑物粒度逐渐减小,部分地段由于受雨水冲刷和风蚀作用的影响,厚度变化较大,甚至断续分布。在距锥体约5.5 km处火山渣厚约20 cm,中值粒度为5 mm左右。火山碎屑物与黄土接触面附近还发育厚约1 cm的烘烤层,反映离锥体较近的火山渣降落后仍有较高的温度。

4.火山喷发物特征

鸽子山是一座亚布里尼式玄武质火山。火山喷发物主要为熔岩流、熔结火山碎屑岩和松散的火山碎屑物。火山喷发末期有碧玄质岩墙侵入。熔岩流以结壳熔岩为主,少量为渣状熔岩,岩性主体为碧玄岩,火山活动末期在火口内出露少量橄榄拉斑玄武岩。碧玄岩呈灰黑色,气孔或块状构造;气孔含量变化较大,5% ~30% 不等;斑状结构,基质为间隐间粒和隐晶质结构;熔岩流表面以玻璃质结构为主。斑晶主要为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橄榄石斑晶新鲜,粒状,大小约为0.1~0.3 mm,含量约10%;单斜辉石呈短柱状,偶见穿插双晶,为含钛的普通辉石,粒径平均在0.5~0.8 mm之间,含量约5%。基质主要由微晶斜长石、钛铁氧化物、少量辉石和碱性长石及火山玻璃组成。橄榄拉斑玄武岩仅出露在火口内,是火山活动末期的产物;岩石呈深灰色,气孔状构造,气孔含量较高,气孔间连通性好,呈薄层状;斑状结构,基质为间隐或玻璃质结构。斑晶主要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粒径约1 mm,含量约15%;橄榄石斑晶少量,约为0.1~0.4 mm;基质主要由微晶斜长石、少量辉石和钛铁氧化物及火山玻璃组成。松散火山渣呈黑色或褐红色,气孔十分发育,气孔多不规则,内壁新鲜,很少有附着物;密度小,形状复杂,大小不一,几乎全由玻璃质组成,为浮岩渣。熔结集块岩仅分布在溅落锥上,呈砖红色,由塑性、半塑性的火山弹、熔岩饼和浆屑组成;碎屑物大小不一,大者可达1.5 m,一般5~30 cm;塑变强烈,彼此平行排列,紧密焊接,形成特征的熔结结构和假流纹构造,是溅落碎屑物快速堆积的产物。部分溅落碎屑物堆积在锥体上仍保持高温状态,碎屑之间相互焊接弥合成为整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可发生流动,形成碎成熔岩流。西南侧火口沿上发育熔结程度低的黏结集块岩。碧玄岩和锥体火山渣中含有较多辉石、歪长石巨晶和二辉橄榄岩包体。空间上巨晶和包体主要分布在锥体及其附近,仅在远离锥体的熔岩中偶见。辉石巨晶长一般在3~5 cm之间,大者可达7~8 cm,色泽黑亮;边缘多发育浅色角闪石和铁质的反应边,局部含量可以达到5% ~10%,反映玄武质岩浆在深部岩浆房曾发生过分异作用。沿环状断裂侵入的碧玄质岩墙呈灰黑色,致密块状,由长条状斜长石和他形辉石及钛磁铁矿组成;结晶较好,为间粒结构,局部具辉绿结构特征。

大量辉石、歪长石巨晶及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出现和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碧玄岩岩浆直接来源于深部地幔高压岩浆房,基本为原生岩浆,但在深部岩浆房经历了一定结晶分异作用。岩浆上升过程中未经过地壳岩浆房阶段。橄榄拉斑玄武岩是火山喷发末期产物,仅分布在火口内,呈侵出小穹丘产出,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与碧玄岩差异很大,与原始地幔特征相似,可能是融出碧玄岩岩浆后的残余地幔再部分熔融的结果。

5.火山喷发过程

鸽子山火山喷发方式较为复杂,早期阶段属于亚布里尼式喷发,由于深部岩浆上升减压,原来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分逐渐出溶,使得岩浆通道内的压力增大,岩浆喷出地表时表现为强烈的爆破式喷发(白志达等,2008),碎屑化程度较高的岩浆碎屑物被抛向高空,并在火口之上形成了以浮力为主要上升营力的喷发柱。喷发柱中粗粒级碎屑物由于受自身重力及空气阻力等的影响,直接降落在火口周围,形成降落渣锥。由喷发柱携带到高空的细粒级火山碎屑物在定向风的影响下,飘散至锥体东南,形成面积较大的火山碎屑席。降落堆积后,火山活动暂时停息。晚期阶段在早期降落锥东南侧发生横向爆崩作用,形成崩落堆积。随后由于岩浆通道打开,处于相对开放环境,火山活动转为熔岩喷泉式喷发,形成溅落堆积,碎屑化程度很低的高温塑性熔浆团块、熔岩饼和火山弹溅落在火口沿上,相互焊接形成溅落锥。溅落锥形成之后,岩浆中的挥发分急剧减少,岩浆上升速率加快,火山作用方式转变为熔浆的溢流,熔浆首先从西溢出口溢出,然后从北东溢出口溢出。溢出的结壳熔岩是熔岩流主体,晚期形成少量渣状熔岩,渣状熔岩的出现暗示火山溢流活动已接近尾声(白志达等,2008)。大量熔岩流溢出后,火口发生塌陷,形成了典型的破火口;由于塌陷,残余岩浆沿环状断裂侵入,形成辉绿岩墙。火口塌陷后,火山活动进入调整期,复活活动期仅在破火口内形成小型熔岩穹丘,橄榄拉斑玄武岩侵出穹丘的出现最终堵塞了火山通道,标志着鸽子山火山活动结束。

6.火山喷发时代

以往多认为锡林浩特火山群火山活动时代主要是晚更新世,实际上大规模火山活动从上新世开始,贯穿了整个第四纪。晚更新世是活动的鼎盛时期,全新世已属尾声。鸽子山火山活动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期为爆破式喷发,形成火山渣锥和碎屑席;晚期主要为溢流式喷发,形成溅落锥和大规模熔岩流。据火山形貌特征、锥体风化降解程度、堆积物接触关系,结合热释光测年,初步确定鸽子山火山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其主要依据是:

1)火山形貌与结构特征:鸽子山火山地形地貌保存完整,火山锥、火山口和熔岩流基本未遭受风化剥蚀的改造。火山锥由降落锥与溅落锥叠置而成,雄伟陡峻,火口为一塌陷的破火口,火口缘窄小,破火口内侧崎岖陡直,锥体风化降解程度很低。锥脚处熔岩溢出口清晰,仍保留了原始形态。熔岩流的展布受近代地形控制,顺势流淌分布在沟谷和低洼地带。熔岩流表面流动构造清晰完好,如绳状和木排状构造基本未遭受风化改造。部分地段熔岩流中的喷气锥除个别被人为破坏外,均保存完好。熔岩流之上仅有少量风成砂,基本无风化土壤,植被很少。火山的形貌特征表明鸽子山火山喷发的时代较新。

2)地层接触关系:地层的叠覆关系是确定相对时代的直接依据。鸽子山熔岩流在阿尔都贵乌拉西侧和第一岩流单元的东南缘覆盖在全新世的沼泽淤泥之上(图3-9),表明鸽子山火山的熔岩流无疑属全新世。

图3-9 鸽子山玄武岩接触关系剖面

1—鸽子山玄武岩;2—全新世沼泽堆积物

3)同位素年龄:鸽子山东侧约5.5 km处的一塌陷坑剖面良好,火山碎屑席覆盖在晚更新世黄土之上,厚度约为20~30 cm,其上又被厚约30 cm的全新世含火山渣的深褐色腐殖土覆盖。火山渣底部发育厚约1 ~2 cm砖红色烘烤层,取烘烤层样品进行热释光测年,测试结果为(22.41 ± 1.90)ka(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测试),距今约2万年。鸽子山火山活动可分早、晚两期,早期是较强的爆发,晚期主要是溅落堆积和大规模熔岩溢出,晚期喷火口明显向西迁移,表明早、晚期喷发之间有一定间隔,热释光年龄可能代表鸽子山早期爆发的大致时限。

火山形貌特征、锥体风化降解程度、完好的喷气锥以及地层和堆积物的相互关系表明,鸽子山火山喷发大致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至少晚期喷发属全新世。

7.结论

1)鸽子山火山是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内结构完整的一座中心式玄武质火山,由火山渣锥、碎屑席和熔岩流构成。火山遭受风化剥蚀作用弱,火山地貌清晰,结构完整。碧玄岩、熔结火山碎屑岩和松散火山渣是主要火山喷发物;碧玄岩中含较多辉石、歪长石巨晶和二辉橄榄岩包体。鸽子山火山以结构完整、活动时代新、爆发强度高、发育破火口以及含较多辉石巨晶区别于火山群内其他火山。

2)火山活动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阶段爆发强度较大,在火口之上形成了以浮力为主要上升营力的喷发柱,属亚布里尼式喷发;晚期喷发主要表现为溅落堆积和大规模熔浆溢出。整个火山的喷发时代为晚更新世末—全新世,其中晚期喷发属全新世。

3)鸽子山是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内目前确定的唯一最新火山,这对该区深部构造岩浆活动和新构造以及火山灾害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难得的火山遗迹资源,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合理开发利用,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阅读全文

与深玛珥火山口在中国的哪个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长什么样子的 浏览:669
越共对越南统治如何 浏览:669
意大利和法国的商科哪个好 浏览:882
去印尼航班注意什么 浏览:107
伊朗沙漠种什么树 浏览:822
印尼巴士怎么接顾客 浏览:405
越南厨师工资一般多少 浏览:721
中国输入病例一共多少例 浏览:76
越南黄花皇宫椅多少钱 浏览:818
印尼疫情人数有多少 浏览:505
印尼棺材怎么样 浏览:145
湖南和越南哪个发达 浏览:468
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到什么程度 浏览:299
越南凉山经度和纬度多少 浏览:689
印度面皮怎么做 浏览:648
中国开车到英国多久 浏览:947
意大利第二大岛在哪里 浏览:170
英国航母能在海上行驶多少天 浏览:969
中国最危险的工作哪个挣得多 浏览:782
英国人老了多少岁 浏览: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