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尺巷位于哪个城市
六尺巷位于中国安徽省桐搏旁城市的西南方向,全长100米、宽2米,巷道两端立有石牌坊,上书“礼让”二字。六尺巷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它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往南是张英宰相府,巷北边是吴氏宅,全巷由鹅卵石铺成。
六尺巷在哪里
六尺巷的主体建筑除了巷道之外,还有东边的礼让石碑坊、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碑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以及假山石等等。
六尺巷之所以称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地方,主要是源于张家的邻里纠纷,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老家桐城的府邸和吴家为邻,两家院落间有条巷子,出入共同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房想占用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争执不下,张家人便写信尺贺给张英要求其出面解决,张英看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便写信回家,家人看信后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后吴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基困橡尺巷也由此而来。
六尺巷的文化含义
六尺巷之所以有名,并非因为它是一个古建筑,而是作为一个新的文化载体,让它典故里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的精神影响后来人,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和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㈡ 六尺巷在什么地方啊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散链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2)中国六尺巷有多少扩展阅读
2006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六尺巷”是一把人生的尺子,值得我们经常拿出来量一量;更是一种人生修养境地的隐喻,值得我们经常去走一走。常走“六尺巷”,修行正己,就会走出人生天地宽,走出人生的高天白码橡云,走出无愧后人的历史评说。
㈢ 着名景点六尺巷在哪里
在安徽省桐城市(隶属于安庆市代管的县级市)文城西路68号,2007年4月成为国家级3A旅游风景区。六尺巷南原为张英宰相府,巷北原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
六尺巷内的主要景点有懿德流芳牌坊、太湖石照壁、礼让牌坊等景点。巷内多种元素提现的均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的美德。
(3)中国六尺巷有多少扩展阅读:
一、六尺巷的传说者慧故事:
清朝大学士张英的府邸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张英得知后立即批诗寄回,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千里写一封信回家只是为了墙的事情,就让他三尺又有什么关系)。吴家人得知后身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二、六尺巷的社会评价:
1、1956年毛泽东主席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过一句诗:“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万里长城如今仍在,可是再渣贺也看不到当年的秦始皇了),这首诗的来源,就和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关。
2、前国务委员唐家璇首梁答: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3、前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㈣ 中国六尺巷的典故
6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全长100米,宽两米见于清朝的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有碑坊,上嫌毕面“礼让”两个字,相传明朝郭朴任宰相时,邻居家盖房占得了郭家一墙之地,郭家人不服,两家便争吵起来,官司打到了衙门,衙门惧怕两家都是高官。所以一直不敢审理,郭家遂写信给郭朴。郭回诗一首:“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改者渣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后。就让了三核悄尺地给邻居,邻居也感觉很不好意思,所以也往后让了三尺,把本来一条地方变成了6尺宽的一条巷子。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