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人的生活费用占多少

中国人的生活费用占多少

发布时间:2023-05-25 10:56:48

1. 请问现在中国老百姓的资产大概都有多少,平均来说大概有多少求大神帮助

你看看这对你有没有帮助? 一、我国储蓄屡创新高 近10年间,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数次调整储蓄利率。尽管利息一降再降,但我国的居民储蓄率却节节攀升,每年以0.5个百分点的速度一路高涨。 2006年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达到141050.99亿元。数据显示,05年12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95%。 这是05年一年内,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连续跨越的第三个万亿元大关。05年1月,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5月份即突破13万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其发展过程可以分兆正为以下四个阶段: 1.储蓄存款持续增长阶段(1978年到1988年)。这一阶段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 2.储蓄存款高速增长阶段(1989年到1996年)。这一阶段在基数已经较大的情况下,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一时期储蓄存款余额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1.6%。 3.储蓄存款减速增长阶段(1997年到2000年)。这一阶段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长,但储蓄存款余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增长率从94年的41.5%,一直下滑到98年、99年、00年的15.4%、11.6%、7.9%。同时,新增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开始出族碰悔现负值。 4.储蓄存款恢复性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这一阶段居民储蓄资金经过99年下半年和00年明显分流之后,01年居民储蓄分流明显减缓,储蓄存款增长速度重新加快,定期储蓄占比提高,存款的稳定性有所增强。 二、储蓄存款余额屡创新高伴随着消费率的持续走低 人民币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储蓄存款的不断增多,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因为总体上老百姓可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多了。而在储蓄额不断攀升的同时,居民最终消费率却在连年下降。数字显示,近5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分别为61.1%、59.8%、58.2%、55.5%、53.9%。十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近20个百分点。 从储蓄反映出来的越来越富裕的中国人却吵凳与最终消费率的连年下降相伴随,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消费信心缺乏 消费信心用来概括影响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的总合,这些因素包括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收入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以及文化背景等。缺乏消费信心是致使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低下的原因之一。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使得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近年来,我国体制改革向纵深进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如住房、教育、医疗等制度的改革。虽然这些改革措施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从短期看,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提高。消费信心的缺乏,使得老百姓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预防意识明显增强。 其次,我国目前的人口结构特征使得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社会总体消费信心不高。一般来说,低龄及高龄两个年龄段的人口对储蓄的贡献小于中青年龄段,因为除了收入上具有优势以外,中青年还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等生活压力,因而消费信心减弱,储蓄动机增强。我国目前人口的平均年龄水平正处在对储蓄贡献最高的时段。 最后,消费环境的不够透明、不够规范也降低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储蓄率居高不下,而消费支出却没有同比增长。除了提高收入,让老百姓手中有更多的钱外,排除非收入制约因素对刺激消费同样重要。非收入制约因素包括行业垄断、商业欺诈、信息不对称、流通存在问题、产品不对路、供给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等。 2.住房、教育、医疗负担沉重 众多研究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在住房、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比较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养老、住房排在居民总消费的前三位;而人民银行04年第四季度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也显示,居民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住房、教育、医疗方面的负担使得我国居民以支付这些支出为目的的储蓄意愿很高。 首先,近年来教育费用的持续攀升大大强化了居民的储蓄愿望,影响了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倾向。例如,据常州市城调队05年的抽样资料,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19年共需投入基础教育费用约13.1万元,比1999年的测算增加了5.1万元。 其次,不断上涨的房价已经超过了居民生活的承受能力。例如,目前在杭州、宁波和温州的市区,一套80平方米的住房价格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7.54倍,大大超过了国际认定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在4倍至6倍的标准。 最后,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在群众看病贵、药品价格高等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居民消费意愿必然受到抑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张燕生 凡是有后顾之忧的人,薪水无论多少,都不敢乱花,因为父母妻儿不一定都有稳定的收入,医疗费用上、子女教育开支庞大以及养老制度不明朗。 3.消费主力军掌握的财富和储蓄存款余额相对较少 一方面,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突破14万亿元,相对于我国13亿人口来说,人均拥有的存款超过了1万元;但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也在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达到0.447,已明显高于国际上收入贫富差距0.4的警戒线。这表明,不断递增的财富储蓄存款余额并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百姓。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郭国庆 受城乡人口比重和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国储户结构与收入不对称。人数最多的中小储户,拥有的存款并不多。因此,真正需要消费的人,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而真正有钱的人,他们考虑的是如何使用现有资本使财富增长,而不是先把手中的这桶金消费掉。 据分析,贫富差距过大是导致银行储蓄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根据经济学的普遍规律,当个人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其消费量将停止增长,而投资、储蓄在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将大幅增长。具体来说,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三个阶层对储蓄、消费、投资的行为有较大差别。对高收入阶层来说,收入中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比例很小,更多的钱是用来投资的。在我国,由于投资渠道狭窄,一些人就只能选择将钱存在银行里。对于中等收入阶层,日常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而新的享受性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加之高房价高教育费用等压力,这部分人的存款倾向增加。而低收入者由于许多方面都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即使有钱也尽量节约消费。 因此,要降低目前的高储蓄率,单纯从刺激居民的消费需求方面着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增加社会的总体收入水平,并且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降低贫富差距。 4.投资机会,特别是金融投资渠道缺乏 从全球经济角度而言,我国居民储蓄率明显偏高,长期以来一直保持在40%左右,远远高于世界25%左右的一般水平。这其中除了我国所具有的储蓄传统外,把仅有的一点闲钱存到银行成为许多居民不得已而为之的理财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上月公布的05年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也印证了目前我国城镇居民面临的储蓄“两难境地”:一方面大多数居民对利率水平的认可度降低,认为存钱的意义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其他投资渠道不畅通,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不得不选择继续把更多的钱存入银行。 调查表明,有62.1%的居民认为存款利率低,较上季提高2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9.5%,较上季提高1.6个百分点,这一比例达到近两年的次高水平。 可以想象,在对利率水平认可度有所降低的前提下仍然追捧储蓄存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目前投资渠道匮乏。而股市低迷不振,房市面临调控,以上两渠道分流储蓄能力减弱,又进一步带来居民储蓄保持较快增长、十余万亿元资金以存款方式保存在银行的结果。 首先,股市长期低迷已使越来越多的居民缺乏投资渠道和投资热情。我国资本市场形成资本的质量不高,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获得回报少得可怜,这使得我国直接融资市场无法有效分流居民庞大的储蓄资金。 统计显示,1993年至2003年11年间,上市公司分红比例最低的为1997年的23%,最高的2001年也仅为56.5%。每年平均有65%的上市公司没有给予投资者任何回报。截至03年,连续三年派发现金红利的上市公司只有244家,其中只有85家上市公司的税后股息率超过国内1年期的定期存款税后利率。 投资股票收益低的现象使得投资者根本无从分享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的成果,更令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丧失殆尽。央行05年四季度的调查表明,只有5.1%的居民认为“投资股票最合算”。 其次,投资房地产在面临宏观调控的情况下,持币观望比例增加。在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投资房地产一度是近年来部分居民认为“更为安全”的主要投资渠道。但05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我国部分地区住宅价格增幅开始放缓,成交量大幅下降,原本有购房意愿的部分居民和投资者开始持币观望。央行05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称,在房地产价格波动剧烈的上海,“未来三个月准备购房”的居民人数比例仅为7.3%,较上季下降3.7个百分点,创历史最低,居民购房观望气氛浓厚。与之相对应的,05年三季度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增加。央行数据显示,05年三季度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速由二季度的平均16%上升至17.5%,最高月份达到18.1%,增幅月环比也由二季度的平均相差0.3个百分点翻番至三季度的0.6个百分点。据分析,三季度居民储蓄意愿被再次激发,除了此次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2%令居民对人民币信心增强这一因素外,与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有效抑制了住房投资性需求,当前居民消费意愿和购房意愿回落关系密切。 最后,近年来新兴的理财投资由于缺乏诚信制度和相应的规范,始终未能成为居民重要投资渠道。虽然理财热在各城市兴起,部分居民也开始尝试以购买保险等理财产品作为投资方式,但由于这一新兴市场缺乏规范,产品过分宣传投资效应,加之一些代理商在推销中的违规行为,导致这一市场正在面临诚信危机,让消费者和投资者望而却步。 综上所述,其他金融投资渠道的不景气和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居民手中的闲置资金集中涌向了银行,形成了储蓄存款。 三、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贡献与危害 近20多年中,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储蓄率大体维持在38%至40%左右,而同期储蓄率同样较高的日本、韩国,其储蓄率则处于31%至32%左右。 高储蓄率带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好处也有危害,这都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有关。 1.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高储蓄率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来源,是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其次,源源不断的资金流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了银行的稳定性。从银行角度而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背负大量不良资产的同时还能正常运转,其原因也在于储蓄率居高不下,银行有源源不断的社会资金流入。当前银行已有和已剥离尚未处理的不良资产、证券和非证券资产损失、保险业的投资损失和利差损失等积累的数额巨大,很难消化,如果不是高储蓄率的支撑,金融的运行和平衡就将被打破。 最后,高储蓄率伴随着高投资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显着。最近10年间,中国以远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最根本原因在于高投资是以充分的国内储蓄为保障。储蓄是投资的来源,有了充足的资金供给,加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存在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在外部条件上形成了投资率上涨的压力。而投资正是我国经济近几年实现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14万亿的居民储蓄余额,意味着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有能力储蓄更多,这是看得到的财富。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郑京平 从长期增长因素看,高储蓄率、高投资率以及比较旺盛的市场需求,还有充裕的劳动力,仍可以保持我国经济继续较快增长。 2.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的危害 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储蓄率居高不下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最近几年,在宏观经济总体形势的影响下,高储蓄率带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 我国过高的储蓄率值得担忧,不希望这种现象再继续下去。 首先,储蓄的高增长加大了银行的压力,极易形成和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改革还没有到位,金融市场规模偏小,投资渠道狭窄,银行除了贷款给企业,很少有其他渠道来消化存款。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不高,就有可能导致银行业的风险累积。 其次,储蓄的高增长使我国形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而债券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却发展总体滞后,导致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结果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最后,我国经济中存在的投资率过高、较多依赖出口、消费率偏低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我国的储蓄率过高。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投资增长27.8%,依然保持高位。而过去几年,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占到GDP的45%左右,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大的资金等待投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 范剑平 高储蓄率必然导致高投资率,也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而我国连续多年高增长的投资依然无法完全吸收过高的储蓄率,而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能又不能被国内消费吸纳,这就形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较大,而国内需求相对不足的局面。 四、降低储蓄率、扩大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任务和重要手段之一 综合上文论述,高储蓄率对我国经济既有贡献,也有危害。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时间上来看,贡献更多地来自于过去,危害更多影响到未来;从性质上来看,贡献更多地指向我们应该竭力避免和改变的方面,危害主要针对我们要追求的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经济发胀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让这种贡献无的放矢。这样,就目前的时间点和经济形势来讲,高储蓄率的危害成为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在未来长期稳定的增长,降低储蓄率、扩大内需是不仅是重要任务,也是重要的手段.

2. 中国人过个年,平均大概需要花费多少钱

过年你要花多少钱? 4成网友预计不超过3000元(外加图片)

四成网友预算3000元以内半数网友花一个月工资

办年货、饭局、孝敬父母、派利市……这些花销成为多数人过年的硬开支,外出旅游、添衣物、买手机或电器,也是不少人的重要花销选项。不管你是蓝领还是白领,过年花掉一个月工资怕是跑不掉的。
过年你打算花多少钱?你的钱主要花在哪些地方?近日,本报通过二维码、微博、大洋网联合统计网友过年的花销数据。据统计,在过年花销额度方面,大部分网友选择了过年的花销不超过3000元,占到统计人数的约40%。同时,有17%的网友初步估算,过年将花费超过1万元。
尽管不少网友对过年的花销感到“难顶”,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有钱没钱,伍凯都要回家看看,亲情是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年终花销大征集蓝白金领齐参与
近日,本报通过二维码、微博、大洋网联合统计网友针对过年的花销数据,昨日数据正式出炉。
在问卷调查中,针对“你认为自己是?”的选项,47%的网友选择了“蓝领”,43%的网友选择了“白领”,6%的网友则是“高级白领”,“金领一族”占到了近4%。
针对每月月收入的调查,参与投票的网友中,工资在“3000~5000元”的网友占到了大多数,占到统计数据的32%,月收入在“1000~3000元”和“5000~10000元”的网友相差不多,占到29%和26%。剩下的网友,月均收入超过了10000万。
在参与调查的网友中,广州户籍人口与外地户籍人口相差无几,分别占到羡橘岁了数据总量的51%和49%;而且,已经成家的网友相对较多,占到了参与调查的网友总量的75%。
在网友的年龄阶段方面,“25~40岁”、“40~60岁”的网友相对较多,两者分别占到人数总量的54%和25%,“18~25岁”的网友则相对较少,这部分人群仅占到总量的19%。
而网友选择是在广州过年,还是到外地过年?这一选项基本上形成“五五开”的形势,两种人群相差无几。
干啥去:“和家人团圆”是主流
在调查问卷中,记者列出了“和家人一起团圆”、“自我犒劳外出旅游”、“和朋友一起庆祝”、“独自过年”等多种过年方式。大多数网友仍然选择了较为传统的“和家人一起过年”,占到了统计总量的93%以上。
此外,由于过年方式的多样化,不少人也选择了其他的方式,其中,“外出旅游过年”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大约有3%的网友会选择这种方式过年,而其他的两种过年方式,则很少人会真正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有差不多2%的网友,选择了“独自过年”这种别人看起来较为“凄凉”的过年方式。
花多少:四成网友不超3000元
在过年花销额度方面,大部分网友选择了不超过3000元,占到统计人数的40%。但是否真的能够达到这一预算目标,恐怕还真要等过完了年,自己算算看才知道了。
此外,随着花钱数额的不断提高,能够承受的网友也相对较少了。过年花销“3000~5000元”的网友占24%,“5000~10000元”的网友占19%,“10000元以上”的网友占到了17%。不难看出,过年花销超兄睁过了5000元的网友,仅仅比计划花销不超过3000元的网友少了4个百分点,成为“主流”仅在毫厘之间。
过年花销的种类方面(问卷题型为多选题),购置年货、给亲属孩子压岁钱、走亲访友所花费的费用占到了前三位,占到网友数据统计的66%、54%和47%。
由于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不少需要回家过年的外地户籍网友,在花销的种类选择方面,甚至只选择了“路费”一项。更有网友在评论中表示,由于来回路费就得两千,所以直接选择“不回了”。
据统计,选择“路费是过年主要花销”的网友,占到了网友调查总量的约30%。此外,给老人的红包、外出旅游,也逐步成为过年花销的“主力军”,占到网友调查总量的约18%。
另外,还有4%的网友将“相亲费用”纳入到了过年主要花销当中,过年期间的相亲费用已不容轻视。
啥感觉:六成网友觉得“东西越来越贵”
尽管有27%的网友认为过年花销会使“来年的压力会巨大”,还有5%的网友觉得“今年算白干了”,但仍然有80%的网友认可这种花销方式,认为“这是约定俗成的”。
“过年花销的最大感受”方面,不少网友将矛头对准了物价上涨,有大约六成的网友均感觉“东西越来越贵了”,19%的网友认为,“给的压岁钱要越来越多”。
此外,35%网友对于过年花销表示能够理解,认为“能多陪陪父母,花点儿钱没什么”。
有8%的网友则对过年花销表示了自己的无奈,“能不过年么?”此外,还有23%的网友感叹,“过年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
统计数据显示,尽管所占比例较少,但“来回路费已难以承担”仍成为6%网友心中的痛楚。
相当于:半数网友花“一个月工资”
在调查问卷中,有关过年花销在全年收入中所占比例情况,记者分别列出了“理性分析”、“感性认识”两条同样话题的选项,但是同题的答案,两者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过年花销是你几个月的工资?”的问题项中,大约有50%的网友认为,过年的花销是“一个月的工资”,有33%的网友认为大约是“两个月工资”,12%的网友则认为达到了“三个月工资”,另外的网友则认为过年花销“超过了三个月工资”。
同题的另一个问题选项则是,“过年花销占到你全年工资的几成?”其实不难算出,有50%的网友过年的花销仅是“一个月工资”,大约占到全年工资收入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不足一成。
但是,实际上,更多网友的感性认识给出的答案是“达到了一成到三成”。在统计的数据中,有49%的网友认为,过年的花销达到了“一成到三成”,只有35%的网友认为,达到了“一成以下”,更有5%的网友感觉更加强烈,认为过年的花销超过了全年收入的“五成以上”。
这种感性的认识,也与调查当中网友认为“过年花销更大”的感觉是一致的,大约有88%的网友表示,“过年的花销更大”。
草根心声:小数怕长计花钱“步步惊心”
对于白领阶层来说,回家过家这盘账则从路费、油费、酒钱到小礼物,可谓“步步惊心”。
在北京从事体育行业的白先生说起回家过年一肚子苦水,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回家几天没七八千下不来”,“开车往返一千公里,油钱1000多元,过路费300多元;给家里买衣服,还不能买太贵的,好多时间都看那些打折的,但至少也有六七百元一件吧;酒最便宜的20元一瓶,买几箱1000元就没了;父母那块,平时回去的少,怎么的也要给些钱”,“还要给亲戚朋友送礼、给小孩子零花钱,一弟一妹的三个孩子,一个给500元,这就是1500元了”,“此外还有好多零零碎碎的没算在里面,也要一大笔”。此外,他还不无忧虑地说到农村过年的赌博现象,“赌得很大,过个春节有些人就有60000~70000元的输赢,还好我不怎么玩。”
年关当前,有的年轻打工族决定留在打工的城市过年,打算把省下来的回家路费和礼物钱,留下来买新衣服、吃喝玩乐。“再逛个庙会也花不了多少,其实回家过年也就是去拜拜年,感觉过年好单调。”家在辽宁的包小姐说。
也有因为工作不能回家过年的,像任职快递员的李先生,称今年过年只有一天假期,就不用回家派红包了,赚多花少,不过他也把过年预算定在二千块钱左右,“买点年货什么的,再吃吃饭,二千块钱应该就差不多了吧。”
律师一直被看做是高收入行业,尤其是知名律师。刚刚获得“中国百强大律师”称号的王永杰律师告诉记者,“过年花的钱还是挺多的。父母那里因为太久没回去,又都80多岁了,要给10000元。如果带家人出去旅游,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记者吴婉虹、林广)
广州蓝领一族
环卫工:过年花销两三千
主要花销:家人、老乡聚会
年收入:不到五万
来自贵州的安师傅说,今年不回家过年,能够省下不少钱,他的老乡有的回家,“一个人光来回路费就要五百多”。他觉得过年就要有个过年样。“过年一般要花个两三千块钱。”
他告诉记者,他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有四千多,过年的花销还没有超过他一个月的工资。
出租车司机:过年花销六七千元
主要花销:给家人买点东西、聚会
年收入:约七万元
“主要还是给孩子买东西,家里人添置新衣服的花销。”昨日,广州出租车的马师傅告诉记者,在过年期间,他过年大约要花六七千块钱。
他告诉记者,在过年的那一个月,作为出租车司机,基本上能赚到过年花销的钱就很不错了。
白领一族
公司经理:一万块钱
主要花销:孝敬父母、添置家电
年收入:约十二万
“过年的花销差不多一万多块钱,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昨日,在广州某公司做经理的魏先生介绍说,过年主要的开销都是给家里人的红包钱。“孝敬父母要包红包,每个红包一千,两边的父母都要给。”除此之外,每年过年还要购置些年货,家里如果有需要补充电器了,还要购置些大件的家电。
他告诉记者,如果一家人过年外出旅游的话,还要多花销差不多五六千块钱。
金领一族
银行高管:过年花销十多万
年收入:五十万以上
主要花销:外出旅游
“去年出国旅游要多一些,大概在十多万块钱。”昨日,在某银行做高管的林女士告诉记者,过年她基本上都会带上家人一起,包括双方的父母,到远一点的地方去旅游。此外,过年包红包也肯定是一笔比较大的开支。
北京蓝领一族
吕先生(初级厨师)
过年预算:2000~3000元
新年假期大概有十天,我家在湖北,坐火车回去路费大概要花掉五六百元。回家过年需要给亲戚都买点小礼物,我打算给爷爷奶奶在北京各买一双鞋,其他亲戚的小礼物回家再买也行。待在家里也就是出去走走亲戚,见识一下,都在家里吃饭也不花钱。
李先生(快递员)
过年预算:2000多元。
今年过年我会留在北京,不回家就不用派红包了,也就只有一天假期,只有那天可以花点钱,也花不了多少。买点年货什么的,再吃吃饭,2000元应该就差不多了吧。
白领一族
王先生(律师)
过年预算:两三万
过个年花的钱还是挺多的。父母那里因为太久没回去,又都80多岁了,要给10000元。然后我还打算带家人、要是爸妈身体好,也会带上他们去海南旅游,按三人算,机票每人3000多元,还有住宿吃饭,要花20000~30000元吧。
L君(金融业管理人员,日籍外企驻京)
过年预算:1万元左右(公司会报销回家机票)。
因为母亲是中国人,所以家里基本都是按中国习俗过年,一般就是到东京和大阪走亲访友一下。如果选择出国旅行的话,就会寄寄明信片。过年一般就是歇着,另外就我家来说,过年的传统节目会是全家一起去雪山,泡温泉和滑雪。
金领一族
周女士(企业高管)
过年预算:15万元。
预算主要花在红包和礼品上,预计在15万元左右。15~20万元算是一个比较常规的预算吧。去年新年带着父母和姐姐一家人去马来西亚也花了十五六万元,因为家庭旅行的标准和费用都会比较高一些。
其实回家过年也差不多花这么多钱,我是江西人,与丈夫不在一个城市,两边发发红包,走走亲戚,也花这么多。
(记者吴婉虹、林广)
上海白领一族
王晓艺(上海某主流媒体记者,从业6年,已婚已育)
与丈夫共同的家庭年收入:30万元左右
开支预算:
1.压岁钱:双方父母共10000元、亲属小孩总共5000元
2.购置年货:3000元
3.给孩子准备礼物:1000元
4.夫妻准备礼物:4000元
5.年夜饭:3680元(上海市区一家中等餐厅)
6.春节假期无旅游计划
总共支出:26680元
方晨(小学教师,已婚)
家庭年收入:20万左右
开支预算:
1.年夜饭:2000元(据方晨自己介绍,年夜饭订的餐馆比较大众化,不包括酒水)
2.压岁钱:双方父母共10000元,亲戚小孩各500,共1500元
3.购置年货:2000元(主要以食品类为主)
4.为丈夫更换手机:4000元
5.春节长假主要在家休息或走亲访友,无特别开销
总共支出:20000元
钱宁欣(上海某重点大学本科生,单身空窗期)
家庭年收入:25万元
开支预算:
1.购买礼物,包括彩妆、包袋、数码产品等:5000元
2.压岁钱:2000元(收入)
3.回家路费:1000元
4.租男友:1000元
总共支出:5000元

3. 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自2013年至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次分别为:18310.8元、20167.1元、21966.2元、23821.0元、25973.8元。

2019年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

目前,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暂未公布。

(3)中国人的生活费用占多少扩展阅读:

居民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 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

经营净收入: 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

转移性支出:指调查户对国家、单位、住户或个人的经常性或义务性转移支付。

4. 我需要一份2010年中国人消费比重,就是花在食品上多少,花在住房及租房占多少。。还有好多其他其他的。。

调查称2010城市居民消费饮食支出最高 住房居次

2010年,中国百姓的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调查显示,饮食、住房、服装成为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的三大消费热点,其中近八成人认为2010年饮食消费支出最高,其次是住房。

昨日下午,《小康》杂志发布《中国人消费热点大调查》,报告显示以上内容,近七成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对2011年家庭消费计划影响大。

数据》》

饮食成最大消费支出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在《小康》列出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15类家庭消费支出项目中,票选出了“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的五大开支大项”。

按得票率由高至低依次是:饮食、住房(买房轮羡、租房等)、服装、电子产品(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手机等)和家用电器(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其中票数最高的饮食达到了77.9%。

原因》》

房价涨得快抑制其他消费

201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重大提升,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腊虚拍;全国的财政收入也实现了高速增长,全年累计突破8万亿,同比增长21.3%。然而对于普通的百姓而言,却难以在空泛的数字中获得喜悦,他们感受到的是物价和房价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压力。

报告显示,对于2010年的物价,65.2%的受访者认为“偏高”,29.4%的人认为“过高”。对于2010年的房价,只有3.4%的受访者认为在“正常”水平,45.6%的人认为“偏高”,更有51%的人认为“过高”。

报告显示,房价的过快上涨对居民的日常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压和抑制效应,也影响到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的实际效果。

这也可从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反映出来,2010年第三季度调查结果显示,预期房价大幅上升,居民储蓄、消费意愿略有下降,但居民购房意愿没有明显变化,投资意愿有所上升。

预测》》

八成人今年倾向投资储蓄

2011年,中国百姓打算如何安排自己的收入?调查显示,50.5%的受访者倾向于“更多投资”,33.8%倾向于“更多储蓄”,只有15.7%倾向于“更多消费”。

为什誉没么中国人会把钱包捂得那么紧?荷包干瘪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统计数据显示,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比例从2004年的50.7%下降到2009年的46.6%。而从国际比较看,劳动者报酬占比的世界平均水平为50%~55%。

可是,如果看到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似乎中国人不热爱消费又成了一个“冷笑话”。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但这只是另一种消费路径,因为对于手握大量财富的人而言,对基本生活的消费量并不会有很大的增减。

中国居民忧虑的,仍旧是上学难、看病贵、养老难等问题。这样一来,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更加不可能投入到消费中去。

那么该如何拉动消费?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能够使自己增加消费的三个关键因素,按得票率由高至低依次是:“提高工资或收入水平”,75.5%;“平抑物价、房价”,53.2%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7.4%。

据法制晚报

2010年花钱

最多的方面

1.饮食 77.9%

2.住房(买、租) 39.1%

3.服装 38.3%

4.电子产品 32.7%

5.家用电器 28.5%

6.通讯 28.3%

7.子女教育 26.0%

8.医疗 22.9%

9.汽车(购买、维护) 22.6%

10.文化娱乐 20.8%

11.旅游 18.8%

12.保险 14.9%

13.培训 13.7%

14.健身保健 8.1%

15.奢侈品 3.3%

5. 中国人平均收入是多少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增长3.8%。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增长5.7%。

(5)中国人的生活费用占多少扩展阅读

人均消费说明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037元,比上年下降8.6%,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6%。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下降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0%;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增长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1%。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2%,其中城镇为29.2%,农村为32.7%。

6. 中国人饮食支出费用人平均多少

这个需要看个人的收入状况觉得,并不能说绝对的平均
1、普遍个人饮食支出在10-20之间
2、如果是几个人一块吃饭,平均纳喊消费需要看什么场合,普通职工间正常吃饭消费在10-50之间
朋友聚誉烂会平均消费40-100左右,请长辈或上司吃饭平均消费要在一百以上
3、正常吃饭饱腹的庆茄漏平均消费10-30之间,

7. 一个中国人,每年在吃饭方面的金钱支出大约是多少

按国外标准,一个人在吃饭的世没支出,占月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中返顷,就算卖陆贫困。这里的吃饭支出,是指普通的温饱,不是大吃大喝。

8. 中国人消费支出占比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比2019年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14.3%,两年平均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1%。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12元,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9975元,增长8.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3504元,增长7.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9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902元,增长11.2%,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9.3%。

按收入来源分,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629元,增长9.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5.9%;人均经营净收入5893元,增长11.0%,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8%;人均财产净收入3076元,增长10.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8%;人均转移净收入6531元,增长5.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6%。

与2019年相比,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各项来源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工资性收入增长6.9%,经营净收入增长6.0%,财产净收入增长8.4%,转移净收入增长7.2%。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6%;比2019年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0%。

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07元,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916元,增长1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3%。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178元,增长12.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419元,增长14.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641元,增长8.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423元,增长13.0%,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9%;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3156元,增长14.3%,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1%;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599元,增长27.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15元,增长14.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569元,增长23.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

与2019年相比,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八大类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食品烟酒增长8.6%,衣着增长3.0%,居住增长5.6%,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5.4%,交通通信增长5.0%,教育文化娱乐增长1.7%,医疗保健增长5.4%,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4.2%。

9. 大多数中国人到底是有多少钱

大多数中国人到底是有多少钱?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总值和平均数值。

国家统计局于今年2月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全年国民总收入825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0%。2017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比上年增长6.3%。

总量很惊人,但其实人均下来并不多,不到六万元。

再来看《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

下图是公报中的“2013-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虽然连年增长,但是到2017年底人均也不过是25974元。月均2000出头一点点。

对标上海的话,人均6平方(约30万)肯定是买不起的。

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消息,2017年,据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88元,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9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25元,也就是城镇人均可购买中环外环间一平方吧。

当然,单纯的人均收入参考意义有限,比如包含了很多老弱病残。很容易不精准。

那么接下来我又查了一组数据。上海市人社局于2018年3月29日发布2018年度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

自2018年4月1日起,本市2018年度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调整为21396元和4279元。

我们知道,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计算的,最高是上年度平均工资的三倍,最低为0.6倍。

我们可以推算出2017年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即2017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21376/3=7132元/月,所以职工年收入平均值为85684元。这个数值刨去了老弱病残。但是以家庭单位来看,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以这个数值来算。人均收入=85684*2/3=57056元。和官方公布的人均数值接近。

北京,城镇人口人均收入是多少呢?57230元。

深圳呢?52938元。

那么安徽省会合肥呢?31950元,竟然比蚌端口还要低一点。

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蚌端口的城镇人均年收入是31160元,上海不过62596元。也就是说仅2倍,但是房价是10-20倍起。也就是说,我国一线城市人口过去十年的资产升值几乎依赖于房地产。相对来说,蚌端口的生活质量或许更高,但是也并没有达到轻轻松松,远远没有。

故而,一个可能不精准但是基本准确的结论是:去除一小部分已经富起来的人,广大群众依然只是小康,小康,小康。

二十年前,中国人大多数是量入为出的。但是这个现象已经彻底改变。

海通证券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指出,如果按照居民债务和GDP之比计算,当前我国居民杠杆率还低于发达经济体的水平。截至2017年9月,我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已经达到54%,在主要经济体中属于中等水平。美国(79%)、英国(88%)、欧元区(59%)、日本(58%)等发达经济体居民杠杆率水平均超过中国,瑞士、澳大利亚、丹麦、荷兰、挪威、加拿大等甚至超过了100%

但是我国居民杠杆率水平几乎是新兴经济体中最高的。例如,阿根廷居民杠杆率不到10%,印度仅11%,俄罗斯16%,墨西哥17%,巴西22%,均远远低于中国的水平。我国居民债务水平比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还要高,甚至接近日本、法国的水平。美国在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前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达到130%,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曾在120%的高位,但随后均爆发了危机,当前均回落至100%左右。

海通证券同时指出,如果考虑到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我国居民债务水平接近“危险”区间。所以要衡量居民部门的偿债能力,还要考虑收入分配的问题,看居民部门获得的可支配收入有多少。

通过以上,我想大家会更清楚得明白,大多数国人所处的现状。

1 目前看似得富裕生活,是基于多年储蓄加上没有大灾大难下的。但凡出点事,二十年积蓄迅速掏空。

2 一线二线城市富人云集的现象,依然只占全国的少量人群,并且一二线有大量温饱线上的人。

3 三四线的红利不在于有成堆的暴发户,而是比起一二线的高杠杆,更安全的小康之家。

4 中国人的身价主要靠房地产,资产千万不代表你现在有钱消费,甚至深陷贷款。

综上,

这解释了为什么“消费升级”最终以降级的方式降临。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网易严选“那么好用”但体量是拼多多的零头而已。

解释了为什么现金贷/汽车贷那么火爆。

10. 上海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

1 上海的居民生活费标准相对较高。

2 因为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各种价格普遍高于其他城市,例如房价、交通费、食品等。
同时,上海森橘也是国际大都市,文化活动、娱乐消费等也比其他城市更丰富,需要更多的花费。

3 根据2019年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6万元左右,其中生活费用占比约为搭亏30%,即平均每月生活费用为1900元左右。
但是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值,实际生活费用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人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等因知春神素来确定。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人的生活费用占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日本信函寄中国需要多久 浏览:750
英国和俄罗斯有什么关系 浏览:766
意大利面什么样是煮熟 浏览:579
中国一年在伊朗进口多少石油 浏览:256
拜登和英国总统是什么关系 浏览:468
伊朗用的什么搜索引擎 浏览:462
日本有和服中国有什么 浏览:977
中国股市为什么只跌 浏览:524
伊朗多少人头痛 浏览:832
英国人什么时候能出国 浏览:782
qq飞车越南服哪个点券好 浏览:852
一个人穷游中国兰州在哪里住 浏览:287
去英国泽西岛要多少钱 浏览:869
伊朗纪念品有什么特产 浏览:725
中国红花卉怎么繁殖 浏览:54
伊朗和哪个国家是邻居 浏览:401
英国留学准备什么证明 浏览:346
中国能向伊朗提供什么 浏览:365
意大利语温柔怎么读 浏览:373
印度人抽多少香烟 浏览: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