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郑丕留家畜人工授精的开拓者
1948年夏,郑丕留结束海外生涯,回国投身于南京中央畜牧实验所,担任简任技正及家畜改良系主任。他一上任就致力于建立家畜生殖生理和人工授精实验室,对绵羊繁殖生理进行深入研究。然而,正值战乱时期,国民政府的崩溃使得研究工作举步维艰。1948年末,郑丕留辗转至上海和南京,直到1949年4月,南京解放,他才得以在稳定环境中继续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郑丕留被调至北京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畜牧系副主任。面对国家对于家畜改良的迫切需求,他肩负起培养技术人员,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的重任。尽管在此之前他怀抱“科学救国”与“实业兴邦”的理想,但未能实现,现在,他终于有机会将多年抱负付诸实践,为中国畜牧业贡献力量。同年,他积极投身教学,主持了多期关于马、牛、羊、猪的人工授精培训班,为家畜改良工作带来了显着效果。
60年代,郑丕留更是为我国冷冻精液技术的学习班带来了国外奶牛冻精的发展与应用知识。在他的推动下,1966年我国首个奶牛冻精种公牛站建立,标志着我国人工授精技术迈入超低温保存精液的新阶段。他不仅在教学上做出贡献,还兼任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授,传授家畜生殖生理及人工授精的知识。
总的来说,郑丕留是中国家畜人工授精领域的先驱和传播者,他为培养技术人员,推广人工授精改良家畜,以及引入和发展新技术,对中国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1)冻精在中国哪里推广扩展阅读
郑丕留原名沛疁,1911年1月9日生,江苏省太仓市新塘镇。畜牧学家。我国家畜人工授精技术的开拓者和传播者。对家畜生殖生理的研究有较深造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他就培养了一大批人工授精技术人员,为我国大规模推广家畜人工授精,改良畜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了我国家畜家禽品种资源的调查,主编出版了《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为发展我国畜牧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