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哪个博物馆馆藏董源字画

中国哪个博物馆馆藏董源字画

发布时间:2022-04-16 02:53:26

① 董源的代表作是什么

董源 ,五代南唐画家。代表作《潇湘图》卷(纵50厘米,横141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其传世名作还有《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龙宿郊民图》、 《夏山图》卷(藏上海博物馆)。

② 故宫博物院手里有哪些堪称“国家宝藏”的惊世之作

在故宫众多绘画藏品中,不管是论是年代久远还是论绘画技巧,这一幅千里江山图只能称得上“精品”,而算不上“极品”。宫里有几件作品,千里江山图和它们一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展子虔的《游春图》

其他的不说,前段时间和《千里江山图》一同展出的一幅画作,和千里江山图比起来,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相传是隋代画家展子虔所做的《游春图》。

《游春图》是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作品,传为隋代画家展子虔所画。上有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6个字,可以说是一幅流传有序的中国早期山水画艺术珍品。整幅作品画面色彩浓丽厚重,山石树木均以矿物制成的石青、石绿颜料赋色,以青绿的色彩为主调,是早期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之作。

董源的《潇湘图》

董源被董其昌视为“南派”山水开山鼻祖,其画作风格对后世有着极其重要的印象。这幅藏在故宫的潇湘图,不以山之奇怪为美,而在一个文化的底蕴,这正是潇湘胜地人文的现实体现,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郭熙《窠石平远图》

五代至北宋时期,是书画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开创了中国书画史上的多个新的风格画风,其代表人物有李(成)郭(熙)董(源)巨(然)等,然而现今能见到的郭熙作品并不多,《窠石平远图》是其中署有年款的一幅,是郭熙晚年的杰作,也是欣赏他的画作和理解他的美术理论的绝佳作品。对于书画圈外的朋友们,这幅作品好像不怎么熟悉,但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名画。

卫贤的《高士图》

卫贤的这幅高士图构图严密,勾线劲挺,屋舍以界画法刻画准确、精细,山石及树木的皴笔密集,近树精心勾画,远树则勾、点结合,重在以墨色由淡至深层层烘染,显得质感凝重。除了作品本身非常好之外,这幅图还是一重要的断代作品,体现了五代时期绘画承上启下的特点,在这之前,唐代一般是以人物为主,这之后北宋一般以山水为主,这幅作品山水和人物并重, 在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在国家宝藏里还被拿出来专门与《千里江山图》做了比较,具体怎么表述忘记了,大概意思是:清明上河图能成为流传的佳作,这幅千里江山图也可以,真的很佩服宋徽宗的审美,几百年以后的时候,都被预测的这么清楚。清明上河图在其五米多长的画卷上,事无巨细的展现了东京汴梁的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并清楚地体现了北宋时期的建筑、生活状态、市场等多种情况,除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除了《清明上河图》,上面其他几件作品好像很多人并不是非常的熟悉。在故宫展示历代书画作品的时候,好像也没有像清明上河图和青绿山水图这样的引发“故宫跑”,而是在某个焦虑里“被遗忘”,如果要谈及书画史,这几幅作品都是绕不开的“巨作”。

③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了哪些中国书画珍品

以下是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中国书画目录 希望题主采纳给分哦
五代 传董源 溪岸图 220.3 x 109.2 cm
传董其昌 诗扇 17.0 x 52.1 cm
倪元璐 自书道中诗 16.8 x 47.9 cm
元 传夏永 吕洞宾过岳阳楼图 21.9 x 18.7 cm
元 传王振鹏 大明宫图 31.1 x 683.3 cm
元 传王振鹏 金明池龙舟图 34.3 cm x 53.8 m
元 传赵孟頫 花溪浴马图 39.1 x 402.6 cm
元 倪敬 寒梅图 106.5 x 24.8 cm
元 倪瓒 江渚风林图 59.1 x 31.1 cm
元 倪瓒 秋林野兴图 98.1 x 68.9 cm
元 倪瓒 虞山林壑图 94.6 x 35.9 cm
元 元人 人马图 45.1 x 38.1 cm
元 元人 仿吴道子观音坐像 102.9 x 51.8 cm
元 元人 冬鸦秃木图 41.6 x 37.3 cm (1)
元 元人 冬鸦秃木图 41.6 x 37.3 cm
元 元人 摹张雨双诗 29.8 x 160 cm
元 元人 摹李公麟九歌 32.1 x 467.4 cm
元 元人 摹李公麟蒙人马驼图 30.5 x 31.3 cm
元 元人 春郊牧羊图 24.1 x 24.8 cm
元 元人 梅竹石图 130.2 x 49.5 cm
元 元人 罗汉像 112.4 x 49.1 cm
元 元人 耕稼图 26.7 x 506.4 cm
元 元人 莲池水禽图 141.6 x 67.9 cm
元 元人 诗扇
元 元人 释迦三尊图 96.5 x 48.9 cm
元 元人 高士观梅图 94.6 x 29.2 cm
元 元人 黑猿图 24.4 x 23.8 cm
元 吴镇 老松屈曲图 166.1 x 82.6 cm
元 吴镇 芦滩钓艇图 31.1 x 53.8 cm
元 吴镇 高节凌云图 166.7 x 97.8 cm
元 唐棣 摩诘诗意图 128.9 x 68.7 cm
元 唐棣 霜浦归渔图 134.3 x 86 cm
元 夏永 黄鹤楼图 20.6 x 26.7 cm
元 姚彦卿 雪山行旅图 98.1 x 54 cm
元 张可观 露台观月图 26.7 x 24.8 cm
元 张羽 松轩春霭图 92.1 x 31.8 cm
元 张逊 松石图 90.8 x 41.9 cm
元 方从义 云山图 26.4 x 144.8 cm
元 李尧夫 达摩渡江图 85.6 x 34.1 cm
元 李衎 竹石图 189.9 x 55.2 cm
元 柯九思 仿文同竹枝图 107.6 x 47.6 cm
元 王冕 断桥香雪图 113 x 50.2 cm
元 王振鹏 维摩不二图 39.2 x 218.3 cm
元 王蒙 丹崖翠叠图 67.9 x 34.3 cm
元 王蒙 空林草亭图 25.1 x 28.3 cm
元 王蒙 素庵图 136.5 x 44.8 cm
元 盛懋 秋林渔隐图 102.6 x 33.3 cm
元 盛懋 秋林渔隐图 26.7 x 33.7cm
元 盛着 秋江垂钓图 25.9 x 27.4cm
元 罗稚川 古木寒鸦图 132.1 x 80.3 cm
元 耶律楚材 送刘满诗 36.8 x 283.8 cm
元 赵原 仿燕范山水图 24.9 x 77.5 cm
元 赵原 晴川送客图 95.3 x 35.2 cm
元 赵孟頫 即事绝句 133.4 x 53 cm
元 赵孟頫 双松平远图 26.8 x 107.5 cm
元 赵孟頫 右军四事 24.4 x 117 cm
元 赵孟頫一门 三世人马图 30.2 x 178.1 cm
元 赵苍云 刘晨阮肇入天台山图 22.5 cm x 564 cm
元 边鲁 牡丹孔雀图 169.9 x 102.2 cm
元 邓宇 竹石图 135.1 x 42.2 cm
元 钱选 兰亭观鹅图 23.2 x 92.7 cm
元 钱选 梨花图 31.3 x 96.2 cm
元 陆广 丹台春晓图 61.6 x 26 cm
元 颜庚 钟馗嫁妹图 24.4 x 253.4 cm
元 鲜于枢 石鼓歌 44.9 x 459.9 cm
元人 老僧月下读经图 74.6 x 33 cm
元明人 云行雨施图 44.8 x 190.8 cm
元明人 仿赵雍蒙人马戏图 26.7 x 172.7 cm
元明人 仿钱选归去来辞图 106.7 x 26 cm
元明人 宫苑婴戏图 139.4 x 76.2 cm
元末明初 仿王诜秋林鹤逸图 24.8 x 25.4 cm
吴宽 喜雨诗 17.1 x 49.5 cm
唐 唐人 四十三行灵飞经墨迹 20.8 x 8.9 cm
唐寅 一年歌 17.3 x 49.8 cm
宋 仿周昉戏婴图 30.5 x 48.6 cm
宋 传刘松年 春山曛暮图 24.8 x 26 cm
宋 传夏珪 泽畔疾风图 26 x 27 cm
宋 传屈鼎 夏山图 45.4 x 115.3 cm
宋 传李唐 观瀑图 25.1 x 25.7 cm
宋 传李唐 重耳复国图 29.4 x 828 cm
宋 传李嵩 货郎图 26.4 x 26.7 cm
宋 传李迪 寒柯山鹧图 23.8 x 24.1 cm
宋 传杨邦基 聘金图 26.7 x 142.2 cm
宋 传江参 百牛图 31.8 x 221.8 cm
宋 传燕文贵 江邨图 24.1 x 25.4 cm
宋 传燕文贵 秋山萧寺图 32.7 x 321.3 cm
宋 传王齐翰 待诏挑耳图 25.1 x 47.6 cm
宋 传直翁 药山李翱问道图 31.8 x 84.5 cm
宋 传赵令穰 江村秋晓图 23.7 x 104.1 cm
宋 传赵克夐 藻鱼图 22.5 x 25.1 cm
宋 传阎次于 松壑隐栖图 21.4 x 23
宋 传阎次于 风雨维舟图 24.8 x 27.3 cm
宋 传陈居中 胡骑春猎图 24.1 x 27.3 cm
宋 传黄宗道 射鹿图 24.6 x 78.9 cm
宋 周东卿 鱼乐图 30.8 cm x 593.7 cm
宋 夏珪 山市晴岚图 24.8 x 21.3 cm
宋 宋人 三猿得鹭图 24.1 x 22.9 cm
宋 宋人 乞巧图 161.6 x 110.8 cm
宋 宋人 仿周文矩宫中图 26 x 146.7 cm
宋 宋人 仿夏圭溪口垂钓图 23.2 x 23.8 cm
宋 宋人 仿夏珪冒雨寻庄图 25.6 x 26.4 cm
宋 宋人 仿李成寒林策驴图 161.9 x 100.3 cm
宋 宋人 仿范宽山水图 166.1 x 104.5 cm
宋 宋人 仿马远松荫玩月图 25.4 x 25.4 cm
宋 宋人 仿马远洞天论道图 24.8 x 25.2 cm
宋 宋人 佛祖降世图 104.5 x 53.7 cm
宋 宋人 冬雁图 31.4 x 28 cm
宋 宋人 别院春山图 26.2 x 286.5 cm
宋 宋人 吕洞宾过岳阳楼图 23.8 x 25.1 cm
宋 宋人 摹韩干圉人呈马图 30.5 x 51.1 cm
宋 宋人 新安汪氏谱牒 33.3 x 24.8 cm
宋 宋人 明皇幸蜀图 113.7 x 82.9 cm
宋 宋人 春光先到图 23.8 x 24.4 cm
宋 宋人 水牛图 23.2 x 24.1 cm
宋 宋人 泛舟柳塘图 23.3 x 24.9 cm
宋 宋人 猿鹿图 17.8 x 22.2 cm
宋 宋人 琉璃堂人物图 31.4 x 128.4 cm
宋 宋人 睢阳五老图毕世长像 40 x 32.1 cm
宋 宋人 竹梅小禽图 25.7 x 26.7 cm
宋 宋人 维摩诘经图 27.9 x 794.7 cm
宋 宋人 芦鹭图 25.2 x 26.2 cm
宋 宋人 豳风图 29.2 × 1398.9 cm
宋 宋人 雪景待渡图 25.1 x 25.7 cm
宋 宋人 雪桥买鱼图 24.8 x 26.0 cm
宋 宋人 风雨拉纤图 24.1 x 25.7 cm
宋 宋人 骑驴图 64.1 x 33 cm
宋 宋徽宗 翠竹双禽图 33.7 x 55.4 cm
宋 宋高宗、马和之 诗经国风画意 27.8 x 663.6 cm
宋 张即之 行书杜甫乐游原诗残卷 32.4 x 76.8 cm
宋 李公麟 孝经图 21.9 x 475.6 cm.part1
宋 李公麟 孝经图 21.9 x 475.6 cm.part2
宋 李结 西塞渔社图 40.6 x 136.5 cm
宋 梁楷 泽畔行吟图 22.9 x 24.3 cm
宋 米友仁 云山图 27.6 x 57 cm
宋 米芾 吴江舟中诗 31.1 x 557 cm
宋 苏轼 墨竹图 54.3 x 33 cm
宋 赵孟坚 梅竹三诗谱 34 x 353.1 cm
宋 赵孟坚 水仙图 33.2 x 374 cm
宋 郭熙 树色平远图 35.6 x 104.4 cm
宋 金处士 十王图五幅 129.5 x 49.5 cm
宋 马和之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六篇图 32.4 x 1304.9 cm
宋 马远 月下赏梅图 25.1 x 26.7 cm
宋 马远 观瀑图 25.1 x 26 cm
宋 马远 高士观瀑图 29.1 x 27.6 cm
宋 马麟 兰图 26.5 x 22.5 cm
宋 马麟 春山乔松图 25.2 x 26 cm
宋 高克明 溪山雪意图 41.6 x 241.3 cm (1)
宋 高克明 溪山雪意图 41.6 x 241.3 cm
宋 黄庭坚 廉颇蔺相如列传 33.7 x 1840.2 cm
宋 龚开 壶天乐图 29.8 x 431.8 cm
宋元人 六马图 46.2 x 168.3 cm
宋光宗 五言联团扇 21.3 x 21 cm
宋孝宗 池上诗团扇 22.9 x 24.4 cm
宋孝宗 渔父诗团扇 23.5 x 25.4 cm
宋理宗 暮春诗团扇 24.4 x 23.5 cm
宋理宗 枝上诗团扇 27.9 x 24.1 cm
宋理宗 湖上诗团扇 25.1 x 25.1 cm
宋理宗 潮声联团扇 20.8 x 22.1 cm
宋理宗 秋深联团扇 23.7 x 17.8 cm
宋至明 传宋徽宗 荔枝山雀图三幅
宋高宗 天山诗团扇 23.5 x 24.4 cm
张凤翼 七言律诗 15.9 x 49.5 cm
文彭 临献之地黄汤帖 15.2 x 48.3 cm
文征明 三诗 16.2 x 51.4 cm
文征明 夏日雨后书诗扇 16.2 x 49.5 cm
明 丁云鹏 十八罗汉图 21 x 233.7 cm
明 传仇英 星宿神形图 19.2 x 402 cm
明 传仇英 清明上河图 29.2 x 645.2 cm
明 传仇英 白描罗汉图 34.4 x 524.2 cm
明 传仇英 鞑靼狩猎图
明 传吴宽 扇面17.5 x 49.5 cm
明 传周天球 扇面 17.5 x 54.0 cm
明 传唐寅 冬景图 18.4 x 51.1 cm
明 传唐寅 墨竹图 29.1 x 150.2 cm
明 传唐寅 蕉叶睡女图 20.3 x 61.0 cm
明 传张弼 千字文 31.1 x 755.7 cm
明 传彭年 书扇 16.5 x 47.0 cm
明 传文嘉 湖岸亭图 17.5 x 49.5 cm
明 传文彭 扇面 19.1 x 53.3 cm
明 传文征明 山水 18.1 x 52.1 cm
明 传文征明 玉兰图 27.9 x 133 cm
明 传王宠 扇面 17.1 x 50.8 cm
明 传王穉登 扇面 16.8 x 49.5 cm
明 传董其昌 仿米家山水图 25.9 x 219.1 cm
明 传蓝瑛 仿黄公望山水 16.8 x 52.1 cm
明 传陆治 山水 18.4 x 48.9 cm
明 传陈洪绶 扇面 16.2 x 50.5 cm
明 传陈洪绶 花瓶图 162.2 x 60 cm
明 传陈淳 花卉图册 32.5 x 57.3 cm
明 倪元璐 云石图 130.8 x 45.4 cm
明 刘俊 汉殿论功图 166.4 x 106 cm
明 卞文瑜 秋窗读易图 26 x 108 cm
明 吴弈 篆书怡松卷首 32.4 x 144.8 cm
明 周天球 人日雪霁集虎丘诗页 18.7 x 30.5 cm
明 周天球 扇面 18.3 x 53.7 cm
明 唐寅 垂虹别意图 29.7 x 107.6 cm
明 唐寅 山水八段图 32.4 x 413.7 cm
明 唐寅 春雷墨竹图 17.3 x 49.8 cm
明 唐寅 答门生李子元诗 27 x 25.1cm
明 唐寅 致若容札 26.7 x 64.1 cm
明 唐寅 苇渚醉渔图 72.2 x 37 cm
明 唐寅 薛涛戏笺 30.8 x 30.8 cm
明 唐寅 观瀑图 52.7 x 24.8 cm
明 夏昶 清风高节图 203.4 x 59.7 cm
明 姚绶 文字饮诗书画 23.3 x 77.2 cm
明 宋克 七言律诗 26.7 x 69.2 cm
明 宋珏 手札 22.4 x 24.4 cm
明 宋珏 手札 29.2 x 45.7 cm
明 居节 雨后诗 15.9 x 47.8 cm
明 张瑞图 后赤壁图 27.9 x 320 cm
明 张瑞图 赤壁赋 28.9 x 19.1 cm
明 张路 习画图 148.9 x 98.7 cm
明 恽向 山水册十开 26 x 15.2 cm
明 戴进 涉水返家图 167.6 x 82.6 cm
明 文从简 扇面 16.5 x 53.3 cm
明 文仲义 书扇 16.8 x 49.2 cm
明 文嘉 为项元汴作山水图 117.5 x 39.8 cm
明 文嘉 致姚制函 21.6 x 38.7 cm
明 文彭 送林俊还闽诗稿 29.2 x 39.7 cm
明 文征明 上岳丈吴愈函 22.9 x 30.8 cm
明 文征明 东林避暑图 31.8 x 108 cm(缺一幅)
明 文征明 小楷陆机文赋 23 x 117.8 cm
明 文征明 拙政园八景 26.4 x 27.3 cm
明 文征明 潇湘八咏册页 21.0 x 19.7 cm
明 文征明 藂桂斋图 31.6 x 56.2 cm
明 文征明 高士隐居图 95.3 x 45.7 cm
明 明人 仿仇英山水 37.9 x 240 cm
明 明人 仿仇英苏惠织锦璇玑图 25.6 x 311.8 cm
明 明人 仿吴镇墨竹图 31.8 x 665.5 cm
明 明人 仿夏圭长江万里图 59.4 x 487.7 cm
明 明人 传吴镇墨竹图 34.3 × 527.7 cm
明 明人 传李公麟神仙图 34.0 x 215.9 cm
明 明人 四时山水图 35.1 x 569.9 cm
明 明人 胡笳十八拍 28.6 x 1196.3 cm
明 李乔 书扇 16.5 x 51.4 cm
明 杜堇 伏生受经图 147 x 104.5 cm
明 杨文骢 书扇 16.8 x 53.3 cm
明 汪懋麟 书扇 15.9 x 48.9 cm
明 沈仕 双诗 18.4 x 49.5 cm
明 沈周 四季花卉图 27.5 x 504.8 cm
明 沈周 溪山秋色图 20.6 x 640.7 cm
明 沈周 雨夜幽寂图 79.7 x 33.3 cm
明 沈周、文征明 山水合璧图 36.8 x 1729.3 cm
明 沈度 致梁仲仁书 26 x 33.7 cm
明 焦竑 手札 27 x 16.8 cm
明 王宠 致南村书 25.7 x 34.0 cm
明 王穉登 七言诗 18.1 x 51.4 cm
明 王穉登 残稿 24.4 x 40.2 cm
明 王穉登 短札 24.6 x 13.5 cm
明 王衡 书诗 19.1 x 56.5 cm
明 王鏊 书诗 17.1 x 50.2 cm
明 王鏊 尺牍 24.1 x 29.2 cm
明 王鏊 赠别诗 207 x 63.5 cm
明 范允临 书扇 17.8 x 53.3 cm
明 莫是龙 书花底诗 15.2 x 48.4 cm
明 董其昌 书谢惠连雪赋 26.7 x 183.7 cm
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册页 32.1 x 23.2 cm
明 董其昌 山水八景册页 24.4 x 16 cm
明 董其昌 王维五言绝句诗 188.9 x 74.3 cm
明 董其昌 致陈继儒二札 23 x 23 cm
明 董其昌 荆溪招隐图 26 x 92.6 cm
明 蓝瑛 仿宋元图册 31.6 x 24.8 cm
明 蓝瑛 春江渔隐图 184.8 x 90.8 cm
明 蓝瑛 红友图 148.9 x 47.3 cm
明 薛明益 手札 14.6 x 45.7 cm
明 谢环 杏园雅集图 37.1 x 243.2 cm
明 赵左 仿大痴山水 24.4 x 631.5 cm
明 邢侗 兰州诗 15.2 x 48.3 cm
明 邹之麟 书诗 16 x 52.4 cm
明 郑重 搜山图 27 x 847.1 cm
明 钱榖 兰亭修契图 24.1 x 435.6 cm
明 阮大铖 书扇 17.8 x 50.2 cm
明 陆应阳 书扇 15.1 x 46.7 cm
明 陆治 桃花锦浪图 16.5 x 46.7 cm
明 陆治 种菊图 106.7 x 27.3 cm
明 陈元素 书诗 17.5 x 53 cm
明 陈名夏 书扇 16.5 x 52.1 cm
明 陈洪绶 准提佛母法像 125.1 x 48.4 cm
明 陈洪绶 扇面合册 24.1 x 52.1 cm
明 陈洪绶 摹古册页 17.8 x 17.8 cm
明 陈洪绶 林亭清话图扇面 20.3 x 55.9 cm
明 陈洪绶 画册 22.2 x 9.2 cm
明 陈洪绶 陈小莲 杂画册十一开 22.2 x 21.7 cm
明 陈淳 溽暑花卉图 320.4 x 99.7 cm
明 陈淳 重阳诗 17.1 x 51.4 cm
明 陈继儒 书李白登庐山观瀑布诗 18.4 x 51.4 cm
明 陈继儒 书诗 16.5 x 49.5 cm
明 陈继儒 刘敬仲记 30 x 15.6 cm
明 陈继儒 诗赠董其昌 21.9 x 29.8 cm
明 项元汴 山水诗画 30.2 x 92.7 cm
明 项圣谟 山水花鸟册页 28.3 x 22.5 cm
明 项圣谟 梅枝图16.5 x 50.8 cm
明 项圣谟 秋景图页 24.8 x 33 cm
明 魏之克 金陵四季图 31.3 x 1183.6 cm
明 黄道周 松石图 173 x 47 cm
明 龚鼎孳 书扇 16.5 x 52.1 cm
明清人 仿李公麟白莲社图 30.2 x 593.1 cm
明清人 仿李公麟群仙理佛图 34 x 215.9 cm
明清人 仿赵孟頫山阴修契图 33.3 x 348 cm
明清人 仿赵孟頫相马图 30.5 x 102.9 cm
明清人 仿郭忠恕洛阳辋川图 31.8 x 490.2 cm
明清人 传仇英仿李昭道湖畔宫图 35.9 x 27.0 cm
明清人 传倪瓒九龙山居图并十三跋 27.9 x 146.1 cm
明清人 传李公麟龙王请斋图 147.3 x 28.9 cm
明清人 传沈周 四松图 154.0 x 60.3 cm
明清人 传沈周 帆艇图 24.4 x 37.6 cm
明清人 传沈周 柳亭图 24.3 x 37.5 cm
明清人 传沈周 秋叶图 24.4 x 37.8 cm
明清人 传沈周 过桥图 24.4 x 37.6 cm
明清人 传沈周山水 17.5 x 52.7 cm
明清人 传沈周秋渚浴禽图 29.2 x 453.1 cm
明清人 传钱选洗象图 34.0 x 57.2 cm
明清人 传陈淳山水 32.7 x 750.6 cm
明清人 养正图十则 34.3 x 52.1 cm
明清人 写经三卷
明清人 摹赵孟頫西成归乐图 22.9 x 89.5 cm
明清人 翎毛图 32.9 x 199.7 cm
杨妹子 春日诗团扇 23.2 x 24.4 cm
杨妹子 蔷薇诗团扇 23.5 x 24.5 cm
沈周 为汉文诗 16.5 x 47 cm
清 传八大山人 书画册页 19.7 x 17.6 cm
清 传恽寿平 山水 17.5 x 52.1 cm
清 传恽寿平 桂图 20.6 x 30.5 cm
清 传恽寿平 百花图 41.9 x 649 cm
清 传恽寿平 菊图 30.2 x 20.6 cm
清 传査士标 书扇 15.9 x 51.4 cm
清 传王原祁 仿倪瓒山水 16.5 x 49.5 cm
清 传王时敏 山水 16.5 x 52.1 cm
清 传王翚 中秋夜景图 57.2 x 40.6 cm
清 传王翚 仿燕文贵山水 16.5 x 48.9 cm
清 传王翚 采苓图 17.1 x 50.8 cm
清 传王鉴 仿徽宗山水 16.2 x 52.1 cm
清 传王铎 扇面 16.2 x 51.4 cm
清 八大山人 与文玉书 17.1 x 49.5 cm
清 八大山人 双鹰图 187.3 x 90.2 cm
清 八大山人 山水册页 18.7 x 23.2 cm
清 八大山人 山水十二册页 25 x 34 cm
清 八大山人 致鹿邨先生十札 19.7 x 13.8 cm
清 八大山人 荷塘戏禽图 27.3 x 205.1 cm
清 八大山人 鱼石图 135.3 x 61 cm
清 弘仁 幽谷泉声图 102.9 x 41 cm
清 恽寿平 临帖三种 17 x 50.8 cm
清 恽寿平 仿宋元诸家山水册 27 x 39.7 cm
清 恽寿平 夏夜荷塘图 209.1 x 98.3 cm.jpg
清 恽寿平 花卉 17 x 50.8 cm
清 樊圻 为玉翁作山水册 15.2 x 18.9 cm
清 樊圻 山水册 16.8 x 20.3 cm
清 法若真 画说 31.1 x 367 cm
清 王原祁 为瞻亭作山水 95.3 × 47 cm
清 王原祁 仿吴镇山水图 108.6 x 51.4 cm
清 王原祁 江国垂纶图 26 x 146.1 cm
清 王原祁 辋川图 35.6 x 545.5 cm
清 王时敏 仿黄公望山水 15.7 x 49.5 cm
清 王时敏 仿黄子久山水图 134.6 x 56.5 cm
清 王时敏、王鉴 仿古山水册 25.7 x 16.5 cm
清 王翚 仿巨然燕文贵山水图 31.1 x 402.3 cm
清 王翚 仿李成雪霁图 112.7 x 35.9 cm
清 王翚 太行山色图 25.3 x 209.4 cm
清 王翚 康熙皇帝南巡图第三卷(济南至泰山) 67.9 x 1393.8 cm
清 王翚 溪山雨霁图 114 x 45.4 cm
清 王翚 雨过山图 16.4 x 49.2 cm
清 王翚、王时敏 仿古山水册 22 x 33.8 cm and 25.4 x 33 cm
清 王鉴 仿古山水册页 29.8 x 31.4 cm
清 王铎 尺牍 27.3 x 15.2 cm
清 王铎 山水图 55.9 x 27 cm
清 石涛 五诗 17.5 x 44.5 cm
清 石涛 人物山水图 21.6 x 28.6 cm
清 石涛 十六罗汉图 46.4 x 598.8 cm
清 石涛 四季景观册页 21 x 31.4 cm
清 石涛 寻仙册页 14.9 x 27.3 cm
清 石涛 山水 17.5 x 44.5 cm
清 石涛 归棹册页 21.1 × 13.5 cm
清 石涛 游张公洞之图 45.9 x 286.4 cm
清 石涛 秋林人醉图 161 x 70.5 cm
清 石涛 重阳山水 71.6 x 42.2 cm
清 石涛 野色册页 27.6 x 24.1 cm
清 石涛 题忍菴画像 58 x 136.8 cm
清 石涛 黄山三十六峰意图 205.9 x 78.7 cm
清 翁同龢 一笔虎 129.5 x 67.3 cm
清 郑燮 兰竹图 34.9 x 374.7 cm
清 郑燮 远山烟竹图屏 179.1 x 68.3 cm
清 金农 为马曰琯作画诗 16.8 x 26.4 cm
清 金农 册页 28.6 x 23.8 cm
清 金农 梅花册页 25.4 x 29.8 cm
清 髡残 石梁飞瀑图 125.7 x 61 cm
清 龚贤 云山居图 325.1 x 112.4 cm
清 龚贤 冬景山水图 165.7 x 48.9 cm
清 龚贤 十二月令山水册 30.2 x 62.9 cm
清 龚贤 山水册 22.2 x 44.1 cm
清 龚贤 树景山水册 15.9 x 19.1 cm
清 龚贤 水墨山水册配诗 27.3 x 41 cm
王谷祥 五言律诗两首 16.2 x 47.3 cm
王铎 临虞世南贤兄帖 16.8 x 52.7 cm
祝允明 书陈鹤诗 19.1 x 49.5 cm
董其昌 节书归去来辞 17.5 x 50.5 cm

④ 潇湘图的画作简介

本幅无作者款印, 明朝董其昌得此图后视为至宝,并根据《宣和画谱》中的记载,定名为董源《潇湘图。
《潇湘图》为五代董源作,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末继董其昌之后递入袁枢(袁可立子)收藏。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袁枢的家乡河南睢州城先后遭受李自成的兵火和河决水灾,袁可立尚书府第藏书楼内书画藏书毁于一旦,仅此数帧卷轴往返千里为袁枢辗转至江苏浒墅钞关寓所随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灾,得以流传至今,传为中国乃至世界名画收藏史上之佳话。袁枢自跋曰:“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得于董思白年伯家,原值加四帑焉”。崇祯十六年,王铎在浒墅关袁枢寓所见到此画甚为感慨,并将这一好事跋于卷端。王觉斯跋云:“袁君收藏如此至宝,葵邱城堕家失,有此数帧不宜郁宜快也。”清姚际恒《好古堂家藏书画记》对此也有清晰记载:“盖以袁获此归旋,遭流寇之乱,此卷无恙。思翁(董其昌)殁后,为中州袁伯应所得。伯应名枢,乃思翁年侄(董其昌与袁可立为同年)。崇祯十五年榷浒墅,购诸其家,亦私记于后。”
上有董其昌跋三、袁枢跋一,王铎跋一。有“袁枢私印”(重一)、“袁枢之印”(重一)、“睢阳袁氏家藏图书记”。明“袁枢鉴赏”书画之章、“袁枢印信”、“伯应”等印记。
董源存世真迹极少,目前国内仅有三件,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袁枢是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历来为藏家所推重。董其昌卒后,一生最喜爱的“四源堂”四幅名画多归袁枢。
入清后经卞永誉、安岐收藏,其后入藏于内府,溥仪出宫时带到长春,抗日战争后流散于民间。1952年经一代大师张大千自香港捐卖给中国政府,1959年文化部文物局拨故宫博物院收藏至今。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连绵,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峦多运用点子皴法,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表现了山石的起伏凹凸。画家在作水墨渲染时留出些许空白,营造云雾迷蒙之感,山林深蔚,烟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渔舟点缀其间,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此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
2008年5月,正在故宫武英殿书画馆进行的“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突然闭馆一天,对外宣称是因为内部装修,而真实原因却是因为其中展出的一件国宝级文物——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卷》原迹,被展柜上部的滴水淋湿,致使受损处裱纸开粘。受损部位正好在画幅核心部位的舟船上。这件受损的《潇湘图卷》是故宫收藏的唯一一件董源真迹,属于一级甲等文物,极为珍贵。

⑤ 董源的传世作品

《潇湘图》卷,明末经由河南人袁枢(袁可立子)至浒墅关寓所随身珍藏得以躲过兵燹,现藏故宫博物院;
《夏山图》卷,明末经袁枢等收藏,现藏上海博物馆;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
《溪岸图》明末经睢阳袁枢收藏,今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龙宿郊民图》及《洞天山堂》二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国山水画的成熟阶段,形成了不同风格,后人概括为“北派”与“南派”两支。董源的《潇湘图》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的开山之作。董源现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潇湘》、《夏山》、《龙宿郊民》、《溪岸图》等图。《潇湘图》卷,五代,纵50厘米,横141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自董其昌后,睢阳袁枢(袁可立子)成为收藏董源、巨然作品的集大成者,董、巨藏品之富胜过董其昌,惜由于明亡袁枢抑郁绝食而死,藏品流散。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⑥ 董源的作品欣赏

五代 董源 绢本设色 纵50.2厘米 横14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潇湘图》画的是江南景色。画中山峦连绵, 云雾暗晦,山水树石都笼罩于空灵朦胧之中, 显得平淡而幽深, 苍茫而深厚。岸边船上有几组人物, 远处坡下有张网的渔人和船只。此画以花青运以水墨, 清淡湿润, 山石用笔点染, 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 显得浑厚滋润, 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 郁郁葱葱俱得以表现。董源的山水画对后世的文人画影响巨大, 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 董源画法“水墨类王维, 着色如李思训”,对其评价很高。 五代 董源 绢本 水墨淡设色 纵49.2厘米 横313.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五代宋初对董源的山水画成就并不重视,北宋米芾对他的画作了极高的评价,明代的董其昌对董源则是推崇备至,将董源作为山水画发展史上的正宗对待,又把董源同王维、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后贯穿,组成文人画系。《夏山图》构图从高远取景, 整幅重岚叠冈, 渊渚烟汀, 树木华滋、牛群放牧, 一派江南山乡气象。画中树木、山石, 全用墨点簇皴而成, 树木浓重厚实, 有葱郁繁茂之感, 山石用雨点皴法, 干笔、湿笔、破笔、浓淡相参, 极尽变幻莫测之奇。此画曾经明末袁枢收藏。 董源《溪岸图》笔墨与传世五代作品《高士图》和《江行初雪图卷》相似。单国霖告诉记者,“当时,启功先生、傅熹年先生均将此作认定为北宋初期五代末期。大都会博物馆后来为这张画做了一个红外线检测,发现这张图画经过3次装裱,3次补的绢都不一样。而且,其上还有南宋贾似道、明末袁枢等人的印章。《溪岸图》曾经在上世纪40年代被徐悲鸿收得。张大千得知《溪岸图》现身,便托人转告徐,愿意用自己任何收藏与之交换《溪岸图》。不过,在张大千得到这幅令他爱不释手的古画之后的若干年,他又将之带出国去卖给了书画经营商、大收藏家王季迁。直至上世纪80年代,王季迁才将此画出手卖给了华人企业家唐氏。最后,由唐氏出面捐给大都会博物馆。

⑦ 我国古代着名画家姓名和代表作

先告诉你到元朝的。
【魏晋南北朝】
顾恺之(约31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人。擅画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画界三杰"。他的绘画的传世摹本有《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卷、《列女仁智图》卷等几种,以《洛神赋图》数量最多。此外,他所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艺术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
陆探微(?-约485),吴(苏州)人。他的画被南齐的谢赫评为当代之冠。但是他的画现在一张也没有传下来。后人把他和顾恺之归在一起,作为"密体"的代表画家。
张僧繇,吴(苏州)人。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今有唐人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现已流往日本,但这幅画的用笔和记载并不相同。他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
萧绎(508-554),称梁元帝,字世诚,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记载里说他善画佛画、鹿鹤、景物写生,技巧全面,尤其善于画域外人的形貌。传世的《职贡图》是北宋年间的摹本。
曹仲达,记载中说他善画佛画,也长于泥塑,已无传世作品。
杨子华,只有一卷传为宋临的《北齐校书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是我们今天唯一能见到的杨氏的卷轴画。

【隋唐】
展子虔,善画人物、车马、楼阁、山水,尤以画山水闻名。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游春图》被认为是其传世之作,这也是现存的最早的卷轴画。
董伯仁,汝南(今属河南)人。多才艺,工画佛像、人物、楼台、车马,与展子虔同时入隋,并称"董展"。《贞观公私画史》、《宣和画谱》等着录其作品6件,今画迹已无存于世。
郑法士,吴(苏州)人。善画人物、楼台,师法张僧繇,曾于上都海觉寺等多处作壁画。《贞观公私画史》、《宣和画谱》等着录其作品20件,今已不传。
李思训(651-716),字建,一作建景,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宗室。擅画青绿山水,受展子虔的影响,笔力遒劲。传为他的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江帆楼阁图》轴和《明皇幸蜀图》。

王维(699-759),字摩诘,着名诗人,原籍祁(今山西祁县),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其名作《辋川图》即为后者。可惜至今已无真迹传世。传为他的《雪溪图》及《济南伏生像》都非真迹。

张璪,字文通,吴郡(苏州)人,擅画山水树石,长于破墨,尤工画松,传说可以双管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已无作品传世。但他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后世的绘画理论有极大的影响。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名臣魏征外孙。以书法名世,也擅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画鹤尤其生动,绘画作品已无存。

曹霸,谯郡(今安徽亳县)人。画承家学,擅画马,亦工肖像。今画迹已不传。

韩干,京兆(今西安)人,擅画肖像、人物、鬼神,尤精于画马。现存作品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牧马图》册页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的《照夜白图》卷。另有旧题《韩干神骏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今定为五代人仿作。

韦偃,长安(今西安)人,擅画人物、鞍马及山水。今可以通过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一画来了解其风范。

边鸾,京兆(今西安)人。擅画禽鸟和折枝花木,亦精蜂蝶,在花鸟画独立成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传世作品有《梅花山茶雪雀图》,图录于《唐宋元明名画大观》。

刁光胤(约852-935),名刁光,一作光引,长安(今西安)人。擅画龙水、竹石、花鸟等,一生作画勤奋,多为花鸟,为五代着名画家黄筌老师,亲授其艺。传世作品《写生花卉册》已被定为伪托之作。

【五代两宋】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人。藏于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的《琉璃堂人物图》卷为清人摹本。
顾闳中,江南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善诗书画,画承阎立本风格,后自成一家。传世作品有藏于日本京都高台寺的《十六罗汉像》,为宋摹本。
徐熙,金陵(今江苏南京)人。擅画花木、禽鱼、蔬果,可惜其真迹已无,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雪竹图》被认为可以反映徐熙的风格。
黄筌(903-965),字要叔,成都人。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写生珍禽图》卷。
荆浩,字浩然,沁水(今属山西)人,五代后梁画家。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匡庐图》相传是他的作品。
关仝,一作同,长安(今西安)人,在北宋时与李成、范宽并称"三家山水"。传世作品有《关山行旅图》与《山溪待渡图》,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干,江宁(今南京)人,擅画山水、林木、楼观等。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江行初雪图》是他流传的唯一作品。
董源(?-962),字叔达,锺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现存真迹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龙宿郊民图》,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夏山图》和辽宁博物馆的《夏景山口待渡图》以及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潇湘图》和藏于美国王季迁处的《溪岸图》。
巨然,江宁(今南京)人。工山水,传世真迹有《秋山问道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万壑松风图》(上海博物馆藏)、《山居图》(日本斋藤氏藏)与《溪山图》(藏处不详)等。另外,历来被断为巨然真迹的《层岩丛树图》、《萧翼赚兰亭图》(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溪山兰若图》(藏美国克利夫兰美术博物馆)。
赵佶(1082-1135),神宗第十一子,在位25年。传世作品中,《祥龙石图》、《芙蓉锦鸡图》、《听琴图》、《雪江归棹图》(以上均藏于故宫博物院)、《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翠竹双雀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等作品皆被专家认定为是画院中高手代笔之作。只有藏于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的《四禽图》卷、上海博物馆藏的《柳鸦图》卷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池塘秋晚图》被认定是他的亲笔。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舒城(今安徽潜山)人。《莲社图》和《西园雅集图》等作品,今有摹本传世。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传本《免胄图》和《孝经图》的真伪尚待研究。
梁楷,祖籍东平(今属山东),居钱塘(杭州)。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传世的《秋柳飞鸦图》(故宫博物院藏)、《六祖破经图》、《六祖截竹图》(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泼墨仙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都是以极其简练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出来的。《泼墨仙人图》中的仙人系以大笔蘸墨画人物的衣着,寥寥数笔勾写人物面目,生动传神,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创造。上海博物馆藏的《八高僧故事图》卷和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藏的《释迦出山图》则造型严谨,用笔谨慎,与减笔法面貌不同。日本还藏有一幅《太白行吟图》,系仿本。
龚开(1222-约1304),字圣予,号翠岩,淮阴(今属江苏)人。传世作品主要有: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中山出游图》卷、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骏骨图》卷。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属山东)人,工界画,尤擅舟车、市桥,自成家数。故宫博物院藏所《清明上河图》是其传世名作。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伪托之作。
苏汉臣,开封人,擅画道释人物,尤长于画儿童。今传有《秋庭婴戏图》轴(故宫博物院藏),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货郎图》轴。
李嵩,钱塘(杭州)人。山水、花鸟、人物皆能。上海博物馆藏有《西湖图》卷,故宫博物院藏有其《观潮图》及表现节令花卉的《花篮图》。另有《骷髅幻戏图》轴藏于故宫博物院。
黄居寀(933-?),字伯鸾,成都人。其传世作品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山鹧棘雀图》轴。
赵昌(?-约1016),字昌之,广汉(今四川剑南)人。擅画花果,作品传世极少,故宫博物院藏《写生蛱蝶图》卷传为其作品。
易元吉,字庆之,长沙人。善画獐、猿及花果禽鸟等。今传有《聚猿图》(藏日本)。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属江西)。除擅画花鸟外,也擅画道释鬼神,创作不少壁画。故宫博物院藏有其《寒雀图》卷。
文同(1018-1079),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广东博物馆藏有《墨竹图》一轴,系此轴临本。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枯木竹石合卷》,真伪待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墨竹图》轴,系传派作品。
扬补之(1097-1169),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又号清夷长者,南昌人。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四梅花图》卷,故宫博物院还藏有《雪梅图》卷等。
赵孟坚(1199-?),字子固,号彝斋,擅画水墨白描水仙、梅花、兰、竹石等,风格清秀淡雅。今传世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墨兰图》卷、《岁寒三友图》页、《水仙图》卷。
李公麟(生平事迹见前),传世作品中的《五马图》是最为可信的真迹之一。
祁序,江南人,工花竹翎毛,擅画水牛。今存《江山放牧图》卷,藏于故宫博物院。
李成(?-967),字咸熙,擅画山水自娱。唯有藏于日本的《读碑窠石图》被确认为真迹。
范宽,一名中正,字中立,陕西华原人。传世作品有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的《秋江渔艇图》卷。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人。其传世作品相对较多,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树色平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早春图》及《关山春雪图》、上海博物馆藏《幽谷图》、南京大学藏《山村图》、云南省博物馆藏《秋山行旅图》和故宫博物院藏《窠石平远图》等。
燕文贵,吴兴(今属浙江)人。现存他的作品有《溪山楼观图》卷,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日本所藏的《溪风图》亦是真迹。
王诜,字晋卿,居开封。代表作为故宫博物院藏的《渔村小雪图》卷和上海博物馆藏的《烟江叠嶂图》青绿、水墨各一卷。
米芾(1051-1107),字符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润州。为人天资高迈、癫狂放达,冠服效唐人,有"米颠"之称。擅画水墨山水,多信笔为之,不取工细,创"米家山"画法。还喜画古圣贤像。今日所能见到的画迹,只有故宫博物院藏其书法作品《珊瑚帖》的书后所画珊瑚一枝,笔法浑然,如写字。
米友仁(1068-1165),字符晖,米芾长子。传世画迹较多,故宫博物院藏《潇湘奇观图》、《云山墨戏图》两卷,上海博物馆藏有《潇湘白云图》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云山图》卷。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作品传世极少,仅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雪霁江行图》可资研究。
王希孟,画史无传。创作了《千里江山图》。
李唐,字晞古,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万壑松风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李唐70岁左右的手笔,反映了李唐北宋时期的山水画面貌。藏于同一地的《江山小景图》卷与前幅的格调接近。
刘松年,钱塘(杭州)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四景山水》卷是其山水画代表作。
马远,字遥父,山西永济人,故宫博物院所藏《踏歌图》可称是他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
夏圭,字禹玉,钱塘(杭州)人,画风与马远极为相近,构图亦多空白,人称"马半边",画史中多以"马、夏"并称。代表作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其《溪山清远图》卷,《山水十二景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的《遥岑烟蔼图》和藏于美国弗利尔博物馆的《洞庭秋月图》轴。

【辽金元】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赵孟頫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均有很深造诣,以书画成绩最为突出。其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山水、人物、竹石、花鸟均长;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工笔、写意、青绿、水墨都十分精彩。其赵孟頫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并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的口号。传世山水画作品主要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的《幼舆丘壑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鹊华秋色图》卷、上海博物馆藏《重江叠嶂图》卷和《吴兴清远图》卷以及故宫博物院藏的《水村图》卷等。
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号房山,大都房山(今属北京)人。他能诗善画,工山水、墨竹等。主要传世作品有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云横秀岭图》轴和《春山晴雨图》轴,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春云晓霭图》轴、《横山晴霭图》卷、《墨竹坡石图》轴等。
任仁发(1254-1327),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今属上海)人。传世主要作品有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出圉图》卷、《二马图》卷、《张果见明皇》卷等。
颜辉,字秋月,浙江江山人,生卒不详。传世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水月观音图》轴、《李仙图》,河南省博物馆藏《山水图》轴等。
张渥,字叔厚,号贞期,又号江海客,传世作品有《九歌图》
王绎,字思善,自号痴绝生,其先为睦州人,着有《写像秘诀》一文。其存世作品仅与倪瓒合作的《杨竹西小像》,藏于故宫博物院。
钱选(13世纪至14世纪初),字舜举,号玉潭,别号巽峰、清癯老人、习懒翁、霅溪翁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传世作品主要有:上海博物馆藏《浮玉山居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山居图》卷、《八花图》卷,天津艺术博物馆藏《花鸟》卷和《白莲花图》卷(山东朱檀墓出土,藏山东省博物馆)等。

王渊,字若水,号澹轩,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人物,尤精花鸟竹石。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故宫博物院藏《山桃锦鸡图》、《墨牡丹图》、山西省博物馆藏《花鸟》轴、上海博物馆藏《花竹禽雀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桃竹春禽图》轴等。

李衎(1244-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燕(今北京)人。其存世作品主要有《四清图》卷(后半卷藏于故宫博物院,前半卷藏美国纳尔逊博物馆)、《双钩竹图》轴、《沐雨图》轴、《新篁图》轴、《墨竹图》卷(以上藏故宫博物院)和《新篁树石图》轴(南京博物院藏)等。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传世作品主要有:《清閟阁墨竹图》轴、上海博物馆藏《双竹图》轴等。

顾安(1289-1364),字定之,自号迂讷老人。祖籍淮东,平江(苏州)人。传世主要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幽篁秀石图》轴、《新篁图》、《风雨竹图》、《墨笔竹石》轴等。

王冕(?-1359),字符章,号煮石山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传世主要梅花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墨梅图》卷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枝早春图》轴等。

郭畀(1280-1335),字天锡,号思退,祖籍洺水,居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传世作品有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幽篁枯木图》卷等。
元四家中的吴镇和倪瓒也都善画竹石题材。吴镇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竹谱册》传世。倪瓒的传世竹石作品有故宫博物院藏《竹枝图》卷、《怪石丛篁图》轴等。

⑧ 介绍一下画家董源

五代、北宋四大山水画家(南方山水画始创者):董源
董源简介:

南方山水画的开创者董源、巨然被画史并称“董巨”,北方山水画的开创者荆浩、关仝,史称“荆关”,四人合为五代、北宋间的四大山水画家。

董源:(?-962)五代南唐杰出画家。源,一作元,字叔达。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亦作江南人。原为南唐画院画家,后入宋。南唐时,中主李璟朝(943-961)时任后苑副使,故号“董北苑”。

擅画秋岚远景,多描写江南真境,不作奇峭的笔墨,兼画龙水、钟馗,无不臻妙。所写风雨溪谷、烟云晦明、千岩万壑、山石泷水、使人遐想。其画山手法,用笔多细长圆润,形似披麻,水用 纹,树木多亭直,树叶多用单笔、夹笔、皴法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用破式渲染,辅以点苔,充分阶段表现出南方山水风景秀润多姿。

早年学李思训,亦师王维。工画山水、牛虎、人物。最擅山水,作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溪桥渔浦、洲渚掩映的江南一带山景水色,不为奇峭之笔,开创平淡天真的江南画派特有风格,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其画法有二:一以水墨为主,着色轻淡,画山用细长圆润形似披麻的皴法,上多矾头(小石块),满布小墨点,下作平滩从树,披脚下多碎石,乃京口一带山景;北宋郭若虚羽他“类王维”,米芾赞为“唐无此品”。另一山石皴纹少,着色稼厚,景物富丽,元代赵孟頫称其类似李思训。

董源的水墨山水,影响很大,后世将其与巨然并称“董巨”,成为南方山水画派之祖;与李成、范宽并称为“北宋三大家”;又与荆浩、巨然、关仝并称“五代、北宋间四大山水画家”。

相传所画牛虎,“肉肌丰混,毛发轻浮,具足精神”。人物多用青红,衣面也用粉素,生意盎然,具见思致。相传李璟曾召冯延巳议事,冯至宫门,逡巡不敢进,误以宫娥着青红锦袍当门立。细视之,乃琉璃屏上董源所画。传世作品娥《潇湘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夏山图》卷,藏上海博物馆;《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龙宿郊民图》及《洞天山堂》二轴,均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

⑨ 辽宁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辽宁博物馆是中国着名的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之一。馆藏书法精品有朴实秀砀的传世珍宝晋人书《曹娥诗辞》,刚劲挺秀的唐欧阳询《梦奠帖》及其早年作品《行书千字文》,欧氏真迹堪称寥若晨星,历年为书家之典范。另外,还有已成为传世孤本的唐武则天时弘文馆钩填的《王羲之一门书翰》和唐狂派创始人张旭《古诗四帖》等,以及两宋时期皇帝赵佶、赵构、赵昚祖孙三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其中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高宗赵构《书曹植洛神赋卷》两幅作品,处帝王之尊,颇具神韵。大诗人陆游八十岁时的《自书诗帖》炉火纯青,草法苍劲豪迈,堪称诗书双壁。
绘画精品有中唐开元年间周昉之《簪花仕女图》,其笔下仕女“曲眉丰肌,艳丽多姿”,使人不仅能从中领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也深刻地体味到了唐贞观年间上层贵族们的生活情趣;五代南唐名家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林木阴森山峦起伏,官员待渡,意境幽远”,显现出中国画的绝佳境地,被称为划时代之杰作,宋徽宗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通过对虢国夫人等贵妇人游春的描述,显露杨贵妃家族骄奢,图中精巧构思,精美的笔法,为后世留下了稀有的瑰宝。
辽宁博物馆馆藏历代丝绣、晋唐宋元书画闻名天下,东北地区考古发现,特别是辽瓷,古地图与历代货币、甲骨、青铜器、碑志也较为着名。刻丝又名缂丝,是一种通经断纬,正反面纹样相同的艺术织作。辽博收藏的北宋《紫鸾鹊谱》、南宋名家朱克柔运丝如笔的刻丝力作《牡丹图》、《山茶图》等品艺高雅,堪称世界奇技。这些艺术珍品中的一部分是爱新觉罗·溥仪,这位清朝末代皇帝从北京携至长春,于伪满州国垮台时散佚,而后辗转得归辽博收藏。
馆内藏品中尤为富于地方特色的还有辽代瓷器,它们大多出自墓葬之中,辽瓷源中原制瓷工艺,又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形制依契丹族习俗,适应游猎骑牧生活,有鸡冠壶、凤首瓶、长颈瓶、三彩海棠式盘、碟等。可谓丰富多彩。至于辽代帝陵出土的辽圣、兴、道宗三代帝、后哀册,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镌刻精细,保存完整,为海内仅存珍宝。
馆藏青铜器亦颇为丰富,既有考古发掘品,又有传世佳品,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中,礼器多同于中原而兵器、用器则颇具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⑩ 上海博物馆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是什么样的

自获悉上海博物馆举办的“董其昌书画大展”举办,就想前往参观,无奈观众太多,便筹划在春节后的寒假结束前,在观众最少时去完成心愿。(注:本文写在2019年2月)

果然,不仅展馆里的观众稀少,就是去上海博物馆的地铁一号线(市内交通最繁忙的地铁线)车厢里乘客也很少。

董其昌松江人,明万历17年他三十四岁时考得进士二甲第一名,在翰林院辅助皇长子读书,因朝中复杂人事称病回家,后在湖广闽等地为官,不久托辞回乡沉浸翰墨。

因其曾为职三品便有官绅和商贾请托字画,鉴赏文物,贽礼十分丰厚,迅速成为一拥万顷良田、数百华屋的松江首富官僚大地主。金钱,使董氏由文人变成作歹乡里的恶霸,为攫取钱财无所不用其极。由此激起民愤,在万历44年时数万民众围抄董其昌家,并举火焚之!而本文着眼在书画艺术,在此就不细述。

上图是此展中,上博所设的大屏数字化演示平台,将董氏作品的高清图在屏上放大数倍,特别比对了上博馆藏董氏《烟江叠嶂图卷》中的局部细节,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董氏《烟江叠嶂图卷》差别,以此说明台北版疑似赝品。

笔者在场观感是:两者间确有诸多细节不同,但显示的台北版拍摄图片像素太低,在观众将两者比较时很受影响。而两者即便存在差别,也并不能充分说孰真孰伪。如今世上董氏书画赝品之多,已没啥好稀奇的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个博物馆馆藏董源字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水电站是什么 浏览:667
意大利一战前和哪些国家打过仗 浏览:312
伊朗行政划分是怎么样 浏览:38
富时中国a50最少入金多少 浏览:607
印度服装专卖店在哪里买 浏览:618
没有两个字印尼语怎么说 浏览:609
印度为什么有皇上 浏览:593
印印度非布司他多少钱一瓶 浏览:526
伊朗名字顺序怎么来 浏览:677
越南进入中国商品从什么地方进来 浏览:501
印尼读研究生费用一年多少钱 浏览:966
英国牛栏奶粉如何鉴别真假 浏览:634
伊朗为什么空袭美军基地 浏览:313
印尼目前还有多少华人 浏览:255
明天是中国什么节日 浏览:529
越南人为什么不怕吃福寿螺 浏览:55
意大利小众品牌男t恤有哪些 浏览:588
英国夺金牌有什么奖励 浏览:260
印尼iphone多少钱 浏览:58
中国哪个省未出现过疫情 浏览: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