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人的名字起源于哪个国家

中国人的名字起源于哪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3-04-21 19:28:43

‘壹’ 中国人的起源地是哪

中国人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仍有不少西方学者坚称中国人的祖先是来自中亚的(西来说)及自南亚北上的(南来说)。不过,目前累积的资料已可证明中国人的祖先是在中国大陆生息繁衍而且延绵不断。有关中国种族的分类,则绝大多数是属于蒙古人种,仅在中国西部及西北边陲地区出现少数与欧洲混血的人种。换言之,中国大陆是蒙古人种的摇篮地。

根据蒙古人种的早期特征,有些学者主张中国人的起源可追溯到更新世早期至中期的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及南京人,但是具体可观察到的头骨型态特征在早期智人(大荔人)才出现。根据晚期智人化石(如柳江人、山顶洞人)及其文化遗存的分析,反映出蒙古人种在中国南北出现地区性的差异:即柳江人化石的型态特征接近现代蒙古人种的南方类型;山顶洞人则呈现现代亚洲北部蒙古人种的北方类型。

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因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动植物演替,影响到史前人的迁移、隔离及人种的混合与融合。在中国北方及东北地区已经成为不同种族杂居的交汇地带,黄河流域基本上形成以东亚蒙古人种为主体的史前居民;华南地区的居民群体则更接近南亚蒙古人种。在文化内涵上,公元前叁千年以后,出现了南北叁个不同的文化群体∶在黄河流域有以篮纹、方格纹为主的黑陶文化和灰陶文化,以及器形以实足叁足器、袋足器和圈足器为共同特征的龙山文化;北方地区以细石器和陶器伴存的文化群体为主;南方则出现印纹陶、有肩、有段石器的文化群体。
延伸:
[měng gǔ rén zhǒng]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mongoloid(蒙古人种)是种族歧视的称呼,本义是“先天性白痴的”,又称“唐氏综合症”,过去的数十年当中,亚洲国家一直对此说法表示抗议,如今蒙古利亚人种的说法已经逐渐被废止,仅存在于粗话当中。
正式名称为亚美人种,蒙古人种、黄种人的说法已经废弃,由于得名于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理论:德国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 .迈纳斯(Christoph Meiners)在其种族歧视严重的“二元人种论”对亚美人种的印象首先就想到了南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上的黄种人。这就是第一次用到蒙古人种(mongoloid)这个名词,该文把蒙古人种归类为智商低于白人的野蛮人种。
大多现代西方语言已经失去所谓黄种人这个单词。现在西方民间一般把黄种人称为“亚洲人种”或“亚美人种”。这字眼最初用于形容蒙古,乃是蔑称,即种族歧视。
亚洲人种、亚美人种也是历史上为人类分类学说里的一种人种,一般以多地起源说为基础。有北亚、东北亚和东亚亚种(新亚洲亚种)、东南亚亚种(旧亚洲亚种),以及美洲亚种(独立美洲亚种)。
世界上对人类种族有多种的划分方式。中国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四分法,即把人类分为四大人种:亚洲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非洲人种(黑种人)、大洋洲人种(棕种人)。印第安人也是蒙古人种。

‘贰’ 中国人的起源在哪里

中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科研成果再次表明,中国人有可能起源于非洲。中国科学院最新出版的一期《科学通报》上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人类群体遗传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通森岁过对涵盖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近一万个男性的Y染色体进行检测,结果在所有的样本Y染色体上都发现了一个突变位点M168G一而这个突变位点大约在不早于7.9万年前产生于非洲,是一部分非洲人特有的遗传标记。

“我们采取了排除法的研究方式,希望能在大范围的中国人群样本中寻找到没有M168G遗传标记的人,但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一例。”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复旦大学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金力教授说:“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支持‘中国人非洲起源说’ 最强有力的证据。” 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人的起源主要有。非洲起源说”和“独立起源说”两种观点,“非洲起档春猜源说”认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包括中国人)大约在10万年至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走出非洲迁往世界各地,成为现代人的祖先,而原来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直立人则对当地的现代人起源没有任何贡献。“独立起源说”则认为中国的现代人是由居住在中国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的,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是中国人的祖先。

1987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对线粒体DNA研究提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并向其它地方迁移的学说。1998年,北京、上海、湖南、云南等地的14位权威的遗传学家,利用微卫星探针系统研究了遍及中国的28个群体,以及五大洲民族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发现亚洲人基因遗传物质的组成成分与非洲人相似,首次为中国人起源于非洲的学说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

此后,我国科学家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多位科学家合作,通过对遍及东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地的88个人群样本的Y染色体进行对比分析,再次证明了亚洲人类起源于非洲,并具体指出了亚洲东南部是人类走出非洲后大迁移的主要“驿站行型”,一部分非洲人从亚洲东南部往北迁移到达中国,越过长江进入华北和东北亚,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人体共有23对染色体。其中,Y染色体是由父系遗传的一种性染色体,由于在人类遗传过程中不会出现重组,因此能稳守而丰富地记录人类遗传信息,通过对Y染色体的研究,能较为直接地揭示人类起源和演化的过程。

“我们目前只研究了中国人群的Y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并不能完全排除中国人独立起源的可能性。”金力教授客观地分析说:“随着人类基因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新的遗传标记不断发现,我们将继续对人体22对常染色体和女性的X性染色、以及线粒体DNA进行研究,以最终揭示中国人的起缘.

‘叁’ 中国人名字的由来

‘肆’ 中国人起源于哪里

如今科学界对于人类究竟是从哪里而来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因为各种理论都有站得住脚跟的地方,各种理论都有着他们不完善的地方。而非洲起源说就是各种理论当中,比较能够站得住脚跟的说法。

在该理论当中,人类的起源来自非洲,当初的大陆板块并不像是如今一样,支离破碎。当初的大陆板块紧密结合在一起,七大洲四大洋并没有明确的划分。在有了一些科学的论断之后,专家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各大洲的人类就是由非洲迁徙过去的。

人们最初在非洲生活,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大寒冷时代降临,远古的猿人们不得不各自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就这样四散开来的猿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迁徙,各自分布在七大洲当中,后来板块分裂碰撞,他们再也没有回去的机会。

各大洲当中的人类为了适应气候条件的不同,各自进化出来不同的肤色种类以及外貌特征,中国人的起源很有可能就是来自非洲。这一论断表明,地球上所有的人类都是来源于非洲,这一论断的科学依据就在于生物学上对于遗传题体的研究。

根据Y染色体只有男性的体内会出现,科学家们追本溯源,了解到这些染色体的祖先都来自一位非洲的男性。不过有一点不合理的地方就在于,远古的非洲只有这位男性染色体遗传下来,这样显得有些证据不足。

根据对男性的研究,专家又将亚洲欧洲以及其他大洲的土着女性DNA系统树与非洲某位先祖女性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惊讶地发现,她们的系统根部,都有着相似的特征,这一研究表明,也许所有的女性都有同一个先祖,她来自非洲。

再加上远古非洲的生存环境很适合人类居住,当中有雨林和草原、高山、荒漠等等,在非洲考古学家又发现了南猿(距今450万-150万年之间的猿类)。以上都只是推测,当然更加精密地推断需要充足的证据,至少以目前的证据来讲,很难说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

人类的进化过程

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

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

‘伍’ 中国人最早的历史发源地在哪里

中原。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范围:中原北、西、南三面有太行、伏牛、熊耳、外方、桐柏、大别诸山环抱,中部和东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被誉为中华民族摇篮的黄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的主流以及长江水系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此地。中原自古为咽喉要地,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

(5)中国人的名字起源于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五大文明发源地:

1、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发源地:西亚的两河流域,孕育整个阿拉伯文明。

2、古印度

古印度——发源地: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整个南亚文明。

3、古希腊

古希腊——受两河流域及古埃及文明影响,发源于南欧的爱琴海诸岛,孕育整个欧洲文明。

4、中国

中国——发源地:东亚的黄河流域,孕育整个东亚文明。

5、古印度

古印度——发源地: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孕育整个南亚文明。



‘陆’ 中国人究竟起源于哪里

在人种识别方面:中国人属于蒙古利亚人种,典型特征是铲形门齿的存在。20世纪20年代,古人类学家对出土的北京人、河套人化石进行研究,又对比了蓝田人、元谋人化石,发现中国人种属于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

我国着名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对此进行了多年研究,经过对现代蒙古利亚人种和其他人种的对比研究,发现有铲形的上门齿在蒙古利亚人种中所占的比例占到了绝大多数,中国、日本等地的男女铲形门齿比例为91.5%,汉人男性比例为89.6%,女性则为95.2%。

这一显着特征在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身上就已经出现,因此说中国人于公元前2282年从埃及或者巴比伦迁来中国是站不住脚的,元谋人170万年的历史远远在前。


母亲河源远流长

因此,中国人起源于西方是本末倒置,除了当时的革命派将其作为攻击清王朝武器外,就是西方人一贯以来的西方文明优越论、种族优越论在作祟。除此之外,一切皆为呓语。

‘柒’ 中国人的姓氏起源于哪

谁都有名,谁都有姓,但姓氏文化的发源地在哪儿?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少姓氏?中国姓氏文化又是如何发展至今的?这一连串的疑问,在10月17日至19日河南周口市举行的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上找到了答案。与会的海内外姓氏研究专家达成共识:中华万姓源于羲皇故都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祥地。

参加文化节的专家们一致认为, 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被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馆"的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而河南省周口市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的故乡。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姓氏学专家袁达义,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斌,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新斌,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翔南等多位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史料,从不同的学术视角探讨、论证了伏羲、淮阳与中华姓氏文化起源、发展的渊源关系。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由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组成了新的图腾---龙。龙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

太昊伏羲定都于宛丘后,以龙纪官,分理宇内。他做网罟、画八卦、造甲历、养牺牲,去穴巢之居,改茹腥之食,兴礼教以导文,造干戈而饰武,开创了中华远古文明,被尊为"人文始祖"。特别是伏羲定姓氏、制嫁娶,创立了男女对偶婚的婚配制度。伏羲自定风姓,其他或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所种植物为姓,或以居所为姓,或以官职为姓等,华夏姓氏自此起源。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姓氏族有10000多个,现在常用的有3000多个,如果溯流而上,均可追溯至太昊伏羲,其中李、陈、王、孙、胡等100多个大姓直接起源于淮阳。伏羲之后,中华民族姓氏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总过程没有变,众多姓氏同根同族,互为依存,血脉相连。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为弘扬伏羲圣德,传承中华文明,光大姓氏文化,中国侨联、中国文联、全国工商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河南周口市举办了为期3天的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周口市淮阳县作为中华姓氏文化的发祥地,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认祖归宗。(完)

‘捌’ 汉族名称的由来

汉族名称的由来是得名于汉朝,汉朝以“汉”为国号,是因为其开国皇帝刘邦曾被封为汉王,在这片文明富强和人数众多的土地之上,这个罩明烂大一统的国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终于不可逆转地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究其原,“汉”的本义是水名,指漾水。载籍所见,秦汉时名漾水者有二:一是“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说文·水部》漾条),此漾水又名西汉水,流入嘉陵江,汇入长江;二是“蕃冢导漾东流为汉”(《尚书·禹贡》,蕃冢山在今陕西宁强县),此漾水又名东汉水,时又称沔水,即今汉水,亦汇入长江。

汉族以“汉”为族称,并不意味着汉族的文化中心在古汉国或汉水流域。诚然,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都是构成汉文化的两支极重要的古文化,但汉族的文化中心很长时间里都是在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的平原。以此为主源流,汇合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地方文化,在秦汉时代槐核,形成统一的汉文化。

(8)中国人的名字起源于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人口:

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 在世界各地皆有分布,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或地区的主体族群。占中国大陆人口92%,占新加坡人口74%,占马来西亚人口24.5%,占中国台湾人口98%。

汉族之内因基因、语言、文化及社会多样性上可分出不少汉族民系;根据复旦大学的基因研究对照历史迁移记录,汉民族的扩张主因是历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动:在晋朝以前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随后因永嘉之乱大举向南迁徙,南迁汉族则和与汉族基因及语言相异的中国南方包括傣族、南亚语系及苗瑶语族的原住民混居。这历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规模移动也改变了南北人口分布密度。

数量:

汉物漏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

元代以后,在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下,汉族人口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人口达1.5亿。[38]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则达4亿以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其人口约6亿,到20世纪末已达10亿以上。在地域上则从黄河、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抵台湾岛和海南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流域,向西北发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发展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玖’ 汉族名字的由来

汉族名字的激虚由来:

汉族,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黄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 是在中国及海外华人占多数优势的民族。

在历史上,中国上古史学专家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等原位处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汉族别称“汉人”、“华人”,“唐人”、“秦人”、“桃花石”等。

到了近代以后“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汉族”便取代“汉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炎黄子孙”及“炎黄裔胄”皆曾被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国民党用来做为“汉族”的代称或另称,现代则有龙的传人等称呼。

(9)中国人的名字起源于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汉”最早是指水。从字源解,汉字由水、或(国的本字)和大三部分组成,合起来的意思是“国之大水”。这里的“国之大水”实际上指的是汉水,也称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远古时称汉。

《孟子·腾文公上》说:尧时大水成灾,禹治水,“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这里的汉就是汉水。《尚书·禹贡》说:“嶓冢(bōzhǒng)导漾(yàng)东流为汉。”

是说汉水从今陕西宁强县嶓冢山流出,初出山时称漾水,而后向东南经沔县,向东经褒城县,合流为汉水。汉水在今湖北武汉汇入长江。

其入江口的汉口,古称汉皋,唐时为夏口,也称沔口。汉口地处水陆交通枢纽,为“九省通衢”,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柳宗元少年时随父经历的抗藩战事就是在这个夏乎枣口。

黄河流域,是中国华夏的发祥地。夏以后,古华夏人向黄河中下游扩展,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中原之地,包括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等地,还是以北方为主。往南去,到长江流域,那是后来的事。

顾颉刚《中国史学入门》说:“根据古书所记载的古代传说,上古之时,古人逐水草而居。就有三个大的氏族部落,进入到黄河的中、下游流域。

一是西方来的,以‘炎帝’为首的氏族部落;

二是东方来的夷人氏族部落,以‘蚩尤’为首领;

三是西北来的,以‘黄帝’为首的氏族部落。”炎帝是神农氏,黄帝是轩辕氏,蚩尤是夷人,人称九黎族。传说古时发生过黄帝和蚩尤的战争,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一部分蚩尤族人,退到南方荆楚一带,和当地苗人和蛮族人合居下来。

按顾颉刚的说法:“春秋时代,黄河两边的古人民,自称‘诸夏’或‘华夏’。有时单称一字,‘华’或‘夏’。所以,‘华夏’就是汉族之老祖。”我们今天说的“中华”和“炎黄之孙”都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大家知晓的夏、周王朝,原来都是羌人。

统一六国的秦王朝是鸟夷人。楚国是南蛮人建立的国家。翦伯赞说:“早在殷代就有一些南蛮部落岁铅拆进入中原,史称荆蛮。在春秋战国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楚人已经完全和中原地区的居民同化了。”

而用汉称族名,始自汉代。至于刘邦为什么用“汉”字作朝代的标志,史书没有直说。我们据史料分析,不外有两层原因:一是刘邦曾据汉中,被项羽封为汉王。刘邦“自汉中行威德”,夺取了政权。另一方面,从疆域范围和气势来看,汉比秦大。

《汉书·陆贾传》说:“皇帝(刘邦)……继五帝三王之业,统天下,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开辟以来)未始有也。”《汉书·高祖纪》说:“汉王即皇帝位于氾(fàn)水之阳。”

对此,《史记·高祖纪》汉五年正义解释说:“氾水在济阴界,取其氾爱弘大而润下。”所以我们推想,用汉称国,应与水,与大相关。汉朝自称自己为汉人,以大汉族和大汉王朝自傲。

这里说个笑话,《史记·西南夷传》说,当时因道路不通,有个像县大小的云南小国王,因不知汉之广大,见到汉使说:“汉孰与我大?”以成了流传千古的“夜郎自大”的笑谈。班固《汉书·匈奴传下》:“近西羌保塞,于汉人交通。”

汉代,汉民族与其他族群的区隔是非常清楚的。《辞源》“汉”字解,列有62个条目,大多都与汉代有关。说到民族,这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汉民族的形成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实早先就是一群人聚居在一起。

可能是有血源关系的一群人,也可能是乌合之众。古人造族字的本意,是表示在旗巾下汇聚了许多手拿弓箭的人。这大概是原始部落吧?共同的生存环境,相近和相同的生活习俗,加之语言、文字的接近和同一,逐渐形成了共同认知的汉民族。

‘拾’ 中国人对名字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还有西方关于名字的研究的文献之类的有哪些

·什么是姓氏
中文中的姓氏一词,最早时其"姓"与"氏"不同。 姓产生在前,氏产生于后。
"姓"的本意是女人生的子女,在母系社会,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子女就是同姓;在父系社会,姓则随父亲。随着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会有一个人的后代有几个氏或者父子两代不同氏。另外,不同姓之间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命氏,因此会出现姓不同而氏相同的现象。
在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官位为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后才有。
·中国姓氏的起源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中国人的姓起源于五六千年以前的母系社会。来自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因此中国最古老的姓大都是"女"字边,如姬、姜、姚等。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
据说,氏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氏的大量出现是在周朝。周朝初期,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此后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国为氏了。另外,诸侯国又对国内的官员进行分封,这些官员的后裔就以封地为氏。据研究,中国人中所使用的99%的姓氏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氏演变而成的。

·姓氏的使用与演变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将近12000个姓氏,其中单字姓氏5000多个,双字的为4000多个,三至九字的姓氏2000多个。现在所使用的姓氏,大约有3050个左右,其中单字姓氏2900多个,双字姓氏100多个,三字以上的姓氏非常少见。最常使用的100个姓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0%以上。在汉族中,平均每32万人共享一个姓氏。
·中国姓氏的来源
中国姓氏的来源形式众多,情况复杂。大约有以下几种来源:
来自出生地、居住地、封国、封地:如鲁姓、杜姓、杨姓、董姓
先人的名字、庙号、谥号:如张姓、牛姓
先人的爵位、官职:如公姓、史姓、司马姓、司徒姓
职业、技艺:如陶姓
以事为姓:如松姓
以次第为姓:如伯姓、孟姓
帝王赐姓:如郑
因避讳、避难改姓或音变、形变而得的姓氏:如求姓
中国人的名字是用汉字进行取名的。它与中文姓氏一起构成了中国人的姓名。另外,中国人除了有名字以外,以前的人还经常有字。

·中国人的姓名
根据古书的记载,在古代中国人的取名是有制度的。一般是在小孩生下来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但是事实上,也有满月命名,周岁命名,以及在生下来以前先把名字取好的。
中国自古以来对人的取名非常重视。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影响下,闹和人们把为后代取名看得非常神圣,甚至神秘。从周朝起,命名已经纳入礼法,形成了制度。中国人在取名时,经常会在名字中用一些方法来区别同一个家族的不同辈分。比如在名字中用一个字表示辈分,而用另一个字表示取名所标示的含义。也有的在名字中用相同的偏旁来表示同一辈分。
中国古代由于宗法制的影响,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讳的制度。讲究为尊者讳,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父长上的名字一律要回避。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的名字中有的或同音的字。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橡弯银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

一梁宴、“姓”的由来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点
标志符号。
那时的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亲,不知有父亲。据考古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30个,但大多都从“女”旁,如姜、姚、娘、姬、娲、妊、好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
二,“氏”的由来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某个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分解。于是,由“姓”衍生出一系列分支,这就是“氏”。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姓、氏则为父系氏族或
部落的标志。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氏只有贵族才有,因为氏是辨别贵贱而为贵族独有的标志。命名之法主要有: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以所赐的采邑为氏,有的以官职为氏,有的以居住地为氏。
后来,随着氏族、部落的消亡,氏也就消亡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无数个氏,也消亡了无数个氏,然而姓基本不变。
秦朝统一全国后,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虽然稍有区别,但可忽略不计。到了汉代,姓和氏完全没有区别。
究其二者融合的根本原因,是郡县制、裂土分封制取消了世袭封土,也没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原来分氏的基础没有了,氏所代表贵贱的意义消失了,所以与姓融合了。
三、“名”的由来
《礼记•檀弓》中记载:“幼名,冠字。”
《礼记•冠义》中记载:“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唐朝经济学家孔颖达说:“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综上所述,可知在古代,名是一个人成年以前的称呼,其使用范围较小,多局限在家里,供父母、亲朋好友称呼。
关于起名,我国有个传统习俗,即婴儿在百日那天由父亲取名。百日时,母亲和保姆抱着孩子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取完名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卧室,然后将孩子的名字通告各位亲戚,父亲则立即告诉好友,并通报给地方长官,人籍登记。
命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所以命名仪式非常隆重。虽然这种习俗已经消失,但给孩子过“百日”的风俗依然流传着。
四、“字”的由来
古代时期,人们在祭祀神灵和祖先时,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祖先的名,于是,“字”产生了。可以说,“字”具有双重作用:一出于避讳;二尊敬长辈。
一个人成年之前要称“名”,成年之后便称“字”。与“名”的使用范围相反,“字”是在社会生活这个公共领域的大范围内使用的。称呼的变化也是一个人社会身份变化的重要标志。成年后,人们必领以字相称,如果称名,便是一种不敬的行为。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人的名字起源于哪个国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奥运金牌升什么旗帜 浏览:122
中国有多少人住在平原 浏览:7
印尼工业营业执照翻译多少钱 浏览:57
中国人一般可以活多久 浏览:236
印度人为什么喜欢广州 浏览:758
意大利的白松露是什么 浏览:342
英国人用什么做工具 浏览:748
在武汉怎么去越南 浏览:556
去伊朗找工作有什么要求 浏览:992
英国人为什么吃兔肉 浏览:682
印度为什么那么多国家都存在领土 浏览:252
伊朗货款结算走什么通道 浏览:6
伊朗为什么变化这么大 浏览:852
印度为什么也开始去美元化 浏览:153
中国资源能力能撑多久 浏览:463
美国吃印度餐多少钱 浏览:524
印度高铁怎么玩 浏览:321
中国到越南留学签证多少钱 浏览:458
中国的地球是怎么样的 浏览:511
中国码230是多少码 浏览: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