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古代史怎么学
在把握上述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和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还需将中国古代史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若干问题进行横向的归纳、概括,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重大变革。一、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学习 从宏观上看,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原始经济→夏、商、周奴隶制经济→春秋战国转型期经济→秦至清朝中期的封建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学习中国古代经济史,应注意如下问题:(1)认知经济史领域的基本知识。如两税法、一条鞭法等。(2)思考一些史学基本现象。如:中国古代经济为何会取得辉煌成就?从中可以得到那些启示?明代中后期以后,又为何会落伍?从中又能得到哪些教训?(3)掌握一些史学基本原理。如: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同时又受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反作用的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4)注意一些史学基本理论。如:①在中国古代的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经济。发达的农耕经济使手工业、商业都成为其附属,其发展也依赖于农耕经济的影响。②在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相互冲撞中,代表先进文明的农耕经济经常表现为对游牧经济进行改造、融合。③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础。二、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学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史始终是围绕着治乱兴衰、统一与分裂展开的。因此,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上的政治现象和特点时,应重点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权沿革和政治制度及措施。政权严格中既包括奴隶制、封建制王朝的更替,也包括在农民反抗斗争中建立的政权等内容。 在明了中国古代政权沿革脉络的基础上,掌握中国古代历史上主要朝代的政治制度是拓展学习广度和加深历史认识的主要保证。因为政治制度是政治的载体和规则,其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由阶级斗争的具体条件决定的,是和国家的社会性质相适应的。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职官制度,及其重要历史时期的变法改革措施。同时,要注重培养归纳、概括有关史实和梳理历史线索的能力,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初步理解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注重培养比较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并以次具备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三、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学习 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代文化自成完整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等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可以从思想、科技、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概况和取得的成就进行整理归纳。 学习中国文化史,首先要理清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同时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相对应进行分析、评价,以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其次,要对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例如:中国古代文化曾多次出现繁荣局面,且长居世界领先地位,原因是什么?原因的共性在哪里?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发展开始落后于世界,造成落后的原因有哪些?在先进于落后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经常对此类问题进行探索和思索,能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历史的本质,发现规律,提高认识水平。四、中国古代军事史的学习 作为军事的核心部分,战争在历史上的特点、影响、性质及其重要,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战争是产生了私有财产和阶级以后才有的,是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中国古代的战争,按其性质来分,可以分为:(1)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2)奴隶主贵族争夺政权的战争;(3)奴隶主争霸战争;(4)封建统治者为实现统一的战争;(5)反封建的农民战争;(6)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战争(7)封建统治者平定叛乱的战争;(8)反对分裂势力的战争战役;(9)反对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战役;(10)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11)政治集团之间的战争等多种形式。 注意把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中国各民族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严格区别开来。 发生在中国古代史上的作为战争具体表现形式的战役,其性质是与该战役所属的战争性质相一致。除此之外,历代封建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在其制订推行的一系列措施中必然也有涉及军事领域的内容,包括官制、机构和若干制度等,在学习时同样应当进行归纳整理。五、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学习学习民族关系史,主要理清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2)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3)少数民族政权如何逐步归入中华民族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六、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古代中国是个具有发达的经济与文化的大国,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同时,具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思想的中国人,也乐于同世界各地的人们交往;中国古代史上许多王朝都重视同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友好往来。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主要包括友好往来、反对侵略、闭关锁国三个方面。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友好往来是中外关系史的主流。
B. 我想了解中国历史要看什么书
可以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
1、《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着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2、《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3、《后汉书》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
《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例如,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4、《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
陈寿开始在蜀国任职,受宦官排挤不得志。蜀降晋后,历任着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着《三国志》。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而最终成书,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5、《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