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原始森林鱼最多的地方
中国原始森林鱼最多的地方是‘’波密岗乡林芝云杉林‘’。位置在西藏波密县城扎木镇以西22公里处,这里污染小,鱼虾特别多,因为很大部分藏民都不吃鱼。
林芝市波密县岗乡云杉林位于西藏波密县城以西22公里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东北部,帕龙藏布的中下游。帕龙藏布由东北向西南穿行于崇山峻岭和茂密的林海之中,北上的暖温气流在此形成丰沛的降水和温和的气候,成为青藏高原上现代冰川发育的中心区域之一,形成我国少有的海洋性冰川。
保护区内林木生长速度、持续生长期和单位蓄积量远远超过国内外同类林,尤以云杉为突出。区内山高树密,古木参天,珍稀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各类名贵中药材蕴藏丰富。1984年被划为以保护丰产针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00公顷,保护区海拔2700米左右。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区内森林茂密,以云杉和冷杉为主组成的树干通直、高大的暗针叶林占优势,部分密林下还生长着密集的箭竹,难以通行。这里山水相连,古木遍坡,以名贵树木云杉、华山松为主。
云杉林长势十分整齐,高大巨树拔地而起,有胸围4至5米以上,高达80米左右,每公顷立木蓄积量可达3000立方米,约为我国东北林区的3倍;树龄高达300-400年,单株树木的树干木材多达60立方以上,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暗针叶林。
㈡ 那个湖泊的鱼最多
其实每个湖泊的鱼都是差不多的,都非常的多,比如说洞庭湖,鄱阳湖。
像国外的话就不太了解了,只知道国内的。
鱼类(学名:Piscium),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的统称,
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1]鱼肉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磷质等,对人类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在脊椎动物5大类中,鱼类是最低等的,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也最早。我们对现生鱼类都较熟悉,但对地质史上的早期鱼类,以及它们如何进化为现生鱼类,就比较生疏了。让我们顺着时间的长河,向前追溯。
16张
鱼
现知最早的鱼类化石,发现于距今约5亿年前的寒武纪晚期地层中,但只是一些零散的鳞片,未能给我们一个有关鱼类身态的轮廓。
到距今4亿年至3亿5千万年前的志留纪晚期和泥盆纪时,才有大量鱼化石被发现。这些鱼化石,有的在构造特征上彼此已很不一样,说明当时已有多类鱼类存在。很可能,在有化石记录之前,它们业已分道扬镳,在各自进化途径上走过了一段相当长的路程。
最早出现的鱼类是无颌鱼类。顾名思义,它们还没有上、下颌,只有一个漏斗式的口位于身体前端。这种口,不能主动摄食,只有靠水流把微小生物带进口内。再者是它们没有腹鳍,但有膜质的外骨骼,
包裹在身体外边。所以无颌鱼类又有甲胄鱼类之称。由于这外骨骼的存在,曾引起有关学者的一番争论:到底是软骨在先或硬骨在先?在脊椎动物胚胎发生过程中,总是先出现软骨,然后由软骨形成硬骨。一般认为,个体发生反映系统发生。
据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应该是软骨在先,硬骨在后,可最早的脊椎动物先出现的却是硬骨,这怎么解释?有人说,还是软骨在先,只是软骨不能保存为化石而已。到底怎样,未有定论。
无颌鱼类包括迥然不同两大类:头甲类和鳍甲类,每类又各有分支,有不同类型的形形色色代表,也曾繁盛一时。但好景不长,到泥盆纪中期(距今约3亿5千万年前),它们绝大多数绝灭了。只因现生的七鳃鳗和盲鳗的某些特征与头甲类的一致,学者揣测,前者有可能是后者的现生代表。按此,头甲类应还没最后绝灭。
可是,从头甲类到七鳃鳗和盲鳗之间,从泥盆纪到现代3亿多年里,都没发现它们的中间环节(图14)。究竟这些营寄生生活的现代无颌鱼类是如何从身披甲胄的祖先进化来的,还不确定。
鳍甲类无现生代表,被认为是一绝灭的类别。但是,由于鳍甲类中的异甲类的某些特征与后期有颌鱼类的近似,有人说,异甲类可能是有颌鱼类的远祖。是否这样,尚需更多的论证。
最早的有颌鱼类是盾皮鱼类,它不仅已有上、下颌,并还有了偶鳍。这样,它便有可能主动摄食了。盾皮鱼类通常分节甲类和胴甲类,它们都披有甲,在泥盆纪晚期最为繁盛。前者可以尾骨鱼为代表,后者可以沟鳞鱼为代表。
有人认为,盾皮鱼类可能与现代鲨类有亲缘关系,但另一些人认为可能与硬骨鱼类的关系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