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牛气”的祠堂,周边大企业云集,却无人敢拆
深圳作为政策的首批践行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发展起来,当下已成为 我国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随着深圳不断走向繁荣,也成为许多人向往的购物天堂,在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在空闲时间选择去 旅游 ,而 深圳就成为了许多人的第一选择 。然而当我们抵达深圳后会发现,这座 几十年刚兴起的大都市市中心地方 ,竟然还保留着 一处祠堂 ,在高楼林立的大厦中显得那么与众不同。
看到这个独树一帜的祠堂时, 很多游客都会心生疑问,为什么单单只保留了一座祠堂在这里,而不是如同故宫那样成群的古建筑群 ,难道周围这些大集团对这块 黄金地段 都不心动吗?要知道,当下的 深圳早已寸土寸金 ,市中心这样一块地方绝对有着 极高的商业地位 。其实并不是这些大集团不想收购,而是 这家祠堂背后的老人们直接放言道:谁要是敢动这个祠堂,那么他们将会收购其集团 !当然了, 有人觉得这可能是一个笑话 ,但我们需要深知的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个人其实都有非凡的能量。
由于当地人对这座祠堂的强烈维护,也被称之为 中国最牛祠堂 。现在看来,也确实是实至名归。那么这个祠堂究竟是什么来历,又有着怎样的魅力呢?这座祠堂被称之为是 郑氏祠堂 , 是原大冲村(现更名为大涌村) ,现在坐落在 深圳南山区桃园街道上 。2007年,应城市发展要求,大冲村开始了城中村集体改造工程,也是截止目前为止 广东省最大的一次改造项目 。深圳“牛气”的祠堂,周边大企业云集,却无人敢拆。
据悉,到2017年,总共花费了大概10年的时间, 大冲村改造工程才彻底竣工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被推倒重建了, 郑氏祠堂就在大冲村村民集体奋力保护下被保留了下来 。当然了,郑氏祠堂也不是在孤军奋战,与其同期保留下来的还有 大王古庙,一个水塘 ,两处 历史 遗留下的 古井 已经经过无数岁月打磨的 古榕树 ,大家一起在现代气息中绘下了一副 古色古香的画卷 。
宋末元初的时候, 郑柏峰的第八代子孙郑圣举率领家族众人躲避灾难来到这里 ,建立了 曾经的大冲村 。在郑圣举的带领下,郑氏家族众人在此辛勤劳作,结婚生子并顺利繁衍后代,在安宁祥和的生活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之后随着自己一步步走向繁荣, 如今的郑氏祠堂拔地而起,成为郑氏家族最宝贵的财富 。在此期间,郑氏祠堂也经过了多次 修缮 ,但每次 都保留最原始的模样 ,不会走出任何改动。所以时至今日,呈现在 众人面前的郑氏祠堂依然是500多年前的那个 。
在祠堂的门口竖立着一块 石碑 ,石碑上记录了自从祠堂被修建后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尤其是每次修葺的时候,很多细节都记录到了上面。 在大门两侧,绣着“郑”字的郑家旗帜随风飘扬 ,彰显着郑氏家族几百年来生生不息的辉煌。 走进祠堂,三开间三进深的布置彰显着郑氏家族的庞大 。
四处望去,无论是屋顶上,还是周围的墙壁,几乎都刻画着 一幅又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作 ,叙述着500多年里,郑氏家族从来到这里发生的一切意义重大的事情,借此一代代传递下去,一代一代补充下去。所以由此来看, 郑氏祠堂也是我国 历史 长河中难得的一处文化古迹 。
虽然郑氏祠堂在高楼林立的深圳闹市中心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也有不少人说郑氏族人的愚昧, 因为一处祠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整体布局 。但其实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至少不会让这座繁华的城市只有冰冷的工业气息 ,至少在人们疲惫的时候从高楼望去的时候,不是全部被遮挡视线的玻璃,而是还有这么一处 充满古韵味的建筑 。也正是因为如同郑氏家族这样人的坚守,才使得中国保留了许多 历史 遗迹,在现代中继续熠熠生辉。
当然了, 这也是一种广东人固有的精神传承 。广东相比于其他地方而言,对于 祠堂可以说是最重视的存在了 ,动其他的都可以,但唯独祠堂是 他们最后的底线 。毕竟祠堂是寻根问祖, 对先人的敬仰和纪念的存在 。深圳闹市“钉子户”祠堂,周边都是大集团,却无人敢拆。
㈡ 同为福建人,坐拥4家上市公司,与福耀曹德旺一样牛气的玻璃大王
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广为传唱,体现了福建人爱拼、敢闯的性格,成为中国人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信义集团的李贤义,拥有4家上市公司,与福耀集团的曹德旺并称为“玻璃大王”。李贤义身上有着深厚的“爱拼才会赢”精神,展现了福建人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拼搏风采。
李贤义旗下的4家上市公司业绩齐增,信义玻璃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在2020年财报中创下了历史新高,营收、毛利、纯利均达到历史新高。李贤义表示,虽然疫情对玻璃行业带来了短暂的影响,但中国是最快受控的国家之一,也是经济恢复较快的市场。信义玻璃在供应紧缩但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浮法玻璃平均售价创下新高,带动了集团整体经营业绩表现。
2020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李贤义的身家为105亿美元,排名224,而曹德旺的身家为41亿美元,排名806。他们都是福建人“爱拼才会赢”精神的典范人物,也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
李贤义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也积极回馈社会。他自小家境贫寒,15岁就离开校园,在社会上打拼。事业成功后,他设立了多个教育基金会,捐资捐赠超过10亿元,用于慈善公益、精准扶贫、文化交通、教育卫生、环保赈灾等领域。
李贤义的长子李圣泼,也积极参与公益及慈善事务,曾获得铜紫荆星章,以表扬他在社会福利服务和促进社区团结方面的贡献。李贤义本人,宽厚仁慈,为人低调,其二代更低调,比如李贤义的长子李圣泼,目前流传的照片都是数年之前的。
李贤义的事业起步于15岁时,他在泉州、晋江、石狮当地开拖拉机。上世纪70年代,他将车子给了自己村里的人,与几个亲朋好友,凑齐9个人一起组建了福建泉州市子英车队,当时有5部车辆。1982年,李贤义闯荡香港,最初是打工,后来,懂车的李贤义创办了一家小型汽配维修店;从一家小型汽配公司起步,李贤义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创造了玻璃工业的奇迹,他旗下的信义控股集团,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玻璃王国”。
李贤义也一手地产。1992年,李贤义创办了信义房地产。一场旷日持久的反倾销诉讼案后,让福耀的曹德旺、信义的李贤义,“一战成名”。2001年2月28日,美国商务部以倾销为由,决定对中国出口汽车挡风玻璃加征3%~124%的关税,包括福耀、信义在内的14家中国汽车玻璃厂商牵涉其中,这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宗“反倾销案”。获得胜诉的信义玻璃,赢得了海外市场,生意更是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