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有什么民间歌谣
1、东方红
这首歌曲原为陕北民歌〝骑白马〞。1943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骑白马〞的曲调编写成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歌〞,既有叙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欣悦心情。
2、康定情歌
是由四川宣汉的李依若创作于40年代,产生于四川康定的一首民歌。
3、太阳出来喜洋洋
是四川民歌,词和曲均出自于音乐家金鼓先生之笔。
曲调是以家乡的民间小调为基础改编而成,歌曲旋律自由,音域只有六度,歌曲中大量运用衬词“罗儿”“朗朗扯光扯”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衬词,流露出歌者的愉悦自得的心情,也使这首歌更加的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4、南泥湾
《南泥湾》是由贺敬之作词,马可谱曲的一首陕北民歌,此曲旋律优美、抒情。
5、黄河船夫曲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着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词作。
民歌起源
民歌起源于人类维持生存的物质活动﹐特别是生产劳动。它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口头创作形式。初期民歌创作﹐往往与音乐密不可分。有的还与舞蹈﹑音乐三位一体。后来的民歌﹐仍然与音乐有密切关系﹐如歌词的重叠﹑衬字等﹐都是因为歌唱的关系而形成的特点。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它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的曲调等形式特征,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史诗、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它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
B. 中国的民间歌谣、有哪些
1.《小白菜》:
是一首流传在我国河北等北方的一首民歌小调,它以非常优美的音乐素材和洗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天真的农村贫苦幼女的形象。
2.《兰花花》:
是刘燕平演唱的陕北民歌,由周家洛采集和再创造而成,并由党音之改编,后由朱逢博、郭兰英、王昆、李波 、阿宝等多人传唱。
3.《小看戏》:
汉族民歌区东北部平原民歌支区代表性民谣。《小看戏》表现出东北人特有的诙谐、风趣;舌尖颤音贯穿全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
4.《五哥放羊》:
是一首着名的山西民歌小调,多属于方言划分中的晋语区。因此,也就流传着相当数量的同文学或同音乐主题的民歌,《五哥放羊》是其中之一。
5.《沂蒙山小调》:
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