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的地理位置,真的比中国优越吗
不少人用“得天独厚”这个词来形容印度的自然条件,尽管平方公里数只有298万的印度,并不是全球范围内排名最靠前的国家,仅位列第七,远没我国排名世界前三、陆地达到96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大。但是,它的土地面积中平原就占据了40%之多,山地的占比小到了25%的样子,即便是所谓高原海拔往往也不会超过1000米的高度,整体地形低缓无疑更有利交通打造,也同样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贰’ 中国和印度谁的地理环境更好
LZ您好
印度的地理环境好于中国.但印度的地理环境有缺陷
印度主体位于南亚次大陆,外围几乎无岛链封锁,几乎可以任意向印度洋渗透势力,事实上,印度可控制与斯里兰卡间的保克海峡,同时拥有马六甲海峡出海口附近安达曼群岛的主权,海洋条件可谓优渥.我国东部出海有日本,琉球,菲律宾构成的第一岛链,限制了我国向太平洋方向发展
印度北有喜马拉雅山脉,东部中南半岛是雨林区,西部沙漠,西北衔接向伊朗高原-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葱岭),这也就是说印度的后方存在山川之险作为自然屏障.当然,近代由于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独立,北方尼泊尔,不丹仍独立,因此存在瑕疵(所以印度占领灭亡锡金,插手不丹外交).我国的"后背"其实也蛮不错的,除开外蒙古独立,丧失日本海出海口有瑕疵(事实上,历史上侵入印度的外族均来自西北方向山口,而侵入我国的外族则来自蒙古高原和东北渔猎民族,二者半斤八两)
印度次大陆大面积属于平原,干旱的沙漠气候只占全境极小的部分,大部分领土属于水热条件变态的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印度农业做到一年三熟很轻松,我国只有海南可能勉强能做到一样的条件.印度的可耕地面积远大于我国
综上所述,印度的地理环境强于我国,当然印度本身有没有好好利用其优势,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叁’ 中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十三个国家之一吗
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拥有水资源的数量差别很大。按水资源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种结果了。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
世界淡水资源的65%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如果一个国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的国家。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是严重缺水国,共有15个。中国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国家之一。 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全世界1975年用水量为3万亿立方米,2000年为7万亿立方米。有人分析,2030年以后,世界水资源将供不应求;2050年,亏水2300亿立方米;2070年,亏水4100亿立方米。 我国专家分析,中国2050年总需水量为8000亿立方米,比现在增加2400亿立方米。
‘肆’ 中国和印度差距大吗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了保持更为更有力的发展势头,中国不惜施行增速放缓策略,将中国GDP增长率控制在6.5%左右,而对印度而言是一举超越中国不可多得的机会,但是,经全面分析后,中印两国存在的差距仍然让印度高层感到心寒。
据外媒报道,印度在2018年2月28日公布数据显示,在2017年最后一个季度,印度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7.2%,比中国同期增长率还要高出0.4个百分点,印度再一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而且据印度中央统计局表示,印度经济规模预计在2018年3月底将达到2.6万亿美元,从表面数据看,印度经济增长速度确实有中国当年的风范,若继续保持下去,成为除中美外第三大经济体还是颇有希望的。
资料图:中印美女
但是,时间不等人,目前以印度的经济规模才达到中国90年代初的水平,而中国现在的经济规模已达到12.4万亿美元,印度想要超越中国至少要登上几十年,况且中国经济增长并不是一成不变,增速放缓只是暂时的,要知道经济过快增长必然出现很多不可控制因素。
有媒体分析认为,即便中国经济增长完全停止,与此同时,印度每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印度依旧要等到2034年才能达到中国当前的水平。
此外,据国际投行瑞银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团队2018年发布报告显示,按照中国出口和服务业的发展的良好趋势,预测政府将中国2018年与2019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下调至6.6%和6.4%。
资料图:印度工人
而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中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7122亿元,同比增长6.9%,符合中国年度预期目标。也就是说,中国会继续坚持经济增速放缓政策,从而营造更安全更有活力的市场经济氛围。
中印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经济领域,在科技以及国防投入同样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2017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首次超出1万亿元,而印度2017年国防预算仅仅580亿美元,合计人民币3654亿元,还不到中国的一半,这也是印度工业基础薄弱的根本原因。
印度追赶中国唯一的救命稻草就属科技了,中国已经用科技的力量缩小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印度大可以学习中国,在科技领域奋发图强,可是,从印度每年申请的专利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中国在2016年累计申请了134万件国际专利,占比全球总专利的42%,而印度只有4.5万件左右,大约只有中国的1/30。
‘伍’ 全球哪个国缺水
——土地干涸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自然环境的恶劣在加速发展之中
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世界上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再过30年缺水国将达40~52个,缺水人口将增加8倍多,达28亿至33亿。淡水严重缺少的国家和地区,甚至影响到人们的基本生存。在邻接撒哈拉沙漠南部干旱的国家,因为缺水,农田荒废,几千万人挣扎在饥饿死亡线上,每年约有20万人饿死。目前发展中国家至少3/4的农村人口和1/5的城市人口常年不能获得安全卫生的饮用水,17亿人没有足够的饮用水。有的国家已经靠买水过日子。德国从瑞士买水,美国从加拿大买水,阿尔及利亚也从其它国家进口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2000万立方米。精明的日本只要化100多吨水就可换得1吨石油。
在世界现有总水量中,海水约占97%,淡水储量只占2.53%。在地球的淡水中,深层地下水、两极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积雪和永久性冻土底共占淡水总量的97.01%以上;而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湖泊、河流、浅层地下水等淡水量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2.99%,约为104.6万亿立方米。鉴于深层地下水、两极及高山的冰川,永久性积雪等大量淡水目前尚难开发利用,不少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淡水资源不足和告急。早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世界每年的淡水消耗量就达到31万亿吨左右。据联合国1986年公布的数据:世界四个最大用水国分别是:美国,苏联,印度和中国。它们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0%左右,灌溉土地面积占全球的70%,用水量占全球用水量的45%以上。美国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是四国中最高的,几乎是苏联的2倍,中国和印度的5倍多。在四个国家中。美国的工业及发电用水量也是最高的,约占用水总量的54%,苏联占45%,中国占5%,而印度仅占3%。就灌溉用水来说,印度则为四国之首,它占用水总量的96%,中国占93%,苏联占51%,美国只占33%。然而,这四个最大的用水国都面临着淡水量日趋匮乏的严重问题。
目前全国每年缺水量达600亿立方米,问题还在于缺水地区面积仍在不断扩大,中华大地几乎都在旱魔的笼罩之下。如有长江、淮河横贯,湖泊众多,降水丰沛的安徽,在防洪仍为心腹之患的同时,全省很多地方也在日甚一日地喊“渴”。安徽水资源总量为67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4位,全省人均水量110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一遇干旱年份,全省因水缺口达170亿立方米。同时,安徽省用水量增加很快,预计到2010年全省年缺水100亿立方米,即占全省需水量的30%。安徽水源分布也是贫富不均。淮河以北耕地占全省49%,但水资源量仅占全省20%;淮北每亩耕地拥有水资源392立方米,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37.2%、全国的24%。显然,淮北属贫水地区。
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寡富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南多、西北少。
据统计,我国84%水资源集中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该地区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以北地区水资源只占全国的19%,但耕地面积却占全国64%,水与土资源失调。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分配相差极大。6~9月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水总量70%以上,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发洪水,利用困难;而少雨季节或年份,又易缺水,旱涝交替,轮番为害。“旱则赤地千里,河流干涸;涝则洪水泛滥,一片汪洋。”这一水文特征及水体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供求矛盾。
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我国北方地区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20。联合国界定人均水量少于500立方米的属于极端缺水地区。以此对照,我国北方的缺水程度已是"极端"了。专家认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的保障线,而我国已有10个省(区、市)低于这个“生存线”。
专家指出,我国缺水之灾不亚于洪水之害。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亿多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33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据统计,90年代我国每年受旱面积增加到4亿亩。
辽宁的沈阳、鞍山、本溪、抚顺、辽阳五个城市每年缺水量达10亿立方米。青岛、威海、潍坊、烟台等城市,目前近40%的供水缺口无着落。长春、大连、西安、太原等大城市统统被缺水所困扰。
全国最大、最严重的地下漏斗出现在华北地区。唐山市地下水位最严重的下降达11.9米,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300平方公里复合大漏斗,并发生机井吊泵、含水层疏干、地面塌陷报废等水文地质灾害。沧州市是地面下沉速度最快的地区,一些市区地面年下沉达1米多,从而导致铁路路基、建筑物、地下管道等下沉、开裂,堤防和河道行洪出现危机。另据测定,华北地区49个县市地面裂缝达到400多条。秦皇岛市海水倒灌面积有55平方公里。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河北每年有4万多眼机井报废,一半以上的机井只能出半管水或少半管水,机泵被迫多次更新。
华北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1/3,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对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自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持续偏旱,缺水形势日益严重。1980年到1989年,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10%—15%,气温偏高0.1—0.6摄氏度。由于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地面蒸发损失加大;同时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补给量明显减少。根据海河管理委员会初步分析,1980—1989年海滦河全流域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仅154亿立方米,比1956—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288亿立方米减少了46.5%,约134亿立方米。
‘陆’ 中国和印度哪个更缺水
印度大部分河流,全被彻底污染,河面上全是垃圾那种
最大的河流恒河,上面漂浮着垃圾,里面有各种尸体碎片,腐烂的尸体,牲畜的粪便,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废水。还经常有印度教的人在里面洗澡……
听上去就很恶心
而印度这种河流一大把,全都被污染了
中国虽然以前河流污染也挺严重,不过现在早就开始环境治理了,而且绝大多数河流,早就很干净了。
河流只要干净,那么就可以作为水源使用,处理净化过后甚至可以喝。
至于印度……你觉得恒河那污染成那样,处理净化的你敢喝吗?而且印度政府,从来就没打算净化处理河流,所以缺水十分严重……
自然印度缺水比中国严重得多。
中国的缺水主要是甘肃,宁夏那块,属于气候性缺水,因为那里天气干燥,水少。但是有南水北调,所以情况缓解了很多
印度的缺水,纯粹是水质性缺水,就是污染过重导致有水也不能用
‘柒’ 全世界哪个区域或国家严重缺水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捌’ 中国与印度的各方面比较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即中国GDP为15000亿美元,印度大约为6000亿美元。PPP比较印度是中国的50%强。中国超过60000亿美元,印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我从另外角度观察,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粮食产量2亿吨左右,中国最高超过5亿吨,去年为4.7亿吨以上。另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着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着差距。
说实话印度这些年发展很快,尤其是军事方面。但是我认为不必太把印度放在心上。原因如下:
1.当前中印两国经济不存在过多冲突。中国经济制造业较强,而印度经济软件和金融较强。根据马克思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也包括政治基础),军事是政治斗争的延续”,中印两国目前不存在太激烈的对立;
2.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主要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说白了就是人民要先解决好衣食住行的问题(.印度人贫富差距世界第一,同一座城市,有人拥有直升机机坪。有人饿死,是地地道道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目前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发展”,而且各国都想搭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发展自己的经济,而不希望被战争托住发展脚步。在这一点上,中印两国是相通的;
3.现代战争比拼的是综合国力。印度的GDP是中国的1/3,而军费开支是中国的几倍,长此以往,印度没准会像苏联一样倒在自己的枪口下。
4.虽然印度和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关系良好,但是和美国、韩国、日本加强关系的目的是牵制中国,想方设法让对方为自己火中取栗,可以说他们是同床异梦。至于俄罗斯就更有意思了,印俄双方是战略伙伴关系,但中印也是战略伙伴关系,如果中印之间出现不愉快,俄罗斯只能保持中立。一旦中印开战,作为印度宿敌的巴基斯坦一定会在印度后院放火,一个巴基斯坦印度都难以搞定,再加上中国,那就……
5.中印两国都是有核国家,双方虽然会相互防范,但双方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最多只是边境冲突,这就要看常规力量了,一般认为,中国常规力量强于印度;
6. 虽然目前中印边界印度占中国很多领土,但是制高点都在中国手上。一旦开战,印军将失去地利;
7.中国青藏铁路的修建,让内地与西藏的运输大大加强,一旦开战,中国将大量向西藏方向集结兵力、运输物资,这对我军作战十分有利(由于青藏高原的高原效应明显,在西藏养一个士兵是内地费用的五倍);
8.由于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中国在西藏部署的战术武器对于印度来说就是战略武器,只此一项就能抵消印度工业十年的艰辛努力。(中国在西藏部署的火箭炮、中程导弹能轻易打到距中国边境500公里的印首都新德里,新疆的su30一个俯冲就能到达新德里)。;
9.由于当年对印反击战把印度打疼了,所以印度怀恨在心,就像我们对日本耿耿于怀一样。印度与中国攀比的心理非常严重,但是印度工业水平不高、办事拖沓世界第一(阿琼坦克研制了30年,还没有量产就要淘汰了),我认为这样一直下去,吃亏的是印度。
‘玖’ 中国和印度 哪个地理更好
从地理位置来讲,中国的地理位置整体要好于印度。印度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农业与海洋贸易方面要比中国略胜一筹。
从整体角度而言,中国地理位置远好于印度。
‘拾’ 中国和印度整体上哪个穷
据rediff.com(6月29日)报道,美国着名高等学府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两位教授最近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从长远来看,印度经济实力肯定会超过中国,理由是印度拥有更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和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在国际上富有竞争力的私营企业和国际性公司。
这份研究报告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Yasheng Huang教授和哈佛大学商学院Tarun Khanna教授共同完成,报告中说,在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储量方面印度要远远超过中国,这有助于印度经济实现长期高速发展,中国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这份研究报告发表在Carnegie Endowment主办的杂志《FP》上,文章中说:“真正的问题并不是中国和印度现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而要看这两个国家明天会怎么样。”文章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国家如何利用自己有限的自然资源,在这方面,印度显然优于中国。”
这两位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实现经济繁荣的道路上,中国和印度明显不同。中国的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是投资拉动的结果,特别是吸引外国投资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印度却与之不同,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内在自然的增长,印度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公司特别是私营公司发展壮大的结果。
报告中说:“怎样才能找到经济发展的捷径?中国的回答是吸引外资,许多官方学者也赞同这一观点。但与印度比起来,可以发现吸引外商投资显然不是实现经济繁荣的唯一手段,甚至也不是最有效的手段。”报告中说:“印度的金融和资本市场非常健康,这也使国内企业大受裨益。”
尽管“中国制造”的商标已经是无处不在,但在百货商场里找到一件完全由中国制造的商品并不容易。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来料加工,或者仅仅是组装进口的半成品。在中国大量出口的家电和机电产品上,核心部件仍然需要进口。
报告中说,“在国际市场很难找到一家销售自己产品的中国公司,这一点非常令人震惊。”报告说,中国实施多年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促进了国内制造业的繁荣,但这种繁荣很大程度上外国直接投资(FDI)推动的结果,外商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然后在海外销售产品。
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国内公司的发展空间。
报告中说,印度政府给国内企业营造了一个健康安全的发展环境,有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目前,印度已经有多家公司具有国际影响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和欧洲的大公司展开势均力敌的竞争。而中国却没有。
Khanna和Huang教授说:“像Infosys、Wipro和Ranbaxy都是国际着名的大公司,它们在知识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和生物制药行业拥有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此外,印度还有像Dr. Reddy's Labs这样赫赫有名的实验室。”
报告中说,印度还拥有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资本市场,与中国比起来,印度的资本市场更加高效更加透明。而且,印度还拥有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这一点也比中国先进。报告中还对中印两国的政治制度和民族精神做了比较。
两位教授总结说:“或许从整体上看,印度经济目前还比不上中国,但在一些关键领域印度显然比中国强出许多。”报告中说:“或许用不了多久,印度整体经济实力就将超过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