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冰川的消退
1980年以来,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约11.5米,这主要归咎于人类滥用煤炭、石油等燃料引起的气候变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声明说,全世界冰川融化速度创下历史最快纪录,其中欧洲冰川损失最为严重,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人员指出,由于冰川是重要淡水资源之一,因此冰川融化速度过快会给一些地区带来淡水危机,甚至在水源稀缺的地区酝酿争水冲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声明中说,从安第斯山脉到北极,冰川消融速度加快。
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1.5米,而2005年该数字仅为0.5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说,这是有研究人员监测以来冰川消融速度最快的时期。
世界冰川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说,与其他地区相比,欧洲山区冰川损失最为严重,其中包括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和北欧山区。非洲肯尼亚山冰川失去了92%,而西班牙在1980年时有27条冰川,减少至13条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在过去一个世纪已失去了一半的冰川。2003年入夏以来,席卷欧洲各国的热浪使当地的气温接近或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在瑞士,3900米高的费尔佩克斯雪山山顶的气温达到了5℃,那里冰川的厚度下降到了近150年来的最低点。
在天山,约有22%的冰川体积在过去四十年渐渐失去。天山是中国最大的冰川区,共有冰川6890多条,总面积约9500多平方公里。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冰川都发现萎缩现象,冰川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退。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的天格尔峰1号冰川,河水年径流量为2.35亿立方米,是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水源,1号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从1962年开始的30年内,冰川退缩了140米。20世纪末,祁连山冰川缩减,融水比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至22.5米。
在喜马拉雅山,一条最大的冰川从1935年以来已缩短了300多米。20世纪末,珠峰地区的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使冰川明显退缩,20世纪60年代初,珠峰地区冰川尾部在海拔5400多米处。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珠峰地区对外开放,在该地区登山、探险、旅游的人数迅速增加,当地群众已把牦牛通道修到海拔6500米处。国际冰雪委员会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着,喜马拉雅山区有近50座冰川湖湖水水位迅速上升就是明证。科学家预计,在未来35年间,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将缩小1/5。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宣布,在加拿大努纳武特区埃尔斯米尔岛的北部海岸附近,3000岁高龄的北极冰架老大沃德·亨特不复存在。他们通过雷达勘察了解到,2000年,388.5平方公里大小的沃德·亨特出现一个小裂缝,2002年,这个裂缝扩大为77米,旁边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裂缝,一块6平方公里大小的浮冰已经分离出去,飘在沃德·亨特附近,并预言沃德·亨特最终一分为二。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冰盖,自1993年以来,其南部和东部边缘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变薄着。
占世界冰储量91%的南极冰盖,1998年以来占总面积1/7的冰体已经消失。去年底,美国地理协会报告了南极三个最大的冰川在十年内变薄而减少了45米厚度。
冰川萎缩的速度确实是相当惊人的。在秘鲁利马地区,20世纪末开始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融,而在1990年以前,消融速度每年只有3米。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大约1/4以上冰川将消失。到2100年可能达到50%,那时,可能只有在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高原、喜马拉雅山和中亚山地还会有一些较大的冰川分布区。 正在加速消融的冰川严峻态势,必将带来以下严重的后果:
(1)海平面上升
科学家认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冰盖和山地冰川的融化,是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厘米的原因之一。如今,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数值正在不断增加着。如果南极冰盖发生崩解,会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近6米。如果南北极两大冰盖全部融化,其结果会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
冰川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将淹没沿岸大片地区,使得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居民不得安宁,他们可占了世界的一半人口。所有的沿海地区都将变成汪洋大海,美国纽约只能剩下联合国大厦和几座摩天大楼的楼顶,法国巴黎也许只能看到埃菲尔铁塔的塔顶,而荷兰、英国等几十个低洼国家将不复存在。
中国海岸线长达一万八千公里,沿海分布着的上百座大中城市,都是人口密集之地。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杭州、厦门、广州、香港、澳门和深圳等城市的海拔都在20米以内。就是北京,以及南京、武汉这些看似和海洋虽有一定距离,但那海拔却都在山岳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的水漫之列。更何况我国除大陆之外,更有海南,舟山、台湾等大小岛屿5000多个呢。
(2)全球气候改变明显
冰川,特别是极地大范围冰盖能大量反射太阳光,从而有助于人类居住的地球保持温度不至于升高。然而,当冰川融化后暴露的陆地和水面就会吸收太阳热量,从而导致冰体融化更多,由此连锁反应势必加速地面增温过程,有助于气候变暖。而北极地区冰体过度融化后较冷冰水却会对欧洲部分地区和美国东部地区产生冷却效应,冰水流入北大西洋,又可能会使那里的大洋环流模式遭到破坏,反过来又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 造成冬季严寒,暴风雪成灾,夏季高温不退,暴雨、飓风、洪水泛滥。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冰川消融更会给局部地区带来灾害。如喜马拉雅山冰川如此融化,在5到10年内,会使尼泊尔、不丹境内近50个冰川湖决堤而引发洪水泛滥;夏季冰川快速消融也会引发印度境内印度河、恒河水位上涨而造成洪灾。相反,随着冰川的退缩,大部分以冰川融水为水源的地区将会严重缺水,如秘鲁、印度北部就因冰川的加速消融而面临着缺水危机。
(3)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冰川消融使一些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被破坏,也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威胁。有报道说,与冰盖变化有关的北极熊难以寻食而体重下降;南极的企鹅和海豹也因海冰减少和气温上升而改变了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几百年至几万年前埋藏于冰盖中的微生物因冰川消融而暴露出来,它的扩散会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解冻》里所说的远古寄生虫,就是冰川消融而暴露出来的。
20世纪末,祁连山冰川正在以每年2米至16米的速度退缩,其融水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少了约10亿立方米,对那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如民勤县,因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年径流量锐减,不得不打深水井,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坏;50万亩沙生植物焦渴而死;500万亩草场退化;风沙日数明显增多。因为水源减少,20世纪末来那里自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加上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引起的狭管效应,北临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的戈壁和沙地、绵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地区以及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强度最大的沙尘暴源头。 (1)气候变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专家们采用航测、卫星观测和实地考察等手段,对尼泊尔境内3252个冰川和2323个冰川湖以及不丹境内的677个冰川和2674个冰川湖进行了长达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些地区的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1℃,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融化加快的事实又一次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在未来几十年里面临的最大威胁。新西兰科学家对其境内48座冰川进行拍照和分析后形象地把冰川比喻为银行,由于这些年来那里高气压盛行,西风减少,导致天气干燥,降雪明显减少,以致于银行入不敷出,因为冰川靠自然降雪来补充,以保持动态平衡,体现着冰川积累和消融的收支平衡。如果不利天气继续下去,那里的冰川还将继续萎缩。
(2)人为原因
我国学者对祁连山冰川研究后提出,冰川退缩除了自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超载放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挖中药材,滥采地下水。50年间,甘肃人口翻了一番多,而耕地仅增加了4%,人地矛盾导致新中国成立后的20年间,西北地区先后搞了三次大规模毁林开荒,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甘肃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85.6%,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气候恶化反过来又加剧了冰川的萎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深刻指出,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消融加快的研究结果,向全球发出了新的警报:拯救冰川,以拯救生命。面对冰川如此惊人的变化速度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人类有义务和责任迅速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的排放,以降低冰川消退的速度。
在我国甘肃,则明确提出保护冰川的口号。有关方面负责人强调,要治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就必须保护祁连山冰川。要采取切实的措施,而且要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既不能盲目开荒,也不能盲目扩大植树造林规模,要因地制宜,适度开发,遏制祁连山周边环境的恶化趋势,从而有助于保护好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冰川。
1.加拿大冰川加速融化,北半球最大的冰盖湖独特的生物依存关系受威胁:2000年到2002年两年间,加拿大北部Ellesmere岛上的Ward Hunt冰盖发生破裂,巨大的冰盖一分为二,威胁着北半球最大的冰盖湖迪斯雷立峡湾(Disraeli Fjord)中奇特的生物现象。在这个有着3000年历史的峡湾中,水底的海洋微生物与水面冰层下的淡水生物和谐相处,形成了淡水生物与海水生物混居的奇特现象。然而由于冰盖的融化,这种奇特的低盐度海水正在慢慢的消失,截止到2002年, 96%的低盐度栖居环境已经消失殆尽。
2.冰川融化影响水资源:随着山地冰川的退缩,大部分以冰川径流作为供水源的地区将会发生严重的缺水危机。Quelccaya冰帽作为秘鲁里利马市传统的供水源,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在退缩,在1990年以前冰川退缩的速度每年只有3 米, 这种情况威胁到该市上万居民的用水.厄瓜多爾尔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城市用水,水力发电都要依赖安第斯山脉的冰川融水。 然而冰川的加速退缩正不断地威胁着这里居民的正常生活,一些地区已经开始经历用水短缺和因为用水而引起的纠纷。
3.冰川的加速融化致使大块冰体划落冰川湖,冰川湖溃决引发水灾: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冰川退缩,1985年在尼泊尔的Langmoche冰川湖溃决溃决淹没了可耕用土地,冲毁了桥梁房屋和一座即将建成的水电站,造成了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4.冰川融化的潜在威胁:冰川的融化会导致北埋藏在冰盖中几百年甚至几万年的微生物被暴露出来,微生物的扩散会影响人类的健康。机农药在上个世纪的中期曾经被广泛使用,尽管很多种类的农药都被限制使用,但许多农药残留物都被峰存在了冰川中。有害物质随空气的流动被带到寒冷的地方,有害物质往往就被被压缩和储存在冰川中。冰川的融化会使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出来,对冰川周围的湖泊河流的影响是巨大的。 对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催促各成员国在2009年签订继承《京都议定书》义务的减排国际框架条约,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斯坦纳说,来自19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科学家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讨论了气候变暖和温室气体减排等问题,争取在2009年前达成一项新的国际协议,以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延续。
不少气候专家认为,由于世界上数十亿人口饮用冰川融水、依靠冰川水灌溉、发电,因此冰川过度消融会给这些人口带来淡水危机。
冰川是地表上长期存在并能自行运动的天然冰体。由大气固体降水经多年积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一词来自拉丁文 glacies(意为冰)。《世界冰川目录资料编辑指南》把冰川面积超过 0.1平方千米者作为统计对象。以平衡线(又称雪线)为界把冰川分为两部分,上部为粒雪盆(又称积累区),下部为冰舌区(又称消融区),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冰川系统。
Ⅱ 冰川的生长和消亡...
冰川的生长
冰川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作“原料”,就等于“无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冰川存在于极寒之地。地球上南极和北极是终年严寒的,在其它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能形成冰川。我们知道越往高处温度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到0℃以下,降落的固态降水才能常年存在。这一海拔高度冰川学家称之为雪线。
在南极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上,冰川是发育在一片大陆上的,所以称之为大陆冰川。而在其它地区冰川只能发育在高山上,所以称这种冰川为山岳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够发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还要求高山不要过于陡峭。如果山峰过于陡峭,降落的雪就会顺坡而下,形不成积雪。
雪花一落到地上就会发生变化,随着外界条件和时间的变化,雪花会变成完全丧失晶体特征的圆球状雪,称之为粒雪,积雪变成粒雪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们之间的紧密度不断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以致消失,雪层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渐减弱,一些空气也被封闭在里面,这样就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冰最初形成时是乳白色的,经过漫长的岁月,冰川冰变得更加致密坚硬,里面的气泡也逐渐减少,慢慢地变成晶莹透彻,带有蓝色的水晶一样的老冰川冰。
冰川冰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山坡慢慢流下(当然流的速度很慢),就形成了冰川。
冰川的消退
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世界各地冰川的面积和体积都有明显的减少,有些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在低和中纬度的地方尤其显着。
非洲肯尼亚山冰川失去了92%,而西班牙在1980年时有27条冰川,现在减少至13条 。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在过去一个世纪已失去了一半的冰川。2003年入夏以来,席卷欧洲各国的热浪使当地的气温接近或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在瑞士,3900米高的费尔佩克斯雪山山顶的气温达到了5摄氏度,那里冰川的厚度下降到了近150年来的最低点。
在天山,约有22%的冰川体积在过去四十年渐渐失去。天山是中国最大的冰川区,共有冰川6890多条,总面积约9500多平方公里。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冰川目前都发现萎缩现象,冰川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退。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的天格尔峰1号冰川,河水年径流量为2.35亿立方米,是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水源,1号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从1962年开始的30年内,冰川退缩了140米。近年来,祁连山冰川缩减,融水比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至22.5米。
在喜马拉雅山,一条最大的冰川从1935年以来已缩短了300多米。近年来,珠峰地区的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使冰川明显退缩,20世纪60年代初,珠峰地区冰川尾部在海拔5400多米处。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珠峰地区对外开放,在该地区登山、探险、旅游的人数迅速增加,当地群众已把牦牛通道修到海拔6500米处。国际冰雪委员会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着,喜马拉雅山区有近50座冰川湖湖水水位迅速上升就是明证。科学家预计,在未来35年间,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将缩小1/5。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宣布,在加拿大努纳武特区埃尔斯米尔岛的北部海岸附近,3000岁高龄的北极冰架"老大"沃德·亨特不复存在。他们通过雷达勘察了解到,2000年,388.5平方公里大小的沃德·亨特出现一个小裂缝,2002年,这个裂缝扩大为77米,旁边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裂缝,一块6平方公里大小的浮冰已经分离出去,飘在沃德·亨特附近,并预言沃德·亨特最终一分为二。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冰盖,自1993年以来,其南部和东部边缘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变薄着。
占世界冰储量91%的南极冰盖,1998年以来占总面积1/7的冰体已经消失。去年底,美国地理协会报告了南极三个最大的冰川在十年内变薄而减少了45米厚度。
冰川萎缩的速度确实是相当惊人的。在秘鲁利马地区,近年来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融,而在1990年以前,消融速度每年只有3米。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大约1/4以上冰川将消失。到2100年可能达到50%,那时,可能只有在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高原、喜马拉雅山和中亚山地还会有一些较大的冰川分布区。
Ⅲ “地球上的冰川面积”有何变化
由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世界各地冰川的面积和体积都有明显的减少,有些甚至消失。这种现象在低和中纬度的地方尤其显着。
现状
1980年以来,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约11.5米,这主要归咎于人类滥用煤炭、石油等燃料引起的气候变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声明说,全世界冰川融化速度创下历史最快纪录,其中欧洲冰川损失最为严重,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人员指出,由于冰川是重要淡水资源之一,因此冰川融化速度过快会给一些地区带来淡水危机,甚至在水源稀缺的地区酝酿争水冲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声明中说,从安第斯山脉到北极,冰川消融速度加快。
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减少了1.5米,而2005年该数字仅为0.5米。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说,这是有研究人员监测以来冰川消融速度最快的时期。
世界冰川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说,与其他地区相比,欧洲山区冰川损失最为严重,其中包括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和北欧山区。非洲肯尼亚山冰川失去了92%,而西班牙在1980年时有27条冰川,减少至13条 。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在过去一个世纪已失去了一半的冰川。2003年入夏以来,席卷欧洲各国的热浪使当地的气温接近或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在瑞士,3900米高的费尔佩克斯雪山山顶的气温达到了5℃,那里冰川的厚度下降到了近150年来的最低点。
在天山,约有22%的冰川体积在过去四十年渐渐失去。天山是中国最大的冰川区,共有冰川6890多条,总面积约9500多平方公里。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冰川都发现萎缩现象,冰川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退。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的天格尔峰1号冰川,河水年径流量为2.35亿立方米,是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水源,1号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从1962年开始的30年内,冰川退缩了140米。20世纪末,祁连山冰川缩减,融水比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至22.5米。
在喜马拉雅山,一条最大的冰川从1935年以来已缩短了300多米。20世纪末,珠峰地区的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使冰川明显退缩,20世纪60年代初,珠峰地区冰川尾部在海拔5400多米处。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珠峰地区对外开放,在该地区登山、探险、旅游的人数迅速增加,当地群众已把牦牛通道修到海拔6500米处。国际冰雪委员会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着,喜马拉雅山区有近50座冰川湖湖水水位迅速上升就是明证。科学家预计,在未来35年间,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将缩小1/5。
美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宣布,在加拿大努纳武特区埃尔斯米尔岛的北部海岸附近,3000岁高龄的北极冰架"老大"沃德·亨特不复存在。他们通过雷达勘察了解到,2000年,388.5平方公里大小的沃德·亨特出现一个小裂缝,2002年,这个裂缝扩大为77米,旁边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裂缝,一块6平方公里大小的浮冰已经分离出去,飘在沃德·亨特附近,并预言沃德·亨特最终一分为二。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冰盖,自1993年以来,其南部和东部边缘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变薄着。
占世界冰储量91%的南极冰盖,1998年以来占总面积1/7的冰体已经消失。去年底,美国地理协会报告了南极三个最大的冰川在十年内变薄而减少了45米厚度。
冰川萎缩的速度确实是相当惊人的。在秘鲁利马地区,20世纪末开始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融,而在1990年以前,消融速度每年只有3米。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全球大约1/4以上冰川将消失。到2100年可能达到50%,那时,可能只有在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亚高原、喜马拉雅山和中亚山地还会有一些较大的冰川分布区。
Ⅳ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成果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年均减少131.4平方公里,
近30年来青藏高原冰川年均减少131.4平方公里,而且近年来有加速消减趋势,其中高原周边冰川面积消减最为明显,面积减小10%以上;高原腹地冰川面积减少近5%.这些数据都说明了青藏高原上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冰川面积减小,储水量减少,所以三江源地区以冰川形式存在的蓄水总量下降.
故选:C.
Ⅳ 中国冰川的冰川编目
2014年12月13日,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京发布《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研究显示,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
冰川是气候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信息载体。中国于1978年至2002年开展了第一次冰川编目工作,以上世纪50到80年代的航摄地形图和航空相片为主要数据源,总计编制46377条冰川的目录,总面积59425平方公里,估计冰储量约5600立方千米。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导致世界各地的冰川纷纷表现出退缩状态,中国西部的冰川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2006年科技部设立了《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变化调查》项目。在其资助下,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利用2006年至2010年间的遥感影像,对中国西部冰川分布现状进行一次系统更新。
统计表明中国西部目前有冰川48571条,总面积51840平方公里,估算冰川储量为4494立方千米。通过两次冰川编目对比,发现自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年均面积缩小243.7平方公里/年。中国阿尔泰山和冈底斯山的冰川退缩最显着,冰川面积分别缩小了37.2%和32.7%;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和祁连山的冰川变化幅度居中,冰川面积缩小21%到27.2%;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羌塘高原和昆仑山则缩小8.4%到11.3%。
从冰川面积年均缩小比率来看,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山东段及以南喜马拉雅山区、喜马拉雅山西段印度河河源区等是中国西部冰川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地区,年均萎缩幅度高达每年2.2%。羌塘高原是冰川面积萎缩幅度最小的区域,年均面积缩小比例为每年0.2%左右。
Ⅵ 急求历年世界冰川减少量!
由于全球变暖,一些冰川出现了减少和退缩现象。如非洲乞里马扎罗山的冰川面积在1912~2000年间减少了81%。1889年它完全由冰雪围绕,今天只剩下15%由冰雪围绕,且主要由季节性冰雪覆盖。
我国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自小冰期后期以来,一直处于后退状态。1962年至1980年,冰川退缩了80米;1980年至1992年,冰川又退缩了60米。据1959年开始观测以来所积累的资料,该冰川的物质平衡亏损20世纪60年代平均为-53毫米/年,20世纪80年代增到-346毫米/年,1990~1991年间更增至-706毫米/年。1959~1986年累积负平衡达6130000立方米,相当于冰川减薄3.25米。在乌鲁木齐河流域,1964年航测地形图上共量算到的冰川面积为48.2平方公里,1992年再次航测冰川面积已减至40.9平方公里,损失了15.1%。
据资料推算,我国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积自“小冰期”以来减少了24.7%,达7000平方公里左右。
随着全球进一步增暖,山地冰川将继续后退萎缩。根据小冰期以来冰川退缩的规律和未来夏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预测,估计到2050年我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2%,折合冰量约16184km3。其中,海洋性冰川减少最显着,为52.5%,6925km3;亚极地型冰川次之,为24.4%,6631km3;极地型冰川最少,为13.8%,2629 km3 。三类冰川的冰川物质平衡每年亏损值分别高达-1318毫米、-900毫米和-623毫米,冰川平衡线高度将分别上升238米、168米和138米。未来50年西部地区冰川融水总量将处于增加状态,天山北麓与河西走廊最大融水径流预计出现在21世纪初期,其年增长量为几百万到千万立方米不等;柴达木及青藏高原的内陆河流域冰川融水高峰预计出现在2030~2050年,年增长约20%~30%;塔里木盆地周围高山冰川2050年前径流增加量可达25%左右。
Ⅶ 材料二近40年来,随着气温升高,中国冰川面积缩小了3248平方公里,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55%。
(1)全球变暖(使冰川消退),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害。 (2)示例:1、冰川是淡水的宝库,控制全球变暖事关你我他。 2、你珍爱生命吗?请加入阻止全球变暖的行列! |
Ⅷ 中国冰川面积和冰储量最大的山脉是
中国冰川,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国西部和北部,共计46,298条,冰川面积59,406平方公里,冰储量5,590立方公里;其中西藏为中国冰川分布集中地区,有冰川面积27,676平方公里。中国冰川年均融水量约563亿立方米,约占内河水资源总量的20%。
中国的冰川,包括境内冰川和雪山,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包括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区,青藏高原分布集中,主要位于喜马拉雅山、横断山、昆仑山、祁连山等诸多山脉,为很多河流的源头。由于冰川冰雪累计和融化相对稳定,确保了江源河源地区水源的稳定,长江源和黄河源均发源于雪山冰川。
青藏高原冰川主要集中于以下几处,一是藏东南即念青唐古拉山东南段纳木错湖周围,着名的有南迦巴瓦雪峰和加拉白垒雪峰,有西藏境内最长的恰青冰川;二是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羊卓雍错附近区域、横断山脉的贡嘎山周围,并以海洋性冰川为主;三是珠穆朗玛峰周围地区有名的为绒布冰川,这一带以冰塔林壮观而着称。
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川之特点就是雪线高,东绒布冰川最高雪线达到海拔6200米
阿扎冰川(西藏)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四川)
卡钦冰川(西藏)
科可萨依冰川(新疆)
来古冰川(西藏)
米堆冰川(西藏)
祁连山七一冰川(甘肃)
喜马拉雅山绒布冰川(西藏)
特拉本坎力冰川(新疆)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新疆)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又名透明梦柯冰川)(甘肃)
土盖别里齐冰川(新疆)
天山托木尔冰川(新疆)
达索普冰川(旧称野博康加勒冰川)(西藏)
音苏盖提冰川(新疆)
玉龙雪山冰川(云南)
梅里雪山明永冰川(云南)
统计表明中国西部目前有冰川48571条,总面积51840平方公里,估算冰川储量为4494立方千米。通过两次冰川编目对比,发现自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西部冰川总体呈现萎缩态势,面积缩小了18%左右,年均面积缩小243.7平方公里/年。中国阿尔泰山和冈底斯山的冰川退缩最显着,冰川面积分别缩小了37.2%和32.7%;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和祁连山的冰川变化幅度居中,冰川面积缩小21%到27.2%;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羌塘高原和昆仑山则缩小8.4%到11.3%。
从冰川面积年均缩小比率来看,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山东段及以南喜马拉雅山区、喜马拉雅山西段印度河河源区等是中国西部冰川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地区,年均萎缩幅度高达每年2.2%。羌塘高原是冰川面积萎缩幅度最小的区域,年均面积缩小比例为每年0.2%左右。
Ⅸ 30年内冰川的面积为什么萎缩了80%
其实并没有缩减。冰川面积大小随季节变化:冬天下雪,天气寒冷,冰雪不融化,所以冰川体积增加;夏天,冰雪融化,体积减小。我们通常称融化时间为夏季的半年,冬季的半年为多雪的半年,这并不完全是半年。冰川体积的测量和比较应在每年夏末进行,此时冰川体积最小。
冰川是另一种形式的水。形成冰川的条件首先是一定量的固体降水,包括一系列自然系统,如雪、雾和冰雹。冰川只能在高山上形成,并有一定的海拔要求。因此,中国冰川(包括雪山)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包括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高海拔地区。西藏是中国冰川最集中的地区。冰川也是许多河流的源头。长江和黄河都源于雪山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