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心如的简介
1895年广州起义及1900年惠州起义,均积极参与。后在台湾协助陈少白建立兴中会分会,地点就设在其家中。惠州起义时,孙中山曾在台湾住在其家一段时间。1911年黄花岗之役,奉命到香港策应,失败后做善后工作。民国成立,孙中山认为台湾为海外联络要津,留他仍居台湾。后在反袁斗争中,也在其家接待不少同志。孙中山逝世时,悲愤抑郁。七七事变,更为沮丧。日本投降,台湾复归祖国才笑逐颜开。时人称他“爱国不求官”的人。1946 年在台湾病逝,享年78岁。 杨心如出生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更大范围内瓦解,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纷纷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对中国的统治。比心如稍年长的孙中山、陆皓东、杨鹤龄,虽然均出生在南粤海角一隅的翠亨村,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深深地影响着这四个孩子的成长。他们在日后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被乡人誉为“翠亨四杰”。
“生有大志,好读书,聪慧过人,过目不忘”的杨心如,于1893年孙中山在澳门行医常回翠亨村小住时常与孙中山相聚,彼此谈论天下兴亡大事,十分投契而结成好友。杨心如深受孙中山爱国思想的影响,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十分痛恨,孙中山所讲的革命道理,令其非常佩服,遂跟随孙中山参加反清活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馆藏资料《杨心如先生行状》中有记载:“国父昭示革命大义,推迩及遐。翠亨乡人首义景从,君附骥未敢后人。” 1895年,孙中山与陆皓东在广州发展兴中会并酝酿广州武装起义。此时,杨心如由孙中山介绍加入了兴中会组织,并积极参与筹备起义事宜,按孙中山的部署,策动人力、物力,做好起义的准备。他经常带着孙中山的指令,冒着生命危险,奔走于香山、澳门、香港等地,机警地通过清政府的关卡,把有关起义事宜迅速传送到广东各地的会党、绿林和防军的首领。杨心如的兄长在海外经商,家境殷实。心如为人朴实,乐于助人,当孙中山领导的广州武装起义缺乏经费时,他不惜把自己的积蓄及资产慷慨捐出,充作起义经费。是次起义失败后,其岳父程耀宸及同乡好友陆皓东等不幸遭清廷逮捕,在狱中不屈而死。杨心如则在脱险后,潜往台湾,在台北市大稻埕建昌街(今延平区)的一家经营茶叶的良德泽行任司帐。经此一役,使杨心如认识到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性,烈士的殉难,更使他坚定了追随孙中山革命的信念,立志为救国救民而献身,令吴文秀十分敬慕。1897年,为扩大革命力量,陈少白征得孙中山的同意,到台湾发展党务,杨心如便积极协助陈工作,并介绍吴文秀参加兴中会。通过吴文秀,陈少白又认识了在台湾的广东商人赵满朝、容祺年。是年11月,在杨心如家成立了台湾兴中分会。这是中国革命党人在台湾建立的第一个据点。之后,又吸收了台胞林震东、陈震安、陈文渠、林成木等。1898年秋,陈少白再次到台湾活动,在杨心如的帮助下,募得革命经费3000元。
台湾兴中会分会成立后,孙中山与宝岛亦结下了不解之缘。1900年9月25日,孙中山偕日本友人平山周、内田良平等从神户到台湾策划惠州起义时,初以杨家为据点开展工作,后因“时台湾新失,日人监防甚严,孙中山日夜与杨心如共食眠未遑宁处,故设联络机关于台北市新起町”。孙中山在该指挥所策划从日本经台湾运送军械和武装人员等到广东,杨心如则负责港台之间的联络工作。10月8日,孙中山在台北指挥了惠州起义。正当起义队伍从三洲田向东进发所向披靡时,香港的兴中会领导人之一的杨衢云却主张与清政府议和,为当时也在香港的陈少白所发现并极力反对。孙中山接到消息后,当即写了一封长信,着杨心如立刻带到香港给陈少白以支持,坚决抵制杨衢云的错误做法。轰动一时的惠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给予清政府很大的冲击。事后,孙中山回到日本,杨心如就留在台湾,负责主持分会的工作。
在黄花岗起义时,杨心如一度奉召赴香港策应。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成立后,杨心如向孙中山请示去留,孙中山考虑到“台湾为海外联系要津,未可轻动”,嘱咐他仍留在台湾,主持分会工作。台湾分会始终是革命的重要联络点和坚定的支持者,在其后的倒袁、护法诸役中,接应以上海、台湾、香港为联络所的南来北往之革命同志等,做了大量的工作。1913年8月,孙中山因组织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与胡汉民和日本友人村田省藏,乘日轮“抚顺丸”号再度到台湾。孙中山此行约见了杨心如,勉励其继续留在台湾主持工作,以便联络同志,等待时机,响应革命。
杨心如也曾多次资助堂弟杨殷从事工农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于杨殷的关系,杨心如在广州炸粉街的住宅曾一度成为中共广东区委的活动据点之一。1927年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杨殷就曾在其家暂避过,其妻子还帮助照顾杨殷的儿女。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心如隐居乡间,光复后才返台北居住,表现了一个老革命党人的可贵晚节。
2. 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钙流失 是真的吗
近年来,各类“健康小贴士”在朋友圈中流传。其中就有一条传闻称,纯净水缺乏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会导致营养缺乏,容易缺钙甚至脱钙。这个说法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为此,央视财经《是真的吗》记者向相关专家进行了求证。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主任田向东解释称,不管纯净水还是自来水,都不是人体摄取钙的主要途径,摄取途径主要在于食物还有阳光照射等。所以“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导致钙流失”这个说法太过绝对。
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介绍,根据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及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推荐,成人每天应摄入八百毫克钙。按喝两升矿泉水来计算,摄入的钙含量大概是八毫克,只占到应摄入量的百分之一。所以用喝水来判定是否补充了大量钙,或者喝水导致缺钙,这些说法并不科学。
专家告诉我们,喝水并不是补充钙质的主要途径,而喝纯净水也不会对钙的吸收有所影响。那么,真正会导致钙流失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
田向东表示,首先,随着人年龄增长,对钙的吸收能力会有所下降;第二是在女性的闭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钙的吸收能力下降;第三则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如熬夜、酗酒、大量吸烟,都会导致钙流失。另外,一些人群不喜欢到户外活动,对此也有一定影响。由于缺少运动,血液运行不起来,就会造成钙流失。其次,缺少日光的照射,也是导致钙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体可以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3,人摄取的钙经由胃进入血液,再通过维生素D将钙“搬运”到骨头里面。
除此之外,对于大家非常关心的日常饮用水,又该如何选择呢?
左小霞建议,纯净水可以喝,但是长期、大量且单一地饮用纯净水,确实会使身体缺少一些矿物质元素。据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饮食推荐,正常的成年人每天饮水一千五百到一千七百毫升,可以是矿泉水、白开水或加一些淡茶水,都是非常好的补充。白开水要在自来水正确地烧开以后,让氯气挥发一下。有些地区的水较硬,就要经过沉淀,把硬水中不利于吸收的杂质去掉,喝起来也都非常健康。喝水应少量多次,如果尿液呈淡黄色,这说明今日饮水量比较适宜。
专家告诉我们,生活中,只要是符合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的水,都可以作为日常饮用水,不会影响健康,但最好不要单一饮用纯净水。另外,我们要注意的是,如果家中使用饮水机或净水装置,必须要定期进行清洗,以免在内部滋生细菌,影响健康。
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主任田向东、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主任左小霞
3. 孝义转型发展好不好啊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孝义市是山西的缩影。“悍马多少辆”、“北京买房多少套”曾经是那样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孝义的煤老板们曾经那样神奇。如今,完成了产业发展和资金积累的煤老板们,如何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寻找自己的坐标?成为他们亟待思考的问题。转型之路又是探索之路,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更有泪水…… 转型发展是“逼”出来的 孝义市是山西的一个缩影。孝义市名源于中国唐代孝子郑兴 “割股奉母”的典故。该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资源非常丰富,是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土地面积945平方公里,储煤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2.8%,探明储量为90亿吨,还分布有铝、铁、石灰石等数十种探明储量的矿产。 从新中国成立到2008年底,孝义市累计生产原煤21亿吨、洗精煤10亿吨、焦炭5亿吨。2009年3月,孝义市被列为我国第二批、山西省唯一的资源枯竭城市。 孝义市的奋力前行带来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光环: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孝义市完成了“吕梁领先、三晋一流、中国百强”的三段式跨越。2006年GDP突破1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位列第96位,实现了“中国百强”的宏伟目标。2007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前移至第88位。2008年GDP突破200.1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43.54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但是漂亮的光环背后却是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2004年后的连续几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表彰全省“十强县”,经济指标排在前面的孝义市却榜上无名,原因是环境指标“一票否决”;2006年,省环保局对我省两个县市实施“区域限批”,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孝义市是其中之一。社会传言:“连续多年,因环境污染,孝义没有验出一个合格的新兵。”面对这种尴尬,孝义市委书记在思考、市长在思考、孝义的决策层都在思考……“限批”虽无情,传递的却是社会要求孝义经济转型的信号。传言虽不实,反映的却是老百姓对生存环境的不满。 事实上,孝义市早在谋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2年,孝义市委、市政府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经济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对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课题调研;2003年,孝义市委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问题,只是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形势逼人,不做不行。迟转不如早转,慢转不如快转。认识成为共识,孝义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2006年10月,对于山西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高度,描绘出了山西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在“新山西”的蓝图中,孝义市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目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途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这是2008年在孝义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张旭光市长反复阐述、与会人员反复讨论的核心内容。转型发展成为孝义市的必然选择,而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恰逢其时。 经过多年的过度开采,如今的孝义已经进入矿产资源衰退期。加上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战略的实施,孝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有50个村因资源枯竭、煤矿关闭、土地塌陷荒废而导致村民无业可就、无地可种。据该市2005年的调查统计:孝义全境945平方公里内,因采煤而导致的土地塌陷达169平方公里,10个乡镇、295个村、53100户约20万人的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长年累积的煤矸石高达上亿吨,煤矿废气、废水、废渣既污染环境,又占用了大量土地。“孝义市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从某种程度上说,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是‘逼’出来的。”孝义市环保局局长杨郁玺说。 这一“逼”,“逼”出了思想的大解放,“逼”出了抢抓机遇的战略眼光,“逼”出了改革创新的发展机制,“逼”出了城市转型发展的大思路、大手笔:包括产业转型、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煤炭安全生产,总投资412亿元的247个转型项目规划出台。 路是走出来的,也是“逼”出来的。煤老板们瞄上现代农业 尽管孝义众多的煤老板 “集体失声”,纷纷退居二线,但在百强县的舞台上依然你来我往,农副产品第一次挑起了大梁,唱上了主角。以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大型现代化农业项目为带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基地,孝义的这篇由“黑”变“绿”的大文章同样抢眼。在孝义,一些当年的煤老板瞄准农业大展身手,但是转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总是伴随着艰辛。 走进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育苗基地,一株株柏苗挺立在一个个外形凹凸不平的柱形容器中,绿油油、齐刷刷、一排排、一列列,按照植株的高低摆成一个个方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威武而雄壮。当地人说,这是今春刚从陕西杨凌引回的新项目,50万元的投资,一年后的回报为投资的10倍。 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当地煤老板转型的“试验田”。在这里你可以找见“华丽转身”的标本,也可以发现正在“探索转身”的“学生”,甚至能发现“转身失败”的典型。孝义市农业局表示,正是由于近年来孝义的煤老板们纷纷从煤焦领域转型到现代农业,所以该市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才能从无到有,一直发展到现在的74个之多。 孝义市在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了核心带动、开发延伸、辐射周边的发展模式。目前,园区发展企业12户,这些企业的产品达60余种,其中16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这批入园企业全部达产达效后,每年可实现产值39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深加工18种农副产品,带动种植面积57万亩,带动农户近40万户,使农村富余劳动力4500人就业。 投资1.07亿元的山西惠农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今年投产后,每年可销售收入3.1亿元。虽然前一段时间的一场大雪导致管道阀门冻裂、蒸汽车间出现故障、化氧树脂都被冻死了,企业停产几天,但该公司的董事长郭治山 (以前是煤老板)谈起由“黑”到“绿”的转变仍然信心十足。煤老板当起了“鸭司令” 2009年初,孝义市引进了一个“市场宠儿”,这个“宠儿”的知名度正在变得家喻户晓:樱桃谷SM3,它是由山西铭信禽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铭信公司)年轻的董事长薛宇铭引进的。 前几年,薛宇铭还是个搞煤化工的煤老板,如今与樱桃谷SM3结缘,变成了“鸭司令”。 樱桃谷SM3是英国樱桃谷公司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的转化率和瘦肉率高、抗病力强、区域适应性强,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可饲养。 铭信公司的生态肉鸭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是孝义市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性项目。项目总投资2.1亿元,可生产30大类、130多种规格的鸭类制品,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加工基地,产品销往10多个省(市、区)。铭信公司是“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但这个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如今却在为资金、人才等诸多问题发愁。 铭信公司在一份给政府的汇报材料中提到,由于农业投入高、投资回报较低、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虽然在创建过程中,铭信公司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获得一定的资金,但目前在资金流动上仍有较大的缺口,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铭信公司还称,目前,企业在专业人才招聘、培养方面也遇到了瓶颈。 谈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孝义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这样说:“无论是人转业,还是企业转型,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帮扶铭信公司发展,孝义市委、市政府专门为铭信公司出台了两个文件,并专项奖补铭信公司500万元,安排500万元奖补养鸭小区建设,这在过去是没有先例的。正是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才加快了企业家的转型。” 立足“小杂粮王国”生产“保健米” 山西被称作“小杂粮王国”,但是在粮食深加工领域还做得不够大,但在孝义市高阳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煤老板出身的孟庆巨可谓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2005年,孟庆巨的旺达公司正式从洗煤转产至农副产品开发。“开洗煤厂的时候,每天弄得黑乎乎的,虽然经营农副产品赚钱来得慢,但是我赚一千万比别人赚一个亿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要高得多。”孟庆巨说。 孟庆巨和北京食品研究所共同研制出新的产品“保健米”,这是一种以各种杂粮为原料,经过严格筛选、粉碎、加热、挤压成形的新型营养合成米。这种米的样子酷似大米的形状,吃到嘴里富有弹性,有别样香味,这种全国首创的“大杂粮仓”速食“保健米”已取得了国家专利产品证书。 孟庆巨的旺达公司先后与周围9000多农户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合同。“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子,等到粮食作物成熟后,我们再将这些粮食回收上来,政府部门补给公司约8万多元。”孟庆巨称政府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农副产品的生产。 孝义市政府对农副产品的生产非常“照顾”,孟庆巨前期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其中政府就给予5%的基建鼓励金。而对其他农副产品和加工企业,孝义市政府也会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 “只要企业每前进一步,政府都会给予巨大的鼓励和支持。”孝义市新闻办相关人士表示,对于前五年入驻高阳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的企业,政府对企业实行如数返还所交租金的优惠措施,这对企业,尤其是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利”。要建设山西的“华西村” 从煤老板到村委会主任,马力农经历了他人生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出生于孝义市东盘粮村的马力农,大学毕业后在太原工作。从孝义市走出,在省城工作,这在东盘粮村人的心中是了不起的。但是,马力农不满足。1994年,他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引资500万元回到家乡办厂创业。 在发展壮大自身企业的同时,他满怀激情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建学校、修油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搞了山林绿化、资助贫困学生400余名。多年来,他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捐助金额达5000余万元。 2008年12月在换届选举中,马力农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从煤老板到村委会主任,角色转变仅仅半年时间,东盘粮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力农上任后,首先按照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思路,成立了东盘粮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去年腊月,仅仅10多天时间,全村3000多亩耕地全部顺利流转到公司。从今年2月14日开始,“两委”干部协助农业公司连续奋战70多天,打深井、修渠道、修道路、栽树木,复垦土地200多亩。3000多亩耕地已灌溉完毕并全程采用机械化喷药、播种。现在,东盘粮村正在进行绿色蔬菜基地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投资1000余万元,预计年生产绿色蔬菜30万公斤。 “以东盘粮村为起点,如有可能,我要兼任周围7个村的村主任,目标是建设山西的‘华西村’。”这是马力农描绘的新蓝图。利用高科技实现由“黑”到“绿”的转变 在太原市双合成的便民早餐车上,你可以尝到鲜美的燕麦豆浆;在省城各大超市,你可以买到燕麦益生乳等系列产品,但你也许不知道,生产这些产品的老板就是孝义市当年的煤老板。 家住孝义市的田向东以前是个煤老板,后来“换”了身份,成了山西金绿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绿禾公司)董事长。20多年前,田向东“下海”,先后在汽配、汽修、洗煤等行业打拼。从煤海里淘来发展资金后,便筹资2000万元成立了金绿禾公司。公司的5个股东中有3个就是当地的煤老板,他们联手把山西燕麦做成了一篇大文章,研发的燕麦综合开发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说起由“黑”转“绿”,田向东深有感触:“以前,人们把目光都盯在了煤焦生产上,为此而暴富的人不在少数。对矿产资源的过分依赖,使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 ‘短腿’,那挖完煤干什么?”田向东曾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经过调研,他发现山西是燕麦的生产大省,吕梁市是山西燕麦的集中生产区。燕麦自身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营养指标居我国九种小杂粮作物之首。能不能围绕优质燕麦产品,大力发展燕麦深加工呢?田向东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开始了行动。他针对市场上燕麦保健品品种少、质量差的特点,尤其是燕麦的深加工研究少的现状,把他的金绿禾公司定位在研发燕麦系列产品基料及深加工上,产品要达到适口性、方便性和主食化,解决杂粮食品口感差、加工难的问题,突破杂粮产品深加工中的瓶颈。 为保证原料品质,金绿禾公司建设了3000亩燕麦有机种植示范基地、50亩良种繁育基地;为增强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新建了研发室、实验室、中试车间及相应配套设施;为加强公司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及时将所研发成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并使得该专利实现产业化生产,他们引进各类技术开发人员36人,先后与武汉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签订了研发合作协议。 经过一番拼搏,金绿禾公司拥有了人才,提高了研发水平,生产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
4. 我国有哪些职业围棋手啊
1、陈祖德,中国围棋职业九段棋手。
陈祖德是中国围棋六七十年代的领军人物,他不仅是第一个战胜日本职业九段的中国棋手,也是中国棋院第一任院长。
陈祖德在围棋上有开创性的成就。1965年中国围棋代表团访日期间,陈祖德在实战中推出了他的围棋新型布局,取得巨大反响。围棋界称陈祖德的新型布局为“中国流”。其优点为速度快,胜率高,后成为国际最流行新型布局。于是,人称陈祖德是“中国流布局”的创始人。
5. 国土卫士于忠礼有什么事迹
他对这片土地爱得那么深沉——追记山东省文登市国土资源局原副局长于忠礼
一个好干部,就像太阳一样,给大地予光明,给人们予温暖。于忠礼就是这样的干部。他心装百姓事,胸怀为民情,被称为老百姓的“维权专家”;面对恐吓,他威武不倒,勇敢不屈;面对利诱,他不为所动,义正词严;面对群众,则苦口婆心,有理有节。拖着“半条命”的于忠礼,不幸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他的辞世,成为整个文登市的倾城之痛。历历数十载,殷殷国土情,于忠礼以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名共产党人对国家、对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悔深情。
11月7日,立冬时节,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登陆胶东半岛。
在山东省文登市城南公墓的一座墓碑前,记者一行四人,手捧花篮,满怀崇敬之情,专程前来凭吊一年前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文登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于忠礼。
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怒放的鲜花驱走了初冬的寒意。花篮旁,一张最新出版的《中国国土资源报》格外醒目。这是于忠礼生前最喜爱的报纸,也是报社全体编采人员敬献给于忠礼的礼物。
一行人默默地为于忠礼燃上一支烟,添上一把土,肃立三鞠躬。而这样的一幕,已经不知重复多少次。熟悉不熟悉的人,知道于忠礼的事迹后,都以这样的方式对一位国土干部表达崇敬之情。
“领导交办的事,头拱地也要办好”
从踏进国土局的第一天起,于忠礼就是大忙人。干办公室主任,他是局里的“笔杆子”;当副局长,他是局长的“左膀右臂”。
“老于出事的那天,早晨匆匆吃了根香蕉,连顿热饭都没来得及吃,6点半就与邱洪殿局长、刘昌军副局长一起赶往单位。傍晚,我在家包好了饺子等他回家吃晚饭,可他再也没有回来……我好后悔啊,没有照顾好他!”说起那一天,于忠礼的爱人、身为护士长的赵波几次失声痛哭。
老于生命的最后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6时30分,与邱洪殿、刘昌军一起赶到单位,研究回复媒体记者的材料;
8时,陪同邱洪殿向市领导做专题汇报;
11时,接受媒体记者现场采访;
15时,陪同上级领导核查群众举报的信访线索;
2009年8月5日,下午5时多,忙碌了一天的于忠礼没留下半句话,累倒在工作岗位上,那颗炽热的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年仅55岁。
有人作过统计,自1991年至2002年的11年间,局里的重要文字材料几乎全部出自于忠礼之手,累计达120多万字。“1997年以来,他光写材料就用坏了3台电脑。”阎海涛副局长告诉记者。
1995年,文登市整顿土地市场,大量的文字材料和重点工作压在他肩上。这一年,于忠礼时常恶心、呕吐、出虚汗,患上了冠心病。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并警告他不要过度劳累。但一进办公室,所有的不适便被他抛在了脑后。
“于忠礼是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爱学习,善钻研,事无巨细都要求做到极致,对待任何工作总是投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邱洪殿很欣赏自己的这个助手。
1998年10月,升任副局长的于忠礼仍然负责全局的综合性材料。超负荷的工作,加重了他的病情。2002年夏天,于忠礼心脏病再次发作,到北京做了心脏支架植入手术。这一年,因健康原因,他痛下决心,戒掉了抽了几十年的香烟。
2004年秋天,于忠礼感到身体不适,再次住院治疗。身为护士长的妻子苦苦哀求:“老于,你只剩半条命了,不为自己,也该为老婆孩子想想啊!”可他说:“现在正是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关键时期,我哪能在这节骨眼上撒手不管呀!”那段时间,躺在病床上的他依然用电话调度、了解工作进展情况;有时召集工作人员在病床前研究材料,逐字逐句斟酌,甚至细微到用词和标点。
“领导交办的事,头拱地也要办好。”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历任局长对他的评价。因此,有急难险重的任务,领导总会想到他。
土地执法监察和信访工作一直是文登国土资源管理中的老大难,任务多、压力大、责任重,急需一位业务精、懂政策,能干会写的分管领导。2005年5月机构改革, 51岁的于忠礼分管执法监察,并兼任市土地整理中心主任。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困难再大也大不过人的决心。”每次临危受命,于忠礼总是呵呵一笑。年过半百的他将“半条命”全部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一年后,因为经常熬夜赶材料,于忠礼戒除了三年的烟,重又燃起。
“只要咱站得正、行得端,就没有过不了的坎儿”
昆嵛山是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为保护这一着名的旅游景点,2006年6月,市政府决定关停昆嵛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所有矿山企业。
这可是块“烫手的山芋”,很多矿山老板有很深的社会背景,有的与黑恶势力还有联系。“你都50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考虑一下再决定吧……”邱洪殿征询他的意见。
分管执法工作不到一年的于忠礼倔强地说:“工作哪能挑挑拣拣呢!只要咱站得正、行得端,就没有过不了的坎儿!”
春节过后的一天,一位将要被关停的矿山业主找到于忠礼,先是和颜悦色,握手时把一张银行卡塞到他手中:“咱上面有人,能不能通融一下呀。”于忠礼火了,把卡往桌上一摔,气愤地说:“你这是给我送毒药,想要我的命!”见于忠礼不吃这一套,那人便恶狠狠地威胁:“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也不打听打听这个矿是谁开的……”不等他说完,于忠礼斩钉截铁地说:“我不管是谁开的,就是天王老子开的也得关!”
2007年3月,昆嵛山风景区内的27家矿山企业一次性全部关停,不仅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而且做到了不留人,不留设备,不留建筑物,创下了文登市矿政管理的奇迹。
跟于忠礼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性子直、脾气犟、“认死理”的人。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
2007年11月,市局对葛家镇南于村滕某非法采砂案依法进行查处,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审判当天,违法者在法庭上公然叫嚣:“不就是罚我四万吗,我再拿出四万!”事后,非法采砂者电话恐吓于忠礼和执法人员:“你活腻了,我知道你家住哪里,老婆在哪儿上班……”于忠礼厉声反击:“告诉你,我已经是死过两次的人了,现在多活一天都是赚的,怕死就不干这一行!”
“在‘上级管帽子,政府管饭碗’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总是怨天尤人,是干不成工作的。”这是于忠礼在2009年2月10日培训班讲课时的一番话。
2008年5月的一天,一名国土所所长向执法大队报告:某镇政府引进一个新项目,施工单位正在平整土地,国土所多次制止,但对方置之不理,继续施工。于忠礼二话没说,马上带领执法人员赶到现场。
工地上推土机、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大片的麦田被毁。经查证,这是镇政府引进的一个台商投资项目,以建设农业生态旅游观光项目为名占用基本农田,实际上是建设高尔夫球场。
镇政府领导一再解释施工的是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于忠礼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明摆着就是高尔夫球场,不要再遮遮掩掩了。”他严正警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建高尔夫球场,影响了个人的政治生命事小;如果导致全市建设用地限批,影响全市发展,这个责任你一个镇政府担得起吗?”
在市政府的干预下,这个项目马上停工,恢复耕地原貌。之后,市政府领导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各乡镇在引进项目前,一定要多去国土局咨询一下于忠礼,看看项目是否违反土地政策。
2006年~2007年,于忠礼被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授予“国土卫士”和“国土资源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2007年,文登市成为全省唯一连续三年被省厅授予“国土资源执法模范县”称号的县市。
“光敢说敢干还不够 ,还要能说会做”
凭着一股执着的钻劲儿和对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基础业务的精通,于忠礼很快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的行家里手。他在处理土地纠纷和群众上访时,摸索总结出“三字经”——“慎”、“细”、“实”,成功地化解了众多的土地信访矛盾,帮助乡镇政府破解了多年的土地纠纷难题,被誉为“专拔钉子的老虎钳子”。
威海机场扩建工程是威海市政府确定的十大重点工程之一,机场对面的井南村需要整体搬迁。搬迁涉及200多户村民,历时五年,经过了四任镇党委书记,依然难以完成。矛盾最激烈的时候,300多名执法人员被老百姓追得满街跑。有领导戏称:“井南村搬迁之难,三十六计只差美人计了。”
到2008年,剩下的12户,说破天也不搬,并多次上访。上级领导在视察机场工程时要求,无论采取什么办法,三天内要全部拆完。镇党委书记在重压之下试着向邱洪殿求援:“借国土局的‘老虎钳子’使使?”
于忠礼领受任务。他仔细研究后发现,这12户短期内即使不拆,也不影响施工进度,可以边施工边做工作。领导认可了他的想法,取消了强制拆迁的计划,避免了可能再次发生冲突。
面上平推肯定不行,于忠礼采取了重点突破的办法。找出 “钉子户”中的“钉子”,重点做工作。
听说此人在威海市一重要部门任职,于忠礼先后三次到威海通过该单位领导做工作。此人当着单位领导的面表态:“给一百个处分我都挨着,想拆房子没门!”
采取单位领导施压的方法不行,只好另辟蹊径。此时,正巧威海市的几位老朋友来文登钓鱼,其中的一位与当事人熟悉,在他的相助下,于忠礼邀请此人来大水泊钓鱼,借机谈了三次,终于让他接受了拆迁条件,并带动了其他农户。
12户全部同意拆迁,保证了威海机场扩建工程的顺利进行,威海市委主要领导对此事做出专门批示:这是威海市和谐拆迁的典范。
在文登,于忠礼“拔钉子”的故事被赋予了众多的传奇色彩。他似乎无所不能,再棘手的难题经他之手便会迎刃而解。
文登市信访局原局长丛继军谈起与老于一起处理土地纠纷的情景,几次从沙发上站起来:“‘以政策服人,用真情攻心’才是老于的真本事。他已经把国家政策、法律条文和文件精神都装在脑子里,融化到血液中了。做群众工作光敢说敢干还不够,还要能说会做。我真是打心眼里佩服他啊!”
“菜刀硬不过法律”
在文登,于忠礼是大家公认的“乡村活地图”、“政策法规活词典”。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作为土地管理者,不但要熟知‘一法两条例’,还要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能融会贯通,才能应对各种复杂事件。”
机场扩建二期工程需要征用大水泊村的土地。2008年春天动工建设时,刘某带头抵制,拒不拆迁其奶牛场的临时性建筑,声称不给100万坚决不搬,并扬言“谁敢再进我的家门,菜刀不长眼”。“如果强拆,老婆孩子一起抹脖子,要轰动全国。”镇党委书记带队到刘某家做工作,被刘家的大黑狗拦截,连门都进不去。
市领导先后两次到工地检查,面对毫无进展的工地,扔下狠话:“半月内必须拆迁!”无奈,大水泊镇领导找到于忠礼。于忠礼不信这个邪,他说:“菜刀硬不过法律!”在镇政府会议室里,于忠礼与刘某3次“交火”。
于忠礼:“老刘呀,实话跟你说,在来之前,我已经了解了你的事情,镇政府给你的补偿是合理的,而且已经超出了法定的补偿标准,但你和村委签订的承包合同是无效的。”
刘某:“为什么?”
于忠礼:“首先,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你承包土地应当经过2/3的村民或者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报镇政府批准后才可以承包,你缺少这步程序。其次,你的承包合同里没有明确承包年限和承包金额。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是无效合同。”
刘某不服,摔门而出。之后几天,人影全无。后来通过刘某单位领导出面,双方又坐到了一起。
再次交锋,刘某先发制人,夹着一摞《物权法》复印件找于忠礼理论,振振有词:“《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从签订承包合同那天起,我就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于忠礼接过话茬:“你既然懂《物权法》,那就再看看下一条是怎么规定的。我背给你听听吧:‘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你合同中写的是搞种植业,而你建了牛棚和别的建筑物,改变了用途。并且这些建筑物没有经过审批,按照规定,不但没有补偿,还应该依法拆除。为减少你的经济损失,政府才给了你比较合理的补偿。”
刘某听后,自觉理亏,但心服口不服,抬腿走人。
事情似乎走到了尽头,有人建议对养牛场实施断电处理;再不行的话,派执法大队出面查处。而这样一来,激化了矛盾不说,还要打“持久战”。
第二天早上,一夜未眠的于忠礼,拨通了大水泊村党支部书记的电话,让他另找个地方,在三天内新建一处牛棚,三天后把牛牵到新棚里。当天下午三时多,镇长打来电话报告:“按原定补偿方案,当事人已开始拆迁了。”原来,大水泊村党支部书记和刘某是 “铁哥们”,于忠礼巧妙地让村支书当了一次传声筒。
在大水泊镇政府,听说要采访于忠礼的事迹,刘某找上门来。他说:“我就是那个‘钉子户’!于局长讲法到位、工作有方,不伤感情,是个好干部。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很震惊,很舍不得。听说你们来采访,特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
“给老百姓的补偿费都到位了吗”
“给老百姓的补偿费都到位了吗?”这是于忠礼在处理土地纠纷和信访过程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处理土地纠纷和信访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坚定不移地维护农民的利益,首先强调给农民的土地补偿要按标准足额到位。
苘山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文登市工业园区所在地,引进的每个项目在当地都举足轻重。2006年,一个涉及5个行政村占地1000多亩的项目引发村民上访,镇政府多次做工作未果,无奈之下找到了于忠礼。
“给老百姓的补偿费都到位了吗?如果没有,你们先补偿到位再说。”于忠礼开口便问。
尽管镇领导答复已全部到位,但细心的于忠礼在调查时发现,付给村集体的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沿袭的仍是以前的补偿标准。
他找到镇政府和项目单位:“上级对征地补偿费的规定非常明确,相关规定也非常公开、透明,你们的补偿偏低,侵害的是村集体和农民的利益,必须纠正过来。”在他的坚持下,苘山镇征地补偿费增加了600多万元,农民的利益得到更多的维护和保障。老百姓说:“这样的干部站在农民立场办事,我打心眼里服气!“
在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中,于忠礼纠正了很多这样的错误,几乎涉及文登每个乡镇,维护农民的利益无法用数字估算。
文登市农机局局长、原苘山镇镇长于春阳告诉记者,过去征地难,人还没进村,老光棍的锣声就响了,全村老少齐上阵,阻挠开工。镇上特聘于忠礼为顾问,征地实行“两公开一登记”,政策透明,给农民的补偿费足额到位了,几任班子“征地难”的症结也解开了。
自2006年以来,在文登市组织的“行风建设万人评”活动中,国土资源局一直稳居前两位。这其中,于忠礼可谓劳苦功高。在当地,他被老百姓称为“维权专家”。
“光说没用,一定要有不说话的证据”
在局里,工作和生活中遭遇挠头的事,同事们会脱口而出:“听听于局长的意见”,因为“有他在就有了主心骨”。2007年10月,于忠礼巧借卫星遥感技术保护基层国土干部的故事在文登传为佳话。
高村镇某村前后两任村委会主任结怨已久,经常拿土地“说事”。新任村委会主任唆使群众上访,举报原村委主任伙同他人非法采砂毁坏耕地,并多次到检察机关举报。为此,检察机关指控国土资源所行政不作为,所长涉嫌渎职。
尽管国土资源所已经制止非法采砂行为,但20余亩耕地还是被毁,却拿不出证据证明被毁耕地与采砂无关。“毁坏耕地”的事实存在,国土所所长涉嫌渎职罪名就可能成立。
被检察机关多次传唤的国土所所长,吃不下,睡不安。局党组得知此事后,立即安排于忠礼配合检察机关尽快了解事实真相,妥善处理此事。经走访村民得知,被毁耕地几年前就被洪水冲毁了,于忠礼眼前一亮,想到了卫星遥感影像资料。
省厅提供的卫星遥感影像证实,在2005年该地块已经变为水面,通过查阅气象部门同期的降雨资料,进一步证实该耕地是2005年夏季被洪水冲毁,从而证实采砂毁坏耕地纯属“子虚乌有”, 陷入僵局的案件迎刃而解。
饱受委屈的国土所所长潸然泪下:“如果不是忠礼局长,我可真要蒙受天大的冤枉了!”
于忠礼常说:“干工作,既要用力,更要用心。”他一再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光说没用,一定要有不说话的证据”,“学会‘看图说话’”,并“留下执法痕迹”。
“怀着感恩之心对待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
“俺爹常说,‘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这是一个农民对做人做事之道的朴素理解,放在党员干部身上,我觉得就应该改成‘受人民之托,忠人民之事’。”这是于忠礼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说过的一番话,这句话既是他生前做事、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2007年9月起,因为年龄的原因,于忠礼退居二线,不再担任领导职务。按常规,可以在家好好养病了,可他一天也没有离开国土资源管理第一线,因为局里的大事、难事离不了他。
听说老于还要上班,妻子坚决反对:“你不要命了吗?”老于回过头来做妻子的工作:“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对待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在家呆着我也会憋死的!”
于忠礼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光到省厅出差就不下30余次。不管是曾经分管过的执法监察、土地整理工作,还是用地报批等其他工作,不分分内分外,以致在省厅很多人都认识这位楼上楼下“跑手续的老于头”。
田向东是陪于忠礼出差最多的一位司机,他亲眼目睹了于忠礼的“拼命劲儿”。
年底到省厅“跑手续”,相关处室都已办妥,只差在外开会的厅领导签字了,于忠礼在省厅等了三天,一直等到腊月二十三“小年”才拿到签字。白天跑上跑下、精力充沛的“老于头”,回到宾馆一屁股坐下就再也难起身。当看到于局长吃力地撩起衣服,给自己注射胰岛素时,小田才知道,除了冠心病外,他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症。小田告诉记者,出差在外,于局长的包里总装着一个大个的药盒,找他办得最多的私事也是到药店买药。
于忠礼是个干起活来不要命的人。儿子于明还清楚地记得,有次父亲约定凌晨4点到北京出差,由于前一天熬夜写材料,身体感觉不适。深夜三点多,妻子起身为他挂上吊瓶。出发的时间到了,父亲毅然拔出针头,不等针眼渗出的鲜血凝固,便在母亲无奈的叹息中远去。
在处理长会口村群访事件5个月的时间里,于忠礼没有休息一个星期天和节假日。白天,他夹着图纸,提着装有针剂、药片的塑料袋,走街串户,解惑答疑。晚上,他连夜整理撰写回复材料。那些日子里,他嘴上长着泡,烟也抽得更凶了,屋子里整日弥漫着呛人的烟雾。
“老于从不喝酒,但为了做通村干部的工作,与村干部一起吃饭敬酒时,他就在自己杯里滴几滴啤酒,以示尊重。”
“到重点户家里做工作,他坐在冰冷的沙发上讲,把火炕让给村民,几个小时下来,下半身都冻僵了,他吭都不吭一声。”丛继军心疼地流泪。认识他的村民不解地问:“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不回家享清福,还在这遭罪,图个什么呀?”他呵呵一笑:“我都退二线了,升职提拔与我无关,拿金牌没我的份,我领一天国家的工资就要干一天事,只要组织信任,能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办点事,就值!”
抽烟时,于忠礼总习惯摆弄手中的打火机,那是儿子从韩国带给他的礼物。有一次,与长会口村村干部谈话时,打火机的防风功能吸引了村委主任姜茂义,他抓在手中,爱不释手。于忠礼灵机一动,许下诺言:“若长会口村的问题解决了,就把它当奖品送给你。”姜茂义欣然应诺。于忠礼去世的前两天,丛继军和泽库镇镇长姜洪阳到他的办公室商量事,于忠礼抱歉地对姜镇长说:“长会口村的问题解决了,我还欠人家姜主任一个打火机呢,请你转交吧。”姜洪阳开玩笑:“等搞个隆重的转交仪式,您亲自移交吧。”
两天后,于忠礼辞世的噩耗传来,姜茂义惊呆了,半天没说出一句话……熟悉于忠礼的人说,这可能是他生前唯一一个没能兑现的承诺。
“在这个世界上,比钱财更金贵的是人的品格”
“老于生前对儿子一直心怀愧疚。在孩子最重要的高中阶段,他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我又要天天照料三位卧病在床的老人,实在顾不上儿子的学习。在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的儿子没能如愿上大学,这成了老于生前最大的遗憾。”妻子赵波向记者透露。
2005年8月,儿子于明要到韩国求学,需要十几万元的学费,但东拼西凑,还差一大截,这让于忠礼犯了愁。这些年,岳父、岳母和老母亲三位卧病在床的老人,住院治疗、吃药打针花了很多钱;家中姊妹5人下岗,经济拮据。到哪儿去凑学费呢?
此时,承担局土地整理项目的一施工单位经理得知此事,主动找上门,承诺负担孩子的剩余学费,被于忠礼婉言谢绝。经理急了:“这笔钱算我借给你的,将来再还还不行吗?”但他坚决不要。事后,他对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隋旭光说:“这笔钱不能借,如果借了就欠人家情,咱拿啥还?拿项目工程质量来还?还是拿项目资金来还?”
有人说国土局管的土里会“长金”,矿里能“淘金”,可对于忠礼来说,毫无“玄机”可言,只有铁面一张。
2005~2007年,文登市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土地整理项目10个,投资总额1.2亿元。面对上亿的资金,身兼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的于忠礼,无论项目招标还是竣工验收,他始终洁身自爱,谨言慎行。尽管家中五位下岗的姊妹还在等着他的帮助,他坚持“不用自己的人”,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乡镇,以此调动他们开发整理土地的积极性。
在检查张家产镇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时,已是中午12点半,施工方非要请他到高档宾馆就餐,他见实在推辞不了,就说:“吃饭可以,但地点由我来定。”最后,他定在了施工单位的职工食堂,吃的是和职工一样的饭菜。该项目通过验收后,为文登新增耕地4347亩。
在国外学习的儿子,为了尽快还清借款,白天学习晚上打工,这让妻子感觉很辛酸,忍不住埋怨丈夫“铁石心肠”,是个“不合格的父亲”。面对妻子的责怪,于忠礼一言不发。
他心里有自己的座右铭: “严”当头,“廉”为最,“公”为大。他常提醒家人和同事,该坚持的必须坚持。他叮嘱儿子:“在这个世界上,比钱财更金贵的是人的品格。”
父亲去世后,儿子于明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渐渐地我发现,那个平凡的父亲其实是那么的不平凡。他没留给我丰厚的遗产,但他的人生轨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就像一部部厚重的典籍,留在我的脑海里,足够我用一生去研读,去学习。同时也是我今生今世最宝贵的财富,有了它我是富有的,有了它我不贫穷。
在文登采访,很少看到于忠礼生前在工作时的影像资料。谈及此事,妻子赵波告诉记者,老于身后留下的最多的遗物是一摞摞的获奖证书,从工厂时期到省、市、县的都有,唯一的一张“全家福”还是在20年前拍的。
多少年了,老于总是没白没黑地忙,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甚至连和家人一起散散步、逛逛公园都成了奢望。
长会口村群访事件处理终于有了眉目,老于又着手考虑村庄的拆迁改造,协助村里研究发展规划。去世前的一天,他突然抱歉地对妻子说:“等忙过了这阵子,我一定带你出去旅游、休息一下,地方由你来定。”可还没等妻子选好目的地,于忠礼就带着对妻儿深深的歉意走了,这张“全家福”也就成了他留给家人的最珍贵的遗物。
老于走了,下葬的时候,局长邱洪殿含着泪亲手为他安放骨灰。缅怀六年的工作友谊和战友情怀,他扼腕痛惜:“我失去了一位生活中的好老师、好兄长,工作中的好参谋、好助手。”
“熟悉的地方无风景。”老于活着的时候再平凡不过了,他去了,大家才真正认识到他的价值,他是国土资源系统一道靓丽的风景。两次采访,在记者心中,他已是一位英雄,一位曾活在我们身边的有血有肉的英雄。
凌晨,踏上返程列车,听着车轮有节奏的声响,记者辗转反侧,难以入梦,情不自禁吟诵起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6. 惠农谷商城入股可信吗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孝义市是山西的缩影。“悍马多少辆”、“北京买房多少套”曾经是那样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孝义的煤老板们曾经那样神奇。如今,完成了产业发展和资金积累的煤老板们,如何在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寻找自己的坐标?成为他们亟待思考的问题。转型之路又是探索之路,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更有泪水…… 转型发展是“逼”出来的
孝义市是山西的一个缩影。孝义市名源于中国唐代孝子郑兴 “割股奉母”的典故。该市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资源非常丰富,是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土地面积945平方公里,储煤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2.8%,探明储量为90亿吨,还分布有铝、铁、石灰石等数十种探明储量的矿产。
从新中国成立到2008年底,孝义市累计生产原煤21亿吨、洗精煤10亿吨、焦炭5亿吨。2009年3月,孝义市被列为我国第二批、山西省唯一的资源枯竭城市。
孝义市的奋力前行带来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光环: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间,孝义市完成了“吕梁领先、三晋一流、中国百强”的三段式跨越。2006年GDP突破1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位列第96位,实现了“中国百强”的宏伟目标。2007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前移至第88位。2008年GDP突破200.1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43.54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但是漂亮的光环背后却是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2004年后的连续几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表彰全省“十强县”,经济指标排在前面的孝义市却榜上无名,原因是环境指标“一票否决”;2006年,省环保局对我省两个县市实施“区域限批”,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孝义市是其中之一。社会传言:“连续多年,因环境污染,孝义没有验出一个合格的新兵。”面对这种尴尬,孝义市委书记在思考、市长在思考、孝义的决策层都在思考……“限批”虽无情,传递的却是社会要求孝义经济转型的信号。传言虽不实,反映的却是老百姓对生存环境的不满。
事实上,孝义市早在谋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2年,孝义市委、市政府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经济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对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课题调研;2003年,孝义市委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问题,只是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形势逼人,不做不行。迟转不如早转,慢转不如快转。认识成为共识,孝义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2006年10月,对于山西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高度,描绘出了山西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在“新山西”的蓝图中,孝义市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目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途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这是2008年在孝义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张旭光市长反复阐述、与会人员反复讨论的核心内容。转型发展成为孝义市的必然选择,而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恰逢其时。
经过多年的过度开采,如今的孝义已经进入矿产资源衰退期。加上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战略的实施,孝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有50个村因资源枯竭、煤矿关闭、土地塌陷荒废而导致村民无业可就、无地可种。据该市2005年的调查统计:孝义全境945平方公里内,因采煤而导致的土地塌陷达169平方公里,10个乡镇、295个村、53100户约20万人的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长年累积的煤矸石高达上亿吨,煤矿废气、废水、废渣既污染环境,又占用了大量土地。“孝义市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从某种程度上说,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是‘逼’出来的。”孝义市环保局局长杨郁玺说。
这一“逼”,“逼”出了思想的大解放,“逼”出了抢抓机遇的战略眼光,“逼”出了改革创新的发展机制,“逼”出了城市转型发展的大思路、大手笔:包括产业转型、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煤炭安全生产,总投资412亿元的247个转型项目规划出台。
路是走出来的,也是“逼”出来的。煤老板们瞄上现代农业
尽管孝义众多的煤老板 “集体失声”,纷纷退居二线,但在百强县的舞台上依然你来我往,农副产品第一次挑起了大梁,唱上了主角。以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大型现代化农业项目为带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基地,孝义的这篇由“黑”变“绿”的大文章同样抢眼。在孝义,一些当年的煤老板瞄准农业大展身手,但是转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总是伴随着艰辛。
走进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育苗基地,一株株柏苗挺立在一个个外形凹凸不平的柱形容器中,绿油油、齐刷刷、一排排、一列列,按照植株的高低摆成一个个方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威武而雄壮。当地人说,这是今春刚从陕西杨凌引回的新项目,50万元的投资,一年后的回报为投资的10倍。
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当地煤老板转型的“试验田”。在这里你可以找见“华丽转身”的标本,也可以发现正在“探索转身”的“学生”,甚至能发现“转身失败”的典型。孝义市农业局表示,正是由于近年来孝义的煤老板们纷纷从煤焦领域转型到现代农业,所以该市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才能从无到有,一直发展到现在的74个之多。
孝义市在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了核心带动、开发延伸、辐射周边的发展模式。目前,园区发展企业12户,这些企业的产品达60余种,其中16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这批入园企业全部达产达效后,每年可实现产值39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深加工18种农副产品,带动种植面积57万亩,带动农户近40万户,使农村富余劳动力4500人就业。
投资1.07亿元的山西惠农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今年投产后,每年可销售收入3.1亿元。虽然前一段时间的一场大雪导致管道阀门冻裂、蒸汽车间出现故障、化氧树脂都被冻了,企业停产几天,但该公司的董事长郭治山 (以前是煤老板)谈起由“黑”到“绿”的转变仍然信心十足。煤老板当起了“鸭司令”
2009年初,孝义市引进了一个“市场宠儿”,这个“宠儿”的知名度正在变得家喻户晓:樱桃谷SM3,它是由山西铭信禽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铭信公司)年轻的董事长薛宇铭引进的。
前几年,薛宇铭还是个搞煤化工的煤老板,如今与樱桃谷SM3结缘,变成了“鸭司令”。
樱桃谷SM3是英国樱桃谷公司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的转化率和瘦肉率高、抗病力强、区域适应性强,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可饲养。
铭信公司的生态肉鸭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是孝义市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性项目。项目总投资2.1亿元,可生产30大类、130多种规格的鸭类制品,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加工基地,产品销往10多个省(市、区)。铭信公司是“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但这个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如今却在为资金、人才等诸多问题发愁。
铭信公司在一份给政府的汇报材料中提到,由于农业投入高、投资回报较低、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虽然在创建过程中,铭信公司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多种途径获得一定的资金,但目前在资金流动上仍有较大的缺口,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铭信公司还称,目前,企业在专业人才招聘、培养方面也遇到了瓶颈。
谈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孝义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这样说:“无论是人转业,还是企业转型,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帮扶铭信公司发展,孝义市委、市政府专门为铭信公司出台了两个文件,并专项奖补铭信公司500万元,安排500万元奖补养鸭小区建设,这在过去是没有先例的。正是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才加快了企业家的转型。” 立足“小杂粮王国”生产“保健米”
山西被称作“小杂粮王国”,但是在粮食深加工领域还做得不够大,但在孝义市高阳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煤老板出身的孟庆巨可谓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2005年,孟庆巨的旺达公司正式从洗煤转产至农副产品开发。“开洗煤厂的时候,每天弄得黑乎乎的,虽然经营农副产品赚钱来得慢,但是我赚一千万比别人赚一个亿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要高得多。”孟庆巨说。
孟庆巨和北京食品研究所共同研制出新的产品“保健米”,这是一种以各种杂粮为原料,经过严格筛选、粉碎、加热、挤压成形的新型营养合成米。这种米的样子酷似大米的形状,吃到嘴里富有弹性,有别样香味,这种全国首创的“大杂粮仓”速食“保健米”已取得了国家专利产品证书。
孟庆巨的旺达公司先后与周围9000多农户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合同。“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子,等到粮食作物成熟后,我们再将这些粮食回收上来,政府部门补给公司约8万多元。”孟庆巨称政府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农副产品的生产。
孝义市政府对农副产品的生产非常“照顾”,孟庆巨前期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其中政府就给予5%的基建鼓励金。而对其他农副产品和加工企业,孝义市政府也会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
“只要企业每前进一步,政府都会给予巨大的鼓励和支持。”孝义市新闻办相关人士表示,对于前五年入驻高阳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的企业,政府对企业实行如数返还所交租金的优惠措施,这对企业,尤其是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利”。要建设山西的“华西村”
从煤老板到村委会主任,马力农经历了他人生的又一次“华丽转身”。
出生于孝义市东盘粮村的马力农,大学毕业后在太原工作。从孝义市走出,在省城工作,这在东盘粮村人的心中是了不起的。但是,马力农不满足。1994年,他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引资500万元回到家乡办厂创业。
在发展壮大自身企业的同时,他满怀激情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建学校、修油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搞了山林绿化、资助贫困学生400余名。多年来,他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捐助金额达5000余万元。
2008年12月在换届选举中,马力农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从煤老板到村委会主任,角色转变仅仅半年时间,东盘粮村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力农上任后,首先按照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思路,成立了东盘粮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去年腊月,仅仅10多天时间,全村3000多亩耕地全部顺利流转到公司。从今年2月14日开始,“两委”干部协助农业公司连续奋战70多天,打深井、修渠道、修道路、栽树木,复垦土地200多亩。3000多亩耕地已灌溉完毕并全程采用机械化喷药、播种。现在,东盘粮村正在进行绿色蔬菜基地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投资1000余万元,预计年生产绿色蔬菜30万公斤。
“以东盘粮村为起点,如有可能,我要兼任周围7个村的村主任,目标是建设山西的‘华西村’。”这是马力农描绘的新蓝图。利用高科技实现由“黑”到“绿”的转变
在太原市双合成的便民早餐车上,你可以尝到鲜美的燕麦豆浆;在省城各大超市,你可以买到燕麦益生乳等系列产品,但你也许不知道,生产这些产品的老板就是孝义市当年的煤老板。
家住孝义市的田向东以前是个煤老板,后来“换”了身份,成了山西金绿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绿禾公司)董事长。20多年前,田向东“下海”,先后在汽配、汽修、洗煤等行业打拼。从煤海里淘来发展资金后,便筹资2000万元成立了金绿禾公司。公司的5个股东中有3个就是当地的煤老板,他们联手把山西燕麦做成了一篇大文章,研发的燕麦综合开发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说起由“黑”转“绿”,田向东深有感触:“以前,人们把目光都盯在了煤焦生产上,为此而暴富的人不在少数。对矿产资源的过分依赖,使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 ‘短腿’,那挖完煤干什么?”田向东曾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久。经过调研,他发现山西是燕麦的生产大省,吕梁市是山西燕麦的集中生产区。燕麦自身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营养指标居我国九种小杂粮作物之首。能不能围绕优质燕麦产品,大力发展燕麦深加工呢?田向东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开始了行动。他针对市场上燕麦保健品品种少、质量差的特点,尤其是燕麦的深加工研究少的现状,把他的金绿禾公司定位在研发燕麦系列产品基料及深加工上,产品要达到适口性、方便性和主食化,解决杂粮食品口感差、加工难的问题,突破杂粮产品深加工中的瓶颈。
为保证原料品质,金绿禾公司建设了3000亩燕麦有机种植示范基地、50亩良种繁育基地;为增强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新建了研发室、实验室、中试车间及相应配套设施;为加强公司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及时将所研发成功的新技术、新工艺等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并使得该专利实现产业化生产,他们引进各类技术开发人员36人,先后与武汉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签订了研发合作协议。
经过一番拼搏,金绿禾公司拥有了人才,提高了研发水平,生产规模也在逐步扩大,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