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区三州指哪些地方
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其中“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80%以上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但该地区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富集。
中文名
三区三州
含义
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
三区
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
三州
临夏州、凉山州和怒江州
2018年1月18日,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哈镇板桥村联合举办“三区三州”旅游扶贫对接活动。 对接活动上,国家旅游局提出了规划帮扶、智力帮扶、宣传推广帮扶、金融帮扶、产品帮扶五大类帮扶措施。
2018年3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三区三州”产业扶贫对接会,专题研究部署“三区三州”产业扶贫工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强调,要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倾斜支持力度,优化政策供给,强化措施落地,提升产业扶贫质量,为“三区三州”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保障。
会议指出,要给“三区三州”办实事“吃小灶”,统筹各类措施倾斜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指导制定“三区三州”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为打好3年产业扶贫攻坚战提供导向。从强化产业指导、技术援助、人员培训、主体培育、营销帮扶、品牌打造、范例推广等方面,拿出更加过硬的帮扶举措,支持“三区三州”发展特色产业。在“三区三州”选取18个县作为扶贫联系县重点支持,每个县选择3个左右联系村、1-2个联系产业。强化特色农业发展科技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选派农业科技服务团。帮助提升龙头带动能力,加大对“三区三州”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推进营销对接和品牌打造,让“三区三州”好产品卖得出、卖上好价钱。[1]
2019年1月4日,“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四川凉山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瞄准突出问题和重点任务精准发力,确保“三区三州”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胡春华指出,“三区三州”在全国脱贫攻坚大局中有特殊重要地位,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攻坚。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完成好饮水安全、控辍保学、健康扶贫、住房安全等工作。要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强化后续帮扶,做好搬迁人口社会融入,引导贫困群众逐步接受现代文明。产业扶贫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走特色优质高效发展路子,完善带贫机制。要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强化省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加大行业部门支持保障力度,发挥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综合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齐心协力打赢“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战。[2]
2019年1月,为加快推进旅游扶贫,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主办的“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推介活动5日在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举办。[3]
2019年4月17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科技助力“三区三州”产业扶贫工作会议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召开。[4]
2019年10月15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暨西藏旅游推介活动在西藏拉萨举行。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石板滩村,他们借助原有的养蜂基础,扶持带头大户,通过“借蜂还蜂”的方式逐步辐射到全乡贫困户,短短一个多月,40群蜂发展到60群蜂;在千万贯村,他们试种了8个不同品种的冬季牧草,牧草生长状况良好,如今已有两三尺高,村民看到效果,纷纷跑来要种子,种植面积已由3亩发展到90亩,将极大缓解牛羊过冬无饲料的难题;他们积极联系专家,开展脐橙种植、牛羊养殖等技术培训20多次,还留下电话方便随时远程指导。[6]
“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全长约1.1万公里,以G30、G314、G3012、G219、G318、G214、G213等核心公路段为支撑,以“三区三州”所在青藏高原区为核心,以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拉萨、昆明、西宁6个城市为中心,以敦煌、喀什、林芝、大理为次级中转枢纽,串联了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情并重的传统路线,以及新藏公路、珠穆朗玛峰、三江并流等高海拔旅行的极限体验和多元民族历史文化线路。
据介绍,大环线设置了4条支线线路,即北段—西段为“丝路文化经典线”,南段为“边境极限体验线”,东南段为“滇藏茶马古道寻踪线”,东段为“大香格里拉人间乐土线”;6条主题线路,即丝路风沙沙漠探险线、青藏天路风情体验线、唐蕃古道民族文化线、大漠高原秘境线、川藏大北线、318中国景观大道川藏线;56条世界级徒步旅游线路,包括西藏10条、青海6条、川西10条、甘肃6条、云南14条、新疆10条。
推介活动宣布成立“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宣传推广联盟,并进行了一部手机游“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信息的发布。
B. 哪三州是指“客家三州”
“客家三州”为 嘉应州、赣州、汀州。 客家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着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着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着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 嘉应州、赣州、汀州。 【客家渊源】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迁,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的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也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旅上出现。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间。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从皖赣某地居所,现迁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广东北边。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地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幸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 第四次大迁徙在公元1645——1843年间,这次迁徙却是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失败后,许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理智偏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赣南、闽南和粤东北部。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 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着族人杂居的中原人。但是,作为客家人大规模迁徙到河源地区的时间,却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迁徙这一时期,即公元1127——1644年间。 河源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承传着客家民系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广东梅县的山歌文化独树一帜。河源的东江客家菜则比较有特色。 【客家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婚姻礼俗 说媒 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 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 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C. 中国西汉东瓯国在哪里
东瓯王城在今闽北直到会稽。西汉时越国复国,会稽郡废为闽中郡。这句话就是说会稽郡并入闽中郡。西汉的会稽郡管辖属冶县(今福州)。会稽郡全境从江苏到福建。东汉以后会稽郡缩小变成从绍兴到福州。东瓯王城在今闽北将乐,因水来自将溪,东越王乐野宫在此,又以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故得名将乐。越国迁徙主要有两支,一支迁徙瓯江,一支迁徙闽江。越王玉前333—前 (越国迁都福州, 徙居越迁山(今福建省长乐县〕。越王宰勋前333—前(越国迁都瓯江) (今福建建江闽江上流,今福建武夷山) 。闽江不止建溪一方之源,有源自戴云山的大樟溪和尤溪,有些连合流都没有。故闽江上为建江,下为闽江。古时上为瓯江,下为闽江。有些历史书把闽江也名建江混为一谈,实自古不同名。后期,东瓯王与东越王不和争斗东瓯不敌,被迫弃王城率部众北迁江淮。汉帝又封无诸孙子繇王居股替代东瓯王。东瓯王城尽归繇王居股所有。《史记·东越传》载:(汉)孝惠三年,举高帝时越功,乃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世称东瓯王。所以叫摇王。古汉字繇同摇,繇王就是摇王,居股继承摇王东瓯王,也叫摇王居股。繇字义从系,繇是从摇王之系,故名繇王。福建闽北曾经有一支强大的瓯族,故闽北主流地名叫建瓯。欧冶子,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福州古称东冶和冶城皆因欧冶子之故。福州城内有一座山叫`冶山'皆因欧冶子居住之地故名冶山。福州还有欧冶池是欧冶子最早的铸剑池。另福建建瓯湛卢山,天下笫一剑山,均有欧冶子铸剑遗迹。另一说为古代瓯江流域生活着的闽族匠人。这里欧江就是建江。建瓯的建江古时又名瓯江皆因东瓯族之故。
D. 三洲三区是指哪里
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较差,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举办了“三区三州”旅游扶贫对接活动
E. 三区三州分别指的是什么
01 三区三州的“三区”是指西藏、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80%以上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但与此同时,“三区三州”地区自然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富集。为通过旅游开发推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应运而生。“三区”是指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及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地区;“三州”是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
2018年3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三区三州”产业扶贫对接会,专题研究部署“三区三州”产业扶贫工作。2019年5月,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6个省(区)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出台方案,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全面开展“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评审工作,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政策支持倾斜的力度。
2020年6月3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域内“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四川、甘肃、青海、新疆、西藏5省(区)198个贫困县,443万户1777万居民用上了安全可靠稳定的大网电。
2012年到2017年,取得了年均脱贫1370万人、5年累计减贫6853万人的历史性成就,不仅使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坚实推进,而且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F. 中国古代九州指哪九州,在哪里(三国演义中的)
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而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没有徐州和梁州。
先秦的华夏之域仅限于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国 及行周礼的宋、陈等中原诸国,到了战国末年在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 。汉朝将被秦国所灭的六国共同称为"诸夏" 。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6)中国山区三州是哪里扩展阅读:
关于九州的说法,在流传下来的古籍记载中有下列说法:
1、《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2、《尔雅》按殷制,称九州为冀、幽、兖、营、徐、扬、荆、豫、雍,分冀为冀、幽两州;
3、《周礼》按周制,称九州为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分冀为冀、幽、并三州。
4、《尚书·尧典》的说法,虞舜在禹治水之后,又就禹指九州,分治幽、并、营三州,合为十二州。
G. 宋朝时营、平、滦三州是现在哪里
营、平、滦三州原属辽国南京道管辖,营州治所在今天河北昌黎县、平州治所在今天河北卢龙县、滦州治所在今天河北滦县
1125年后,宋、金两国达成盟约,平营滦三州 划归宋人的范围,但人口和财富归金。但不久,金国找借口驱逐了宋国的官吏,并进一步南下灭宋。
H. 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这三州哪个最好
按照经济情况来说 甘孜州是最好的 ,但是如果你说按照风景来说的话 我个人觉得还是甘孜州最好 毕竟亚高原城市 日照阳光 气候湿度都不错
I. 四川三州、十县、两区指哪些地方
三州指的是崇庆州、汉州、简州,即现在的崇州市、广汉市、简阳市。三州分别位于成都的西南、东北、东南方向,是当时成都三个方位的门户区域。其中,今龙泉驿区城区及东部地区归属以前的简州管辖,今广汉市归德阳市代管。
十县:峨边县、马边县、米易县、盐边县、石棉县、北川县、平武县、汉源县、宝兴县、兴文县;
两区:仁和区、金口河区。
(9)中国山区三州是哪里扩展阅读:
四川为多民族聚居地,有56个民族。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土家族、傈僳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为省内世居民族。
四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第二大藏区。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被誉为“中国第二藏区”、“中国唯一羌族聚集区”、“中国第一彝族聚集区”。
彝族是四川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凉山与安宁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
J. 三清山,位于我国哪个城市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德兴两县交界处。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纬28°54’、东经118°03’,紧靠浙赣铁路干线。古为饶、信、衢三州之会。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因山有三峰,名为玉京、玉华、玉虚,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南北狭长,约56平方公里,由于长期地貌变化,形成了三清山别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雄伟景观。
三清山东距浙江衢州144公里,南距福建武夷山市115公里,西距上饶市78公里,北距安徽黄山市263公里。景区总面积22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71平方公里。
玉山县城是距离三清山最近的城市,是三清山旅游服务中心。
基本介绍
三清山为历代道家修炼场所,自晋朝葛云、葛洪来山以后,便渐为信奉道学的名家所向往。最先在三清山修建道观的为唐朝信州太守王鉴的后裔。唐僖宗时(873~888年)王鉴奉旨抚民,到达三清山北麓,见到此山风光秀丽,景色清幽,卸任后即携家归隐在此。
到宋朝时,其后裔王霖捐资兴建道观,成为道家洞天福地。延至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王霖后裔王祜又在三清山大兴土木,重建三清宫。从登山处步云桥直至天门三清福地,共兴建宫观、亭阁、石刻、石雕、山门、桥梁等200余处,使道教建筑遍布全山,其规模与气势,可与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媲美。因此,三清山有“露天道教博物馆”之称。
三清山风景名胜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规模宏大,景点众多。全山依自然地势,可分为五大景区(按景点分布可分为七大景区)。 1988年,三清山以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道教文化
三清山的兴衰沉浮,始终与道教的兴衰有密切的关系。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在三清山拥有特殊地位。
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 年,炼丹术士、着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着书立说,宣扬道教 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 涸,其水汪洌味甘, 被后人称之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
时至唐朝,道教被朝廷奉为国教,士穿行往返于大江南北,三清山的道教也随之兴盛起来,香火不断,朝山香客络绎不绝。唐(周)圣元年(639)年,朝廷为了加强统治,割衢州须江(今称为江山市)之南乡、常山之西乡和饶州弋阳之东乡,设玉山县,遂将三清山划为玉山县所辖。其后,方士将化缘所得,在葛洪结庐炼丹之处营建了三清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老子宫观(此观被称为“三清福地”),进一步巩固了三清山在道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宋宁真宗笃信道教,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此时,在三清山一带开始出现成批 的道教建筑。方士们为了纪念葛洪开山之功,在山上建起了葛仙观,内中供奉葛仙翁和李尚书石像;同时建起的还有福庆观、灵济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方士们在天门峰的悬崖之上,用天然花岗岩雕干砌成一座六层五面的风雷塔,此塔历尽千年风雨,至今巍然不动,被誉为三清山上道教建筑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元时,朝廷把道教当作控制汉民族的思想武器,道教进一步受到重视。此时三清观内出现了 信奉全真派的方士(出家), 他们专门从事道教活动,多时达几十个人;更多的方士则信奉正一派派(不出。家),他们受道教经典戒规约束,谙熟各种醮祷仪式,在民间从事道教活动:一为从事阴事,超度亡灵, 如做功德、关殓等;一为从事阳事, 如打醮等。据元人鲁起元在《游三清山记》中说 , 此时三清山正在大动土木,扩建三清观。观内供奉石刻石仙君、葛仙翁、李尚书、金童、玉女、潘元帅神像;山上景物、地点也以道教称谓命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等等。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道教,张天师为全国教主,贵溪龙虎山遂成为全国道教活动中心。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近在咫尺,传教、化缘的方士来往频繁,联系也极为密切,三清山的教务活动几乎直接在张天师控制之下进行的,此时山上朝拜之风极兴盛,散居于赣、浙、皖、闽的方士和信徒,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组织香会“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华”。他们结队而行,以三清神像和旌旗开道,点燃香烛,抬着猪牛羊各种祭品,并鸣三眼铳助威,配以鼓乐,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向三清山进发,每日多则上万人,少则几千人。
明朝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至景泰年间,山上已经建起龙虎殿、方士羽化坛、玉零观、纠察府、演教殿、九天应元府、潘公殿、方壕上、天门石坊、飞仙台、流霞桥、石阶“众妙千步门”、“冲虚百步门”等建筑,并重建三清观,改建三清宫。明代的宫宇建筑十分独特:前后两进,座北朝南,以山上花岗岩雕凿干砌而成,石梁石柱,四周配以石墙,内供玉清,上清、太清三尊石雕石刻神像130尊,摩崖题刻45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