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是怎么回事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多指的是一种国家选拔与任用官吏的政治制度,但这种说法又不是很恰当,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的正式称谓是九品中正制,它和之前汉代的察举制,之后的科举制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只不过由于九品中正制中最主要的执行者很被执行者几乎都是出自士族门阀,也就是说士族门阀掌握了为国家选才的权力,所以门阀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国家的政治制度而存在。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门阀本身的腐朽,他们开始耽于享乐,不屑于政务军务,尤其是淝水之战后,庶族将领开始崭露头角,经过三十多年的沉淀,庶族出身的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宋朝,虽然此时的士族门阀依旧享有很多特权,掌握很多权力,但从此庶族出身的人才开始得到朝廷的重用,他们开始与士族对抗。后来隋文帝一统天下,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科举制,士族门阀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唐朝建立后科举制得到发展和完善,成为国家选才的唯一标准,“取士不问家士,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萌芽于东汉,产生于魏,盛行于晋,衰落于南北朝的士族门阀制度最终消亡。
其实说白了,门阀制度的本质就是一种选官制度,士族门阀出身的人生来就注定可以做官,而庶族平民出身的人,即便再有才华,也几乎不会受到重用,除非遇上同样是庶族出身的曹操这等用人不问出身的英明雄主,否则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庶族平民的人其出生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俗话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说的便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