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现存的鹿有哪些
中国是世界上产鹿种类最多的国家。属于鹿科的动物,全世界共有17属,38种,其中有10属、18种在中国曾经产或现在仍产。这就是说,中国产的鹿,占世界鹿属的一半以上,占世界鹿种的将近一半。相形之下,前苏联的国土比中国大1倍多,但只有5属、6种;美国和加拿大面积和中国大小相近,各只有4属、5种;印度的面积固然没有中国大,但印度素以鸟兽种类“最丰富”着称,却只有鹿属4个、鹿种8个,仍远不及我国。更应指出,这四个国家,谁都没有一个特有属或特有种的鹿科动物,可是在中国产的鹿科动物中,至少有一个麋鹿属是特有属,有麋鹿、白唇鹿、毛额黄麂、小黄麂或再加上林麝等四五个种是特有种。另外还有黑麂(毛冠鹿)和河麂(獐子)2属2种,除缅甸和朝鲜各产少数外,中国分布既广,数量又多,所以基本上上可视为我国的特产动物。
四不象就是麋鹿。麋鹿是古书上的名称,四不象则是民间的俗名。《封神演义》里讲到过四不象,说这是武王伐纣大军主帅姜子牙的乘骑。小说把四不象描述成“麟头豸(Zhi)尾体如龙”,这当然与真实形象相去十万八千里。但这书中所说并不是纯粹出自想象。从化石资料可以知道,武王伐纣的时代,正是麋鹿最为繁盛的时代,长江南北出土的麋鹿化石,以商末周初为最丰富,之后逐渐稀少,周朝以后更急剧减少,到秦汉时代已变得极少了。有人认为,麋鹿作为一种野生动物,可能在汉朝时就已经灭亡了。但也有人考证说,直到明朝,甚至清初,在长江以北的苏北地区,还有残余的麋鹿生存,只是数目已微不足道了。
在动物学史上,关于麋鹿的现代叙述是从1865年开始的。一个住在北京城里的法国神甫通过种种渠道,结识了皇家猎苑北京南海子的守卫人员,干了一桩盗买盗卖麋鹿标本的勾当,在1866年1月弄走了两张鹿皮和两个鹿头。鹿头和鹿皮被送到巴黎,很快便引起欧洲各国动物学界和自然爱好者的巨大兴趣。各国动物园纷纷找路子,都想得到它。由1866年到1876年的10年间,英、法、德、比等国驻清使节和教会人士,通过明索暗购种种手段,陆续从南海子猎苑搞到几十只麋鹿,运回国展览。从此中国的“四不象”遂名扬四海。我国特产动物中,最闻名于世的,人们都说是大熊猫,殊不知麋鹿扬名海外,还远在大熊猫之前。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这二三十年间,麋鹿的遭遇是悲惨的。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种群的北京南苑的南海子种群,连遭打击与浩劫。1894年永定河决口,洪水冲破了猎苑的围墙,逃出来的麋鹿和其他动物,被灾民吃去不少。接着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猎苑里的兽群全部被杀光。据说还剩下一对,养在一处王府里,以后转送“万牲园”,也死掉了。至此,中国特产动物四不象,在国内完全灭绝。
这时欧洲各家动物园里还剩下18只麋鹿。英国有一位贝福特公爵,素爱豢养动物,他花大价钱,把这18只全部买回,养在他的庄园里。麋鹿在里面繁殖顺利。结果,本来是中国的特产动物,中国却一只也没有了,中国人想要看它一眼,却不得不到国外去看。可见即使是一种动物,它的命运也是同祖国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的。
在英国的那群麋鹿,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幸运地保存下来,而且逐渐增多,到1948年已增至255头。1956年春,伦敦动物学会派人将两对年轻的麋鹿送到北京。于是,时隔50余年,中国人民重新见到久闻其名但无缘相见的“四不象”。由于饲养环境不适合它们的特殊要求,未能顺利繁殖后代。1973年底,英国朋友又送来两对年轻的麋鹿。1984年春,国内的麋鹿总数是12头,其中雌雄各6头,有9头在北京动物园,其余3头分别在上海、广州和保定的动物园。而外国动物园中所饲养的麋鹿总数,据1982年的调查,已超过1100头了。所有这些麋鹿,全部是百余年前弄出国去的那几十只的后代。
⑵ 鹿有多少品种
鹿大约有52个品种,分为4亚科,分别是鹿亚科、獐亚科、麂亚科、锋带空齿鹿亚科,不同品种的鹿体型大小不一,分布地区也不同,其中的代表品种有梅花鹿、马鹿、欧亚驼鹿、欧洲狍、驯鹿等,鹿的体长约为0.75-2.9米,体重约9-800千克。
鹿大约有52个品种,分为4亚科,分别是鹿亚科、獐亚科、麂亚科、空齿鹿亚科,不同品种的鹿体型大小不一,分布地区也不同,鹿的体长约为0.75-2.9米左右,体重约9-800千克。
鹿的代表品种有梅花鹿、马鹿、欧亚驼鹿、欧洲狍、驯鹿等,其中梅花鹿为亚洲东部特产种类,目前野生较少,大部分为家养,驯鹿则是环北极分布的动物,中国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
鹿的眼窝凹陷,有颜面腺和足腺,无胆囊,胃4室,反刍,牙齿有32-34枚,腿部细长,善于奔跑,多数品种具含州角,一般银老芦仅雄性有1对角,雌性无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
鹿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纬 40°以北地区及西南非洲,它们是典型的草食性动物,吃草、树皮、嫩枝和幼树苗,而且善于游泳,现今世界各地将鹿列为保护动物。
⑶ 鹿有多少品种
鹿在全世界约有52个品种。分别包含了花鹿属的4种、鹿属的10种、黇鹿属的2种、麋鹿属的1种、毛冠鹿属1种、麂属的7种、獐属的1种、驼鹿属的2种、驯鹿属的1种、狍属的2种、空齿鹿属的2种、南美泽鹿属的1种、草原鹿属的1种等。
其中该52个鹿的品种中最为常见是梅花鹿(为亚洲东部特产种类)、马鹿(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欧亚驼鹿(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的北部)、狍(分布于东北、内蒙古、青海、河北、河南)以及驯鹿(广泛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陆北部)。
梅花鹿分布范围:
1、中国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部、四川、广西等有限的几个区域内,台湾亦分布有一个特有亚种。
2、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立陶宛、马达加斯加、新西兰、菲律宾、波兰、乌克兰、英国和美国等地区已引进梅花鹿。
3、在韩国,梅花鹿已经灭绝,朝鲜和越南的种群也面临着可能灭绝的风险。
⑷ 麋鹿在中国的现存种群数量是多少
不是很清楚,缺茄估计三千是有的。
几万年前上亿,后纯大来气候变化,
加上人为打猎,到伏裤察了清几乎绝迹。
我想起个词,逐鹿中原,
说的就是这种叫四不像的动物吧。
⑸ 鹿的种类有哪些
我国有鹿科动物9属16种,它们是
斑鹿属的斑鹿;鹿属的梅花鹿。水鹿(黑鹿)、白唇鹿、马鹿、泽鹿(坡鹿);糜鹿属的糜鹿;狍属的狍;驼鹿属的驼鹿;驯鹿属的驯鹿;麂属的黑麂、小麂、赤麂;毛冠鹿属的毛冠鹿;獐属的獐(河麂)。
栖息于苔原、林区、荒漠、灌丛和沼泽。分布于欧亚、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纬40°以北地区和非洲西南部。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其生长与脱落受和斗梁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
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唤运干枯脱落。
1~2岁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有角种类的雌鹿如无角亦不具獠牙状上犬齿。雄鹿大于雌鹿。毛色冬深夏浅,多数幼鹿有白色斑点。
⑹ 鹿科动物有哪些
问题一:哪些是鹿科动物? 世界鹿科动物名录大全偶蹄目 鹿科 Cervidae 3亚科, 17属, 现存45或46种, 中国境内分布17种 真鹿亚科 Cervinae 4属 16种 鹿属 Cervus 10种(现存9种) 梅花鹿Sika deer(C. nippon) 马鹿(赤鹿)Red deer(C. claphus) 白唇鹿white-lipped deer(C.albirostris) 海南坡鹿(坡鹿、眉杈鹿、艾氏鹿)Eld's deer(C. eldi) 熊氏鹿(宿氏鹿、暹罗鹿、泰国坡鹿)Schomburgk's deer(C. schomburgki)已灭绝 泽鹿(印度泽鹿、沼鹿)swamp deer(C. vauceli) 水鹿(黑鹿)Sambar(C. unicolor) 鬣鹿(爪哇鹿、帝汶黑鹿)Rusa deer、Sunda sambar (C. timorensis) 菲律宾水鹿(菲律宾黑鹿)Philippine sambar( C. marianus) 阿氏鹿(菲律宾斑鹿)Philippine spotted deer(C. alfredi ) 斑鹿属(花鹿属)Axis 4种 斑鹿(花鹿、印度花鹿)Axis deer(A. axis) 豚鹿Hog deer(A. porcinus)据传已经在中国境内灭绝 卡拉棉鹿(加岛鹿、卡拉米安鹿)Calamian deer(A. calamianensis) 巴拉望鹿(巴岛鹿)Bawean deer(A. kuhli) 麋鹿属 Elaphrus 1种 麋鹿(四不像、戴氏鹿)Pere David's deer(E. davidianus)全球已无野生种群,中国境内为人工半野生状态 鹿属 Dama 2种 鹿(欧洲鹿)European fallow deer(D. dama) 波斯鹿(美索不达米亚鹿)Persian fallow deer (D.mesopotamica) 麂亚科 Muntiacinae 3属 10或11种 黄麂属 Muntiacus(8或9种) 黄麂(赤麂、黄) Indian muntjac(M. muntjak) 小黄麂(小麂、山羌) Reeves's muntjac(M. reevesii) 毛额黄麂(黑麂)Black muntjac(M. crinifrons) 菲氏黄麂(菲氏麂)Fea's muntjac(M.feae) 罗氏黄麂(M.rooseveltorum)?恐有争议 贡山麂Gongshan muntjac(M. gongshanensis) 长山麂山和Truong Son muntjac(M. truongsonensis) 叶麂Leaf deer(M. 唬utaoensis) 婆罗洲黄麂(瘤鹿)Bornean yellow muntjac(M. atherodes) 毛冠鹿属(青麂属) Elaphos 1种 毛冠鹿( 青麂)(E. cephalophus) 巨麂余正属Megamuntiacus 1种 巨麂(越南大麂)Giant muntjac(M. vuquangensis) 空齿鹿亚科 Odocoileinae 5族 10属 19种 驼鹿族 Alcini 1属 驼鹿属 Alces 1种 驼鹿 (犴) Moose(A. alces) 驯鹿族 Ran......>>
问题二:鹿的家族成员有哪些,它们的生活习性 【鹿科动物】
拉丁文】学名:Cervus axis
【英文名】:Erxleben
【分类】: 哺乳纲、偶蹄目、鹿科
【体长】: 0.75~2.90米
【肩高】:0.3~2.20米
【体重】:9~800公斤
【形态】:
鹿是偶蹄目的1科,共16属约52种,大多数逗毁盯种类普遍具有的特点是:四肢细长、尾巴较短,雄性体性,大于雌性。通常雄的有角,有的种类雌雄都有角或都无角。
【毛色】:
大多数种类毛色深暗,从黑色、棕色、黄色、深红色至淡黄色不等。但驯鹿会出现白色的个体。
【寿命】:8~45年不等
【保护级别】: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地理种群差异】:
鹿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共16属约52种,从最大的驼鹿到最小的鼷鹿之间品种丰富。
【分布情况】:鹿的种类繁多,共16属约52种,全世界除南极洲外均有分布。
【物种状况】:
大部分种类地方常见,少数种类为濒危物种。其中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生活习性】:除驼鹿外大多数种类群居生活。
【生活环境】: 山地、草原、森林均有分布。
【食物种类】:树叶、草、果实、种子、地衣、苔藓、灌木、花朵、水草、树皮、嫩枝、树苗。
【生理特征】:一般春季3~4月 *** 交配,怀孕期4~10个月,每胎1~3崽。2~3岁性成熟。
【经济价值】:
所有种类的肉可吃,皮可制革。
其中梅花鹿的鹿茸是名贵的中药材。国内已大量进行人工饲养,并进行活鹿取茸(对鹿不会造成伤害)。角是鹿科动物中雄鹿的第二性征(个别属无角,如獐属),同时也是雄鹿之间争夺配偶的武器。角的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2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刚长出来的角叫茸(我们通常叫鹿茸),外面包着皮肤,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随着角的长大,供血即逐渐减少,外皮遂干枯脱落。1~2岁时生出的初角几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后定型。
梅花鹿是鹿科鹿属的1种。因为身上有一些明显的白斑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排列成行而得名。也叫花鹿。梅花鹿分7个亚种,中国有5个亚种。鼻端裸出而呈裂缝状;雄鹿有角,每年约4月脱盘长茸,其角一般到4杈为止,眉杈斜向下伸,第2杈与眉杈相距甚远;冬天毛的颜色为栗棕色,白色斑点不显,尾下部为白色,腹毛淡棕;夏天毛红棕色,有的为暗灰褐色,背部中线地方为黑色,有的至尾部黑色线变细,尾上部黑色,下部白色。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方,日本,中国的东北、华北、东南和台湾。现今野生梅花鹿数量非常稀少;中国列为一类保护动物。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和森林边缘,一般不进入密林。冬季多在阳坡低凹背风处,春秋则在空旷少树地区活动。夏季喜荫凉,多在阴坡开阔透风的地方,有时为了避免蚊蝇叮咬也到高山草原活动。性机警,晨昏时结群。主要以青草、嫩芽、树叶、沙参等为食。每年8~11月交配,怀孕期7~8个月,4~6月为产仔盛期,每胎1~2仔
问题三:麋鹿和一般鹿科动物在外形上的几个不同点 麋鹿和一般鹿科动物在外形上的三个不同点:
因为它头脸像马、颈像骆驼、尾像驴。
问题四:哪些是鹿科动物? 世界鹿科动物名录大全偶蹄目 鹿科 Cervidae 3亚科, 17属, 现存45或46种, 中国境内分布17种 真鹿亚科 Cervinae 4属 16种 鹿属 Cervus 10种(现存9种) 梅花鹿Sika deer(C. nippon) 马鹿(赤鹿)Red deer(C. claphus) 白唇鹿white-lipped deer(C.albirostris) 海南坡鹿(坡鹿、眉杈鹿、艾氏鹿)Eld's deer(C. eldi) 熊氏鹿(宿氏鹿、暹罗鹿、泰国坡鹿)Schomburgk's deer(C. schomburgki)已灭绝 泽鹿(印度泽鹿、沼鹿)swamp deer(C. vauceli) 水鹿(黑鹿)Sambar(C. unicolor) 鬣鹿(爪哇鹿、帝汶黑鹿)Rusa deer、Sunda sambar (C. timorensis) 菲律宾水鹿(菲律宾黑鹿)Philippine sambar( C. marianus) 阿氏鹿(菲律宾斑鹿)Philippine spotted deer(C. alfredi ) 斑鹿属(花鹿属)Axis 4种 斑鹿(花鹿、印度花鹿)Axis deer(A. axis) 豚鹿Hog deer(A. porcinus)据传已经在中国境内灭绝 卡拉棉鹿(加岛鹿、卡拉米安鹿)Calamian deer(A. calamianensis) 巴拉望鹿(巴岛鹿)Bawean deer(A. kuhli) 麋鹿属 Elaphrus 1种 麋鹿(四不像、戴氏鹿)Pere David's deer(E. davidianus)全球已无野生种群,中国境内为人工半野生状态 鹿属 Dama 2种 鹿(欧洲鹿)European fallow deer(D. dama) 波斯鹿(美索不达米亚鹿)Persian fallow deer (D.mesopotamica) 麂亚科 Muntiacinae 3属 10或11种 黄麂属 Muntiacus(8或9种) 黄麂(赤麂、黄) Indian muntjac(M. muntjak) 小黄麂(小麂、山羌) Reeves's muntjac(M. reevesii) 毛额黄麂(黑麂)Black muntjac(M. crinifrons) 菲氏黄麂(菲氏麂)Fea's muntjac(M.feae) 罗氏黄麂(M.rooseveltorum)?恐有争议 贡山麂Gongshan muntjac(M. gongshanensis) 长山麂Truong Son muntjac(M. truongsonensis) 叶麂Leaf deer(M. 唬utaoensis) 婆罗洲黄麂(瘤鹿)Bornean yellow muntjac(M. atherodes) 毛冠鹿属(青麂属) Elaphos 1种 毛冠鹿( 青麂)(E. cephalophus) 巨麂属Megamuntiacus 1种 巨麂(越南大麂)Giant muntjac(M. vuquangensis) 空齿鹿亚科 Odocoileinae 5族 10属 19种 驼鹿族 Alcini 1属 驼鹿属 Alces 1种 驼鹿 (犴) Moose(A. alces) 驯鹿族 Ran......>>
问题五:麋鹿和一般鹿科动物在外形上的几个不同点 麋鹿和一般鹿科动物在外形上的三个不同点:
因为它头脸像马、颈像骆驼、尾像驴。
⑺ 驯鹿的种类
鹿是偶蹄目的1科,共16属约52种。 ◆鹿 是鹿科动物的总称,有人称鹿为经济动物,有人称鹿为药用动物,都说明鹿的经济价值很高。世界上有鹿科动物47种,我国有鹿科动物9属16种,它们是斑鹿属的斑鹿;鹿属的梅花鹿。水鹿(黑鹿)、白唇鹿、马鹿、泽鹿(坡鹿);糜鹿属的糜鹿;狍属的狍;驼鹿属的驼鹿;驯鹿属的驯鹿;麂属的黑麂、小麂、赤麂;毛冠鹿属的毛冠鹿;獐属举码的獐(河麂)。一般又将有茸用价值的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称为茸用鹿,我国药典只承认梅花鹿与马鹿。现分别叙述如下。 ◆ 1 梅花鹿 Sika-deer 梅花鹿是中型鹿,体重80-130千克,夏毛为棕褐色、黄褐色或棕红色,周身布满白斑,如梅花一样,故称梅花鹿。我国的梅花鹿共有6个亚种逗纤,现仅存原产东北长白山地区的东北梅花鹿亚种和四川梅花鹿亚种,四川梅花鹿亚种仅数百只。东北梅花鹿亚种野生的已不多,较多的是家养梅花鹿,全国约有40万~50万只。 吉林省饲养梅花鹿约有300年历史,现存栏15万只,由于地域的隔离,生态条件的差异,在生理解剖、生产性能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据此又将吉林省梅花鹿分为5个类型群,它们是双阳型梅花鹿、东丰型梅花鹿、伊通型梅花鹿。龙潭山型梅花鹿和抚松型梅花鹿。在这些梅花鹿类型群基础上,经过人工多年选种选育,又培育成双阳梅花鹿品种、长白山梅花鹿品系和西丰梅花鹿品种。这些鹿具有生产能力强、遗传性稳定等特点,对推动养鹿业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 ◆ 2 马鹿 Red deer 马鹿是大型鹿,体重150~250千克,是赤鹿的一种,因其像马而称为马鹿。关于马鹿亚种分类上尚存在分歧,马逸清(1998)将世界马鹿分为22个亚种。我国有8个亚种,分别是:天山亚种、叶尔羌(塔里木)亚种、阿尔泰亚种、东北亚种、阿拉善亚种、甘肃亚种、四川亚种和西藏亚种。 我国的野生马鹿较多,主要在新疆、内蒙古和大小兴安岭。20世纪80年代尚不下30万~40万只,由于滥捕滥猎,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家正指哪养马鹿大约10万只。 (1)东北马鹿也叫黄臀赤鹿,原产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区和大小兴安岭地区。东北马鹿体大,但生产能力低,目前饲养的大部分已与天山马鹿杂交改良。
⑻ 我国有哪些珍稀鹿种
在我国所产的18种鹿中,有四五种是中国的特有种。其中除了麋鹿举世闻名之外,还有两种也很着名,就是白唇鹿和毛额黄麂。另外有几种,虽不是中国的特有种,但确属珍贵稀有,比如海南岛的坡鹿,西藏昌都地区的白鹿,西藏的寿鹿和新疆西部的天山马鹿等。
白唇鹿:除70年代初,我国送给斯里兰卡一对(现存一只)和80年代初送给尼泊尔一对外,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见过这种中国特产的鹿。它的产地只限于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地区,甘肃中部和东南部,四川西部和北部。它是高山区的动物,一般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山地,夏季甚至能上升到5000米,活动于高山灌丛或高山草甸区。身上有厚密的长毛,不畏风雪严寒,以山草和灌木嫩枝叶为食,是非常顽强耐苦的鹿种。
白唇鹿的主要特征,正如其名所示,就是有一个纯白色的下唇,白色且延续到喉上部和吻的两端,所以亦可称为白吻鹿。在甘肃、青海等地,俗名叫做黄鹿或草鹿。白唇鹿夏毛棕黄色,与当地俗名叫做青鹿的马鹿有显着区别。这两种鹿的鹿角也有明显的差异。马鹿角的眉杈与次杈相距很近,白唇鹿角则相距较远,且次杈特别长,主枝略呈侧扁。这些都不难辨别。
在白唇鹿和马鹿的产区互相重叠的地方,例如四川西北部和甘肃祁连山北麓,都曾发现过白唇鹿和马鹿自然杂交,并产生杂种后代的情况。
近年来,在青海、甘肃、四川,已有几处养鹿场开始驯养白唇鹿,其中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养鹿场养的最多,达到数百头。据统计,该场从1958年到1979年,共捕获幼白唇鹿710只,驯养成活363只,成活率为51.13%。另外,集体和个人也有分散饲养的。据报道,现已能实行放牧饲养,这不仅可以减少饲料费,节约劳动力,而且也有助于改变它的野生习性,增加繁殖率。
在国家保护动物名单中,只有3种鹿属于第一类,即白唇鹿、梅花鹿和海南坡鹿。
梅花鹿:梅花鹿,总的说来还算不上是稀有珍奇动物,因为这种鹿不但在公园、动物园里容易看到,而且在国内有很多养鹿场大批地饲养着。但是仍可以把它归入珍稀动物的行列。
首先说“珍”。这种鹿的鹿茸是各种鹿茸中价格最高的,在药材中被称为“黄茸”。另外,鹿皮、鹿肉、鹿鞭、鹿尾、鹿筋,等等,也都有较高的价值。所以说它是一种珍贵动物。
其次是“稀”。家养的梅花鹿虽多,但野生的却特别稀少,不仅河北亚种和山西亚种野生的早已绝灭多年,连从前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华南亚种和从前数量也很多的东北亚种,现在也都所剩无几,前途岌岌可危。至于台湾亚种,野外究竟还有没有,很成问题,恐怕只有到动物园里还能找到一些。所幸在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先后又在四川最北部的若尔盖和甘肃南部靠近四川边界的迭部,发现了一个梅花鹿新亚种,数量估计约有一二百头。它们经常活动于混交林边缘或林间草地,有时与牛群同在一片草地吃草,有时与苏门羚、黑麂一起休息。至今世界上任何一处动物园还未展出过这个新亚种,因此也可以认为是世上最稀有的动物之一。对残余野生梅花鹿的保护工作,应作为重点看待。江西彭泽县桃红岭是江西省唯一产梅花鹿的地方,估计这里还残留有100头左右的华南亚种,现在这里已被划为梅花鹿自然保护区。
梅花鹿亚种虽多,在形态上差别不大,只是在个体大小毛色深浅、斑点的多少和大小、背中线的长短和明显程度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区别。台湾亚种最小,肩高只有八九十厘米;东北亚种最大,肩高可超过110厘米,体重超过120公斤。
坡鹿
坡鹿又叫眉杈鹿、泽鹿、眉角鹿等,外形与梅花鹿相似,但体形较小,花斑较少。一般体长为160厘米左右,肩高104~110厘米,体重60~100千克。体形狭长,颈部和四肢也较为细长,背鬣不明显,主蹄狭窄而尖,侧蹄小。雌兽的头上没有角,雄兽头上角的形状很特殊,有一个较大的眉杈,向前长出,然后稍微向上弯曲,而主干则先向后,然后再弯曲向上,并向前伸展。主干下面不分叉,看来好像没有次叉、三叉,其实是分叉的位置较高,都长到了主干的上端。主干与眉杈接连起来,形成一个大角度的弧形,几乎呈弯弓状,上端生有3~6个长短不一、又尖又细的小尖,这种角型显然与梅花鹿和其他鹿类不同。角的长度约为100厘米以上,粗12~13厘米,角尖相距78厘米以上,眉杈也很长,可达45厘米。体毛一般为赤褐色到黄褐色,背部颜色较深,背中央由颈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条纵行的黑褐色脊带纹,带纹两侧点缀着白色花形斑点,每个斑点如铜钱般大小,间距为3厘米左右,此外在臀部也有少许白色斑点。雄兽的毛色比雌兽的深,特别是在发情交配季节,显得更为浓艳。到了秋末冬初,全身便都换成长而浓密的冬毛,白色的斑点也都褪去,几乎完全消失,一直到翌年春天,这些斑点才又逐渐显现。体侧及四肢外侧的体色较淡,腹部和四肢内侧则为灰白色。颜面部及耳朵的背面为黄褐色,耳缘带有黑色,耳内为白色。尾巴的背面为栗棕色,腹面为白色或淡褐色。
坡鹿主要栖居于海拔200米以下的低山、平原地区,不见于高山峻岭和茂密的森林中。栖息地一般地势较为平缓,景观开阔。由于地形和受干燥的西南季风影响,气候较为干爽,温度较高,雨季和旱季互相交替,发育着干性草原或稀树草原。地势较高的山丘上长有天然次森林,为落叶或半落叶雨林,林内较明亮,林下生长着很多旱生常绿灌木,沟谷地带有少数乔木,多数则为灌木、草丛,是热带和热带性稀树灌木丛。这些地区大多还间杂着一些村落褐少许耕地,种植水稻、玉米、甘薯等农作物,有些地方尚有小片沼泽草地。雨季植物生长旺盛,旱季草本植物枯死,深根性耐旱树种仍生长繁茂,这些植物多数是坡鹿喜欢吃的食物。
坡鹿性喜群栖,但长着长长的大角的雄兽却大多单独行动。通常可以看见成双成对或3~5只在一起组成群体,集散于小溪旁或沟谷内的草坡和湿润的田地中,以及火烧迹地等,其中主要为雌兽和幼仔。在发情配偶期间,集群现象更为明显,最多时约有12只左右。觅食活动多在早晨和傍晚,尤其在大雨过后更是活动频繁。它较为耐旱和耐热,虽然喜欢在有水的草地附近觅食,但尚未发现有进行洗浴或泥浴的现象。据说过去坡鹿数量很多的时候,也常在白昼觅食,甚至接近或混入放牧的家畜群中,后来由于人们活动的影响,才被迫于早晨和夜晚活动。它的视觉和听觉都非常锐利,奔跑更是十分迅速,特别善于跳跃。在觅食的时候警觉性也很高,每吃两三口便抬起头来四处张望,谛听原野上的动静,匆匆吃食完毕后,即行遁藏。一旦发现敌害,立即疾驰狂奔而去,虽有数米高的乔木、灌丛或数米宽的河沟,皆能一跃而过,因此还有许多关于它会“飞”的传说。因为在坡鹿的产地也大多分布着水鹿,所以还流传着水鹿喜欢咬食坡鹿的茸角的说法,因而这两种鹿从不混居。事实上,水鹿的栖息地主要是海拔较高的山麓地带,而坡鹿的活动区域有所不同。
坡鹿的主要食物是青草和嫩树枝叶等,种类有竹节草、丁癸草、鸡占、鹊肾等,也吃番茨叶、嫩稻苗、蔗苗等作物,尤其喜欢吃水边或沼泽地里生长的水草。此外,它还经常舔食盐碱土,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盐分等。
坡鹿的发情期多在4~5月份,这时已经进入雨季,树木抽芽,野草茁壮,食物十分丰盛,使其身体逐渐肥壮。雄兽为了争夺配偶而发生激烈的角斗,常常弄得遍体鳞伤,获胜者便与雌兽交配,并且一直相伴到发情期结束,如此才能留下更为强壮的后代。怀孕的雌兽多在10~11月间生产,每胎仅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重约为3~4千克,身上长有白斑,毛色大体均匀,但臀盘不明显。
在5月下旬,争偶、交配之以后,雄兽便陆续离群独居,然后于6~7月份脱去毫无光泽的旧枝角,从角座开始长出由像天鹅绒一样的柔软皮肤包裹着的新茸。鹿茸在10月份前后最为丰硕,以后皮肤破裂并脱落,茸角逐渐角化,呈现深褐色的光泽,角表面的复杂沟渠是茸角时期血管的痕迹。到了翌年夏季旧角再脱落,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坡鹿的繁殖,以及长茸的季节均比栖息于同一地区的水鹿明显较迟,时间也较为集中。
从前坡鹿的分布较广,数量也很多,但由于有栖息地的缩小和乱捕滥猎,种群数量下降很快。在我国的海南岛,海南坡鹿曾分布于东方、乐东、万宁、崖县、琼中、屯昌、占县、白沙、昌江等广大地区,但70年代以后,只有西部和西南部的白沙县邦溪、东方县大田等局部地区还残留着50~60只,经过10余年的保护工作,到90年代以后增加到了200只左右。其他坡鹿亚种的命运也都相差不多,其中指名亚种在印度仅剩有10余只。
海南坡鹿是栖息于岛屿上的一个特有亚种,在分类地位上学术界尚有争议,对研究海南岛的区系形成很有意义,也是热带地区的稀有动物,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我国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
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现在已将眉杈鹿,包括海南岛的坡鹿在内的各个亚种都划为第一级濒危动物。
⑼ 熊氏鹿的鹿科名录
熊氏鹿(学名:Rucervus schomburgki )是产于泰国的一种鹿,熊氏鹿的主要栖息地是森林。之前,人们祭拜熊氏鹿,保佑大家平安,之后受到威胁,人们大量取得鹿皮,导致熊氏弯轿鹿在最后的1932年灭绝,最后一只目击的熊氏鹿是被人猎杀灭绝于1932年。
鹿科 Cervidae 分为3亚科, 17属, 现存45或46种, 中国境内分布17种 Cervinae 4属 16种
鹿属 Cervus 10种(现存9种)
● 梅花鹿Sika deer(C. nippon)
● 马鹿(赤鹿)Red deer(C. claphus)
● 白唇鹿white-lipped deer(C.albirostris)
● 海南坡鹿(坡鹿、眉杈鹿、艾氏鹿)Eld's deer(C. eldi)
熊氏鹿(宿氏鹿、暹罗鹿、泰国坡鹿)Schomburgk's deer(C. schomburgki)已灭绝
泽鹿(印度泽鹿、沼鹿)swamp deer(C. vauceli)
● 水鹿(黑鹿)Sambar(C. unicolor)
鬣鹿(爪哇鹿、帝汶黑鹿)Rusa deer、Sunda sambar (C. timorensis)
菲律宾水鹿(菲律宾黑鹿)Philippine sambar( C. marianus)
阿氏鹿(菲律宾斑鹿)Philippine spotted deer(C. alfredi )
斑鹿属(花鹿属)Axis 4种
斑鹿(花鹿、印度花鹿)Axis deer(A. axis)
● 豚鹿Hog deer(A. porcinus)据传已经在中国境内灭绝
卡拉棉鹿(加岛鹿、卡拉米安鹿)Calamian deer(A. calamianensis)
巴拉望鹿(巴岛鹿)Bawean deer(A. kuhli)
麋鹿属 Elaphrus 1种
● 麋鹿(四不像、戴氏鹿)Pere David's deer(E. davidianus)全球已无野生种群,中国境内为人工半野生状态
黇鹿属 Dama 2种
黇鹿(欧洲黇鹿)European fallow deer(D. dama)
波斯黇鹿(美索不达米亚黇鹿)Persian fallow deer (D.mesopotamica) Muntiacinae 3属 10或11种
黄麂属 Muntiacus(8或9种)
● 黄麂(赤麂、黄猄) Indian muntjac(M. muntjak)
● 小黄麂(小麂、山羌) Reeves's muntjac(M. reevesii)
● 毛额黄麂(黑麂)Black muntjac(M. crinifrons)
● 菲氏黄麂(菲氏麂)Fea's muntjac(M.feae)
罗氏黄麂(M.rooseveltorum)?恐有争议
● 贡山麂Gongshan muntjac(M. gongshanensis)悄清
长山麂Truong Son muntjac(M. truongsonensis)
叶麂Leaf deer(M. putaoensis)
婆罗洲黄麂(瘤鹿)Bornean yellow muntjac(M. atherodes)
毛冠鹿属(青麂属)启闹前 Elaphos 1种
● 毛冠鹿( 青麂)(E. cephalophus)
巨麂属Megamuntiacus 1种
巨麂(越南大麂)Giant muntjac(M. vuquangensis) Odocoileinae 5族 10属 19种
驼鹿族 Alcini 1属
驼鹿属 Alces 1种
● 驼鹿 (犴) Moose(A. alces)
驯鹿族 Rangiferini 1属
驯鹿属 Rangifer 1种
● 驯鹿Caribou、reindeer(R. tarans)唯一雌雄都长角的鹿,中国境内为人工半野生状态
狍族 Capreolini 1属
狍属 Capreolus 2种
欧洲狍(西方狍)European roe deer(C. capreolus)
● 西伯利亚狍(东方狍、狍子)Siberian roe deer(C. pygargus)
獐(河麂)族 Hydropotini 1属
獐(河麂)属 Hydropotes 1种
● 獐(河麂)Chinese water deer(H. inermis)唯一雌雄都不长角的鹿
空齿鹿族 Odocoileini 6属 14种
空齿鹿属 Odocoileus 2种
白尾鹿White-tailed deer(O.virginianus)
黑尾鹿(骡鹿)Mule deer (O. hemionus)
草原鹿属(南美草原鹿属)Blastoceros 1种
草原鹿(南美草原鹿、潘帕斯鹿)Pampas deer(B. campestris)
沼泽鹿属(南美泽鹿属) Blastocerus 1种
沼泽鹿(南美泽鹿)Marsh deer(B.dichotomus)
马驼鹿属(南美山鹿属) Hippocamelus 2种
智利马驼鹿(智利山鹿)Chilean guemal(H. bisulcus)
秘鲁马驼鹿(秘鲁山鹿)Peruvian guemal(H.antisensis)
普度鹿属 Pu 2种
南普度鹿(普度鹿、智利普度鹿)Southern pu(P. pu)
北普度鹿(厄瓜多爾尔尔普度鹿)Northern pu(P. mephistophiles)
短角鹿属(墨西哥鹿属) Mazama 6种
赤短角鹿(红墨西哥鹿)Red brocket(M. americana)
倭短角鹿(倭墨西哥鹿)Dwarf brocket(M. chunyi)
灰短角鹿(灰墨西哥鹿)Brown brocket(M. gouazoubira)
小短角鹿(小红墨西哥鹿)Little red brocket(M. rufina)
侏短角鹿(侏墨西哥鹿)Lesser brocket(M. nana)
小灰短角鹿(小灰墨西哥鹿、布氏鹿)Grey dwarf brocket(M. bricenii)
注释:
1、 本名录到种为止,不列出亚种;
2、 本名录不包括麝、鼳鹿、长颈鹿的所有种,因按普遍分类法,麝、鼳鹿、长颈鹿单独列为麝科、鼳鹿科、长颈鹿科,与鹿科并列,暂不涉及。
3、 中国境内有分布的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