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世界银元的存世量是多少中国呢
全世界银元的存世量要超过1000000亿枚;国内要超过100亿枚;真品喜欢就可以当一个品种收藏!
B. 银元存世量还有多少
这是一个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如果你要问,当年银元的总发行量还有人可以告诉你。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政策以后就再没有发行银元。只不过,银元一直在流通。一直到1951年后,人民币完全取代银元。
银元不同于纸币,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政府用足够的准备金(黄金、白银、外汇)发行流通货币。是国家靠信誉赋予它的价值。金币、银币本身是贵金属,自身拥有很高的价值。所以,不同国家历漏发行的银币可以互通有无。清朝末年,在中国流通的外国银币有11亿枚左右。其中鹰洋3亿枚以上。
1914年——1928年的十五年间,北洋政府一直在大量发行袁大头。据民国财政部门统计,面值壹圆铸币发行量就高达7亿5000万。仅次于袁大头的是民国22年、23年船洋。其中22年船洋发行量4600万枚,23年船洋9800枚,另有3000万23年船洋于1948年美国造币厂铸造。尚未运到中国,国民党就已退往台湾。这3000万枚没有流通的23年船洋就被运往台北中央银行,一直保存至今。在1949年,国民党运往台湾的总财产折合黄金700两,其中银元数量在3000万以上(当然,这是从大陆运来的,不是从美国运来的)。
至于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小头的数量,没有具体的官方记载。从目前银元的价格来看,小头的肢稿烂数量要超过23年船洋,在1亿5000万枚以上。
1934年,美国实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白银收购法案,只是中国银元大量外流。一年多的时间里,仅仅上海一地,就有超过2亿元银元出口都欧美。这使得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银荒。正因如此,国民政府推出了法币政策。从此,银元名义上不再是法定货币,并且不再发行银元。政府以壹圆法币兑换壹圆银元,很快,国民政府掌握了大量白银。据1990年版初中历史课本上提供的关于1935年金融改革的资料。1935年政府掌握银元33亿圆,这都是从老百姓手中收兑来的。
1948年底,人民币诞生。随着国内物价趋于稳定,1951年银元正式推出流通。老百姓可以持有黄金和白银敬滑,不过,不能在最为货币流通。 目前,除了个人收藏家、商家手中握有大量银元外,在1949年是国家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收兑的一部分银元,数量也不会超过500万枚。
至于,现在存世有是多少,根本无法统计,但是有一点,总数不会超过1亿枚。
C. 中国古代银币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银铸货币。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的银铸货币。20世纪60年代中期,湖北江陵楚墓出土了外包金银箔铅饼的殉葬冥币,说明楚国已经使用了圆饼形式的银铸币。1974年在河北战国时中山国遗址发掘出银质贝币 4枚。同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了18块银布币,其中空首布 1块,平首布17块,均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银铸货币。中国的银质货币分银两和银圆 2种。银圆系近代仿外国银圆的产物。银两是中国古代的秤量货币,要检验其成色,秤定其重量,确定其价值后,才能充当货币使用。它的形制与规格,随时代不同而异。主要有棒(铤)、圆饼形、扁平(铤)、马蹄形、船形、秤锤形等形状。宋以前多称为铤,宋改称为锭,元以后总称为元宝。
汉代 汉代的银币,多在赏赐、租税、赎罪、珍藏,或与外国通商时使用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法定银币是汉武帝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铸造的白金三品,以银锡合金为币材,质色纯白。第一种为圆形龙币,上有龙纹,叫做“白选”,重八两,每枚价值四铢半两铜钱三千文。另一种为方形马币,上有马纹,重六两,值五百。还有一种为椭圆形龟币,以龟甲为币纹,重四两,值三百,但它是“虚币”,不久即废。西汉末期,王莽于居摄二年(公元7)开始实行币制改革,发行了“银货”二品,“普通银”每流八两,值钱一千文,“朱提银”每流值钱一千五百八十文。
魏晋至隋戚绝代 银币已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如在南北朝晚期的内地贸易中,用银币作大额支付的已越来越多。这一时期银币的主要形式有银铤、银饼等。1955年在南京光华门外黄家营5号六朝墓出土有银五铢2枚,是仿照铜钱而制,可能并非用于流通。
唐五代 白银已出现正式进入流通的趋向。有些大额支付都用白银,其他如租税、赏赐、进奉、布施斋僧、军费岁计官俸赎罪、馈赠、赈恤救灾、债务等等,也有时用白银,尤其在岭南交广地区,“买卖皆以银”。唐、五代银币有铤、饼、钣、笏、笋、船形和银钱等。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了银质“开元通宝” 421枚,当时大概还不是通货。此外还出土了安庸调银饼等,系上贡的租税性质银两。1956年陕西西安大明宫又出土了苗奉倩、杨国忠进奉的五十两大银铤。1962年陕西蓝田县关村庙还发现一块“壹铤重贰拾两”的小银铤。这些银铤多在面背刻凿有阴文,内容是进贡人的姓名官衔、年份及事由等。
宋代 银币已成为国家法定货币的一种,民间与官方普遍使用,不受区域的限制,通行全国,也是当时纸币的兑现基金。但白银在宋代尚未充分获得价值尺度及流通手段这两种基本职能。宋代白银的形式有多种,最普通的是锭,有大小几种。大锭重五十两,小锭则重量高游姿不等,有二十五两、十二两许、七两许、三两许等。大锭两端多呈弧状,束腰形,上錾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两、官吏、匠人姓名等。宋代银锭已屡有出土。1955年湖北黄石市石寨山出土了 293件,大小不等,总计约重达3400两。1958年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也曾出土了5件。
此外,宋代宫廷还铸造过许多金银钱,作为冥钱殉葬、赏赐馈赠及娶亲时的撒帐钱或洗儿钱等,湖南长沙出土的“庆元通宝”银钱及传世的“太平通宝”银钱均属此类。
金代 章宗承安二年(1197)曾铸造“承安宝货”银币,自一至十两分为 5等,每两折钱二贯。这是中国有法定计数银币的开始。金朝民间多以银论价,交易完全用银1981和1985年在黑龙江省先后发现了5枚金代“承安宝货”银锭,面值均为一两半,重59.3克,字迹、库部押记及形制几乎完全相同。此外,还发现过正隆、大定、奉和年间的银锭。
元代 白银的货币作用日趋发展,不仅借贷、俸饷、爵赏、赐功、劳务报酬、大宗交易及税收用银,物价也以银来表示,甚至发行纸钞的准备金也用白银,以银为本位。这时期白银已经确立了它的货币地位,成为元代民间的通货之一磨瞎。其形式仍以锭为主,呈扁平砝码状,大的五十两,上面多阴刻地名、监纳、库使、库副、提举司、秤子、银匠等名称。至元三年(1266)开始将银锭称为“元宝”。另外,元代还曾铸造过“大朝通宝”“至元通宝”、“元贞通宝”银钱及一种寺庙所造的供养钱等。
明代 英宗即位(1436)后,白银已体现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种基本的货币职能。嘉靖时,用银就更为普遍,当时的田税、徭役、商税、盐税、关税和其他税收,都一律折银征收官俸和国库开支也用银支付。明代后期不但大宗交易用银,而且连小生意也都用碎银交易。这时白银最终排挤了纸币,并取代铜钱,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铜钱为辅的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明代银币的形式仍以银锭为主,最大的锭重五百两,一般元宝仍重五十两,还有各种小银锭和碎银两。大锭上都铸印有铸造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小锭上有时还铸印有年号及地名。另外,明代还铸有大小不同的银钱,如“永乐通宝”、“万历通宝”、“天启通宝”及万历年间的各种“矿银”等。明代的各种大小银锭,传世和出土的很多。
清代 银两已成为法定的本位币,银两与制钱具有主辅关系。银两作为本位币的地位,到1933年废两改元时才被取消。清朝银币的名称和形式,种类繁多,各地银币也有自己的名称。大体可分为 4种:第 1种是元宝,俗称宝银,呈马蹄形,重五十两;第 2种是中锭,多为锤形,重约十两,又称小元宝;第 3种是小锞或锞子,形似馒头,重一、二两到三、五两,也叫小锭;第 4种是散碎银子,有滴珠、福珠等名称,重量在一两以下。
清朝晚期,由于外国银圆大量流入,充斥市场,为了抵制洋圆,挽回利权,兼以补银两与制钱之不足,始自行仿铸银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各朝,在福建、台湾、浙江、上海、湖南等省,先后仿铸了各种式样的“银饼”和“银钱”。光绪八年(1882),吉林省首先用新式机器试铸过银圆,称为“厂平”,不久即废,未正式通用。光绪十四、五年间(1888~1889)两广总督张之洞奉命在广东创办钱局,购置机器,铸造“龙洋”,各省见有利可图,纷纷效仿,均先后设厂,自铸本省的“龙洋”。宣统二年(1910),颁布“币制则例”,规定银圆为本位币,单位为圆。清代银圆面有“光绪元宝”、“宣统元宝”或“大清银币”字样,背刻铸蟠龙纹图案。每枚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 9成。在流通中按个计数使用。据统计,清末铸银圆总计达 2.8亿枚。
D. 有钱币专家说银元存世量也就几十万枚了,而清代银元也就不过1-2万枚了,是这样吗
了解银元,就得从头开始。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银元的数量肯定不止几十万。近代中国,市场上流通过的所有银元,包括外国银元,有一千多种。从清朝末年的龙洋,到民国时期的袁大头、开国纪念币;从西班牙银元柱洋,到后来的鹰洋、坐洋、站洋。 据统计,袁大头的发行量在7.5亿枚以上,船洋的数量在1.6亿左右,开国纪念币在1亿枚左右。二十世纪初,在中国流通的银币有11亿枚,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鹰洋。其他银元更是数不胜数,1948年,国民政府委托美国造币厂铸配脊拆造了3000万枚民国23年版船洋,大部分没有流通,现存于台湾银行。其实,银元现在主要掌握在银元商手里,因此,培枣不野猜要轻易相信市场上的传言 。所谓的专家,可以说都是一群无耻的投机商。
E. 中国四大洋是哪四个
中国没有四大洋,中国的四大海洋: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世界上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太平洋总面积18134.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南美洲,18个中国,占地球表面积35.6%,占世界海洋面积近1/2,平均水深3940米,海水太平洋体积72370万立方公里。太平洋占世界海洋面积的49.8%几乎一半。
东西最宽19900公里,南北最宽15900公里。北有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东有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西南印度洋海丘,托莱斯海峡,帝汶海等沟通印度洋。
大西洋:大西洋总面积9431.4万平方公里,南北长15742公里,东西宽约6852公里,占世界海洋面积的25.4%,平均水深3575米,大西洋海水体积33717万立方公里。相当于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四洲面积的总和。
印度洋:印度洋总面积7411.8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21.1%,面积居第三位。平均水深384印度洋0米,仅次于太平洋,位居四大洋海洋深度第二位,其最深处在阿米兰特群岛西侧的阿米兰特海沟底部,深达9074米。海水体积总计29195万立方公里。
北冰洋:北冰洋总面积1225.7万平方公里,面积最小。比南极洲1400万平方公里小近200万平方公里北冰洋。北冰洋最宽约4233公里,最窄处1900公里。
(5)中国有多少个银元扩展阅读
北冰洋的冰正在渐渐减少,多年来在北极上空的臭氧层也有季节性的破洞。北冰洋冰的减少会使地球的反照率下降,可能在全球暖化上有正回授的效应。研究发现北冰洋在2040年时会完全没有浮冰,是人类历史中头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形。
北冰洋温度的提高会造成大量的融冰水进入北冰洋,也许会破坏全球的温盐环流,可能会造成全球气候的严重影响。若北冰洋浮冰减少及海平面上升到一定程度,在水域上的气旋(例如2012北极大气旋)效应会变大,海水也可能会破坏河岸上的植物,风暴潮也会更强烈。
F. 中国近代发行了多少银元和铜元
一共大约几百亿枚,你想想,蒋介石离开大陆就带走银元三亿枚,
G. 银元的存世量究竟有多少
很多人认为存世海量,其实所剩无多了,从以下几个关于银元数量的统计数字,大体可以判断一下还有多少存世量。
一、大头铸造前(1889-1914)各种银元的数量2-2.2亿元
据《银行周报》统计,自光绪十五年张之洞在广东开铸银元,到1913年底时,全国共铸银元约2.2亿元,另有资料记载在1915年初开铸新币时,森谈时人调查应改铸的旧币数额为:银元206 028 152枚。
二、北洋政府时期(1914-1928)各种银元的数量11-13亿元
《北洋政府时期银元铸毁数目表》统计,至1928年各厂已铸银元(袁大头)约为10.7亿元。加上没有销毁的清末银元总数推算不会超过13亿元,因为铸造新币特别是作为国币需要币制统一,需要回收旧币改铸,这也是《国币条例》规定银色90%,而实铸89%的原因所在,成色高则新币会被收藏或者私毁而无法流通。
三、国民党时期法币改革前(1928-1935)各种银元的数量15-17亿元
1927年北伐战争胜后,国民党政府停铸“袁头币”,改铸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俗称“小头”,交由杭州、南京、天津、浙江、四川等造币厂鼓铸。具体数字不详,据当时全国最大的天津造币厂资料载铸造了9000万枚,以各造币厂与天津造币厂的造币能力推算,总数约在3亿以内。
1933年后国民党政府“废两改元”,回收旧币由上海中央造币厂统一改铸船洋,在1933-1935年间船洋生产147,442,329枚。
《银行周报》估计:中国铸造银币总数1,627,225,000元,外币在中国流通之估计数80,000,000元,中国流通银币总数1,707,225,000元。
四、废除流通后至建国前(1935-1949)各种银元的存世量5-5.6亿元
1934年美国公布《白银法案》,实行高价收购白银政策,造成中国银元大量外流,据《中国近代经济简史》载,上海存银(占全国存银的30%)由5.47亿元降至2.76亿元,银根骤紧企业倒闭,国民党政府被迫进行币制改革,发行纸币,废除银元流通,以后银元大量出口美国,至1938年日本封锁止,累计出口白银10亿4450万元,这个数字只是正常官方统计,还不包括日本控制下的大量走私,羡春尺当时中国流通领域银元与银锭的比例大约是8:1,绝大部分银元和银锭在这个时期被美国销毁了,变成了美国的国家储备。
1935年法币改革时,国民党政府回收了民间大约3亿银元,至1948年国民党政府再次改革币制时,估计国内尚存银元5.5亿元,发行“金圆券”又回收银元约20%。
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前又恢复银本位制,并重新制造及发行与二十三年版船洋形式原完全相同之银元,委托美国及上海等地共铸造约有4360万枚。
1949年国民党迁台带走约3200万枚银元(另一种说法是5500万枚),不包括50万高官富豪等迁台的个人携带。
五、现在能够见到的银元存世量不足8000万
建国后政府彻底禁止银元流通,长时间大量回收,有人说据银行统计累计回收了4.8亿元,那么能够在收藏领域见到的银元已经不足1亿了,可能在5000万至8000万之兄高间,地方私铸和后铸三角元数量不多,不足以影响银元的总体稀缺程度,也缺乏统计数字。
建国后的银元回收比较彻底,人民政府为了维护人民币的地位,彻底禁止了银元作为货币流通,并长时期通过低价回收,人为压低银元的价值,使群众感觉银元即不能当钱使,又没有多大收藏价值,差不多都被政府回收了,改革开放以后,残存的一些银元又被毁成了各种银饰品,民间所剩无几。至于政府回收后的银元去向不得而知,没有可供研究的资料,网上有的帖子说回收了约4.7亿枚,多数被用作工业原料了。现在还在民间的银元5000万枚左右,最多不会超过8000万枚,经过2010年一轮扫货,银元价格翻了两番,这个事实也无可争议的说明民间的银元已经所剩无几了。
H. 中国十大珍稀银元
中国十大珍稀银元:
1.奉天癸卯一两
北洋光绪元宝系列中,库平一两于1907年北洋(直隶)铸币,前期试铸了数千枚,但因为“两”制银元已不符合时代背景,终被“元”制(库平七钱二分)取代,此后陪郑大量回炉重造,存量凤毛麟角,历来都是清代机制银币大名誉品。
I. 双龙银元一共有多少个
一两双龙戏珠银元是由清政府度支部设计和正式铸行的清代标准银币之一。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
双龙戏珠银元是湖北双龙一两银元,因为背部有双龙戏珠图,所以叫双龙戏珠银元。因为当初的钱币制度使得市场上银元数量大增,另一方面又使本来就很复杂的货币单位更加混乱,即重量、成色不一,市价高低不同。所以湖广总督张之洞极力主张改铸一两制为银元单位,并被许多督抚赞同,户部也采纳,这才有了双龙戏珠银元。
于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之洞在湖北开铸了一种大清银币,重库平一两(37克),背面为双龙戏珠图。分为大字和小字两种版式。依照《中国硬币标准目录》的记载,这种双龙戏珠银元铸量为64.8万枚。一枚湖北省造的大清银币,正面写着“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库平一两”,背面中间是“壹两”,“壹两”外面是双龙戏珠围成的团状图形,还有英文“HU-PEHPROVINCE”、“ONETAEL”。这枚双龙戏珠银元因字体大小不同分为“大字版”和“小字版”。
银币正面中央圆拦数圈内镌“光绪银币”四个字,圈外左右两侧分镌“丁未”二字和一轮粗对双龙戏珠(寿字)图案。银币背面中央镌“一两”二字,两侧镌双龙戏珠图案,两条龙的背部和龙腹部分别镌有三团云朵,下端镌海浪图案。正面和背面的龙图造型完全不同。此款光绪元宝发行量极少,丁因为铸额小,传世稀罕,大多数民间藏家没有见过实物,极具收藏价值。
一两双龙戏珠银元收藏价格
2003年纳高双龙戏珠银元478万元
2006年香港佳士得 双龙戏珠银元504万元
2001年 纳高 双龙戏珠银元438万元
2004年 中国嘉德拍卖 双龙戏珠银元简桐首418万元
2007年诚轩 双龙戏珠银元407万元
2009年中国嘉德拍卖 双龙戏珠银元价格685万元
2011年纳高 双龙戏珠银元573万元
2008年 纳高 双龙戏珠银元472万元
2012 纳高 双龙戏珠银元670万元
2014 香港苏富比 双龙戏珠银元773万元
2014 香港苏富比拍卖 双龙戏珠银元价格860万元
J. 中国有几个大洋
中国有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七大洲指地球陆地分成的七大陆地部分,即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欧洲(全称欧罗巴洲)、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全称南亚美利加洲)、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大洋洲与南极洲。
四大洋是地球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总称。在通俗的说法中,也用四型神派大洋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四大洋的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其中,太平洋占49.8%,大西洋占26%,印度洋占20%,北冰洋占4.2%。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
七大洲四大洋记忆方法:
七大洲:
以中国地图为中心进行卜贺记忆:中国是属于亚洲国家,在地球的北半球上,太平洋的西岸,所以,我们首先记住的大洲就是——呀(亚洲)!以中国为中心哦!就是“亚洲”。
中国地图的鸡尾最漂亮,所以,我们漂亮的羽毛对着的方向就是爱喝鸡尾酒xo(欧洲)的文明发达的“欧洲”。西藏和云南在鸡屁股地方,所以,下蛋的地方“非(非洲)人类愿意居住的地方”,稀脏稀脏的方位就是贫瘠落后的“非洲”。
鸡头靠北,直对着的方向是文明富裕的“北美洲”,北美洲下方就是“南美洲”。两只鸡腿踩着的方向就是以群岛为主的“大洋洲”,大洋洲下面靠近南极圈的是冰天雪地的“南极洲”。
四大瞎好洋:
开着汽车向前走,四个车轮(上面:上左轮亚洲,上右轮北美洲。下面:左下轮大洋洲,右下轮南美洲)中间夹的是“太平洋”,向左开,印度下面是“印度洋”,再向左开进入“大西洋”,转弯往北极圈开就是“北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