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京剧能否继续生存
戏曲危机是20世纪80年代中叶出现的,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里,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在提高物质文活水平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亦有了空前的丰富和变化。随着我国表演艺术出现多元化态势,戏曲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盟主地位,己经不复存在。传统戏曲艺术不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农村的演出市场也日益缩小,一些剧种己经消失和正在消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保护各地各民族的戏曲剧种,已成为摆在我国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把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作为“文化遗产日”。这对于开展戏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加强戏曲剧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结合戏曲剧种的保护发展工作,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剧种和剧团面临的生存困难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拆滚究所从2002年到2004年承担了艺术学科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我们先后到浙江、陕没州西、广西、福建、安徽、河南、青海、贵州的部分地区和山西全省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向十几个省市的戏曲剧团、研究单位发放了100多份调查表,了解到进入新时期以来,各地戏曲剧种剧团存在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营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
国营戏曲剧团大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和非盈利性质的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大部分由政府财政拨款。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国家出台了文艺演出团体差额拨款的政策。以闽南为例,政府给国营剧团的工资,梨园戏、木偶戏、歌舞团是百分之八十,高甲戏、莆仙戏是百分之六十。1998年以来,财政拨款主要用于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医疗费,在职职工的社会保险。在职人员的工资仅能发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其余靠演出收入来支付。以仙游县鲤声剧团为例:一年的工资和各项费用需要开支140万元。财政拨款60万元,演出收入30万元,缺口50万元。如此拮据的经济状况,让剧团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善艺术生产和演职人员的生活条件,专心致志地从事艺术精品的生产。目前,闽南国营戏曲剧团的平均工资约700元,远远低于当地的平均工资。因此,多数演员为生活所迫,从事第二职业,以此维持生活。最近,原莆田县莆仙戏一团和二团还陷入更大的困境,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一团的团部被退还给基督教使用,二团的团部也因道路扩建被拆除,两个剧旅察余团办公无地点,演职人员住房无着落,排练无场所,又正逢莆田市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后,原来的莆田县改为荔城区,剧团的归属一时未定,更使得演职人员人心浮动。二团还勉强维持演出;一团的队伍已基本溃散,相当一部分艺术骨干为生计只好到民间职业剧团去演出了。由于经费方面的困难,剧团除演出人员外,已无力负担编剧、导演、舞美设计、音乐设计等艺术创作人员的工资。莆田县莆仙戏一团的编剧郑文金,是一个很有成就的老编剧。剧团无力排演他创作的新戏,他变成了剧团的“包袱”,三年没有领到工资,后在莆田市文化局的关怀下,调进市艺术研究所,从事莆仙戏研究,才解决了工资问题。该团的音乐设计陈承恩,已经5年没有领到工资了,靠给民营剧团排戏作曲为生,生活没有保障。南安县高甲戏剧团的原团长张芳颂,是一个很有成就的编剧和经营管理人才,他创作的《大汉魂》曾荣获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剧团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艺术表演团体。不料,剧团被个人承包,他成为失业下岗人员,已经3年没有领到工资了。山西临猗眉户剧团是一个以现代戏见长,闻名全国的剧团,因是集体所有制。剧团的一切开支都要靠演出收入,无力排演新戏,该团的一级编剧已经数年领不到工资。山西晋城襄垣秧歌剧团是一个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成立的剧团。也因是集体所有制,发不出工资。该团有3个在1946年参加工作的乐师,有三年时间领不到退休金,到农贸市场上以贩卖蔬菜为生,后几经向省、市反映,才领到一个月500元的退休金。山西、河南、陕西是戏曲大省,群众爱看戏,戏曲剧种多,但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给剧团的拨款非常少,如山西忻州市级剧团只有百分之二十,县级剧团几乎是分文没有,剧团全靠演出收入维持。经营好的剧团还能勉强维持演员的基本生活,经营差的剧团已经解散。县级剧团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剧团已经解散,能维持到现在的,也困难重重。如山西临县晋剧团在晋西是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剧团,有自己的剧场和演员宿舍。近年由于演出市场不景气,县财政无力投入,剧团卖掉了剧场和房产来添置必要的演出设备,勉强维持演出。
2、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
由于剧团经济状况的拮据,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都不能保证,常年下乡演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使得不少演职员难安其业,有的出国去做劳工,有的下海经商或改行做其它工作,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甚至连目前莆仙戏最优秀的旦角演员、第十七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原福建省仙游县鲤声剧团团长王少媛都辞去团长职务,欲调离剧团工作。她在谈到她离团的原因时难过地说:“做一个表演艺术家是我从小的理想,后来我抱着对莆仙戏的热爱到艺校学戏,毕业后在老师们的培养下,我成为莆仙戏第一个荣获全国戏剧‘梅花奖’的演员。当团长这几年来,为了剧团的建设,我没黑没夜地干,不辞辛苦,绞尽脑汁,但还是不能将剧团带出困境。过去领导和老师教育我们,说演员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一个演员,特别是名角,是令人羡慕的。但我们现在和旧社会的戏子一样,为生存常年在草台演出,排演不了新戏,展现不了自己的艺术才华。现在我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不能适应长年累月下乡演出,后半辈子生活没有保障,所以不得不离开剧团,另谋生路。”山西省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副团长刘晋苗有同感,她说:“现在剧团的生活很艰难。为了增加演出收入赶台口,从一个台口赶到另一个台口晚上10点钟也得演出,有时一天顾不上吃一顿饭,但还挣不出基本工资。呼吁上级重视艺术人才,关怀他们的生活。和我一起毕业到剧团工作的有40多人,因为剧团生活太苦,现在只剩下我和吴国华、张宝平、李秀芸4个人了。我耽心退休以后没有生活保障。”
莆田市艺校是培养莆仙戏后备力量的重要阵地,曾经为莆仙戏培养了一批演员和演奏员。过去招生,每年报名者有数千人。家长为了送自己的孩子到艺校学戏,千方百计找关系,走后门。艺校的学生,经常是百里挑一。但目前由于国营剧团要“断奶”的传闻影响和艺校实行每个学生每年四千多元的学费,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生源。学戏历来是一个比较苦的行业,一是学的时间长,学员从娃娃学起,没有五六年时间,难以成才;二是艰苦,起早贪黑,夏练三伏,冬练数九;三是没有人身自由,常挨打受骂。过去学戏的多是穷人家的子弟,一是不用交学费,管吃、管穿、管住,出科后有一技之长、谋生的手段。解放后,演员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戏者大部分仍然是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农家子弟。艺校实行高额学费制度后,农家子女负担不起高昂的学费,来报名学戏者大大减少。今年招生,三天只有十几个报名的。厦门市艺校、安溪县艺校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艺校培养不出剧团需要的人才,加上老艺人有的离世,有的退休,已造成人才断层的危机,严重影响了闽南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山西的戏曲教育,晋城市艺校已经连续几年招不到戏曲专业的学生。我们去调研时,正是招生时候,三天仅有几个报名的,成不了一个班,无法开课,只好让学生转其它专业。笔者2004年4月在常州参加现代戏年会时听上海的同志讲,上海戏曲学校也是连续三年招不到学生了。去年我们在太原调研时,恰好山西省戏校招生。山西戏剧研究所的副所长阎玉庭是研究表演的,他应邀参加戏校招生复试,我问他今年的学生质量如何,他说参加复试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好演员的料。戏曲演员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不仅身材、嗓音要好,还要有艺术的悟性。如果我们所招的学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演员呢?戏曲教育的不景气是戏曲危机最深层的爆发,这将会对我国的民族民间戏曲产生深远的、严重的不良后果。
3、戏曲遗产有失传的危险
我国戏曲文化积淀深厚、遗产丰富。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仅福建一省发掘的传统剧目就有15600多种,曲牌100多种,其中莆仙戏剧本达5000多种。这些剧目和曲牌,只有少数整理、编印出来,有一部分收藏在剧团,有相当部分或存放于老艺人的箱子里被虫蛀,或存留在老艺人的脑袋里,或流散在社会上。但因缺乏经费而无法征集、收购,进行妥善保护。一些老艺人掌握的传统剧目和表演技巧也未能复排与传承,随时有因老艺人去世而失传的危险。
还有一些剧种已经消亡或濒临灭绝。如戏曲大省山西,1983年编纂《中国戏曲志》时调查统计,有49个戏曲剧种,20年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山西戏剧研究所联合调查组经过调查统计,目前存活在戏曲舞台上的剧种仅存28个,有21个已经消亡。在消亡的21个剧种中,不乏历史悠久、有文化价值的剧种,如形成于宋金时期,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陕西的赛戏,形成于宋代,流传于山西上党地区的队戏、流传于晋南的锣鼓杂剧;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的罗戏、卷戏等等。陕西的第二大剧种汉调二簧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遗产丰富的古老剧种,而且对京剧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20世纪60年代,汉调二簧的专业剧团还有20多个。文化大革命中,汉调二簧剧种遭到挫折,但时至1982年仍然有6个专业团。改革开放以后,汉调二簧陷入更加严重的危机。由于观众的锐减和经济的困难,剧团纷纷解散。2002年4月我们到安康采访时,仅剩下一个安康汉剧团。而且就是这样一个唯一的汉调二簧剧团,现在仍然处于濒临解散的危机中。再如打城戏是闽南戏曲中很有艺术特色的一个剧种,目前处境非常困难。不仅没有专业剧团, 而且有一个能传承打城戏传统艺术的民间职业剧团-泉州市打城戏剧团,也由于观众少,已经连续几年亏损,濒临解体。类似的情况还有汉中地区的汉调桄桄剧种。
4、民间职业剧团过多和演出的随意性对国营剧团的演出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伤害
福建、河南、山西农村戏曲演出市场比较活跃,是民间职业戏曲剧团较多的省份。如泉州市有民间职业剧团168个,莆田县有民间职业剧团99个,每年演出80000多场。这些民间职业剧团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起了重要作用。对于搞的比较好的民间职业剧团,如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河南临颖南街村剧团、河南开封蜂宝豫剧团等,要总结和推广他们立足乡村,为农民服务的经验。但民间职业剧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由于大多数民间职业剧团从艺人员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缺少编剧、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等创作人才,演出较粗糙,缺少规范。如皇帝出场,没有太监;元帅出场,没有中军;小姐出场,没有丫鬟。有的民营剧团甚至为取得某种剧场效果,很随意地把京剧、黄梅戏和流行歌舞的东西加进莆仙戏等古老剧种中,造成了对传统艺术的破坏。有的民营剧团,为了获得营业执照,抢占演出市场,打着这个剧种的旗号,唱别的剧种,甚至冒充别的剧团。如打城戏,除吴天乙为团长的泉州打城戏剧团坚持演出打城戏外,其他几个打城戏民间职业剧团都在演高甲戏。由于管理上的无序,一些民间职业剧团仗着自己人员少,投资小,成本低的优势,压低戏价,与专业剧团争夺演出市场;还有的以高薪为诱饵来“挖角”,把专业剧团的艺术骨干拉走;还有一些人,钻我们管理上的漏洞,利用社会上的恶势力,做“戏老虎”。他们通过行贿等非法手段,以高价将台口定下,然后以低价转让给剧团,从中牟取暴利,控制演出市场,对专业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盘剥。莆田有一个“戏老虎”,3年赚了几百万,买了住房和铺面房。由于无法可依,文化管理部门无法对这类“戏老虎”实行有效的打击。经纪人通过贿赂基层干部控制戏曲演出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山西晋城市文化局艺术科科长魏广麟在座谈会上说:“为了高额回扣,经记人引进演出质量很差的外地剧团和本地剧团竞争,造成了本地剧团经营困难,戏价走低。现在经营好的剧团,仅能糊口,谈不上发展。要打击不法戏曲经纪人,整顿戏曲演出市场。”
5、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得奖剧目得不到普及推广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和繁荣祖国的戏曲创作,中国戏剧家协会设立了“梅花奖”,文化部设立了“文华奖”,中宣部设立了“五个一工程奖”,各省也设有相应的奖项,这些评奖确实推动了戏剧创作,产生了许多优秀的局面。有的得奖剧目,既受到专家的好评,又受到观众的喜爱,久演不衰,如眉户《迟开的玫瑰》、豫剧《铡刀下的红梅》等,但有不少剧目叫好不叫座。福建戏曲近年来在文化部“文华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剧协“曹禺戏剧奖”以及中国艺术节、中国戏剧节等全国性会演中连连得奖,如莆仙戏《新亭泪》、《秋风辞》、《状元与乞丐》、《鸭子丑小传》,梨园戏《节妇吟》,高甲戏《凤冠梦》、《玉珠串》,歌仔戏《白鹭女神》等等,这些戏在北京等地演出,受到戏剧界专家的高度评价,为福建戏剧赢得声誉。但是,这些投资几十万、上百万的获奖剧目,却没有一出能在现在的演出市场上流行的。经我们调查,其原因有三点:一、乡镇戏曲观众的历史文化知识有限,喜欢看他们熟悉的故事、人物,如以“东周列国”、“三国”、“水浒”、“西游记”等中国古典小说改编的传统戏,而这些得奖剧目的内容观众不熟悉,吸引不了人;二、乡镇演出往往与民俗结合在一起,如过年过节,为菩萨过生日,为老人祝寿等,观众喜欢看轻松愉快的喜剧,不爱看悲剧;爱看故事性强、场面热闹的连台本戏,不爱看没有完整故事情节、哲理性强的剧目。而这些得奖剧目以悲剧为多,以思辨哲理见长。三、现在的得奖剧目常常以华丽的布景和大的歌舞场面吸引观众,而乡镇的草台舞台设备简陋,根本无法上演这些剧目。
毛泽东主席早在延安时期就批评了文艺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不良倾向,这一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出现了。在一些地方,高投资、大制作有越演越烈的趋向。闽南戏曲还没有形成这样的风气,但应该警惕。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形式脱离多数群众的审美意识和戏曲的艺术规律,这是元杂剧和昆曲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目前一些戏曲剧种产生危机的一个重要根源。
6、剧场、排练场等设施破旧,剧团的生存环境恶劣
陕西安康地区经济基础差,安康市仅有的一个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剧场,因没有维修资金,已多年不能使用。而闽南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但除在厦门、泉州有少数综合性的文艺演出场所外,县城和乡镇、农村都没有像样的剧场。调查组在福建泉州街道、郊区,晋江农村、莆田市郊区;山西、河南、陕西、安徽等地乡镇所看到的演出,有少数固定的露天剧场也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修建的,陈旧狭小;大部分是临时搭建的戏棚,非常简陋,只能上演传统戏、小戏,无法上演新编的大型剧目。新剧目难以在乡镇演出,除了内容上的问题外,舞台简陋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除泉州高甲戏剧团、泉州木偶戏剧团、安溪高甲戏剧团等少数剧团有较好的排练场外,多数剧团没有排练场,或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所建、现已破旧不堪、透风漏雨的排练场,很少有自己的剧场。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晋江市高甲戏剧团虽然地处繁华的市区,但排练场像一个简易的工棚。他们没有自己的剧场,在市区演出要租场,场租贵,得不偿失,只好退出城市演出市场,常年在乡镇演出。仙游县鲤声剧团在王少媛任团长时,多方呼吁奔走,争取来一些经费,建起了一个剧场。但因资金不足,剧场只建起了一个外壳,无钱装修内部、购置舞台设备,无法投入使用。
二、戏曲生存危机产生的原因
戏曲的生存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外部的原因,即社会和时代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娱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耕时代形成的、千百年来作为我国城乡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形式的戏曲受到了外来文化和现代传媒的巨大挑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种危机外在的表现是从城市到乡村,观众越来越少,演出市场越来越小。20世纪80年代以前,外地人到北京想看京剧,到西安看秦腔,到成都看川剧不会有太多困难。现在平常的日子,想到西安看秦腔,到北京看京剧,到成都看川剧就不容易了。20岁以下的青年,没有进过戏曲剧场的占95%以上。陕西安康有一个汉调二黄剧种,我们到当地调查,中小学生大部分不知道当地有这样一个剧种。戏曲观众,不仅城市极少,农村也大幅度下降。我们到福建、河南、山西调查农村演戏的情况,在农村的演出剧场,也很少看到过去人山人海的观剧场面,在剧场中看戏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学龄前儿童,很少有青年和中年观众。按照一般规律,青年人是最爱热闹的,那么农村里的中青年戏曲观众到那里去了?我们在福建闽南调查时,采访过一户农家。三层楼房的大院里,只有老头、老太太两个老人。儿子带着儿媳和孙子到北京打工去了,每年春节时才回来住几天。江浙沿海一带的农村,地少人多,在外地打工的青壮年很多。这种情况已经发展到内地一些偏僻的农村。如我们今年春节期间到贵州黎平采集侗戏资料,据当地干部介绍,现在农村的业余侗戏很难开展,原因是喜爱演戏的青年都到广州、深圳打工去了,春节才回来住几天,没有时间排练节目。这可能是农村青年戏曲观众减少的重要原因。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特别是青壮年到城市谋生,反映了20时间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城市到农村的深刻变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动了人民娱乐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这是戏曲观众巨减的根本原因。
第二个是戏曲内在的原因。在农耕时代形成的戏曲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落后于时代的变革。旧有的传统剧目引不起现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戏曲原有的表现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艺术技巧不能满足反映现代生活的需要。戏曲的传统剧目,从夏商以前三皇五帝开天辟地到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无不展现其中,许多大戏剧种有“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国戏”之说。仅收入《京剧剧目大辞典》中的就有五千多种,收入《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辞典》的也有三千多种,福建一个省在20世纪60年代初搜集到的传统剧目多达15600多种。在清末民国初年,一个大戏剧种的挑班演员,至少能演出百出以上的剧目,艺术大家如京剧演员谭鑫培、梆子演员郭宝臣能戏都在三百出以上。他们不仅传承了本剧种本行当传统剧目的精华,而且不断有新剧目的推出;不仅演出剧目丰富,在一个剧场连演数月剧目不重复,而且技艺全面,“文武昆乱不挡”。但现在的戏曲演员,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休说能演百出,能演二三十出的已经非常优秀了。加工整理传统剧目,排演新戏,以获奖为目的,不从观众出发,这些年调演、汇演频繁,获奖的剧目不少,但能成为保留剧目,在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寥寥无几。于是“老戏老演,老演老戏”,演出质量下降,观众锐减,成为各个剧团、各个剧种的普遍现象和走不出去的怪圈。
戏曲艺术要保持长盛不衰和焕发艺术青春,一是艺术手段的更新,二是剧目思想内容与人民群众心灵的息息相通。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延续到现在,就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吸收民族的、民间的、甚至外来的艺术营养,推陈出新。戏曲形成到现在已经有多次在艺术形式上的变革,从清乾嘉年间板式变化体戏曲的形成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中国的社会已经结束了农耕时代,进入了工业化、信息化的时期。戏曲的形式是否还会有一次变革?按照时代的要求和戏曲发展的规律来分析,这样一次变革是必然的。因此,在社会的转型期,我们要鼓励各种形式的戏曲革新实践,只要在艺术形式上符合“歌舞演故事”这一戏曲的基本特征,能得到观众的认可、特别是受到青年观众喜爱的,都应该热情支持,并使之逐步完善。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发展非常不平衡的国家,各地戏曲艺术的发展也非常不平衡。新的戏曲形式的出现,并不意味旧的戏曲形式的迅速灭绝。新的时代、新的生活呼唤新的戏曲表现形式,但旧的戏曲形态依然有它自己的一部分观众,但是决定戏曲前途和命运的是青年观众。一个剧种,如果不能贴近现实生活,不能反映占多数人的感情,难免要衰落,甚至会消亡。京剧、秦腔、豫剧、评剧等作为我国戏曲的主要剧种,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创作上演了《血泪仇》、《白毛女》、《小女婿》、《朝阳沟》等一大批反映现代生活、揭示社会矛盾、反映人民群众心声,塑造当代青年形象的新戏。而现在的剧目创作,远离现实生活,回避社会矛盾,在历史题材上做文章,在灯光布景上翻花样,怎么能吸引观众?戏曲的危机,固然有艺术形式上的原因,但主要的是内容上的陈腐和脱离现实生活。
第三是剧团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现存县级以上政府管理的剧团,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多数戏曲职业班社的管理机制是灵活的、动态的。戏班没有固定在某一个地方,演员没有固定在某一个班社。那里有演出市场就到那里演出,那一个戏班给的戏价高就到那个戏班演出。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私人戏班和集体所有制剧团都成为国营或地方国营剧团。将演员固定在一个剧团,将一个剧团固定在一个地方,由某一级政府管理。剧团的经费由政府财政提供,艺术创作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导、演出剧目由政府主管部门审定。这种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戏曲剧种的保护和戏曲遗产的抢救起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如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河北梆子、山西北路梆子、昆曲等许多濒危剧种的抢救,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地发掘传统剧目,80年代至90年代编纂出版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等。这些重大的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很难做到的,当时参与这些项目的文化部门的领导和戏曲工作者都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这是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功绩的,更不应该否定他们的成绩的。但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剧团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实有其弊端。如将剧团和演员固定在一个地方和一个单位,不利于剧团的发展和演员的成长。剧团现在的工资分配制度没有打破吃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的弊端,不符合艺术生产的规律。行政部门对剧团艺术生产的干涉,使剧目创作和演出市场脱轨,制约了新戏的产生和普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剧团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加剧了剧团生存的困难、加速了剧种的消失等等。
三、对戏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和发展我国各地各民族的戏曲剧种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我对戏曲剧种保护发展的几点具体意见。
1、要把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新时期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政府保护和发展戏曲文化的自觉性
国务院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通知指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者。但是,中国戏曲发展到现在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保护并发展中国戏曲文化不仅是单纯地保护一种文化遗产的工作,而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不受外来侵害的大事,是摆在全党和各级政府面前迫在眉睫的大事。各地各民族的戏曲剧种,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本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貌。因此,保护戏曲文化遗产不仅要成为一个口号、一种共识,而且要落实在保护每一个具体的剧种上。
2、根据各地、各个剧种的发展历史、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给予恰当的定位,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政策,为包括戏曲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立法
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存戏曲剧种基本有三种情况,一是具有悠久历史、丰富艺术遗产,有很高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剧种,比如象昆曲、京剧,闽南的梨园戏、莆仙戏、木偶戏,西北地区的秦腔,西南地区的川剧,国家和各级政府应该作为重点剧种来保护,建立舞台演出、培养人才、搜集整理研究为一体的剧院,使之成为继承和发展本剧种艺术的主要阵地。在经费上要实行全额拨款,所需经费主要由当地从财政上支出,国家和省里要予以重点资助。二是历史虽然悠久,有一定的艺术特点,但演出剧目不多,观众很少的剧种,如打城戏。这些剧种的内容和演出形式很难被现在的观众接受,被自然淘汰已在所难免。但其中有一些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东西,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尽快拨出专款,将这些剧种有特点的剧目、音乐、表演用现代化的手段记录下来。三是观众较多,演出比较繁荣,处于发展中或新兴的剧种,如闽南的高甲戏、歌仔戏,河南的豫剧,山西的晋剧等,国家和当地政府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他们走进演出市场,经费主要靠演出收入,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但要选择条件较好的院团作为艺术实验和示范单位。这些实验剧团的主要任务是创作上演精品剧目和进行艺术上探索实验,推广优秀的剧目,为民
② 中国京剧历史有多长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
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
形成的。徽戏进京是在公元1790年(清干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
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
诸班,合称“四大徽班”。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
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
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
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
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
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
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
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培郑的传统剧目约
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
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薯宏较擅长于表
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
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
(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
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
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
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
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
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
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
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
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
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着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
王少卿、杨宝忠等;着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
梅兰芳数中册是京剧艺术最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之一。他的代表剧院目有《宇宙
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水斗 断桥》、《奇双会》、《游园
惊梦》、《穆柯寨 穆天王》、《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
《西施》、《洛神》以及晚年编演的《穆桂英挂帅》等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通称皮黄戏.清干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
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调班社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同时吸收了汉调,秦
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式,融化,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
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为"京
剧".
③ 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去,戏曲文化还能继续传承下去吗
个人认为,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去,戏曲文化可能不会继续传承下去,会出现断档现象。
长期以来,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中国戏曲几千年的传承中,如果一部戏能够长期保持繁荣,那么一定有一代优秀的艺术家把自己的绝活传给徒弟、学生和后人。大多数时候,戏曲的传承情况基本相同。这就是为什么演员需要向老师学习的原因。
今天的戏曲,如京剧,虽然充满了一些着名演员的噱头,但与“名演员”撑舞台的情况完全不同。因此,纵观当今戏曲界,以“演员”为主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这些所谓的名人并不是各方面都合格的。我叫他们假名人。因此,这也是京剧、京剧没有被关注重要原因之一。
④ 京剧的历史有多久
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源头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是十八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戏“徽班”。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参加皇帝的生日演出。随后又有不少徽班陆续到北京演出。徽班本来流动性强,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众多地方剧种,这使得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数十年的融汇,京剧才算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行当。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大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比方说,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意刚强勇猛,闷笑黄色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族闷。通常认为,18世纪末是京剧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期。当时,不仅民间戏曲演出很繁盛,皇宫内戏曲演出也很多。因为皇家贵族们都喜爱京剧,宫廷内优越的物质条件为京剧的表演、穿戴规制、脸谱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宫廷与民间的戏曲相互影响,使京剧获得空前发展。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最着名的是梅(梅兰芳1894-1961)、尚(尚小云1900-1975),程(程砚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别。不同京剧流派都拥有一大批着名演员,他们活跃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舞台上,京剧艺术舞台盛极一时。梅兰芳是国际上最蚂穗含负盛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他8岁学戏,11岁就登台演出。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1919年,梅兰芳率剧团赴日本演出,京剧艺术首次向海外传播;1930年,梅兰芳又率团到美国访问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应邀去欧洲访问,受到欧洲戏剧界的重视。此后,世界各地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京剧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作为传统艺术精华而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如今,北京的长安大戏院长年上演京剧剧目,每年举行的国际京剧票友大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京剧爱好者,京剧还是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中的保留项目。
⑤ 京剧艺术会不会消亡
分类: 艺术 >> 戏曲戏剧
问题描述:
京剧艺术会不会消亡——这个是我们历史课辩论版块的辩题之一,我方的观点是不会消亡,而对方观点则认为以后总会消亡,甚至在以后京剧艺术只能在博物馆看见……我对京剧艺术知道的少之又少,不甚了解,想请大家来为我找一些有利的论点来证明我方观点,你们个人的有说服性的意见我也愿意采纳,谢谢大家拉!
解析:
在下以为京剧是不会消亡的。
诚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各种媒体层出不穷,使我们的眼睛有了不够用的感觉。京剧诞生于市民文化尚未高度繁荣的时期(最初是为宫廷演出才进京的),鼎盛于艺术门弊缓类有限的时期(民国时即便文化中心,艺术门类也十分有限),从未经历过如此冲击,所以说它衰落过、难以恢复旧日风采是有理由的。但以此判断它会消亡未免武断。
一、传承性。我们知道,京剧是国粹,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这种习惯和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根本换不掉的。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我们很难接受无言的狂野的拥吻,却欣赏《春改绝闺梦》里那妩媚的眼波。正如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血型一样。
二、创新性。京剧并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个僵化的、封闭的艺术门类,只依靠传统剧目过活。这是对京剧的误解。事实是我们熟悉的许多的经典剧目都是前辈大师创新的结果。而且,这种创新尽管有弯路,但从未停止过。我曾在北京观摩了邓 *** 演的《图兰朵》,老实说,这出戏其实水平有限,唱词尤其水,但其中透露出一个可喜的信号——现在已不再是西洋歌剧改编我们的《梁祝》的时代了,京剧艺术也迈出脚步,以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征服异质文化中的精华了。
三、后备力量。这一点不必多说,大家看看此吧搜寻各种曲目、剧种的网友的热情就知道了。京津一带仍然是重镇,但已大为扩展。
四、其他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们拿什么献给世界”是一个引起各方面重视的课题。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将在这个大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不仅体现为商机,也有 *** 上的支持(我不是指 *** 啊:)大家如果还记得九十年代末兴起的国学热就会知道,文化上的“文艺复兴”情怀也受到 *** 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种核卜姿私塾式学校的建立、高校国学班的创办、传统文化读本的出版……等等。今年年初教育部又推出大型的“中国读本”。可见, *** 在未来将继续对传统文化加大扶持力度。
五……不说了:)恕罗嗦
⑥ 京剧圈近年人气逐年下降,在未来是否会消失殆尽
我认为京剧在未来不会消失殆尽,它会一直流传下去。虽然京剧现在不是主流文化,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喜欢它,热爱它,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为京剧奉献自己的一生。一种文化没有成为主流文化或者是潮流文化,但是不意味着这个文化不受欢迎,在未来会消失。喜欢京剧的人有很多,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直白的表现出来。
虽然京剧现在不是主流文化,没有太多人能够领略到它的魅力,但是我相信终有一天京剧会成为主流文化,不用担心终有一天会消失。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穿汉服,举办各种汉服文化节,这就表明大家在慢慢认识传统文化,在慢慢接受传统文化。过程是很慢,但是一直都有人在努力,这便可以了。正如汉服一般,很多年轻人甚至小朋友感受到京剧的魅力,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拥护京剧,所以京剧不会消失。
⑦ 京剧未来发展走向、现状、存在的问题。
这个是我们京剧课要求写的小论文,我也是在网上拼拼凑凑加上自己的。
我认为京剧的发展应该着重两个方面:一是京剧观众,再是京剧本身。
对于京剧观众,大家都会说观众层要从娃娃抓起。但做得时候却形如敷衍:只关注那些喜欢或有京剧天赋的孩子,做几个讲座、唱几台戏、组织几个学校的社团。这些只能影响少数的青少年。而要真正的教育普及京剧知识,可将有关京剧的章编入教材,就像朱自清的《背影》一样刻印在几兆磨乎每一个中国学生的脑海中。京剧表演团或许能够提供低价或免费的高水平的京剧表演,现场解说京剧知识,孩子们现场体会。在孩子们还没完全被一个又一个的流行歌手吸引走得时候,这些都是潜在观众的肥沃土壤。而对青少年们,他们对京剧的细节——服装,唱腔,表演等更感兴趣。就此,京剧或许可以跟当下流行繁荣的传媒合作,经常做一些电视宣传讲解(CCTV-11是远远不够的)。当中国的小孩子们都呼着要看京剧时,这场面会有多感人……
而对于京剧本身。首先是现有节目的局限性。仅仅是少许的传统剧目,观众总会感到乏味。我们何不组织大批专业人士去创新剧目。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故事题材多样,可谓作者们的创作来源取之不尽。除此,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参与创作,我们还可以创办几种专门的杂志期刊,这携羡样还辩猜拍可以广泛的宣传普及京剧。
再说京剧的宣传路线。我们一提到国际化,就想到欧美国家,却忽略离我们最近的亚洲国家。一部《大长今》让韩国传统文化火遍亚洲。若他们先打入西方国家,未必能有如此共鸣。同是东方人的我们有着相似的文化思考模式,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戏曲文化。
我们国家不缺少传统和文化,而是缺少传播它们的有效手段。京剧作为世界表演艺术体系,应该有其相应的世界影响力,至少在亚洲应该有相当的追求者。这样以此为坚强基础,再影响整个世界。
京剧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我人微语轻,或许讲了些幼稚的见解。但我相信只要每一个热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团结起来,出上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京剧的未来必定光明如新。
⑧ 传统京剧会不会消亡为什么
在下以为京剧是不会消亡的。
诚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各种媒体层出不穷,使我们的眼睛有了不够用的感觉。京剧诞生于市民文化尚未高度繁荣的时期(最初是为宫廷演出才进京的),鼎盛于艺术门类有限的时期(民国时即便文化中心,艺术门类也十分有限),从未经历过如此冲击,所以说它衰落过、难以恢复旧日风采是有理由的。但以此判断它会消亡未免武档喊断。
一、传承性。我们知道,京剧是国粹,是积淀了民族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艺术瑰宝,这种习惯和传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根本换不掉的。中国人含蓄、稳健、精致、典雅的精神品格在京剧艺术里有着最丰富、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我们很难接受无言的狂野的拥吻,却欣赏《春闺梦》里那妩媚的眼波。正如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血型一样。
二、创新性。京剧并非如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个僵化的、封闭的艺术蚂改门类,只依靠传统剧目过活。这是对京剧的误解。事实是我们熟悉的许多的经典剧目都是前辈大师创新的结果。而且,这种创新尽管有弯路,但从未停止过。我曾在北京观摩了邓敏主演的《图兰朵》,老实说,这出戏其实水平有限,唱词尤其水,但其中透露出一个可喜的信号——现在已不再是西洋歌剧改编我们的《梁祝》的时代了,京剧艺术也迈出脚步,以自己独有的艺术语言征服异质文化中的精华了。
三、后备力量。这一点不必多说,大家看看此吧搜寻各种曲目、剧种的网友的热情就知道了。京津一带仍然是重镇,但已大为扩展。
四、其他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行物野们拿什么献给世界”是一个引起各方面重视的课题。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将在这个大背景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不仅体现为商机,也有政府上的支持(我不是指李瑞环啊:)大家如果还记得九十年代末兴起的国学热就会知道,文化上的“文艺复兴”情怀也受到政府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种私塾式学校的建立、高校国学班的创办、传统文化读本的出版……等等。今年年初教育部又推出大型的“中国读本”。可见,政府在未来将继续对传统文化加大扶持力度。
五……不说了:)恕罗嗦
⑨ 中国的京剧还有前途吗
这个问答是肯定有的!虽然说戏曲受到现代多媒体影视的严厉排挤,但作为戏曲翘楚的京剧也是国剧来说,不可能没有发展的,只是慢了很多而已!但国家有政策文化措施的大力支持,京剧也会越来越发展向好的!
⑩ 京戏之类的戏曲再过几十年是不是会完全消亡了
你想多了,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雷同的戏曲可能会慢慢合并减少,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
不少中国戏曲其实只有一点点不一样,比如方言、比如某些打扮。。好手。当然京剧就是一个后天合体混成的剧伏绝中,既有自己创新的部分,也有继承别的地方戏剧的特征。
总得来说完全消失,你可以放一万个心,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中华民族就是个大熔炉,啥玩意都能进来融合。。。往前一千年,中国的民族可不止五十六个,不过因为联姻、互相文化渗透,渐渐的就不分你我,好多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这么来的。。。中国历史记载了缺袜姿两次最大的民族融合,一次是东周战国到汉初。。。一次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后来还有明清两朝的汉蒙藏满四族交流融合。。。总的来说,戏剧文化也有这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