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内最好的牦牛肉出自哪里
国内牦牛主产地:河南省南阳市,四川省阆中市、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辽宁法库县、安徽蒙城、甘肃张掖市、洛宁县、荣昌县、清水县等。
品种不是单一的,比较杂。
牛肉的食疗作用: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牛肉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消水肿等功效。
老年人将牛肉与仙人掌同食,可起到抗癌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
牛肉加红枣炖服,则有助肌肉生长和促伤口愈合之功效。
Ⅱ 牦牛的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碧大国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 牦牛是中国的主要牛种之一,仅次于黄牛、水牛而居第三位。牦牛自古至今是青藏高原牧区的优势种家畜和当家畜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野生的牦牛的肩高可达两米,驯养的牦牛一般只有一半高,野牦牛和家牦牛都有长毛来御寒,野牦牛一般是棕色或黑色的,家牦牛也有白色的。牦牛主要因为它们的奶和肉而被驯养,不过当地的牧民、商人和登山者也用它们来驮运重物。牦牛是牛属动物中,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至悔仿竖今的珍稀畜种资源,是世界动物中地理分布很有限的少数家畜之一。全世界现有牦牛1400多万头,大都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和甘肃地区及其周围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除中国外,与中国毗邻的蒙古、原苏联中大李亚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均有少量分布。
中国是世界牦牛的发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其中青海49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西藏390万头,占30%,居全国第二;四川310万头,占23%,居全国第三;甘肃88万头,占7%,居全国第四;新疆17万头,占1.3%,居全国第五;云南5万头,占0.4%,居全国第六。
Ⅲ 牦牛的生长区域在什么地方
牦牛能适应海拔3200~4800m,大气压68420.85~55435.28Pa,氧分压14505.43~11679.01Pa,含氧量14.9%~11.44%的生态环境。其胸廓发达,心肺发育指数大,心指数为0.45~0.63,肺指数为0.96~1.40。
在我国的主要分部区域在西藏和青海。 寒冷季节,牦牛胸部腹侧下、粗长毛根部着生密而厚的绒毛,借以保护胸、腹内脏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关节,以防受冻。据测定,在海拔3800m的草甸草场上日放牧9.5h,牦牛日采食鲜草27.86±1.42kg。在牧草缺乏季节,利用其长而灵活的舌,舐食灌丛、落叶、根茬以及残留在凹处的短草,极耐艰苦,并具有宜于爬山的四肢和似马蹄铁样硬质蹄壳,随处都可攀登自如。
牦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汗腺机能极不发达,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善走陡坡、沼泽、雪山、激流;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出生在青藏高原的大龄小伙给大家全面谈谈牦牛生长的地方在什么地方。
千寻君来回答。
牦牛主要分为两种,家牦牛和野牦牛,一般所称的牦牛是指家牦牛 。
家牦牛的概况《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潘侯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这个“旄牛”指的就是牦牛。 牦牛属于偶蹄目牛科牛亚科,是亚洲中部高海拔地区最着名的家畜,家牦牛体重200-400千克,体长2米左右,肩高1.6米左右。对高寒缺氧环境的适应力极强,能够忍耐-38摄氏度的极度严寒,性格温顺、合群性强、反应灵敏、抗病力强、被誉为“高原之舟” 。
能够在3000-6000米的高海拔地区生活,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比如 高寒苔原、高山草甸、高寒荒漠、河谷森林等。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等 。 家牦牛的产区主要在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四川甘孜和阿坝、云南香格里拉 。 我国拥有全球95%的家牦牛,数量接近1500万头,数量最多的三个省/区是青海、西藏、四川,这三个省/区的牦牛数量占我国牦牛总数的90%以上 。
国外生产区有蒙古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 。
野牦牛的概况野牦牛体型比家牦牛大,成卜敬薯年雄性一般体重400-800千克,最大可超过一吨。体长2-2.6米,肩高1.6-1.8米, 是亚洲中部体型最大的野生型者动物 。 而且野牦牛性格暴躁,攻击性极强,除了狼群和马熊之外,没有任何野生动物能对它造成威胁。 雄性野牦牛会为了争夺交配权而激烈战斗,战败的雄性甚至会靠近家养牦牛群,试图拐走雌性家牦牛 。 ▲野牦牛分布范围
野牦牛曾经的分布区域和家牦牛一样广阔,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牦牛的栖息地大幅萎缩。 目前野牦牛仅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上游、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及寒漠区域,分布区面积约140万平方公里,几乎成了我国的特有物种 。
1984-1994年刘务林教授的调查结果显示,野牦牛的数量可能不足1.5万头,一半以上分布于羌塘地区 。 野牦牛是高原地区珍贵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国家先后建立了阿尔金山、羌塘、可可西里和三江源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野牦牛和其它一大批野生动物进行重点保护。 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野稿早牦牛的数量增加到3-5万头,羌塘保护区内有1.1-2.1万头,是可可西里保护区的6倍 。
2012-2013年对阿尔金山野牦牛生境的调查结果显示: 55.46%的野牦牛出现在植被盖度大于70%的区域,并且多在5°-15°的斜坡上,海拔在4200米以上,距水源地1000米以内的以嵩草属、禾本科为主要植被的沼泽草甸以及荒漠草甸,栖息地土壤PH值多呈弱碱性 。 在坡向的选择上,野牦牛出现在东北坡的几率最大,出现在南坡的几率最小 。
金色野牦牛,又被称为金丝野牦牛,因毛发呈金黄色而得名。 1987年7月,刘务林教授和美国野生动物专家乔治·夏勒在阿里地区发现了科学意义上的金色野牦牛 。1988年、1990年、1992年乔治·夏勒在阿鲁盆地做了三次抽样调查发现金色野牦牛占当地野牦牛总数的2%以下。 关于金色野牦牛是野牦牛的亚种还是变种目前仍无定论,但它的珍贵性是毋庸置疑的 。
目前, 已发现的金色野牦牛生活在阿里地区的日土县、革吉县和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海拔在5000米以上,数量不足300头 。
家牦牛和野牦牛是现存关系最近的两种牛,关于它俩属于牛属还是牦牛属目前还未定论。 在以前国内外普遍认为野牦牛是家牦牛的祖先,家牦牛是由野牦牛驯化而来的,但最近的研究推翻了这一认知 。
▲混入家牦牛群的野牦牛,体型比家牦牛大很多
根据我国华北、内蒙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出土的牦牛化石表明,现存的野牦牛和家牦牛都是300万年前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东北部的原始牦牛,因气候变化而迁徙至青藏高原地区并存活下来。 也就是说,现存的野牦牛和家牦牛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两者之间不存在先代、后代的关系,而是关系很近的两个种,野牦牛不是家牦牛的野生种,家牦牛不是野牦牛的驯化种 ,两者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关系, 家牦牛体型小于野牦牛也不是驯化造成的 。
家牦牛是青藏高原最重要家畜之一,是藏文化的重要载体,野牦牛是青藏高原珍贵的旗舰物种和伞护种,两者都是高原上不可或缺的珍宝 。
回答牦牛的生长区域在什么地方?
中国牦牛原产于青藏高原地区,又称西藏牛,是肉乳役兼用牛。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牦牛是高原牧区主要家畜之一。全世界仅有牦牛1400多万头,大都繁衍生息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周围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我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是典型的高寒动物,生活在海拔3000m~6000m的高山草甸区。牦牛性极耐寒,是藏区牧民优良的家畜,能驮运重物,在丝绸之路南线、茶马古道等原始物资运输上,牦牛都曾留下了汗马功劳,牦牛素有“高原之舟”的美誉。
▲祁连山下的一处牦牛牧场
牦牛能适应高海拔、高寒、低压、低氧的环境,与牦牛特有的身体结构有关。
牦牛抵御严寒的奥秘牦牛全身被着粗长的毛发、胸腔下沿及腹部又生长着一种直径小于20微米,长度仅为3.4~4.5厘米的绒毛,被毛组织的发达,为牦牛提供了很好的保温作用;另外牦牛皮下蓄积了厚厚的脂肪,而牦牛体表无皱襞、汗腺不发达,能减少牦牛热量散失。所以在青藏高原长时间的寒冷季节,气温低于牦牛体温37---38℃的寒冷条件时,牦牛能够完美地保存体内热量,减少热量消耗,从而维持正常的体温和生理机能,为适应高原高寒气候提供了优良条件。
▲青藏高原无人区未被驯化的野牦牛
牦牛适应低氧、低压的奥秘牦牛的心、肺组织发达,肺泡结构等普通牛的大。而牦牛的胸腔容积大、气管又短又粗,能够适应短而频的呼吸速率。血液中含有较多的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而且有较低的全血黏度、血流速度更快,使牦牛体内氧气输送速度获得了更大的优势。所以,牦牛在高海拔低压、低氧的环境下能够比其他动物更适应的原因。
▲甘肃天祝白牦牛品种
牦牛的生长区域基本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为高原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头成年牦牛的体重最高能达到600公斤——700公斤,而野牦牛的体重最高能达到1000公斤,野牦牛脾气暴躁、见车就撞、见人就顶,攻击性很强,如果去高原 旅游 见到野牦牛千万不要招惹。牦牛常年饮雪水、食牧草,加之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力度高、工业不发达、污染较小,牦牛肉是天然的有机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铁量、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高海拔区域,这样的回答是不是简单了点?
海拔3000至6000?还是不明了?
成都往西,过了泸定就有牦牛了。丽江往西,过了虎跳峡就有牦牛了。西宁往西南,过了青海湖就有牦牛了。
嗯,大概是这样。
牦牛被称为极地动物,主要分布在海拔极高的青藏高原。
想清楚牦牛生长的地区,先要对牦牛生长的特性,有大致的了解。
牦牛的特性牦牛能适应能力非常强大,海拔3200~4800m,含氧量极低12%,温度低至零下50度。
其胸廓发达,心肺发育指数大,心指数为0.45~0.63,肺指数为0.96~1.40。
寒冷季节,牦牛胸部腹侧下、粗长毛根部着生密而厚的绒毛,借以保护胸、腹内脏器官、外生殖器官、乳房及各关节,以防受冻。
据测定,在海拔3800m的草甸草场上日放牧9.5h,牦牛日采食鲜草28kg左右。在牧草缺乏季节,利用其长而灵活的舌,舐食灌丛、落叶、根茬以及残留在凹处的短草。
极耐艰苦,并具有宜于爬山的四肢和似马蹄铁样硬质蹄壳,随处都可攀登自如。
牦牛体形防寒保暖,体躯紧凑,颈短耳小,皮厚表面积小;汗腺机能极不发达,被毛长度、细度不等且随季节变化,体侧及下部裙毛密而长,可御寒防湿,适宜寒冷气候。
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
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
蹄质坚实且有软垫,善走陡坡、沼泽、雪山、激流。
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建立的条件反射比较巩固,容易调教。
抗病力强、抗逆性强、合群性强、食性广、耐饥渴、耐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
牦牛身高体大,毛长,牦牛的体长在2-3米左右,肩部高度1.3米以上,5年放养成年牦牛的体重在1000斤以上。
牦牛生长的地方,分为三个地区,具体如下
1安多藏区
范围大致相当于青海省的海北、海南、黄南、果洛四个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
2西康藏区
大致相当于现今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那曲地区东部、林芝地区东部,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3卫藏
前藏,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拉萨市、山南地区和林芝地区西部。
后藏,大致相当于现今的日喀则地区。
我是藏牦牛肉哥,分享牦牛肉的心得。欢迎关注交流私信。
牦牛分布于中国四川、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除中国外,与中国毗邻的蒙古、原苏联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家均有少量分布。
中国是世界牦牛的发源地,全世界90%的牦牛生活在中国青藏高原及毗邻的6个省区。
其中青海49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居全国第一;西藏390万头,占30%,居全国第二;四川310万头,占23%,居全国第三;甘肃88万头,占7%,居全国第四;新疆17万头,占1.3%,居全国第五;云南5万头,占0.4%,居全国第六。
野牦牛栖息于海拔4000~5000米的高原草甸、灌丛、荒漠等地,适应性强,耐风雪严寒,嗅觉较灵敏,多成群活动,喜晨昏觅食。一般年末至次年年初发情交配,怀孕期约9个月,胎产1仔,幼仔2~3年性成熟。
牦牛现在养殖的人比较多,尤其是在青藏高原,更是牧民的生活不能缺少的家畜,随着养殖牦牛的人越来越多,它已经慢慢走入了我们大众养殖的视野,但是由于很多人对牦牛的生活习性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养殖的经济效果不是很好,所以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牦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吧。
(形态特征):
(1):牦牛可以说是一种大型的食草类动物,牦牛的身体非常的强壮,它的背部有很明显的隆起。牦牛的耳朵很小,可能是基因导致的,公牛和母牛都有犄角,公牛的犄角比较大,母牛的犄角略小,牦牛的四肢深粗壮,短而有利。牦牛背部的毛发比较短还很有顺滑,它身体两侧和腹部的毛却很长,能够很好的保证它的体温,当然这是为了应对恶劣天气。成年的牦牛长度在260厘米左右,肩部的高度160厘米左右。牦牛的身体毛发颜色主要是以黑色和褐色为主,当然也有很多杂交后毛色比较杂乱。
(2):牦牛的头部很大,角粗,皮厚,前肢短,后肢壮,体侧下腹部有少量的逆生毛,牦牛的尾部不是很长,都是些蓬松的长毛。成年公牦牛的头大粗矿,体型略显成长方形状,牛的颈部短而有力,睾丸较大,接近腹部左右。成年母牦牛的头部较长,眼睛很大,额头比较宽,牛角不是很大,颈部略显单薄,乳房小,乳头短小,乳静脉不是特别明显。
(3):牦牛的头大,额头宽,面部略有凹陷,嘴比较方大,唇薄,牦牛基本都是有犄角的。也是会有小部分变异或杂交的牦牛没有犄角。公牛,母牛身体都比较强壮,没有多余的赘肉,牦牛的前胸开阔,肋部宽大,背部和腰部成平直状态,牦牛的尾巴是比较短小的,牦牛的四肢强壮,蹄脚园小,角质坚硬。
(4):牦牛和普通的牛相比:牦牛有很大的不同,牦牛身高体大,毛长,是比较好辨认的,牦牛的体长在2-3米左右,肩部高度1.3米以上,牦牛的体重在1000斤以上。
(生活习性):
(1):牦牛的身体毛长皮厚,是为了更好的防寒,和保暖。颈部短,耳朵小,这样能让它的热量散发的慢,牦牛的汗腺很少,所以才能在寒冬里更好的生活下去。牦牛的特点还有很多:抗病力极强,抗逆生长性也是比较强,牦牛可以吃的东西很多,不是怎么挑剔,耐粗料,牦牛可以用放养和圈养的方式都可以适应。
(2):牦牛能在海拔3000-4500米左右生长,大气压在55000-68000PA,氧分压在11600-14500PA,含氧量在11.22-14.5的环境里正常生长。牦牛的饲养还是很容易的,由于它的这些特征所以养殖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很适合人们来养殖。
牦牛的分布面积非常的广,在很多海拔高的地区都可以看到牦牛的身影,比如在西藏,青海,新疆,都是牦牛的主要生长地区。
Ⅳ 牦牛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牦牛分布的地区具有海拔高(2500~6000米)、气温低(年均≤0℃)、昼夜温差大(15℃以李租腔上)、牧草生长季短(110~135天)、辐射强(年辐射量585.2~815.1千焦/厘米2)、氧分压低(14.67千帕以下)的特点,草场以高山及亚高山草场为主体。被称为世界屋脊的中国青藏高原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带,就是世界牦牛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以我国青藏高原为中心,围绕喜马拉雅山、帕米尔、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等几大山脉自内向外延伸,其范围包括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新疆、云南六省、自治区的高寒草原区,以及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蒙古国、尼泊尔、印度、不丹、巴基斯坦、阿富哪衫汗、高加索等国的高山及高寒地区,近年来美型型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也有少量牦牛分散于部分饲养户中。中国是牦牛主产国,2007年牦牛存栏量1400万头。另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报道,2010年牦牛存栏量1500万头、2012年牦牛存栏量增至约2000万头。
Ⅳ 中国牦牛的起源
牦牛的驯养时间与普通牛种的驯养时间是基本一致的,距今1万年左右。家牦牛是人类狩猎野牦牛,逐步发展到驯养野牦牛而来的。如果说原始野牦牛是野牦牛的祖先,而野牦牛就是家牦牛的始祖。根据农业历史学家任乃强教授的考证和大量历史文物资料研究,牦牛与人类进化、民族形成有关系。牦牛的驯养为家畜与古羌人民族形成的时间应当是一致的。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至于荒服,西戎(泛指我国西部、北部一带游牧民族)、析枝、氐羌”吵激、“织布昆仑,西戎搜渠”(今青海黄南地区黄河弯曲处)。我国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约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距今约为1万年至4000年左右。我国考古学家在牦牛产区的青藏高原,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人类社会文化遗址,也证实了这一点。古羌族和汉族的形成时期基本是一致的。
我国古羌罩铅人是我国西部游牧民族部落的泛称。传说五帝时期的夏禹,就是古羌人的一支系。据《说文解字》,“羌、西戎牧羊人也”。羌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斗争中,不仅驯养了野羊,而且在漫长的岁月里,还要和成群结队的凶猛好斗的野牦牛做斗争,以猎取食物。他们用陷阱、投石、弓箭等办法,捕获野牦牛,有时也捕获到一些野牦牛犊,并把他们豢养起来,加以人工驯化。经过多少年代的反复与曲折、失败与成功,最终把野牦牛驯养成今物碰好天的家牦牛。古羌人驯养野牦牛为家牦牛的历史是艰苦而漫长的。牦牛驯养的成功,是古羌人经过若干年代的长期生产斗争,为获得较经常而稳定的食物来源创造了条件,也为古羌人带来了进一步的兴旺和发展。
我国现存的野牦牛资源,是我国牦牛育种的宝贵遗传基因库。有计划地开发利用野牦牛资源,为牦牛育种提供种质资源。利用杂种优势,导入野牦牛血液与家牦牛杂交,可提纯复壮家牦牛,提高家牦牛生产性能。以上讯息由固蓝建筑防水摘自网络。
Ⅵ 中国牦牛的起源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为起源地的特产家畜,也是“世界屋脊”着名的景观牛种。藏语叫雅纤空客,国外通称为“yak”,即为藏语的译音。
牦牛的叫声象猪鸣,所以又称它为猪声牛。西方国家见其主产于我国青藏高原藏敬信族地区,因而也称它为西藏牛。牦牛的尾巴如象马尾,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马尾牛。
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达尔文将其物种进化的结论运用到家畜起源的问题上,认为家畜是经人驯养的野生动物而产生的。
根据达尔文毁稿瞎学说,一切动物或牛种,不管是现存的,或在古代存在而现已灭绝的,彼此都有着不同远近程度的亲缘关系。如果它们的形态和内部结构等相似之处越多,生殖隔离程度越小,它们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或他们从一个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时间就越近。否则,它们脱离开共同祖先后,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进化时期,有的在万年甚至百万年。
现在的家养牦牛,在国内外的一些文献上,都说是起源于我国的西藏;现在的野牦牛,是家养牦牛的祖先。但从我国华北、内蒙,以及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等地发现的牦牛化石考证,不论现今分别在我国藏北高原昆仑山区的野牦牛,或是由野牦牛驯养而来的家牦牛,都是距今三百多万年前(更新世)生存并广为分布在欧亚大陆东北部的原始牦牛,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气候变迁而南移至现世界屋脊--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并能适应高寒气候而延续下来的牛种。因此,可以这样说,牦牛起源于欧亚大陆的东北部;现今的家养牦牛和野生牦牛,都是同一祖先的后代,他们之间不存在先代、后代的关系。现在的野牦牛,也不是家牦牛的始祖、始源或祖先。
另外,在我国历史上,殷周时期即开始用牦牛与普通牛、瘤牛进行杂交,现今沿青藏高原边缘还有一个广阔的接触地带,他们之间通过能育的母犏牛进行基因交流。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现存的牦牛在其起源和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普通牛及瘤牛的一些基因。
Ⅶ 中国牦牛主要有哪些品种
据《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2011年),牦牛有12个地方品种和1个培育品种。12个地方品种分别是九龙牦牛、麦洼牦牛、木里牦牛、西藏高山牦牛、娘亚牦牛、帕里牦牛、斯布牦牛、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中甸牦牛、巴州牦牛。1个培育品种是大通牦牛。
(1)九龙牦牛
属于以产肉为主的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九龙牦牛原产地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信岁陵县及康定县南部的沙德区海拔3000米以上的灌丛草地和高山草甸区。中心雀枯产区位于九龙县斜卡和洪坝,处于横断山以东,大雪山西南面、雅砻江东北部的高山草原区。邻近九龙县的盐源县和冕宁县,以及雅安地区的石棉等县均有分布。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九龙牦牛的被毛为长覆毛、有底绒,额部有长毛,前额有卷毛。基础毛色为黑色,少数黑白相间,有白头、白背、白腹。鼻镜为黑褐色,眼睑、乳房颜色为粉红色,蹄角为黑褐色。公滑戚牛头大额宽,母牛头小狭长。耳平伸,耳壳薄,耳端尖。角形主要包括大圆环和龙门角两种。公牛肩峰较大,母牛肩峰小,颈垂及胸垂小。前胸发达开阔,胸很深。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后躯较短,尻欠宽、略斜,臀部丰满。四肢结实,前肢直立,后肢弯曲有力。九龙牦牛无脐垂,尻部短而斜,尾长至飞节,尾帚大,尾梢颜色为黑色或白色。
②体重和体尺:九龙牦牛成年公牛体重(359.3±53.2)千克,体高(139.8±6.5)厘米,体斜长(152.4±6.5)厘米,胸围(206.7±13.1)厘米,管围(21.4±0.6)厘米;成年母牛体重(274.8±24.7)千克,体高(118.8±3.0)厘米,体斜长(132.7±4.0)厘米,胸围(171.8±6.3)厘米,管围(18.3±1.0)厘米。
(2)麦洼牦牛
属于肉乳兼用型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麦洼牦牛原产地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红原县麦洼、色地、瓦切、阿木乡等地为中心产区,也分布于周边的阿坝、若尔盖、松潘、壤塘等地区。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麦洼牦牛毛色多为黑色,次为黑带白斑、青色、褐色。肋部、大腿内侧及腹下毛色有淡化。鼻镜为黑褐色,眼睑、乳房为粉红色,蹄、角为黑褐色。尾梢颜色为黑色或白色。全身被毛丰厚,有光泽。被毛为长覆毛、有底绒。头大小适中,额宽平。眼中等大,鼻孔较大,鼻翼和唇较薄,鼻镜小。耳平伸,耳壳薄,耳端尖。额部有长毛,前额有卷毛。额毛丛生呈卷曲状,长者可盖过双眼。公、母牛多数有角,公牛角粗大,从角基部向两侧、向上伸张,角尖略向后、向内弯曲;母牛角细短、尖,角型不一,多数向上,向两侧伸张,然后向内弯曲。公牛肩峰高而丰满,母牛肩峰较矮而单薄,颈垂及胸垂小。体格较大,体躯较长,前胸发达,胸深,肋开张,背稍凹,后躯发育较差,腹大不下垂。背腰及尻部绒毛厚,体侧及腹部粗毛密而长,裙毛覆盖住体躯下部。四肢较短,蹄较小,蹄质坚实。无脐垂,尻部短而斜,尾长至后管下段,尾梢大。尾毛粗长而密。
②体重和体尺:麦洼牦牛成年公牛体重(207.1±39.1)千克,体高(117.7±5.5)厘米,体斜长(127.1±13.6)厘米,胸围(162.7±10.8)厘米,管围(19.4±1.4)厘米;成年母牛体重(176.3±23.3)千克,体高(113.0±4.8)厘米,体斜长(120.5±10.2)厘米,胸围(153.4±12.3)厘米,管围(16.2±1.1)厘米。
(3)木里牦牛
属于以产肉为主的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木里牦牛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寒草地,以东孜、沙湾、博窝、倮波、麦日、东朗、唐央等10多个乡镇为中心产区,在冕宁、西昌、美姑、普格等县也有分布。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木里牦牛被毛多为黑色,部分为黑白相间的杂花色。鼻镜为黑褐色,眼睑、乳房为粉红色,蹄、角为黑褐色。被毛为长覆毛、有底绒,额部有长毛,前额有卷毛。公牛头大额宽,母牛头小、狭长。耳小平伸,耳壳薄,耳端尖。公、母牛都有角,角形主要有小圆环和龙门角两种。公牛颈粗、无垂肉,肩峰高耸而圆突;母牛颈薄,鬐甲低而薄。体躯较短,胸深宽,肋骨开张,背腰较平直。四肢粗短,蹄质结实。脐垂小,尻部短而斜,尾长至后管,尾梢大、呈黑色或白色。
②体重和体尺:木里牦牛成年公牛体重(374.7±66.3)千克,体高(139.8±4.5)厘米,体斜长(159.0±7.8)厘米,胸围(206.0±10.5)厘米,管围(20.0±0.8)厘米;成年母牛体重(228.1±34.9)千克,体高(112.0±6.1)厘米,体斜长(130.7±6.7)厘米,胸围(157.3±9.1)厘米,管围(18.8±1.7)厘米。
(4)西藏高山牦牛
属于乳肉役兼用型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主要产于西藏自治区东部高山深谷地区的高山草场,西藏自治区东部、南部山原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湿润草原地区也有分布。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西藏高山牦牛毛色较杂,以全身黑色为多,约占60%;面部白、头白、躯体黑毛者次之,约占30%;其他灰、青、褐、全白等毛色,约占10%。西藏高山牦牛具有野牦牛的体型外貌。头粗重,额宽平,面稍凹,眼圆有神。嘴方大,唇薄。绝大多数有角,草原型牦牛角为抱头角,山地型牦牛角则向外、向上开张,角间距大;母牦牛角较细。公、母牛均无肉垂、前胸开阔,胸深,肋开张,背腰平直;腹大不下垂,尻部较窄、倾斜。尾根低,尾短。四肢强健有力,蹄小而圆,蹄叉紧,蹄质坚实,肢势端正。前胸、大腿部、胸腹及体侧着生长毛及地,尾毛丛生呈帚状。公牦牛鬐甲高而丰满,略显肩峰,雄性特征明显,颈厚、粗短;母牦牛头、颈较清秀。
②体重和体尺:西藏高山牦牛成年公牛体重280~300千克,体高124.7厘米,体斜长142.6厘米,胸围168.2厘米,管围19.4厘米;成年母牛体重190~200千克,体高106.0厘米,体斜长125.6厘米,胸围149.7厘米,管围15.7厘米。
(5)娘亚牦牛
属于以产肉为主的牦牛地方品种,又名嘉黎牦牛。
1)中心产区及分布 娘亚牦牛原产地为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嘉黎县,主要分布在嘉黎县东部及东北部各乡。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娘亚牦牛毛色较杂,纯黑色约占60%,其他为灰、青、褐、纯白等色。头部较粗重,额平宽。眼圆有神,嘴方大,嘴唇薄,鼻孔开张。公牛雄性特征明显,颈粗短,鬐甲高而宽厚,前胸开阔、胸深、肋弓开张,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尻斜。母牛头颈较清秀,角尖距较小,角质光滑、细致,鬐甲相对较低、较窄,前胸发育良好,肋弓开张。四肢强健有力,蹄质坚实,肢势端正。
②体重和体尺:娘亚牦牛成年公牛体重(368.0±91.0)千克,体高(127.4±9.3)厘米,体斜长(147.3±13.5)厘米,胸围(186.3±18.1)厘米,管围(20.1±2.3)厘米;成年母牛体重(184.1±18.8)千克,体高(108.1±3.5)厘米,体斜长(120.2±6.2)厘米,胸围(147.8±6.0)厘米,管围(14.9±0.8)厘米。
(6)帕里牦牛
属于肉乳役兼用型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帕里牦牛主产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的亚东县帕里镇海拔2900~4900米的高寒草甸草场、亚高山(林间)草场、沼泽草甸草场、山地灌丛草场和极高山风化砂砾地。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帕里牦牛以黑色为主,其余毛色较杂,少数为纯白个体。帕里牦牛头宽,额头平,颜面稍下凹。眼圆大、有神。鼻翼薄,耳较大。角从基部向外、向上伸张、角尖向内开展;两角间距较大,有的达到50厘米,这是帕里牦牛的主要特征之一。无角牦牛占总头数的8%。公牛相貌雄壮,颈部短粗而紧凑,鬐甲高而宽厚,前胸深广。背腰平直,尻部欠丰硕,但紧凑结实。四肢强健较短,蹄质结实。全身毛绒较长,尤其是腹侧、股侧毛绒长而密。母牛颈薄,鬐甲相对较低、较薄,前躯比后躯相对发达;胸宽,背腰稍凹,四肢相对较细。
②体重和体尺:帕里牦牛成年公牛体重(236.6±31.1)千克,体高(112.0±6.6)厘米,体斜长(131.5±13.4)厘米,胸围(157.5±2.2)厘米,管围(18.5±2.4)厘米;成年母牛体重(200.9±22.1)千克,体高(110.2±4.3)厘米,体斜长(120.6±9.5)厘米,胸围(154.1±4.4)厘米,管围(15.6±0.9)厘米。
(7)斯布牦牛
属于肉乳兼用型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斯布牦牛原产地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产区是距离墨竹工卡县20多千米的斯布山沟,东与工布江达县为邻。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斯布牦牛大部分个体毛色为黑色,个别个体掺有白色毛。公牛角基部粗,角型向外、向上,角尖向后,角间距大;母牛角与公牛角相似,但较细;也有少数牦牛无角。母牛面部清秀,嘴唇薄而灵活。眼有神,鬐甲微突,绝大部分个体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体格硕大,前躯呈矩形、发育良好,胸深宽、蹄裂紧,但多数个体后驱股部发育欠佳。
②体重和体尺:斯布牦牛成年公牛体重(204.4±54.7)千克,体高(111.5±2.5)厘米,体斜长(121.8±9.7)厘米,胸围(152.1±14.1)厘米,管围(16.3±1.4)厘米;成年母牛体重(172.9±87.0)千克,体高(105.3±4.2)厘米,体斜长(116.8±5.3)厘米,胸围(145.8±5.7)厘米,管围(15.0±0.7)厘米。
(8)甘南牦牛
属于以产肉为主的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甘南牦牛产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为中心产区,在该州其他各县、市也有分布。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甘南牦牛毛色以黑色为主,间有杂色。甘南牦牛体质结实,结构紧凑,头较大,额短而宽并稍显突起。鼻孔开张,鼻镜小,唇薄灵活,眼圆、突出有神,耳小灵活。母牛多数有角,角细长;公牛角粗长,角距较宽,角基部先向外伸,然后向后内弯曲呈弧形,角尖向后。颈短而薄,无垂皮,脊椎的棘突较高,背稍凹,前躯发育良好。尻斜,腹大,四肢较短,粗壮有力,后肢多呈刀状,两飞节靠近。蹄小、坚实,蹄裂紧靠。母牦牛乳房小,乳头短小,乳静脉不发达。公牦牛睾丸圆小而不下垂。尾较短,尾毛长而蓬松,形如帚状。
②体重和体尺:甘南牦牛成年公牛体重(370.1±23.8)千克,体高(126.6±6.4)厘米,体斜长(138.6±7.3)厘米,胸围(186.5±9.3)厘米,管围(20.0±2.4)厘米;成年母牛体重(210.5±18.3)千克,体高(105.3±4.9)厘米,体斜长(115.9±6.6)厘米,胸围(154.7±8.0)厘米,管围(15.1±2.1)厘米。
(9)天祝白牦牛
属于肉毛兼用型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天祝白牦牛中心产区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以毛毛山、乌鞘岭为中心的松山、柏林、东大滩、抓喜秀龙、西大滩、华藏寺等19个乡(镇)。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天祝白牦牛被毛纯白色。体态结构紧凑,有角(角形较杂)或无角。鬐甲隆起,前躯发育良好,荐部较高。四肢结实,蹄小,质地密。尾形如马尾。体侧各部位以及项脊至颈峰、下颌和垂皮等部位,着生长而光泽的粗毛(或称裙毛),同尾毛一起似筒裙围于体侧。胸部、后躯和四肢、颈侧、背腰及尾部着生较短的粗毛及绒毛。公牦牛头大、额宽、头心毛卷曲,有角个体角粗长,有雄相。颈粗,鬐甲显着隆起。睾丸紧缩悬在后腹下部。母牦牛头清秀,角较细,颈细,鬐甲隆起,鬐甲后的背腰平直,腹较大不下垂,乳房呈碗碟状,乳头短细,乳静脉不发达。
②体重和体尺:天祝白牦牛成年公牛体重(264.1±18.3)千克,体高(120.8±4.5)厘米,体斜长(123.2±4.7)厘米,胸围(163.8±5.5)厘米,管围(18.3±1.1)厘米;成年母牛体重(189.7±20.8)千克,体高(108.1±5.5)厘米,体斜长(113.6±5.2)厘米,胸围(153.7±8.1)厘米,管围(16.8±1.6)厘米。
(10)青海高原牦牛
属于肉用型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青海高原牦牛主产于青海省高寒地区。大部分分布于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的杂多、治多、曲麻莱三县六个乡。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西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唐古拉山乡和天峻县木里苏里乡及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等地。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青海高原牦牛分布区和野牦牛栖息地相邻,野牦牛遗传基因不断渗入,故体型外貌多带有野牦牛的特征。毛色多为黑褐色,嘴唇、眼眶周围和背线处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头大,角粗。皮松厚。鬐甲高、长、宽,前肢短而端正,后肢呈刀状。体侧下部密生粗长毛,犹如穿着筒裙,尾短并着生蓬松长毛。公牦牛头粗重,呈长方形,颈短厚且深,睾丸较小,接近腹部、不下垂。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圆,额宽、有角,颈长而薄,乳房小、呈碗碟状,乳头短小,乳静脉不明显。
②体重和体尺:青海高原牦牛成年公牛体重(334.9±64.5)千克,体高(127.8±7.6)厘米,体斜长(146.1±12.0)厘米,胸围(180.0±12.5)厘米,管围(21.7±3.6)厘米;成年母牛体重(196.8±30.3)千克,体高(110.5±8.4)厘米,体斜长(123.4±8.2)厘米,胸围(150.6±8.5)厘米,管围(16.5±2.2)厘米。
(11)中甸牦牛
属于以产肉为主的牦牛地方品种,又称香格里拉牦牛。
1)中心产区及分布 中甸牦牛主产于海拔2900~4900米之间的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中北部地区大中甸、小中甸、建塘、格咱、尼汝、东旺等地,周边的乡城、德荣、稻城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老君山等,在海拔2500~2800米的中山温带区的山地有零星牦牛分布。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中甸牦牛毛色以黑褐色为主,其次为黑白花、偶见纯白牦牛。头大小中等、宽、短,公牛粗重趋于方形,母牛略显清秀。额宽、稍显穹隆,额毛丛生,公牛多为卷毛,母牛稍稀短。嘴宽大,嘴唇薄而灵活。眼睛圆大、突出有神,眼睑以灰褐色、黑褐色为主,偶见粉色。鼻长微陷,鼻孔较大。耳小平伸。公、母牛均有角,无角牦牛极少见,角间距大、角基粗大、角尖多向上、向前开张呈弧形。颈短薄,公牛稍粗厚,无颈垂。颈肩、肩背结合紧凑。胸短深而宽广,公牦牛较母牛发达、开阔,无胸垂,鬐甲稍耸、向后渐倾,背平直、较短,腰稍凹,十字部微隆,肋骨稍开张,腹大、不下垂,尻斜短或圆短。尾较短,尾毛蓬生如帚状,尾梢毛色以黑色为主,其次是白色。四肢坚实,前肢开阔直立,后肢微曲,系短有力,蹄大、钝圆、质坚韧。母牛乳房较小,乳头短小,乳静脉不发达。公牛睾丸较小,阴鞘紧贴腹部。全身被毛密长,冬、春有长毛下有绒毛。
②体重和体尺:中甸牦牛成年公牛体重(224.4±33.6)千克,体高(115.5±8.6)厘米,体斜长(126.0±15.0)厘米,胸围(157.2±14.7)厘米,管围(16.9±1.2)厘米;成年母牛体重(208.8±63.1)千克,体高(111.9±5.3)厘米,体斜长(125.8±7.8)厘米,胸围(159.8±9.2)厘米,管围(15.2±1.9)厘米。
(12)巴州牦牛
属于肉乳兼用型牦牛地方品种。
1)中心产区及分布 巴州牦牛中心产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静县、和硕县的高山地带,以和静县的巴音布鲁克、巴伦台地区为集中产区。
2)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巴州牦牛体格大,偏肉用型,被毛以黑色、褐色、灰色为主,黑白花色少见,偶见白色。头较粗,额宽短,眼圆大、稍突出。额毛密长而卷曲,但不遮住双眼。鼻孔大,唇薄。角型有无角和有角两种,以有角者居多,角细长,向外、向上前方或后方张开,角轮明显,耳小稍垂。体躯呈长方形,鬐甲高耸,前躯发育良好。胸深,腹大,背稍凹,后驱发育中等,尻略斜,尾短而毛密长,呈扫帚状。四肢粗短、有力,关节圆大,蹄小而圆,质地坚实。全身被毛长,腹毛下垂呈裙状,不及地。
②体重和体尺:巴州牦牛成年公牛体重(260.0±95.6)千克,体高(117.8±9.1)厘米,体斜长(127.6±13.8)厘米,胸围(166.2±21.6)厘米,管围(17.4±2.0)厘米;成年母牛体重(209.1±37.6)千克,体高(110.1±4.6)厘米,体斜长(119.3±8.8)厘米,胸围(156.8±10.0)厘米,管围(16.6±1.0)厘米。
(13)大通牦牛
属于肉用型牦牛培育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培育,2004年通过农业部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1)体型外貌特征
①外貌特征:大通牦牛被毛黑褐色,鬐甲后半部至背部具有明显的灰白色背线,嘴唇、眼睑为灰白色或乳白色。鬐甲高而颈峰隆起(公牛更甚),背腰部平直至十字部稍隆起。体格高大,体质结实,结构紧凑,发育良好,前胸开阔,四肢稍高但结实,呈现肉用体型。公牛有角,头粗重,颈短厚且深;母牦牛头长,眼大而圆,清秀,绝大部分有角,颈长而薄。体侧下部密生粗长毛,体躯夹生绒毛和两型毛,裙毛密长,尾毛长而蓬松。
②体重和体尺:大通牦牛成年公牛体重(381.7±29.6)千克,体高(121.3±6.7)厘米,体斜长(142.5±9.8)厘米,胸围(195.6±11.5)厘米,管围(19.2±1.8)厘米;成年母牛体重(220.3±27.2)千克,体高(106.8±5.7)厘米,体斜长(121.2±8.4)厘米,胸围(153.5±8.4)厘米,管围(15.4±1.6)厘米。
2)品种评价 大通牦牛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良好的产肉性能、优良的抗逆性和对高山高寒草场的适应能力,深受牦牛饲养地区的欢迎,对建立我国牦牛制种和供种体系、改良牦牛品质、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及牦牛业整体效益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通过建立开放的牦牛繁育体系,向青藏高原牦牛产区提供种牛及冷冻精液。大通牦牛的育成及繁育体系和培育技术的创建,填补了世界上牦牛培育品种及相关技术体系的空白,创立了利用同种野生近祖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提升了牦牛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科学养畜水平,促进牦牛产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