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包括: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西藏自治区、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印发,作为一个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第十条明确指出,14个连片特困地区,共计689个县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
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农民人均纯收入2676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全国综合排名最低的600个县中,有521个在这14个片区内,占86.8%。
(1)中国哪里贫困地区多扩展阅读: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情况简介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就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多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贫困人口占比和贫困发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脱贫任务重,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
一、六盘山区。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核心区域是甘肃中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长期受荒漠化影响,土壤严重贫瘠,定西、临夏等地古来就有“瘠苦甲于天下”之称,现在依然是连片特困地区。
二、秦巴山区。跨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境内是高耸连绵的秦岭和大巴山,交通条件差,耕地零散稀少,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跨省份最多的地区。
三、武陵山区。跨重庆、湖北、湖南、贵州4省市,是大片的山地区域,有人口众多的土家族、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长期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分布广。
四、乌蒙山区。跨云南、贵州、四川3省;云南省昭通市11个区县中有10个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鲁甸县2015年发生6.5级地震是重灾区。
五、滇桂黔石漠化区。地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包含的区县最多。广西是革命老区,是贫困地区,也是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
六、滇西边境山区。云南是拥有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很多传统村落,已有上千多年历史。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需要并举齐抓。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七、大兴安岭南麓山区。主要是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国家限制伐木、保护森林资源,当地林区急需改革发展方向,大量的棚户区也需要改造。
八、燕山-太行山区。河北保定市阜平县与张家口市张北县都属于燕山—太行山区,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是革命老区,但是经济发展长期落后。
九、吕梁山区。主要位于山西省中北部。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是深度贫困村,沟壑纵横、土地贫瘠,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当地通过易地搬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要求配套扶贫措施跟上,使贫困群众不仅改善居住条件,还能稳定增收。
十、大别山区。地跨河南、安徽、湖北三省。河南开封市兰考县是革命老区,也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位于大别山区的安徽六安市金寨县,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十一、罗霄山区。井冈山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发源地。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
十二、西藏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很高,空气稀薄,气候极其寒冷干燥,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藏族和其他民族同胞的生活水平远远比不上内地。
十三、四省藏区。包括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西南部、青海南部,居民以藏族为主。保护三江源是党中央确定的大政策,生态移民是落实这项政策的重要措施,一定要组织实施好。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为藏族村,是一个移民定居点。2004年11月,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从400多公里之外、海拔4700米的地方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
十四、新疆南疆三地州。指南疆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周边分别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五国接壤。居民以维吾尔族为主,由于常年极度干旱少雨,经济发展滞后。
党员、干部应坚持党的宗旨,坚持因地制宜,广开致富门路,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
㈡ 中国哪些地方有贫困山区
中国的贫困山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包括湖北、四川、广西、甘肃、贵州等省份的部分山区。
贫困地区的特点如下:
1、面积广
2011年,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覆盖我国680个县,覆盖的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2%左右,覆盖人群大概2亿多人口。
2、在贫困地区中,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边疆地区占主体,这些地区在国家整体发展当中相对脆弱。
3、贫困地区往往人口贫困与生态脆弱相交织
沿用传统的以开发为主的方式发展,可能会影响我国的整体生态结构。
贫困人口的特征如下:
1、分布广
从建档立卡的情况来看,贫困人口分布在2200多个县,12.8万个村。
2、既相对集中,又分散
所谓相对集中,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832个片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谓分散,是指除了这些集中区域外,还有1000多个县也有贫困人口。
3、在现有贫困人口当中,中西部占了大约93%,东部占百分之六点多。
4、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大,老年人贫困问题突出,个体特征致贫的情况也越来越凸显。
(2)中国哪里贫困地区多扩展阅读
全国共有485个国家贫困县(包括县级行政单位区、旗、县级市)。
国家为扶持贫困地区,设立国家级贫困县标准,资格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审批工作共进行过三次。少数民族自治地区有不同评定标准,称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国家级贫困县分布于中国22个省级行政区内,在所有省份中,贫困县数量前九均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中以西藏自治区最多,其后分别为贵州省、甘肃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12年3月,国家级贫困县调整名单出炉,调出38区县,但总数不变。2014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一个扶贫日。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㈢ 中国贫困山区有哪些地方
中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部地区、西部山区及西南、东北地区。包括回甘肃地区答,云南,贵州的局部山区。其特征有: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分布地区,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山区与平原相比,山区不大适宜发展农业,易造成水土流失,但是某些水热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牧业,还可以被开发出观光旅游区,为当地人们增加收入。由于地形崎岖,交通不宜普及,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国家应该进行重点扶持和开发,促进均衡发展。
㈣ 1.中国哪个省份是贫困地区有具体数据例如从GDP角度说说。 2.国外贫穷国家有
中国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部地区、西部山区及西南、东北地区。包括甘肃地区,云南,贵复州的局部山区。其特征有:自然环境恶劣;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制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西藏,2018年西藏全年GDP(生产总值),在各省中排名最末。
2018年,西藏实现生产总值(GDP)1477.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25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628.37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719.01亿元,增长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397元,增长7.0%。
按年平均美元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58.0美元。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为8.8%、42.5%、48.7%,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2.8个百分点。
,和任何事物一样,GDP也有它的优缺点。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然它有很多优点,这里且不去说它。至于缺陷,作为经济总量指标,人们批评最多的一般是以下几点:它不能衡量社会成本,不能衡量增长的代价和方式,不能衡量效益、质量和实际国民财富,不能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不能衡量分配,更不能衡量诸如社会公正、快乐和幸福等价值判断。题不在于GDP是否有优缺点,而在于人们对其优缺点的态度,是夸大它的优点,同时放大的缺陷,还是实事求是地对待它?在这方面,两种不同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就鲜明地体现出来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能够引导人们客观地对待GDP,而错误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则有可能把对干部的考核,锁定在GDP上。可惜的是,过去我们就犯了后一种错误。长期以来,在一些官员心目中,说到发展,就是简单的经济数量的增长。于是,我们看到,在很多地方,一系列跟经济相关的量化指标,与官员的升迁奖罚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在这种以升迁为动力的片面政绩观引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演变成“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错误地理解为“增长率是硬道理”、“GDP增长是硬道理”,GDP被放在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为它能解决一切问题,从而对官员的考核,也唯GDP是瞻,任何其他指标,例如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等,统统都要为GDP让路。这样,在现实中,GDP获得了政策上、体制上、文化上的全面支持,只要经济增长了,其他一切都好说,“一俊遮百丑”。由此也就有了官员对GDP的顶礼膜拜,制造出许多“王怀忠”式的政绩工程。但另一方面,在追求GDP的过程中,老百姓的利益却常常被官员们有意无意地所漠视。从上面的简单分析来看,在GDP与政绩观的关系中,政绩观是因,GDP是果。有了错误发展观和政绩观的指导,才会出现“数字出官”的现象。所以,要纠正实践中的“以GDP论英雄”,首先需要改革的是片面或错误的政绩观。其次,才是改进GDP的缺陷。对此,笔者认为,不能像某些批评所说的那样,给GDP来个彻底否定,恰恰相反,是还其本来面目。否则,我们就会“因噎废食”,犯过去同样的错误。事实上,即使在湖州,针对外界对取消GDP指标的错误解读,该市市委书记杨仁争特别强调,取消GDP指标不是说GDP不重要,而且现在取消并不意味着永远取消,在今后完善考核指标的过程中,GDP可能会被重新提起。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的同时,引进其他反映和衡量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指标,以弥补GDP的缺陷。在这方面,一些专家和国际组织正着手编制一些新的指标体系。比如,萨缪尔森就提出过纯经济福利(净经济福利)的概念,其内容是,在GDP的基础上,减去那些不能对福利做出贡献的项目(如超过国防需要的军备生产),减去对福利有负作用的项目(如污染、环境破坏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加上那些对福利做出了贡献而没有计入的项目(如家务劳动和自给性产品),以及闲暇的价值(用所放弃的生产活动的价值作为机会成本来计算)。联合国环境署1995年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指标,包括社会(目标是消除贫穷)、经济、环境、政府组织及民间组织等方面的指标。据悉有关部门也正在考虑用绿色GDP来替代GDP。也许过了不久,我们就可以用一个更完善的指标体系来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福利水平了。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经济指标里,还没有哪个指标能完全替代GDP,而且,即使以后有了新的指标体系,GDP从“总分成绩”变成“单科成绩”,它也是最重要的单科。何况,GDP的历史证明,它是一个有用的经济指标。因此,对待GDP,不能因其缺陷和一些官员对它媚俗的态度,而简单粗暴地将它一棍子打死。如果这样的话,就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没有一种指标本身是绝对万能的,没有漏洞的。倘若不能彻底扭转指标背后指导思想和操作层面的人为的不协调,树立统筹协调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不管采用什么指标,都是会出问题的。
㈤ 中国最贫困地区是哪里
1、毕节市大方县
大方县这个县城有些村非常落后,居住环境十分恶劣,房子破破烂烂的,下雨就会成水帘洞,让人看了十分心寒,有些村民冻得全身发抖。出行更是难上加难。这里的村民也是自己种的粮食,没办法要拿到集市上去卖,据说早上出门,晚上才能到家,只有背着几百斤的粮食去一个叫三元街的地方售卖,卖了钱财能换点生活物资回来。
2、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这个县占地面积约3170平方公里,气候环境非常差,很冷,几乎全年气温没超过8度,目前国家也是在大力扶持这个县城里面贫穷的孩子们读书。这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基本没有什么能力挣钱养家,孩子的妈妈被迫出去打工一个月工资不到1千块钱,一年能解决一家子的温饱就很不错了。
3、定西市漳县
这是甘肃省漳县的一个贫困的县,占地面积约2165平方公里,人口20万左右。这里有一个青瓦寺村那里住着一些非常贫穷的人,生活基本上能解决温饱就很不错了。目前这个县已经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分分为这些贫困村的孩子们捐款,让他们能够上的起学,吃的了一口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