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霍金来中国去哪个酒店

霍金来中国去哪个酒店

发布时间:2023-03-31 23:20:08

⑴ 霍金什么时候来的中国

1985年4月28日,当年43岁的霍金第一次来到中国,首站是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霍金做了两次演讲,一次关于黑洞形成的理论,一次关于“时间为什么总是向前”。离开合肥后,霍金还前往北京,并在北京师范大学作了演讲。之后,霍金还首次登顶长城
2002年8月,霍而再次来到中国。霍金这次来华是参加一个名为“弦理论”的会议,会议的前半程于8月12日至15日在杭州举行。其中,8月15日,霍金还在杭州进行了一场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的公众演讲。结束杭州的活动后,霍金随后来到北京停留了约一周时间,并再次向公众阐述了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膜理论》。在北京期间,霍金时隔17年之后再次登上长城。
霍金第三次来中国,是2006年6月。霍金先于6月12日起在中国香港进行了为期6日的访问,其间,他在香港科技大学主持一场以“宇宙的起源”为题的公开讲座。随后,霍金前往北京参加了当年的国际弦理论大会,并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

⑵ 斯蒂芬·威廉·霍金的生平经历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学系物理学家,着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霍金毕业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1979年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后为荣誉卢卡斯数学教授(牛顿曾任此职,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授职位)。

⑶ 斯蒂芬威廉霍金的故事。

1. 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那天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

霍金去世于2018年3月14日,这天是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辰139周年纪念日。

难道真的存在“天才守恒定律”?

2. 与很多人想象中不同,霍金在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学霸”——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学渣”。他到了8岁,还没学会阅读。整个中学时代,霍金的成绩从没进过前20名。勉强考上了英国牛津大学,还因为两次期末考试成绩太差,不得不参加补考。

当然,那时候霍金的父母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家出了一个天才,他们工作很忙,顾不上悉心培养霍金,对他采用“放养”大法:任由他自己在房子里对着一堆堆书发呆。

结果,一个天才横空出世。

3. 霍金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世界级的科学家中,除了爱因斯坦、牛顿之外,就是他最为中国人熟知。

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个叫吴忠超的中国物理学家。1979年,吴忠超留学英国剑桥大学,跟随霍金研究极早期宇宙。碧卜饥吴忠超除了与霍金共同发表过量子宇宙学的论文,还将霍金的着作,包括《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等翻译成中文版,引进中国。

于是,霍金就有了一大批中国粉丝。顺便说一句,霍金在中国微博上发了20条微博,收获了463万粉丝。

4. 1985年4月28日,霍金第一次来到中国,先后到访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

在中国科技大学,霍金在落成不久的水上讲演厅公开演讲。消息传出去后,整个校园都沸腾了,学生们纷至沓来,将可以容纳300多人的演讲厅挤得水泄不通,“后来者只好顺着过道往下站,最后连讲台的两侧甚至门口也站了不少人。”

那时候,霍金还没有完全丧失语言能力,但别人已经听不懂他说的话了。只能由他助手重复一遍,再进行翻译。

5. 霍金与中国还挺有缘分,他总共来过中国三次,分别是1985年、2002年、2006年。

2002年来到中国时,霍金登上了长城,做悔返了一名“好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霍金不是靠自己的手脚,而是坐在轮椅上,轮椅被固定在缆车上,从空中登上了长城。

6. 2014年,一部叫《万物理论》的电影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这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以霍金为主角的电影。电影里面是霍金的真实“声音”——来自电脑语音合成器的声音。

霍金坐在台下,安静地看完了电影。电影结束之后,霍金秘书从他脸颊上擦去了一行眼泪。

7. 虽然早在1963年,霍金就因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被医生诊断只能活两年,但他却奇迹般地生活至今。

不过,1985年时,他差点被医生放弃治疗。霍金在纪录片《霍金》中透露:“当时,医生觉得我已经不行了,还建议珍(霍金妻子)选择关掉我的呼吸机。但她拒绝了。那几个星期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时期。幸好,药渐渐开始发挥作用了,但由弊纯于切口,我还是失去了言语能力,只能开始使用造音器。”

8. 霍金拿过世界上所有重量级的科学奖项,包括物理学界最高奖——爱因斯坦奖章,唯独没有拿过诺贝尔奖。

这或许是因为,他所提出的“黑洞存在辐射”的假说,虽然打开了宇宙学的探索之门,但至今尚未得到证实。

(3)霍金来中国去哪个酒店扩展阅读: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着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2017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 [1]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术有望逆转工业化对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于消除疾病和贫困,但人工智能需要加以控制。 [2] 2017年11月,霍金预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将变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⑷ 霍金什么时候来过中国

1985年霍金第一次访华。
2002年8月9日,史蒂芬·霍金第二次来到中国.

⑸ 霍金的简介

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300年前的同一天。
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这时他被诊断患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霍金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霍金在剑桥大学任牛顿曾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之职,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有深远影响。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目标是解决从牛顿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力”问题。他的宇宙模型是一个封闭的无边界的有限的四维时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力,宇宙的演化完全取决于物理定律。

耐人寻味的是,霍金的宇宙论事实上使上帝没有存身之处,但梵蒂冈教廷仍对他表示了敬意。在承认了对伽利略审判的错误之后,教廷科学院又选举霍金为该院院士。世俗的偏见和神学的权威,都不能阻挡科学的透射力。
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数学来陈述,而且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讲里,生动地向听众解释“利用光速,从‘黑洞’进去,从‘白洞’到宇宙另一区域去作时空旅行”的设计,是有趣的科学幻想,而现实却是难以做到的简明道理。经过数年的辛勤写作和修改,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宇宙论科普着作《时间简史》。书中引导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粒子和碧桥“自旋”的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探索。《时间简史》,已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

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霍金只能活两年,他之所以能支持到今天并取得卓越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人生台历

1942年 1月8日生于剑桥

1950年 举家迁往圣奥尔本斯

1959年 入牛津大学

1962年 牛津毕业,去剑桥读研究生

1963年 被诊断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

1965年 获剑桥博士学位,与珍妮.怀尔德结婚

1967年 长子罗伯特出生

1970年 女儿露西出生/开始使用轮椅

1973年 首部着作《空时的大型结构》出版

1974年 宣布发现黑洞辐射,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1977年 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引力物理学教授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卜物》出版

1981年 参加梵蒂冈宇宙学大会,宣布无边界构想/《超时空和超引力》出悔弊猛版/被授予大英帝国高级骑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实行气管造口手术从而失去语言能力,使用带造音器的计算机 1988年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出版/获沃尔夫基金奖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爵士

1990年 与妻子离异

1991年 《时间简史》同名电影上映

1993年 《“黑洞与婴儿宇宙 ”及其他论文》出版

⑹ 霍金的资料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文名Stephen William Hawking) ,1942年1月8日在英国牛津出生[1],当天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人称“宇宙之王”。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6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他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国牛津的霍金刚好出生于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之时。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着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1974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量子引力论。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例如,空间-时间在普郎克尺度(10^-33厘米)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泡沫的状态。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他的兴趣转向量子宇宙论。
2004年7月,霍金修正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信息应该守恒。
本书的副题是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但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正是起始于此。
理论物理学的细节在未来的20年中还会有变化,但就观念而言,现在已经相当完备了。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的,这真正是空前的。因为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介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所以说,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他有身体上的缺陷,可头脑聪明的很!尽管如此,译者(吴忠超)之一于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门打开后,忽然脑后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保持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废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从他对译者私事的帮助可以体会到,他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
本书译者之一曾受教于霍金达四年之久,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此书即是受霍金之托而译成中文,以供占人类五分之一的人口了解他的学说。
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在富有学术传统的剑桥大学,他担任的职务是剑桥大学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他拥有几个荣誉学位,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在公众评价中,被誉为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提出宇宙大爆炸自奇点开始,时间由此刻开始,黑洞最终会蒸发,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他因患“渐冻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卢伽雷氏症),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他,近乎全身瘫痪,不能发音,但1988年仍出版《时间简史》,至今已出售逾1000万册,成为全球最畅销的科普着作之一。
他被世人誉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另一个爱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强者”“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早期
霍金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出生当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父亲法兰克是毕业于牛津大学的热带病专家,母亲伊莎贝尔1930年代于牛津研究哲学、政治和经济。
1942年1月,纳粹德军轰滥炸英格兰,伦敦遭受几乎夜夜不停的空袭。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们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1959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自称用了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1963年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病,当时医生诊断他只能活两年,他虽然活下来,但在往后数十年逐渐全身瘫痪并失去了说话能力。
霍金曾澄清自己当时并无酗酒,只感到自己有“悲剧性格”,并使自己沉醉于瓦格纳的音乐里。直至他遇上了首任妻子珍·王尔德(Jane Wilde),两人结婚后育有3名子女。23岁时,他取得了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

相关作品
《时间简史续编》 是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睿智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

《时间简史》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性。该书本来就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绞尽脑汁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只能当科幻小说看。《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拟空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人的生存方式及进化原理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他个人认为这只是研究理论物理目前的最小单位)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着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极端与极端的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史蒂芬·威廉·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饶有有趣的问题。
《果壳中的宇宙》该书是霍金教授继《时间简史》后最重要的着作。霍金教授在这本书中,再次把我们带到理论物理的最前沿,在霍金教授的世界里,真理和幻想有时只是一线之差。霍金教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提示我们对宇宙的展开充分的想象,并以他独特的热情,邀请我们一起展开一场非凡的时空之旅。《时间简史——从宇宙空间大爆炸到黑洞》(1988年撰写)这本书是霍金的代表作。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
在这本书中,霍金将试图勾勒出我们心目中的宇宙历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并有机结合各类宗教学理论。在第一讲里,他将简要地回顾过去关于宇宙的构想,并说明我们是如何得到目前的图像的。这或许可以称之为宇宙史的历史。
第二讲将解释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两种引力理论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宇宙不可能是绝对静止的,它不得不或是膨胀,或是收缩。而这又意味着,在前200亿年到前100亿年之间,必定有某一时刻,那时宇宙的密度为无穷大或是脱离了某个空间,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大爆炸。它极可能就是宇宙的开端。
第三讲将谈谈黑洞。黑洞是当某个巨大的星球,或者更大的天体,受其自身引力吸引而自行塌缩(塌陷并紧缩)时形成的(另一种猜测:黑洞是脱离了某个集合空间中的某一元素)。综合感性的哲学理论,“任何事物在时间和空间的洗礼下必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可能正是白洞产生的原因。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及狭义相对论,宇宙中可能存在无数黑(白)洞,(也可能我们存在的世界正是黑(白)洞的某一分支)。而有关他们的历史,可能是某一领域的终结,也或许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知识领略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知道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广(狭)义相对论是经典理论(因为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理想状态),包括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
第四讲将讲述量子力学如何允许能量从黑洞泄漏出来。黑(白)洞并不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可怕。
第五讲将把量子力学思想应用于大爆炸和宇宙的起源。这就得出了这样的设想:时空可能在范围(维)上有限,但没有边缘。这或许类似于地球表面,但它多了两维。
第六讲将说明这个新的边界条件如何能用现有的知识结构解释这个问题:尽管物理学定律是时(空)间对称的,但根据化学理论中的微观粒子守恒,任何物质(包括真空状态等),即使是“最”稳定的,也会在本质上发生“相对微小”的变化(具体解释请见化学领域的微观粒子(带电粒子的绕核“行星”运转)。
最后,第七讲将讲述我们正如何试图找寻一种统一的理论,如何能把involve量子力学、引力(etc.)的物理学及其他学科(“包括”很智慧地谈到“人”有不灭灵魂的宗教学)真正大一统地联系成一“片”知识的“海洋”。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就能真正理解了宇宙(involve natural power),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interesting的theories和discriptions。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

史蒂芬·霍金与第一任妻子珍·王尔德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空)间、有黑(白)洞引起的初始宇宙,维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在三年工作量并不巨大的学习之后,他获得了一等自然科学荣誉学位,之后进入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当时牛津大学还没有宇宙学这个专业,于是他试图努力开创。尽管他希望能够跟当时在剑桥的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身边做研究,但是他的导师却是丹尼斯·西艾玛(Dens Scama)。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成为一名研究员,后来成为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Gonvlle and Caius College)的教授。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着做,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时间简史》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编》是为向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
《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中文版发行于2008年年初,这本书由史蒂芬·霍金、其女儿露西·霍金、其学生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所着,是史蒂芬·霍金的“儿童”时期“科普三部曲”之一,这本书当中论黑洞以及很多部分都简述了霍金的新想法,这本书在国内外好评如潮。

2004年-霍金悖论与信息守恒
2004年7月21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上,霍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表示自己原来的观点错了,信息应该守恒。宣布了他对宇宙黑洞的最新研究结果: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对其周遭的一切“完全吞食”,事实上被吸入黑洞深处的物质的某些信息实际上可能会在某个时候释放出来:信息守恒。原因是先前把黑洞想得太理想化了,把黑洞热辐射也想得太理想化了。不过,霍金一直没有给出严格的证明来支持自己的新观点。索恩表示此事不能由霍金一个人说了算,他仍坚持信息不守恒的看法。普瑞斯基则表示没有听懂霍金的演讲,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赢了。目前,这一牵扯到量子论基础的敏感问题还远未解决。
黑洞理论的研究已经超出了黑洞本身,它不仅通过信息疑难触及了量子论的重要基石——幺正性,而且掀开了探讨时间性质的新篇章。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黑洞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最初人们认为黑洞是一颗死亡了的星体,什么东西都可以掉进去,但任何东西都跑不出来。1974年霍金证明黑洞有温度、有辐射。霍金辐射的发现使黑洞和霍金本人都变得家喻户晓。
20世纪80年代以后,黑洞研究的重点逐渐从温度转向信息佯谬。人们早已知道,黑洞外部观测者会失去形成黑洞以及后来落入黑洞的物质的几乎全部信息,这就是“无毛定理”。着名的“霍金辐射”理论.所谓“毛”是指“信息”。黑洞只剩下总质量、总电荷和总角动量3根“毛”可以被外界探知。人们最初认为,虽然外部观测者不能探知黑洞内部物质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并没有从宇宙中消失,只不过隐藏在了黑洞的内部。霍金辐射发现之后,人们知道黑洞中的物质最后将全部转化为热辐射,而热辐射几乎不带出任何信息。这样,形成和落入黑洞的物质的信息将从宇宙中消失,信息不再守恒,不仅重子数守恒、轻子数守恒等定律不再成立,量子论的幺正性也将受到破坏。面对如此严重的理论困难,物理学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理论物理学家大都相信信息守恒,坚信幺正性这一量子论的基石不会被破坏。总之,信息应该守恒。以霍金和索恩为代表的相对论专家则认为信息不一定守恒,幺正性完全有可能被破坏。为此,霍金和索恩与坚信信息守恒的普瑞斯基打赌。
"这种理论从诞生之初就遇到了麻烦:它同很多科学家坚持的"信息守恒定律"互为矛盾.这一度被人们称为"黑洞悖论".
如同19世纪的科学家断定了能量守恒定律一样,20世纪的许多科学家提出了信息守恒一说——假如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信息守恒定律"无疑将成为科学界最为重要的定律,也许比物质,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更为深远.霍金的黑洞理论引起的激烈争执就是"信息"在黑洞中是否能够保存,守恒."

霍金生平
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50年 举家迁往圣奥尔本斯
1959年 入英国牛津大学
1962年 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
1963年 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 进入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任研究员,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的宇宙。/与珍.王尔德(简·王尔德)结婚
1967年 长子罗伯特出生
1969年 起任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科学杰出成就研究员
1970年 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女儿露西出生/开始使用轮椅
1973年 首部着作《空时的大型结构》出版
1974年 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75—1976年间 获得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6项大奖
1977年 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引力物理学教授
1978年 获世界理论物理研究的最高奖爱因斯坦奖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出版
1980年 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1981年 参加梵蒂冈宇宙学大会,宣布无边界构想/《超时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国高级骑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实行气管造口手术从而失去语言能力,使用带造音器的计算机。
1988年 出版《时间简史》,获沃尔夫基金奖,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爵士
1990年 与结婚25年之久的妻子简·怀尔德离婚。
1991年 《时间简史》同名电影上映
1993年 《“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他论文》出版
1995年 9月16日,与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结婚
1996年 至今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
2001年 10月又一部力作《果壳中的宇宙》出版发行
2004年7月,霍金修正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错了,信息应该守恒。7月21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上。
2006年,霍金第三次来中国,他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2007年 霍金与露西吉高佛尔德合着的儿童科幻小说《乔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钥匙》于9月6日率先在法国出版发行。这本书是霍金写的第一本儿童读物,霍金在书中向儿童解释了自己关于时间和宇宙方面的学说。
2009年8月12日 获得自由勋章

获得奖项
1、 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
2、 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3、 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
4、 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
5、 霍普金斯奖
6、 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
7、 麦克斯韦奖
8、 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
9、 1978年获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
10、与罗杰·彭罗斯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11、1988年霍金的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获沃尔夫基金奖
12、2009年8月12日,获得自由勋章

霍金名言
1.当你面临着夭折的可能性,你就会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
2.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3.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
4.宇宙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5.活着就有希望。
6.时间有没有尽头?
7.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前都会左右看。
8.科学家和娼妓都是做他们喜欢的事赚钱。
9.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
10.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11.我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空间之王。
12.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这句话是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的,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

公开演说
霍金出版《时间简史》后,多年来曾在英国、美国、日本、香港等地,向一般大众发表多场公开演说,叙述时间起源、宇宙终结、时光旅行,演说时其受欢迎程度犹如“摇滚巨星”。兹(zi)录部分演说: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宇宙的起源(中文)
宇宙之始(英文)
时间的开始(英文)
太空及时间扭曲(英文)
上帝掷骰吗?(英文)
宇宙中的生命(英文)

科普作品

1988年:《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1993年:《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2005年:《时间简史(普及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2001年:《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2002年:《在巨人的肩膊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霍金三大学术赌注
霍金除了喜爱看脱衣舞表演(据说是为了研究),他亦喜欢就一些科学命题,与其他学者开赌,一时成为科学界美谈。

黑洞是否存在?

穷一生精力研究黑洞的霍金,曾担心黑洞可能只是理论上的概念,而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他为免到时自己变得一无所有,1975年他与另一名物理学家索恩(Kip Thorne)开赌:究竟黑洞是否存在。
为了进行“对冲”,霍金押注黑洞不存在。如果他“不幸”赢了,霍金虽然一生心血被毁,但索恩要向他赠上专门踼爆英国皇室丑闻的《Private Eye》杂志4年订阅,如果霍金“幸运”输了,他就要向索恩送赠色情杂志《Penthouse》的一年赠阅。
霍金在《时间简史》(1988年)曾说:“当我们1975年打赌时,我们80%肯定天鹅座X-1是黑洞,现在我会说有95%肯定,但这场赌局仍未有结果。”

裸奇点是否存在?

1991年,霍金又要求开赌,今次索恩与他站在同一阵线,对赌一方是物理学家裴士基(John Preskill)。当时的命题是,奇点应该被黑洞围绕,但没有被黑洞包围的“裸奇点”(naked singularities)是否存在。
霍金与索恩押注:裸奇点并不存在,随即与裴士基立下赌据,谁输了要向对方送上一件用来“遮蔽裸体”的T恤衫,写上适当的服输字眼。霍金于1997年修正他的理论,指出裸点有可能存在。

讯息会否在黑洞消失?

霍金在裸奇点的赌局输了,但这位好赌成瘾的物理学家即时要求再开赌。物理学家相信所有讯息一经出现,虽然会改变成不同形态,但本质上会“永恒”存在。
霍金及索恩当时指出,任何物质掉进黑洞后将会消失,黑洞中产生的辐射是“全新制造”的,与掉进黑洞中的物质无关;这一项命题,违反了量子力学,若命题正确,量子力学或要重写。裴士基反驳这项命题,双方于是开赌。
2004年,霍金出席研究会时,承认赌输了,要向对方赔上棒球网络全书《Total Baseball: the Ultimate Baseball Encyclopedia》。胜出的裴士基亲身在学术会议上,高举这本着作,霍金在台上只顾着笑。被问到为何挑选这套网络全书做战利品时,裴士基事后说:“这本书重得像黑洞,亦要更长时间才可以赶走书中的资料,有如黑洞一样。”

霍金与中国
1985年,霍金第一次来中国,在科大水上讲演厅作天体物理的学术报告。
2002年,霍金第二次来中国,在北京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科普报告,向公众阐释他的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
2006年,霍金第三次来中国,他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在香港科技大学体育馆主持一个题为“宇宙的起源”的演讲;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着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着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

参考资料:
1.霍金来信:生命还在,希望就在(组图)_网易新闻中心

⑺ 谁知道霍金的资料

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家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和彭罗斯一道证明了着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板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1974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量子引力论。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例如,空间——时间在普郎克尺度(10-33厘米)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泡沫的状态。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他的兴趣转向量子宇宙论。

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槐数点不但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正是起始于此。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的,这真正是空前的。因为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介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尽管如此,译者之一于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门打开后,忽然脑后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保持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废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

在富有学术传统的剑桥大学,他目前担任着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个人资料

霍金人生简历

1942年 1月8日生于剑桥

1950年 举家迁往圣奥尔本 斯

1959年 入牛津大学

1962年 牛津毕业,去剑桥 读研究生

1963年 被诊断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

1965年 获剑桥博士学位,与简·怀尔德结婚

1967年 长子罗伯特出生

1970年 女儿露西出生/开始使用轮椅

1973年 首部着作《空时的大型结构》出版

1974年 宣布发现黑洞辐射,成为皇家学会会员

1977年 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引力物理学教授

1979年 次子蒂莫西出生/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广义相对论评述:纪念爱因斯坦百年诞辰》出版

1981年 参加梵蒂冈宇宙学大会,宣布无边界构想/《超时空和超引力》出版/被授予大英帝国高级骑士

1985年 在瑞士病倒/实行气管造口手术从而失去语言能力,使用带造音器的计算机

1988年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铅数首到黑洞》出版/获沃尔夫基金奖

1989年 被授予大英帝国荣誉爵士

1990年 与妻子离异

1991年 《时间简史》同名电影上映

1993年 《黑洞与婴儿宇宙》及其他论文出版

■相关书目

《斯蒂芬·霍金传》迎霍金访华

当世界着名科学家霍金抵达杭州浙江大学,着手准备他的专题演讲时,他会发现自己所看重并授权的《斯蒂芬·霍金传》的中文本,也将伴随他与大学生同时见面。这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为迎接霍金访华,毕友专门推出的最新版传记。

《斯蒂芬·霍金传》的两位作者————牛津大学科学中心主任迈克尔·怀特和科普作家约翰·格里宾,运用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他早年身体健康时,如何进入科研领域并取得巨大成就,这是过去有些传记作品未曾细加描写的内容。本书从霍金的童年时代一直写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叙述了他生命中一些重大的变化和学术上的重要发现。书中不但记录了霍金科学天才的发展,也生动地描述了他个性中坚强与薄弱的一面。书中还透露了《时间简史》出版的过程及成为畅销书的奇妙经过。本书堪称目前最完整的霍金传记。

(赵武平)

霍金的另一个“黑洞”

1999年8月13日,斯蒂芬·霍金的前妻简·霍金出版了她历时多年,在痛苦渐趋平复中写成的自传《音乐移动群星》,大胆披露了她与这位伟大天才近30年婚姻中那些从未有人透彻了解的秘密……

他们于1965年结婚,简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同时,伴随着霍金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功,他的身体状况却无法避免地一天天走向恶化。当1990年这对夫妇宣布离婚时,全世界都为之惊愕不已,霍金似乎做了一件看来最不得人心的事儿:他抛弃了与他相濡以沫近30年的结发妻子,转而与一个护理他的年轻姑娘结了婚。

在这本厚达610页的新书里,简·霍金历数了与这位着名的天才一起,与那种同样着名的变异性疾病斗争的艰难岁月。她敞开心扉,坦言感受。一方面,她称其前夫为“全能的王”和“精妙的导演”,另一方面又这样写道:“感受对某个有着大劫难牺牲者身体和婴儿般不能回绝的需求的人的渴望,正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是非常地不自然。”

简说,出于情感和生理上强烈的欲望,她从1985年起开始有了外遇,对象是他们家的一个朋友,音乐家乔纳森·海耶·琼斯。轮椅上的霍金默许了这种关系。1985年,也就是是简和海耶·琼斯开始偷情的那一年,霍金感染了肺炎,生命再次危在旦夕,绝望的简差一点关了她丈夫维持生命的机器,好亲手结束这一切。但两人最终理智地选择了分手。与霍金离婚后的第6年,简与乔纳森结为夫妇。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简仍然在用她前夫的姓氏,那是25年共同生活留下的印记。书的封面就像是简送给霍金的一张圣诞贺卡,在绚烂的星空背景上摆放着她与霍金以及孩子们的照片,那是远离痛苦现实的真正快乐的回忆。在这些照片的中央,则是他们两人的结婚照,霍金就像她的小弟弟,简是那么年轻而美丽,目光中充满乐观和对幸福明天的无限憧憬。看着这本书,想着主人公所经历的感情折磨,真让人唏嘘不已。

(康慨)

■对话录

“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吴忠超谈他的导师斯蒂芬·霍金

谢 娟

自8月9日起,着名科学大师斯蒂芬·霍金开始了他的中国之行。距离1985年霍金第一次访华,时间已过去了17年。霍金着作的中文版译者吴忠超,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受教于霍金教授,并在霍金指导下完成了宇宙论博士论文;这次他将陪伴霍金并担任演讲翻译。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吴忠超博士。

记者:您是霍金着作《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的译者,能不能谈谈当初翻译这两本书的缘起?

吴:上个世纪80年代,当我还在剑桥跟随霍金做极早期宇宙和黑洞研究时,就得知他打算撰写一部宇宙学的科学普及着作。我当即向他表示,我愿意将他那未问世的新书译成中文。可是直到我离开剑桥,这本书仍不见踪影,甚至连书名都还没有想好。不过,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他把我的话记在了心里。1988年“愚人节”,我在美国突然收到霍金的一封信。信中,他告诉我说,他已致函阿·朱克曼,他的着作代理,我是他的命名为《时间简史》的新书的理想的中文译者。随后,霍金寄来一本赠书。我和另一译者许明贤一起,花费几个月的时间将它译完,并在1988年下半年将手稿交给湖南科技出版社。这个中文版本来可以在全世界最早以非英文的文字出版。但中文版的真正面世,却是在1992年。

去年,朱克曼告诉我:“霍金又写了一本新书。”这就是大家已经见到的《果壳中的宇宙》。据我所知,这是全世界第一部以十几种文字在全球同步发行的科学着作。

记者:《时间简史》迄今被翻译成四十多种文字,销售一千万册,您认为这本书的魅力何在?

吴:很多人不知道,这本书在中国的命运其实是经历了一番波折的。当这本书在西方已经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时,中文版的第一次全国征订数只有区区五百册!但真可谓是“大浪淘沙”,到后来,书海中陆续出现的宇宙学科普着作已达数百种,有的只能销售几千册,而《时间简史》已印到了一千万,可见这些书都无法望《时间简史》之项背。

《时间简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宇宙对我们总是具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这是所有文明都关切的问题,也是科学、哲学和神学长期探讨的中心。这三门学问历来相处得不甚愉快和谐。霍金学派研究的结果,证明了在这个问题上,科学无可争议地处于主导地位。

2、本书作者是当代引力物理和宇宙学最权威的研究者,他的研究生涯伴随着甚至主导着宇宙学研究的发展。

3、本书洋溢着创造的激情,所以一切有志创造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启示。

4、作者因为罹患卢伽雷病,被禁锢在轮椅上达四十年之久,人类的意志力在他身上达到极限。

《时间简史》回顾了人类的古代宇宙观、大爆炸和标准宇宙学模型、暴胀宇宙模型以及宇宙的创生和命运。根据霍金的学说,他的无边界宇宙的设想告诉人们:宇宙是无中生有的。这样就完全摒除上帝的“第一推动”。该书的另一部分是他对黑洞物理学的贡献,尤其是黑洞辐射的发现。在书中作者还乐观地认为物理学的终极理论已经在望了,这也是爱因斯坦心目中的统一理论。到那时,人们可望理解上帝的精神。当然霍金是一名彻底的无神论者,这里“上帝”的含义只是一种隐喻。

记者:在《果壳中的宇宙》中,霍金的理论又有些什么样的发展?

吴:从《时间简史》首版以来的十多年间,人们都在关心科学的最前沿取得了怎样的进展,霍金的新书《果壳中的宇宙》可说是“应运而生”。该书的第一章是相对论简史,其余几章阐述引力学和宇宙学的最新进展。作者从科学和人文的角度关切宇宙和人类的未来。不久前,这本书在国外获得了本年度安万特科学图书奖,这是世界最知名的科普图书奖之一。

记者:您与霍金一直有较密切的交往,能不能谈谈霍金的情况?

吴:我1984年离开剑桥,1997年重访霍金,此后主要是通过E—mail联系。与霍金谈话是困难的。他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计算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他如果要对我讲话,必须掀动手中的开关,在轮椅的电脑屏幕上选择词汇。他的话会从他身后的扬声器中传出来。那是由机器合成的、带有美国口音的英文。由于机器是冰冷的,其合成语言毫无抑扬顿挫的感情色彩,所以非常枯燥。后来我问他的护士,他的喜怒哀乐何以表达,她讲他还可以控制声音的强弱高低。

除了研究,他每天要花大量时间进食和饮水,一是因为医疗的需要,二是护士喂食的效率很低,80%都浪费了。

记者:在您的眼里,霍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您产生怎样的影响?

吴:霍金现象正如宇宙本身一样,是惟一的,不可重复的。他的突出之处,在于追究困扰人类几千年之久的宇宙从何而来的问题,而他的研究成果,又是在自己徘徊于地狱的入口时获得的。

霍金在1962年被诊断得了卢伽雷病,这种不治之症的患者平均只能活两年左右。40年后的今天,人们可以说,正是对于命运的抗争,使他成为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最无畏的斗士。我想,也许正因为他对探索宇宙负有的强烈使命感,才导致了他战胜残疾的生命奇迹。

在追随霍金的几年里,他影响了我的研究方向,也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

记者:霍金1985年访华时,中国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吴:那一次霍金访问了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几个研究生的帮助下,他被抬上了长城,长城的壮观景象深深震撼了他。他曾由衷地说:“我宁愿死在长城,而不愿死在剑桥。”应该说长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能不能透露一下霍金此次访华的行程安排?

吴:霍金8月15日将在杭州浙江大学的邵逸夫体育馆作公众讲演,讲演的题目暂定为“膜的新奇世界”。8月16日去北京,将参加2002国际数学家大会,8月22日离京。

⑻ 霍金,用手指说话的巨人的原文

霍金,用手指说话的巨人
作者:王近尧 推荐:soulsand 文章来源: 阅读:53 时间:2005-5-26 21:46:01

一个骨瘦如材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来,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逐页阅读。
他,就是史蒂芬.霍金,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
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人,他的思维却穿越时间与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敏锐的直觉和坚定的推理,直接挑战已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他的科普书《时间简史》,据说全世界已经卖了2500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他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23岁结婚,有3个孩子。
他怎样做到这一切,怎样驾奴了自己的生命?正是因此,关于霍金生平的电影才流行于世。
霍金,一个深奥的科学家,成为了大众的偶像。
全身只有三个手指会动的霍金,通过一个手指说,我在各方面都非常幸运
2002年8月,一个在轮椅上坐了三十多年的英国老头来到了中国。在普通中国人眼里,这个60岁的人不能写字不能说话,多半辈子歪着脑袋在轮椅上,多少还有点可怜。
让我们看一下他在中国的一个场景吧——
在西湖边上的一家酒店里,霍金左手放在乱蠢胸前,右手却始终握着他那神奇轮椅上的按钮,想必这就是他的运动神经中枢。轮椅前安置的显示屏,看到写满屏幕的字符。知道不会说话的霍金怎么接受记者的采访吗?
早在十多天前,霍金便已拿到了全国各地记者所提的问题。记者会现场,他每调出一个答案时,仍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
因为目前,霍金只剩下右手的一个大拇指能够操作了。霍金用这样的方式“说话”,表达着那智慧和幽默的思想。一个小时里,霍金回答了十多个问题,通过没有感情的扬声器。
据说,现场很静,不时有掌声。不知这个困难的记者招待会现场,有没有眼泪在飞?
一个记者问他:“霍金先生,你认为你本人幸运吗?”提问的人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了,这是什么问题?
你猜,霍金怎么回答:“我在各方面都非常幸运,除了患‘运动神经元症’之外。并且就这个病对我也不是多么重大的打击。患此病仍能成功,我感到满意。我现在真的比发病之前的那个我远为快乐。我无法说它是一项恩典,但已经够幸运了:它并没有比预计的更坏。
“一个21岁的剑桥硕士,突然不会系鞋带了。医生说,你只能再活两年”
坐在轮椅上的霍金,如果回忆21岁以前的生活,该是一个牛津男孩的浪漫:
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刚好是伽理略逝世三百周年的同一天。然而,我估计了一下,大约有二十万个婴儿在同一天诞生,不知道其中有没辩森有后来对天文学感兴趣的人。我上学时,牛津物理课程的安排,使得大学很容易逃避用功,我爱逃学。我有一次计算过,在牛津的3年中,我也就是平均每天学习一小时。我和大部分同学的共同态度:一种百般无聊的心态,而且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争取。命运的大拐弯,发生在我进剑桥读书后——
那时我已经有了牛津的学位,进剑桥为的是跟自己喜欢的老师研究宇宙。1962年春天的一个下午,我发现系鞋带这件事竟变的非常困难了。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的上帝?
过完21岁生日之后不久,我就进医院检查。ALS病?全称叫“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英国人也叫“运动神经细胞病”。医生说:“这是无法治愈而且是致命的病,你只能再活两年。”
一个21岁的翩翩少年绝望了:“我怎么会那么倒霉呢?怎么这种病会发生在我身上呢?我估计,自己活不到完成博士论文,所以看来做研究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沮丧了几个月,喝酒,听伤感的音乐。后来,命运和心情又有了一个大转弯,他会调侃:“你们知道吗?我的轮椅轧到了王子的脚指头。”
这是真事。后来霍金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并且是最年轻的会员。查尔斯王子邀请学会里的一群青年才俊欢聚伦敦。霍金去了,并且喜欢旋转这个轮椅来炫耀,查尔斯王子喜欢这个动作。“结果,我的轮椅旋转时,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幽默的他说,“我希望王子的脚趾头依然无恙。我的很多知心朋友,都有被我的轮椅轧过的经历。”
当然,霍金也尝试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后果,这位量子引力学的大师级的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的左右下,跌携陪亩下轮椅,甚至身受重伤,但是霍金还是“站”了起来。
看到霍金今天这个样子的人想不到:“霍金有一副相当嘹亮的好嗓门,虽然不是军官的嗓门,但也够威风凛凛的。”
他的朋友感慨地说:“我们可以相信,当他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那么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精神。”
霍金的两位妻子:爱情的力量在接力
2002年,霍金来到中国,和他现在的妻子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不知在他智慧的大脑里,为他的前妻留了怎样的位置。
“真正使我生活改观的,是我和一位名叫简.瓦尔德的女士订婚。这下我有了活下去的目标。也就是说,如果我要结婚就必须要有一份工作。”年轻的霍金说。
1965年,23岁的霍金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工作方面,成功申请了剑桥的一份研究奖学金,钱够花了,还能娶媳妇。这年7月,他和这位改变他命运的女士结婚了。婚礼是在剑桥的“三一”教堂举行的,虽然他此时靠着拐杖才能蹒跚行走,但他拥有博士学位、忠诚贤惠的妻子以及可用在宇宙学上的新数学技巧。在他脸上仍然是傲慢自大、毅然决然的表情,这说明了:“我可以做任何事情。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止我,即使是ALS也不能。”
当然,也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止霍金生孩子、他家里居然人丁兴旺,两年后的1967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罗伯特出生;1970年,女儿露西也来了;第二个儿子提莫西出生于1979年。他们这个身体不好的爸爸开始成名了。
回忆爱情的感觉是甜蜜的。1963年除夕夜,他邂逅了对他情有独钟的年轻姑娘瓦尔德。
他的前妻回忆:
那年新年聚会,我看见一个年轻人挨着墙角站在角落里,正在聊天,讲述的是他在剑桥进行宇宙学的研究。他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他讲起笑话来笑的直打嗝,几乎喘不过气来。他的许多笑话是嘲讽自己的。
再后来,朋友问我:“你听说过霍金的情况吗?他走路总是摇摇晃晃,不能系鞋带。他们说他也许……只能再活两三年……”
我大吃一惊。简直难以想象,一个仅仅比我大几岁的人竟然要面对死亡的前景!
再次见到他时,他显得很高兴,我们一起看戏。
真挚爱情的道路确实崎岖不平。他也许觉得我的出现是在他的伤口上撒了盐。他几乎没有表白,而且拒绝谈论他的病情。他掩饰他的敌意和失落感,好像是在故意阻止我和他进一步交往。但是太晚了。我已经没有办法解脱了。终于在剑桥一个小雨淅淅沥沥的晚上,他终于吞吞吐吐地低声向我求婚——那一时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面对有人要我仔细了解他病情的提醒,我回答说:“我非常爱霍金,任何东西都不能阻止我和他结婚,我愿意为他做饭、洗衣、购物和收拾家务,放弃自己以前的远大志向。因为与我面前的挑战相比,那种抱负现在微不足道了。“
第一个星期和谐美满的婚姻生活转瞬即逝。一天,他发病了,满屋子回响着他刺耳的咳嗽声,直到窗户啪嗒啪嗒作响,冷风回应着惊惶失措的叫声。我却不知所措。
风雨相伴了几十年,直到1990年他们平静离婚。而那时,霍金已经是个走在路上总被人认出的名人。做一个残疾名人的妻子,不容易。
他的前妻说:“一个叫梅森的护士渐渐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因为他所具有的专业训练,使他能注意到霍金的每一个怪念头。当我收到霍金的一封信,说他打算和梅森生活在一起时,我知道一段生活行将结束了。1990年5月,我们办理了离婚手续的四个月后,他结婚了。我祝福他。两年后,我又有了家。“
“什么都不能剥夺爱的权利。“今年60岁的霍金用一个指头说。
他在北京演说的题目是:《膜的新世界》。你能听懂这个深奥的话题吗?但是霍金的爱情故事,很多普通的中国人都懂。
一个关于《时间简史》的黑色幽默和黑洞理论
霍金在2002年的中国之行,使得他的那本科普读物《时间简史》,在中国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流行。像你我这样的普通读者,能读懂《时间简史》吗?这里有一个关于《时间简史》的幽默。
一个美国商人在飞机上,津津有味的读着霍金的《时间简史》。邻座一个老者有些惊讶地说:“你能看懂这本书吗?我就没有看懂。”
“这么有趣的书还看不懂?”商人大叫起来。于是给这位老者热情讲解。
最后,当他想起来问一下这位听讲者的职业时,老者谦恭地回答:“我是苏联科学院院士。”
的确,连科学院院士都看不懂的书,让霍金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2002年,霍金在中国说,他要重新改写这本书,让即便是12岁的孩子,也能看懂他的时间研究成果。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家家户户的书架上都有这本书。
“《时间简史》是我第一部为大众写的科学着作。但是我后来发现,没必要写的那么复杂,所以我准备把它改成青少年版,让所有人都能读。这本书,大概还要一年时间才能与大家见面。”霍金说。
如果说霍金在社会公众中的出名,是因为他1998年完成的《时间简史》;那么霍金在宇宙科学圈里的成名,则始于他对黑洞的研究。
11962年,20岁的霍金选择去剑桥大学学习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为的就是跟随着名的宇宙学家霍伊耳做研究导师。但是,学校给他指派的是另一个名师,丹尼斯.席阿玛,相对论宇宙学界的权威。
剑桥的求学无疑给了霍金很高的起点。一年后,他斗胆向霍伊耳教授的理论提出质疑,引起轰动。1965年,在他23岁时,发表博士论文,关于“可应用于宇宙的奇点理论”。
在他长子罗伯特诞生的1967年,霍金开始进行黑洞奇点定理的研究。数年后,他与人合着的《大尺度时空结构》,成为引力物理学的经典。1974年3月1日,他在权威刊物《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这一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界最重要的进展,他的论文被认为是“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
荣誉接踵而来。1974年,他当选为最古老的学术组织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1978年,霍金获得世界理论物理学界的最高成就奖“爱因斯坦”奖;1979年,37岁的他担任了剑桥大学卢卡逊讲座教授的职位,让霍金自豪的是,这个职位牛顿当年担当过。
随后,轮椅上的霍金也合作者一起提出了“开放暴胀”理论,对宇宙的起源和归宿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只会用指头说话的霍金教授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霍金是一个极富天才和毅力的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他使用数学工具论证了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使得这个理论成为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宇宙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他获得了“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的美誉。
“我发现真实的宇宙比电影《星球大战》更吸引人”
2002年,霍金在中国说:“我发现真实的宇宙比电影《星球大战》更吸引人。”
他鼓励更多中国优秀的年轻人将看似枯燥的理论物理、天体物理研究作为他们终身奉献的事业。这位60岁的聪明老头说:“我希望年轻人走上这条道路。如果要走这条道路,我建议你们要先学好理论物理学。我发现物理学和宇宙学极其激动人心,它就像星球航行,勇敢地向未被征服的领域前进。”
“我能够在头脑中探索黑洞,进入宇宙最遥远的地方。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想进入空间,就进入物理学。”用指头现场打出这写字,霍金用了很长时间;从一个对宇宙感兴趣的英国青年,到今天一个被世人所知的科学巨星,霍金付出的太多。探索宇宙时空的杰出科学成就,加上战胜罕见疾病的坚强毅力,也使得他成为当今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科学家之一。
霍金赢得的尊敬超越了学者的团体,超越了国界,甚至连教皇,也曾跪下来与霍金交谈。
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40岁的霍金在轮椅上参加了一个宇宙学大会,会议的主办地就在梵蒂冈,与传统科学界观点不同的教皇科学院主办了这个宇宙学大会。霍金的宇宙论演讲,与宗教观念的“宇宙观”自然有不一致的地方。会议中的一天,不常露面的教皇出面接见各国客人。教皇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客人从平台的一边进入,跪倒在教皇面前,轻身的交谈几句,然后从平台的另一侧离开。轮到霍金了,他驾驶着轮椅上了平台。这位几天前谈论过“无边宇宙论”,也提出过无需造物主创造宇宙的人,与基督教的领袖面对面的在一起。对教徒来说,教皇就是上帝在地球的代表。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教皇离开座位,跪下来,使他的脸也霍金的脸在同一水平线上,两人开始交谈,所用的时间比其他人都长。最后,教皇站了起来,掸了掸自己长袍上的灰尘,微笑着与霍金告别。霍金的轮椅就缓缓的驶向了平台的另一边。
他的另一本着作《果壳里的宇宙》,在2001年完成。在这本《时间简史》的“姐妹篇”里,霍金引用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台词:“即使把我关在果壳里,我依然认为自己是无限空间之王。”
霍金的经历告诉普通的我们,束缚你思考的,不可能是疾病,也不可能是别人,惟一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⑼ 霍金几次来中国 曾做过什么报告

霍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5年
http://it.sohu.com/20060619/n243818263.shtml
2002年,第二次来中国:
2002年8月18日下午3点,霍金再次来到北京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霍金在北京作主题为“膜的新奇世界”科普报告。
2006年,第三次来中国
2006年,霍金第三次来到北京。他带来的仍然是自己关于宇宙学最新的研究。他在人民大会堂向北京的公众讲述《宇宙的起源》———一直以来他所研究的最大的问题。

阅读全文

与霍金来中国去哪个酒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面加奶油怎么做 浏览:112
印尼长什么样子的 浏览:669
越共对越南统治如何 浏览:669
意大利和法国的商科哪个好 浏览:882
去印尼航班注意什么 浏览:107
伊朗沙漠种什么树 浏览:822
印尼巴士怎么接顾客 浏览:405
越南厨师工资一般多少 浏览:721
中国输入病例一共多少例 浏览:76
越南黄花皇宫椅多少钱 浏览:818
印尼疫情人数有多少 浏览:505
印尼棺材怎么样 浏览:145
湖南和越南哪个发达 浏览:468
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到什么程度 浏览:299
越南凉山经度和纬度多少 浏览:689
印度面皮怎么做 浏览:648
中国开车到英国多久 浏览:947
意大利第二大岛在哪里 浏览:170
英国航母能在海上行驶多少天 浏览:969
中国最危险的工作哪个挣得多 浏览: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