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古巴为中国捐助多少亿

古巴为中国捐助多少亿

发布时间:2024-06-14 08:28:26

1. 中国所援助过的国家

1、朝鲜

1960年,中国供应朝鲜10万锭的棉纺设备,并供应其他项目。

1961年,中国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

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

1958年至1963年,这个中国最困难的时段, 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2、蒙古

1956年,中国开始向蒙古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中国无偿援助蒙古1.5亿元人民币。

1958年和1960年又向蒙古提供两笔长期低息贷款,由于蒙古缺乏技术力量,援助项目都采取“交钥匙”方式, 即中国包揽一切, 全部建成后把钥匙交给蒙方就行了。

到1964年,共建了2座火力发电厂、毛纺织厂、玻璃厂、造纸厂、砖瓦厂、蔬菜农场、养鸡场、医院、疗养院、6座桥梁等21个项目,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备,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

3、阿尔巴尼亚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锁、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供的。 从1954年起,中国向阿提供经济、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阿总人口才200万,平均给每人达4000多元(当时中国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有的地方农民干一天才8分钱)。

至1978年6月底,中国帮助阿兴建了钢铁、化肥、制碱、制酸、玻璃、铜加工、造纸、塑料、军工等新的工业部门,增建了电力、煤炭、石油、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工业企业和通信、广播、电视等设施,共计承担了142个项目,其中建成的92个,基本建成和正在建设的23个。

为建设这些项目,中国先后派出近6000名专家,并为阿尔巴尼亚培养了几千名技术骨干。 中国援阿的化肥厂年产20万吨,平均1公顷地400公斤,远远超过我国农村耕地使用的化肥数量;军援项目之繁、数量之大,也远超出阿实际需要。

60年代初,中国把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的项目全部包下来,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有求必应。 1960年底,正值中国最严重的灾荒时期,却还是紧急援助了阿尔巴尼亚5万吨粮食。

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急需的东西,甚至包括2100万美元的自由外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0年以来,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大洋洲和东欧等地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1)古巴为中国捐助多少亿扩展阅读:

中国对外援助主要有8种方式:成套项目、一般物资、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援外医疗队、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援外志愿者和债务减免。

成套项目

成套项目援助是指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等援助资金帮助受援国建设生产和民用领域的工程项目。

中方负责项目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全部或部分过程,提供全部或部分设备、建筑材料,派遣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和指导施工、安装和试生产。项目竣工后,移交受援国使用。

成套项目是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援助方式。从1954年开始,中国利用成套项目援助方式为越南、朝鲜两国修复被战争破坏的铁路、公路、港口、桥梁和市政交通等设施,并援建一批基础工业,为两国战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此后,成套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对外援助支出中一直占有较大比例。目前,成套项目援助占对外援助财政支出的40%左右。

截至2009年底,中国共帮助发展中国家建成2000多个与当地民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成套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交通等多个领域。

一般物资

一般物资援助是指中国在援助资金项下,向受援国提供所需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性产品或单项设备,并承担必要的配套技术服务。

中国对外援助最早是从提供一般物资开始的。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在国内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为支持广大亚非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和发展民族经济,向上述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和生活物资。

除单项提供援外物资外,中国还配合成套项目建设提供各种配套设备和物资。中国始终将国内生产的质量最好的产品作为援助物资,提供的物资涉及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检测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办公用品、食品、药品等众多领域。

这些物资满足了受援国生产生活急需,其中一些设备如民用飞机、机车、集装箱检测设备等,还促进了受援国装备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发展。

技术合作

技术合作是指由中国派遣专家,对已建成成套项目后续生产、运营或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就地培训受援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

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发展生产而进行试种、试养、试制,传授中国农业和传统手工艺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某一项专业考察、勘探、规划、研究、咨询等。

技术合作是中国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合作方式。技术合作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工业生产和管理,农业种植养殖,编织、刺绣等手工业生产,文化教育,体育训练,医疗卫生,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地质普查勘探、经济规划等。

技术合作期限一般为1年至2年,必要时应对方要求,可以延长。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指中国通过多双边渠道为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种形式的政府官员研修、学历学位教育、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其他人员交流项目。

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接收了大量来自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埃及等国的实习生来华学习,涉及农林、水利、轻工、纺织、交通、卫生等20多个行业。

自1981年起,中国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了多个领域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举办官员研修班,培训的部门、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各类培训班4000多期,培训人员12万人次,包括实习生、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官员。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外交、农业、医疗卫生和环保等20多个领域。

目前,每年在华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约1万名左右。此外,中国还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为受援国就地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员。

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是指中国向受援国派出医务人员团队,并无偿提供部分医疗设备和药品,在受援国进行定点或巡回医疗服务。

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截至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个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一般工作在受援国缺医少药的落后地区,条件十分艰苦。援外医疗队员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并采用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援外医疗队员还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力为受援国人民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医疗队,共1324名医疗队员,分别在57个发展中国家的130个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是指中国在有关国家和地区遭受各种严重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灾难的情况下,主动或应受灾国要求提供紧急救援物资、现汇或派出救援人员,以减轻灾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帮助受灾国应对灾害造成的困难局面。

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对外紧急救援行动,并在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救援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使救援行动更加快速有效,中国政府于2004年9月正式建立人道主义紧急救灾援助应急机制。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开展了对外援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共计7亿多元人民币。

近5年来,中国政府累计开展紧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东南亚国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紧急技术援助;就几内亚比绍蝗灾和霍乱,厄瓜多爾尔尔登革热,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马达加斯加飓风,缅甸、古巴热带风暴,巴基斯坦洪灾等提供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

向朝鲜、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布隆迪、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援外志愿者

援外志愿者是指中国选派志愿人员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社会发展领域为当地民众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派出的志愿者主要有援外青年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志愿者。

2002年5月,中国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

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泰国、埃塞俄比亚、老挝、缅甸、塞舌尔、利比里亚、圭亚那等19个发展中国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涉及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推广、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领域。

其中,向埃塞俄比亚、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实现连续派遣。2003年,中国开始对外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个国家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共计7590人次。

债务减免

债务减免是指中国免除部分发展中国家对华到期政府债务。对于受援国对华政府债务,中国政府从不施加还款压力。

在受援国偿还到期无息贷款遇到困难时,中国政府一向采取灵活的处理方式,通过双边协商延长还款期限。为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国家的债务负担。

中国政府在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第一届部长级会议、2005年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和201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

先后6次宣布免除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截至2009年底,中国与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50个国家签署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380笔,金额达255.8亿元人民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国网


2. 汶川地震时为中国捐资的国家都有那些

国际组织

欧盟——欧盟人道主义援助办公室决定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机构向中方提供200万欧元紧急援助。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基金会提供30万美元紧急援助。

国际奥委会——国际奥委会捐款100万美元援助,后又于2008年8月2日与北京奥组委和中国奥委会在北京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800万美元对口支援。

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捐款捐物统计(以下未按数额顺序排列)[2]

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阿卜杜拉决定沙特向中方捐赠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帮助中国抗震救灾。(共计约合人民币4.2亿元)

加拿大政府捐助超过3100万加元。(折合人民币约2亿元)

印度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00万美元救灾物资。(约合人民币3500万元)

日本政府决定提供约5亿日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3300万元)

俄罗斯政府已提供四批救灾物资,价值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800万元)

挪威政府将向中国提供2000万挪威克朗紧急救灾援助。(约合人民币2700万元)

意大利政府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和150万欧元的救灾物资。(共计约合人民币2200万元)

土耳其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200万美元援助。(估计约合人民币1400万元)

英国将提供100万英镑援助。(约合人民币1360万元)

西班牙政府将提供100万欧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1080万元)

爱尔兰政府决定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100万欧元现金援助。(约合人民币1080万元)

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15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1050万元)

以色列政府向中方捐赠价值15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约合人民币1050万元)

比利时将提供65万欧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巴基斯坦政府向灾区捐赠价值10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韩国政府将提供价值100万美元援救资金以及救援物资。(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阿尔及利亚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100万美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700万元)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中方提供100万澳大利亚元援助。(约合人民币660万元)

芬兰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540万元)

荷兰政府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向中方提供5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540万元)

德国政府向德国红十字会提供50万欧元帮助中国救灾。(约合人民币540万元)

泰国政府已向中国政府捐款50万美元。泰国公主诗琳通向灾区捐款10万人民币。泰国红十字会和普密蓬国王“猜帕塔那”发展基金会各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10万美元。(共计约合人民币500万元)

法国政府提供价值38万欧元的物资。(约合人民币410万元)

老挝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价值50万美元的木材援助。(约合人民币350万元)

美国政府提供5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350万元)

新西兰政府决定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中方提供50万新西兰元援助。(约合人民币270万元)

瑞士政府将向中国提供40万瑞士法郎的首笔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260万元)

丹麦外交部宣布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75万丹麦克朗紧急援助。此外,丹麦红十字会已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中方提供价值超过100万丹麦克朗的救灾物资。(约合人民币250万元)

克罗地亚政府通过克罗地亚红十字会向中方提供2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220万元)

希腊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欧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220万元)

新加坡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20万美元物资援助。(约合人民币140万元)

越南政府将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美元现金援助。(约合人民币140万元)

巴西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20万美元物资援助。(约合人民币140万元)

斯洛文尼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10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108万元)

朝鲜政府已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10万美元紧急援助。(约合人民币70万元)

柬埔寨首相洪森以柬埔寨王国政府名义捐款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0万元)

萨摩亚政府向中方提供1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70万元)

波兰外交部已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10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70万元)

立陶宛政府决定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20万立特。(约合人民币63万元)

卢森堡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5万欧元援助。(约合人民币54万元)

蒙古政府已决定向中国政府提供5万美元紧急有效援助。(约合人民币35万元)

爱沙尼亚政府将向中国捐款50万爱沙尼亚克朗。(约合人民币34万元)

捷克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70万捷克克朗物资援助。(约合人民币30万元)

阿尔巴尼亚政府决定向中方提供4万美元援助。(约合人民币28万元)

莫桑比克政府(世界最贫困国家之一)向中国政府捐款4万元人民币。

3. 古巴与中国的关系如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支持古巴人民反对他国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而古巴亦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人权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等事上的立场。

2011年,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古巴期间以“好朋友、好同志、好兄弟”形容中古两国之间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王毅亦曾以同样语句形容中古关系,

他又表示加强中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坚定不移的外交方针。古巴外交部长布鲁诺·罗德里格斯·帕里利亚曾指出中古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古巴方面愿意加强在中国与拉美国家合作中的协调和配合。

(3)古巴为中国捐助多少亿扩展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对古巴实行封锁和制裁政策。2014年12月,古巴同美国启动关系正常化进程。2015年7月,两国恢复外交关系。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

2017年11月,特朗普政府强化对古封锁措施。

2016年12月,古巴同欧盟正式签署政治对话与合作协议。

古巴坚持发展同俄罗斯、委内瑞拉、越南、老挝、朝鲜等国关系,积极在拉美事地区事务中发挥影响。

4. 中国帮助过哪些国家

中国帮助过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

1、1950年,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从此开启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序幕。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外援助范围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1956年,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

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确立了中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基本方针。

1971年10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关系,并援建了坦赞铁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2、中国从1953年开始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接收了大量来自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古巴、埃及等国的实习生来华学习,涉及农林、水利、轻工、纺织、交通、卫生等20多个行业。

自1981年起,中国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了多个领域的实用技术培训班。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举办官员研修班,培训的部门、领域和规模迅速扩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华举办各类培训班4000多期,培训人员12万人次,包括实习生、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官员。培训内容涵盖经济、外交、农业、医疗卫生和环保等20多个领域。目前,每年在华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约1万名左右。

此外,中国还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为受援国就地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术人员。

3、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截至目前,中国已向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加勒比和大洋洲69个国家派遣了援外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一般工作在受援国缺医少药的落后地区,条件十分艰苦。援外医疗队员治愈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并采用针灸、推拿以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援外医疗队员还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医疗技术,促进了当地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和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全力为受援国人民服务,赢得了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派遣21000多名援外医疗队员,经中国医生诊治的受援国患者达2.6亿人次。2009年,有60支援外医疗队,共1324名医疗队员,分别在57个发展中国家的130个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

4、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开展了对外援助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紧急救援行动,向受灾国提供各种援助共计7亿多元人民币。

近5年来,中国政府累计开展紧急援助近200次,主要包括向东南亚国家提供防治禽流感紧急技术援助;就几内亚比绍蝗灾和霍乱,厄瓜多爾尔尔登革热,墨西哥甲型H1N1流感,伊朗、巴基斯坦、海地、智利地震,马达加斯加飓风,缅甸、古巴热带风暴,巴基斯坦洪灾等提供物资或现汇紧急援助;

向朝鲜、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布隆迪、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5、2002年5月,中国首次派遣5名青年志愿者赴老挝,在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志愿服务。

截至2009年底,中国向泰国、埃塞俄比亚、老挝、缅甸、塞舌尔、利比里亚、圭亚那等19个发展中国家共派遣405名援外青年志愿者,服务范围涉及汉语教学、中医治疗、农业科技推广、体育训练、计算机培训、国际救援等领域。

其中,向埃塞俄比亚、圭亚那等多个国家实现连续派遣。2003年,中国开始对外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09年底,向全球70多个国家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共计7590人次。

(4)古巴为中国捐助多少亿扩展阅读:

中国对外援助政策:

1、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相信各国能够探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绝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

2、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中国坚持把对外援助视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帮助,注意实际效果,照顾对方利益,通过开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着力促进双边友好关系和互利共赢。

3、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援助规模和方式上,中国从自身国情出发,依据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注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结合受援国的实际需要。

4、中国对外援助政策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中国对外援助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注重总结经验,创新对外援助方式,及时调整改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对外援助工作水平。

5. 汶川大地震各国捐赠了哪些物品、钱

1、沙特
5000万美元现金和1000万美元物资 5月20日追加捐赠8.5万顶帐篷、40万件篷布、50万条毛毯,估值共计4000万美元,总援助金额已达1亿美元

2、美国
政府50万美元,红十字会1000万美元 军方提供的价值160万美元援助物资运抵成都,5月19日政府又追加100万美元赈灾款 个人以及企业共2300万美元

3、日本
约5亿日元紧急援助,红十字会捐赠数目不详,通过红十字会捐170万美元,双边直接捐赠日本红十字会2000万日元(约合130万人民币);已派遣专业救援队支灾 政府民间个人企业捐款共约1000万美元

4、印度
500万美元

5、挪威
2000万克朗(约合400万美元)

6、俄罗斯
计划四批物资,价值金额300-400万美元,已运送两批物资到灾区。已派遣专业救援队支灾

7、英国
100万英镑

8、西班牙
100万欧元,后续提供了7吨药品支援中国抗震救灾

9、爱尔兰
100万欧元

10、巴基斯坦
红新月会捐5万美元,政府捐赠了一批救援物资,并提供一家流动医院以救治地震中的伤员,价值约100万美元,第一批10吨物资已运抵灾区

11、韩国
约100万美元援助物资 政府企业个人明星捐款共约250万美元

12、比利时
65万欧元

13、德国
首笔50万欧元

14、泰国
50万美元

15、 丹麦
75万丹麦克朗(约合15万美元),超过100万丹麦克朗(约合20万美元)的救灾物资

16、法国
约25万欧元物资

17、希腊
20万欧元

18、越南
20万美元

18、新加坡
20万美元,并派遣救援队支灾

19、波兰
10万美元

19、朝鲜
10万美元

20、蒙古
5万美元

21、爱沙尼亚
50万爱沙尼亚克朗(约合49000美元)

22、意大利
1所野战医院,一线抢救物资、灾民住宿帐篷等物资,价值金额不详。

23、莫桑比克 4万美元

24、印尼
印尼红十字会1万美元

25、土耳其:200万美元土耳其:双边直接捐赠红新月会51万美元

26、古巴:驻华大使佩雷拉代表使馆全体外交官捐赠8719元人民币现款

27、阿联酋: 红新月会2万美元

二、国际机构排名
1、亚洲开发银行
165万美元
2、世界银行
150万美元
3、国际奥委会
100万美元
4、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30万美元紧急援助

阅读全文

与古巴为中国捐助多少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人吃饭时吃什么 浏览:494
和伊朗人混血怎么样 浏览:19
什么河流在中国和印度之间 浏览:885
印尼高中学历怎么来中国 浏览:509
有多少法国人来中国定居 浏览:473
印度军人如何大小便 浏览:615
伊朗在地球上什么位置 浏览:665
中国水果英语怎么说 浏览:644
酒精怎么去公章印尼 浏览:512
英国nike多少钱 浏览:22
意大利的着名古迹有哪些 浏览:539
中国高铁一般运行多少时速 浏览:901
印度人如何评价双龙汽车 浏览:815
土耳其与伊朗相距多少 浏览:43
印尼钱是什么钱 浏览:710
印尼保身油什么用处 浏览:643
印尼办a2多少钱 浏览:773
越南胡志明市电费一度多少钱 浏览:777
徐志摩英国哪里留学 浏览:215
意大利出国留学新政策费用怎么交 浏览: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