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克钦是1960年代从中国分出去的吗
克钦人与中国的景颇族同根同源,都是炎帝的子孙。在缅甸,克钦人口超过150万,以景颇族为主体,还包括部分傈僳族。全球景颇族约200万人。缅甸的克钦人,在印度被称为“新福”,越南称为“滇颇”,中国境内约有10余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国外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有少量分布。
景颇族从哪里来?李向前历时七年,四次跋涉,行程五六万里路,从青海湖至青藏高原,通过考察青海日月山、西藏邦达、陕西宝鸡、红山文化遗址、三星堆文化遗址等地,有了新的发现。景颇人都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日月山来的。2002年7月,李向前率寻根团来到青海湖东部,这里堆着石山,上方用白色石头垒起用甲骨文写着“日月山”三个字,与景颇族的“目瑙示栋”民族标志相符。
景颇族把炎帝称为‘太阳王子’。2004年,第2次寻根考察,在宝鸡的炎帝陵,除了了解到炎帝又称为太阳神、神农,李向前还发现了景颇族与华夏民族的种种联系──景颇族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药方,被称为“太阳药”,而炎帝恰恰是最早会使用草药的人;景颇族至今还保留着祭天神、地神,跳傩舞、面具舞、用纹身邪捻鬼等习俗。
李向前绘出了克钦人百转千回的迁徙路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景颇族用长刀劈荆斩棘,开辟出了一条南迁之路;古代景颇族的先民,首先以西安宝鸡这一带为中心,然后开始往甘肃、青海、西藏、云南一带迁徙,一部分在云南德宏一带定居,一部分西迁至印度等地,一部分南迁至缅甸,成为今天的克钦人。”
公元800年,克钦地区还曾由中国唐代南诏管辖,今天中国的景颇族、缅甸的克钦族、印度的克钦族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的英国殖民统治造成了民族的分裂。克钦贵族中还保留着大唐颁发的诏书。
元、明、清至民国初年,景颇部落群体还隶属于中国。至19世纪初英国人占领印度、缅甸后,20世纪20年代又进犯景颇部落,遇到了顽强的抵抗,通过近10年的战争并协以‘和平演变’的方式,才征服了大部分景颇部落,并把这部分景颇人改称‘克钦人’。1947年,英国殖民者撤出了缅甸;1960年,‘中缅勘界谈判’让中缅两国达成共识,把包括克钦地区在内的中缅北段未定界地带,正式划给了缅甸。
1947年2月12日,被称为缅甸国父的昂山将军的诚意所打动,克钦领导人在缅甸少数民族中带头,与掸、钦等民族头人,与缅甸政府签署了《彬龙协议》,其协议在该年9月24日通过的《缅甸联邦宪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其重点是‘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在国家政治中享有充分自治,并且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享有民主国家公民所享有的各项权利和特权’。1947年7月19日,昂山将军被暗杀。李向前认为,《彬龙协议》有名无实,也是此次缅甸内战的根源之一。
㈡ 缅甸掸联邦,克钦邦,钦邦是什么族
掸邦的主体民族就是“掸族”,其实就是我国的傣族
克钦邦的主体民族是“克钦族”,其实就是我国的景颇族
钦邦的主体民族是“钦族”,有学者认为“钦”就是中国的“羌”。
钦族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钦语支,其先民大约在公元2世纪前肢斗后从中国内陆南迁至缅甸斗正户拱地区,随后继续向南转移,大约于13世纪到达亲敦江流域,几经辗转流徙,以后又于14--15世纪被迫迁历销磨至西北部山区钦山山脉定居,即今日缅甸的钦邦。一部份迁到了印度阿萨姆地区。是随藏缅语族南迁,较早进入缅甸的民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