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公斤,实现自给自足了吗
据了解,在最新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474公斤,那么实现自给自足了吗?国家出台哪些政策促进粮食发展?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据了解,在最新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474公斤,那么实现自给自足了吗?国家出台哪些政策促进粮食发展?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474公斤
据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我国粮食已经保持了17连丰,最近6年一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国内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74公斤,而国际通常认为,400公斤是粮食安全的标准线,中国已经连续超过多年,因此国内粮食安全完全能保障,完全能端稳中国人的饭碗。
中国粮食实现自给自足了吗?
众所周知,我国是全球粮食进口第一大国,2018年,我国仅是进口主粮就达到惊人的2200万吨。
但其实我国并不缺粮,因为中国水稻库存量高达1.3亿吨,小麦、玉米的库存量高达7000多吨,因为库存量的增加,使得我国近几年粮食价格比较平稳。
目前国内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亿吨以上,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品种差不多有5.8至5.9亿吨,而大豆就是1500万吨,其他还有高梁谷子等杂粮杂豆和薯类,产量也在明显提升,中国的粮食能达到95%的自给率。
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品种能保证自给自足,但大豆、大麦、菜籽、高粱等都依赖进口。
而进口粮食的原因,有这几个?一是随着国内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肉类、禽蛋的需求在不断上升。
饲养大规模、大量家畜,则需要消耗大量粮食作为饲料,所以中国每年进口2000万吨玉米,1500万吨大豆,除了用于广大民众消费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家畜的饲料。
二是若是停止进口菜籽、大豆、大麦、高粱等,意味着这些农作物种植面积在国内要增加,这势必会影响到主粮小麦、稻谷和玉米的种植面积。
目前,中国的可耕地面积红线在18亿亩,人均土地面积不算富裕,若是停止大豆、菜籽、大麦等进口,意味国内就要种植这些粮食作物,会导致国内主粮种植规模减少,产量下降,反而就达不到自给自足目标了。
2021国家出台哪些政策促进粮食发展?
据据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透露,经国务院同意,已向各省下达了今年粮食面积和产量任务,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粮食发展。
包括籼稻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在去年提高1分前/每斤的基础上,今年继续提高1分钱。
另外,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也将继续稳定下发,完全成本保险、收入保险试点也扩大到了三大粮食作物。
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工程,今年还计划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
另外联合其它部门,对畜禽种质资源库立项,而新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今年9月份建好,保持可以达到150万份,位列世界第一。
还将会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