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摘要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Ⅱ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一章“乡土本色”起止页码
1.CE 2.C 3.①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②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③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4分。答对其中一点得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4.在乡土社会里,人们的认识是个别的,只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联系,(1分)并不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则。(1分)孔子对“孝”的意义的解释,并没有作抽象意义的说明(孝,就是尽心奉养和顺从父母),(1分)而是因人而异,告诉学生各种具体的做法。(1分) [4分。准确概述“乡土社会在认识问题的方式上的特征”2分,联系材料分析2分。]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A.隔阂,是乡土社会的特征。如果是同一村落,是没有隔阂的;但如果不是同一村落,则是隔阂的。因此,“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的表述与原文不完全相符。B.乡土社会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或个别的关联,而不是“抽象的真理”“普遍联系”。D.原文并没有将两种社会的“信用度”进行比较,原文只是指出,乡土社会的信用不适用于法理社会。所以选CE。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及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与“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相关的语段,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C项,文中说:乡土社会是“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因此,“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的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所以选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着眼于全文,从分析作者在文章中对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所流露出的观点中作答,可以直接引用或者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如在文章第二段,“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可概括为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文章第六段“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可概括为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文章第七段,“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可概括为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题分析的思路是把题干中孔子的言行与文章中乡土社会的认知的相似性进行对比分析即可。如在文章第七段中,“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而孔子对“孝”的解释,是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具体解释,因人而异,也不是抽象的。所以,从乡土社会和孔子的言行符合乡土社会的认知特征。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Ⅲ 乡土中国为什么将前三章放在一起阅读
一、乡土本色
1、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对应着自古以来人们对土地的依附和“不流动”。
从历史的角度:“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
从地理的角度:“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2、“不流动”是指中国农村以村落为单位彼此孤立隔绝。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3、中国农村聚村而居大致由于4个原因:小农经营下屋舍与农田较近、共用水力设施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土地不断继承积累。
Ⅳ 通读《乡土中国》整本书和《红楼梦》前三十回。阅读每一章节后,在笔记本上按照以下模板完成读书卡。《红
摘要 红楼梦读书笔记。
Ⅳ 《乡土中国》每章的分析是什么
第1章: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第2章:
在以城市为主导的语境下,我们会嘲笑乡下人是“愚”的,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的喇叭声显得手忙脚乱。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么应付汽车,但这只是知识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如果这样的嘲笑成立,那乡下人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
第3章:
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学习能力。他可以学会不受生理反应的控制。所谓学习,就是在人出生后,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改变本能方式的过程。学习的方法是“学习”。学习是指一次又一次地做事,使一个人习惯于一种新的做事方式。学习就是打破个人知识的现在和过去的鸿沟,现在和过去的桥梁是记忆。
第4章:
在很多人眼里,乡巴佬最大的问题就是“隐私”,比如“自己门前扫雪,不为别人的房子霜冻担心”;爱占小便宜,不为别人的事操心,现在屡遭诟病的腐败问题可以归结为“隐私”。
第5章:
道德是指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在这一章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群体道德和私人道德。费劳把西方社会称为群体模式,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差异秩序模式。不同的社会结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
第6章:
家庭的概念在人类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出生社区。亲子(Parent-child)指的是它的结构,生殖指的是它的功能。从生育的角度看,抚养孩子的目标终将结束,家庭的功能是暂时的,而国家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是长期的。
第7章:
情绪是一种刺激性反应,一种心理紧张,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兴奋。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变得固定,那么身体就不会有紧张。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坏性的、创造性的。感情往往发生在尝试新的反应和阻碍旧的反应。感情的发生会改变原来的关系。
第8章:
地方社会秩序不是自发的。并不是说在一个很少有人听说过对方的小国里,无论老死,秩序只能靠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来建立。秩序的建立必须靠外力来维持。在法治社会,当然是国家权力,而在传统的地方社会,则是依靠“礼”。
第9章:
在农村社会处理案件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这个孩子从小就不是好事”。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不利于区分是非。长辈在处理案件时往往有道德上的考虑。现代法律给人的印象是道德因素越来越被排除。法官只能按规定审理案件。法律只是一种工具,中立,不起道德判断的作用。
第10章:
权力,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在社会冲突方面,即一部分人统治和压迫另一部分人,统治者驱使被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社会有不同层次,政府和国家都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这种权力可以称之为暴君权力。
第11章:
发生于社会冲突之下的横暴权力,以及发生在社会合作过程当中的同意权利,在这一章费老又引入了教化权利。因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显然不是冲突性的专制统治社会,也不是把每个人都当成相同分子的现代社会。
第12章:
血缘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人和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慢,那么血缘关系的作用就越强。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你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一生。
第13章:
权力的性质有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利,以及在第11章“长老统治”中提到的教化权力(或称之为长老权力),本章费老又提出了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时势权力和长老权力不同,它并不是依据传统的有效性,它是由社会变迁的时势所造成的,故名时势权力。
作品思想
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是乡土性的。以土地为本的乡土社会人口流动率极低,从而导致村落之间的孤立和隔膜,“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代代相传的社会习俗指导着他们的行为。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据此,费孝通指出文字下乡的困难在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没有用字帮助他们社会生活的需要,提出治愚的根本在于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变化。
费孝通还从群己关系上将中西方的社会结构进行对比,认为西方社会是一种团体格局,团体界限明确,团体成员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而乡土中国社会结构则是一种差序格局,他说:“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而是象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富于伸缩性,群与己,公与私的界限都变得十分模糊。在此费孝通把中国人的“私”心放在这种格局下进行讨论,“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天下。”
正是因为这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而乡土社会也就没有超乎私人关系的团体道德观念”,“中国的法律和道德,都因之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普遍性关系的确立,正是现代社会异于传统社会重要标志之一。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1920年进入苏州振华女校读书。1928年就读于东吴大学医学预科。
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1933年成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6年获公费留学资格赴英国伦敦大学政治学院学习人类学。1938年获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学位。
Ⅵ 乡土中国怎么考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文字呢?”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可用来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说话都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
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
Ⅶ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乡土中国每章概括:
1、《乡土本色》。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之根源,都在于此“乡土性”。
2、《文字下乡》与《再论文字下乡》。
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之隔,《再论文字下乡》则说的是时间之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
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反复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需文字。
3、《差序格局》。从《差序格局》到《男女有别》,讲的是家、国、天下三者的伦常关系在社会学上的意义。“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
4、《家族》、《男女有别》。这两篇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能显然不只于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5、《礼治秩序》、《无讼》讨论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治理方式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于‘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
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调节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冶秩序。
6、《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讲的是四种权力。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篇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二是在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三是在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四是在社会变迁中所发生的时势权力。
(7)乡土中国一章要读多久扩展阅读:
《乡土中国》其主要内容概括:
1、乡土本色:以农为生的人,时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讲解了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其信用并不是并不是依靠契约。
2、文字下乡:从空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需要。
3、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需要。
4、维系着的私人道德:介绍了不同的社会格局构成不同的道德体系。
5、家族: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社群是小家族。
6、男女有别: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也是个安稳的社会。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
7、礼治秩序:"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规范是传统,与"法"不同。
Ⅷ 乡土中国高中生有必要读吗
1
1948年4月,上海观察社出版了一本关于“土”的书。
结果,这份指南没出一个月就销售一空。
6月,这本书开始加印。
7月,加印。
8月,加印。
11月,加印。
翌年1月,依然加印。
根据当时记录,这本书的读者群囊括了大、中学生,工人,店员,士兵,公务员,还有一些农民,实属罕见。它的作者收到了“从高中生到工厂主等广大群众”的热情来信。如果那时就有直播带货的话,想必不用多做介绍,这本书甫一上架就会被抢购一空,连“oh my god,买它买它”都来不及喊。
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1948年出版
《乡土中国》是我国着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最受欢迎的一本书。它的文字平易晓畅,论述健朗,入笔处是大家习焉不察的日常生活经验,提炼出的却是极为深刻的洞见。直到现在,这本书还霸占着大学图书馆的借阅排行榜。记得笔者当时去借书,眼睁睁看着一步之遥的妹子借走了图书馆四楼最后一本《乡土中国》,之后日思夜想,辗转反侧,每隔几天就去看看是否有人还书。那滋味,借用大城市铁岭某黑姓村民的话说就是:“憋得是相当难受。”
《乡土中国》的畅销,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是因为使用的语言浅显,和其他作家的笔法不同。不过,这不意味着这本书的“干货”就少。事实上,《乡土中国》既能深入浅出地启发普通读者,也能一语点醒深耕学术的研究人员。
中国人对于土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书中,费老讲述了一则亲身经历:他初次出国时,奶妈曾偷偷将一包灶上的泥土塞在箱子底下,并嘱咐他,水土不服时就吃上一点。
或许有人会黑人问号脸:为什么中国人这么依赖“土味”?
在费孝通看来,这与我们靠农业为生,“黏着在土地上”的文化环境密不可分。“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统领全书的经典开场。那么具体“土”在何处?中国文化模式是怎样从中国农业和乡村生活中产生出来的?作者分了14章,向我们娓娓道来。
这其中不乏金句和经典概念。如中国社会学最有影响力的“差序格局”。费老的形容是: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是对儒家人伦观进行的社会学诠释。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就像把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波纹,每个人都是自己圈子的中心,推及的波纹远近不同,便有了差序、分别。这种舒扬的言说方式鞭辟入里,接通的是人们对世俗经验的入微感受。
再如解读《论语》中的“孝”。费老认为,孔子列举具体行为,因人而异答复学生的做法,恰恰体现了乡土社会不追求抽象的普遍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个别的这一特性。而“学而时习之”的“学”指的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后的亲密感觉。这句话其实是在描述乡土社会的礼俗特点:规矩是“习”出来的。是不是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呢?
2
《乡土中国》的前身是费老“乡村社会学”课程的讲义,现在,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将它列为“整本书阅读”单元,要求通读。为全面配合整本书阅读,我们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岳永逸教授对其进行注解。岳老师撰写了两万余字导读,细致地梳理了费孝通先生的人生经历和知识谱系,将我们带回到《乡土中国》成书的具体语境之中,质感十足。
岳老师在北京师范大学“新课标·新教材”整本书阅读教学名家精讲班主讲《乡土中国》
过去阅读时,我们会隐约感到书中的部分章节是在回应当时的某些意见,但因《乡土中国》文字精炼,无法找到明晰的线索。如今参照导读,了解费孝通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建运动、平民/民众教育运动的谨慎态度后,就能够更全面地体会他笔下的深意。此外岳老师还指出,《乡土中国》的每个单篇都有各自的核心问题与答案,并总结了“土、愚、私、家、情、礼、法、权、变”这些关键词,一一进行解读。
1935年费孝通(左一)在大瑶山与当地群众合影
借助这些注解,《乡土中国》中的作者形象更加立体,家国情怀扑面而来。1937年尚在伦敦求学时,费孝通就直言要做“真正的学术”“有用的知识”。志在富民是他一生的目标,他也为此行走一生,步履不停。其实在《乡土中国》时期,费老的生活是很拮据的,要为柴米油盐发愁,但他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是对整个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关切与冀盼,他也认识到“我有义务经常把我的观点让广大群众知道”。《费孝通传》的作者阿古什曾如此评价:“许多人如饥似渴地读他的文章。他对农民生活及农村经济危机的分析,他的通过新的发展方法保持中国农村社会完整性的主张,他的关于知识分子应服务于中国社会和广大农民的倡议,打动了当时许多城市读者的心。”
相信,也一定能够打动你的心。
经典文本再加上详细注解,少年们,尽情探索《乡土中国》吧。阅读时不妨带着下面的问题,边阅读边思考,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Ⅸ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第1章: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第2章:
在以城市为主导的语境下,我们会嘲笑乡下人是“愚”的,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的喇叭声显得手忙脚乱。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么应付汽车,但这只是知识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如果这样的嘲笑成立,那乡下人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
第3章:
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学习能力。他可以学会不受生理反应的控制。所谓学习,就是在人出生后,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改变本能方式的过程。学习的方法是“学习”。学习是指一次又一次地做事,使一个人习惯于一种新的做事方式。学习就是打破个人知识的现在和过去的鸿沟,现在和过去的桥梁是记忆。
第4章:
在很多人眼里,乡巴佬最大的问题就是“隐私”,比如“自己门前扫雪,不为别人的房子霜冻担心”;爱占小便宜,不为别人的事操心,现在屡遭诟病的腐败问题可以归结为“隐私”。
第5章:
道德是指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在这一章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群体道德和私人道德。费劳把西方社会称为群体模式,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差异秩序模式。不同的社会结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
第6章:
家庭的概念在人类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出生社区。亲子(Parent-child)指的是它的结构,生殖指的是它的功能。从生育的角度看,抚养孩子的目标终将结束,家庭的功能是暂时的,而国家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是长期的。
第7章:
情绪是一种刺激性反应,一种心理紧张,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兴奋。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变得固定,那么身体就不会有紧张。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坏性的、创造性的。感情往往发生在尝试新的反应和阻碍旧的反应。感情的发生会改变原来的关系。
第8章:
地方社会秩序不是自发的。并不是说在一个很少有人听说过对方的小国里,无论老死,秩序只能靠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来建立。秩序的建立必须靠外力来维持。在法治社会,当然是国家权力,而在传统的地方社会,则是依靠“礼”。
第9章:
在农村社会处理案件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这个孩子从小就不是好事”。这样的判断标准显然不利于区分是非。长辈在处理案件时往往有道德上的考虑。现代法律给人的印象是道德因素越来越被排除。法官只能按规定审理案件。法律只是一种工具,中立,不起道德判断的作用。
第10章:
权力,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在社会冲突方面,即一部分人统治和压迫另一部分人,统治者驱使被统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社会有不同层次,政府和国家都是以阶级斗争为基础的,这种权力可以称之为暴君权力。
第11章:
发生于社会冲突之下的横暴权力,以及发生在社会合作过程当中的同意权利,在这一章费老又引入了教化权利。因为中国的乡土社会显然不是冲突性的专制统治社会,也不是把每个人都当成相同分子的现代社会。
第12章:
血缘是由生育和婚姻所构成的关系,人和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慢,那么血缘关系的作用就越强。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你的出身就已经决定了你的一生。
第13章:
权力的性质有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利,以及在第11章“长老统治”中提到的教化权力(或称之为长老权力),本章费老又提出了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时势权力和长老权力不同,它并不是依据传统的有效性,它是由社会变迁的时势所造成的,故名时势权力。
第14章:
乡土社会的人是靠着“欲望”去行事,比如说我想吃大蒜,想吃辣子,那么我就去吃。而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行为的指导,发生了“需要”,因此也就有了“计划”,比如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元素,我需要刻意的去吃哪些食物。“需要”是基于一种维持人全面健康发展的功能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