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哪个皇帝
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后,实施海禁,并在北方修建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
而后随着倭寇之患,海禁政策愈加严格,虽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大大阻碍了中外民众知识交流发展。当时国人对于“知识”的认识还停留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孔孟书的程度,认为“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稳定的,积累的,可以被归纳于某种二次元等级结构之内。
真实情况是“知识”包括产生“知识”的体系是动态的,变化的,自我挑战和调整的,也是需要及时反馈和改革的。
所以任何一个社会制度,如果不能满足理性讨论和言论自由,阻碍了信息的自由流动,那么“知识”就会开始腐化,变质,堕落——也就是说,癌症化的“知识”所产生的臭气,远超过产生的营养。
(1)中国古书犁庭扫穴出现多少次扩展阅读
在明朝人看来,全天下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中国,一个大漠。全天下共有两个国家,一个大明,一个蒙古。全天下只有一组国际关系,那就是明蒙关系。明朝初年,对蒙古实施的是“犁庭扫穴”。所谓犁庭扫穴,就是要把对方的势力连根拨起,彻底扫除。
传说罗马击败迦太基之后,再用海盐把迦太基城的土地全都犁了一遍,令其寸草不生。这个就是典型的犁庭了。但问题是犁庭扫穴只对定居民族有杀伤力,而蒙古以游牧为主,居无定所。所以虽然明军多次攻破、毁灭蒙古王庭的所在地,然而终究不能令其完全屈服。
永乐大帝北伐身死之后,明朝改变了策略,开始对蒙古实施贸易禁运。这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闭关锁国”。蒙古高原物产稀少,盐、铁两样尤其紧缺。可是明朝人的禁运措施十分严格。就连蒙古人想要买一口铁锅都不行,怕你拿去融化了做兵器。
不过明朝人搞制裁也讲究“人性化”。如果确实是拿去炒菜,把锅用坏了。那么只要把旧锅交还,就可以买一口新的,维持“控锅限额”不变即可。事实证明,闭关锁国的战略效果远胜于犁庭扫穴。蒙古经济被搞得奄奄一息,蒙古各部也分崩离析,内乱不止。
把明蒙关系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海禁政策也就容易理解了。在明朝人看来,海外诸国都是一个个“像素”级别的小岛。根本用不着制定任何政策来针对它们。实际上,海禁政策是用来对付海贼的。比如戚继光打击的倭寇,就属于海贼。
《明史》称这些海贼“乘风往来,瞬息千里”,跟游牧骑兵颇有相似之处。而且他们的巢穴孤悬海外,茫茫波涛,犹如大漠,因此极难剿灭。同时他们与蒙古一样,许多物资都有求于明朝。因此,犁庭扫穴既然不行,那么以闭关锁国对之,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