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钢稀土发展优势
包钢稀土凭借其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全球稀土行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依托白云鄂博稀土与铁共生矿,稀土储量占全球近50%,资源得天独厚。公司原材料成本中不包括采矿、选矿等成本,直接从包钢集团购买矿浆,成本优势明显。以2009年为例,公司从包钢集团采购的中矿和尾矿仅占销售收入的1.7%,成本优势显着。公司通过收购、联合和重组等方式向下游深加工领域延伸,如稀土镨、钕-永磁材料、稀土镧-镍氢动力电池、稀土铈-抛光材料、稀土铕-荧光材料等。稀土在低碳新材料产业的应用逐渐成为主要需求,2009年占比达50.69%,未来有望发展到70%。其中,永磁电机是推动钕铁硼需求的重要因素,节能灯及镍氢电池的推广将推动稀土需求爆发性增长。
政策导向加速稀土行业整合,包头稀土整合模式以“统购统销”方式有效控制原料供应量和产成品销售,提高了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力。包钢稀土设立国贸公司,不仅在收储方面发挥作用,实际上还起着整合的作用。政策方面,通过审议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在制定中的《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稀土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等草案强调提高集中度、提高进入门槛,将中国近百家稀土分离企业重组至20家,形成中国对稀土产品的定价权。国家对于稀土行业管制的加强对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包钢稀土在资源、成本、应用产业链和政策导向等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全球稀土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政策的推动和行业整合的加速,包钢稀土有望在未来继续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并在全球稀土行业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包钢稀土(股票代码:600111)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的“8861”稀土实验厂;1997年进行改制,由包钢(集团)公司、嘉鑫有限公司(香港)、包钢综合企业(集团)公司联合发起组建股份制公司,并于当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完成了包钢稀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现了包钢稀土产业的整体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