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资讯 > 中国有多少陵

中国有多少陵

发布时间:2022-01-19 20:41:06

⑴ 中国一共有几个黄帝陵

中国只有一个皇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桥山。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 故此陵墓为衣冠冢。

⑵ 中国最后的陵在什么地方面积有多大花了多长时间建成

中国迄今为止有五千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诸多王朝的起起落落,尤其是一些很有钱的,或者是官员在死后,就会为自己修建非常大型的陵墓。尤其是历代的皇帝,都会在自己死之前修建自己的陵墓,古代的陵墓规格相对都是很巨大的,现在也有陵墓,但是多数都是很简单的,中国最后建造的陵墓,气势非常恢弘,听到名字就有兴趣去看看。

与其看这些山川,可以领着他们来这里,除了看风景还能够纪念孙中山,同时告诉自己的孩子,你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让孩子接受爱国教育,从珍惜粮食,生活当中的小事做起。

这样才让旅游更富有意义。这么有意义的孙中山陵墓,你有来过吗?

旅游地点: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

⑶ 中国一共开启过几个帝陵

其实大部分陵墓都被挖掘过了,包括盗墓和考古发掘。只有很少的坟墓没有开过——十三陵中的十二陵,南京明孝陵,秦始皇陵等。
开启帝陵当然有规定,这个东西不能随便乱挖的

⑷ 中国帝王陵,你知道多少呢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寝,是《史记》唯一记载黄帝陵 ,为中国历代帝王和着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相传黄帝御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号称“天下第一陵”。

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

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⑸ 中国有多少陵墓

【元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的陵园坐落在内蒙内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面的敖包上。从这里放眼四望,碧草如茵,繁花似锦,充满诗情画意,是一派草原特有的瑰丽景色。陵墓呈蒙古包式的大殿,雍容大方,巍峨耸立,分外壮观。
成吉思汗陵园,号称“八白室”。八白室顾名思义是由八间白色的建筑构成的,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有正殿、东殿、西殿、后殿等主要建筑,并以殿廊将各殿连接。正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中心,最为壮观。殿前有二根穿云旗杆,旗杆中间安放着一尊塔形香炉,上面缀满铜铃,轻风吹过,铃声清脆悦耳,余音袅袅,飘散四方。殿堂坐落在花斑绚丽的花岗岩石基座上,四周围有雕刻精细的玉石栏杆。殿顶呈蒙古包式的穹庐状,上面用蓝、黄两色琉璃瓦砌出浑厚典雅的云勾浪纹,八角飞檐下悬挂着“成吉思汗陵”五个蒙汉文金色大字竖匾。殿堂内,成吉思汗巨幅画像悬挂正中央。他银须飘胸,目光灼灼,充分显示出当年的英武姿态。画像两侧竖立着银戈红缨长矛,前面是紫檀色的供桌,上面放着相传是成吉思汗使用过的马刀。殿堂四壁雕饰着山水草畜,令人神往,地面铺着紫红色的地毯,使殿内气氛格外庄严肃穆。
成吉思汗死于征战西夏灵州的军中,可是灵柩为什么安放在鄂尔多斯草原上呢?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率蒙古军西征,路过鄂尔多斯草原的时候,见这里碧草茵茵,一望无际,洁白的羊群象天边的云朵,在草原深处漂浮,不时鸟鸣鹿奔。成吉思汗坐在马背上,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情不自禁地赞美说:这里是衰亡之朝夏兴之方,太平盛邦久居之地,梅花幼鹿成长之所,白发老翁安息之乡。我看这里很美,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说完将手中的马鞭投向草地。成吉思汗死后,灵柩运到传说中被成吉思汗所赞美过的伊金霍洛旗,隆重安葬。诸宗室王公接到讣告,立即从横跨欧亚大陆的各个占领地飞速赶来奔丧。安葬时,葬地搭起巨大的帐篷。帐内放着一木座,成吉思汗的遗体放在木座上,木座前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置着各种祭品。祭品丰盛而别致,有肥美的整羊,甘甜的鲜奶,还将牝马和牡马各一匹栓在帐内。这种祭奠仪式是蒙古族人的习俗。
蒙古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在蒙古统一历史上有卓越贡献的大汗,每年都要举行几次隆重的祭祀活动。其中最隆重的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举行的“苏鲁锭”活动。“苏鲁锭”蒙语为“长矛”,象征着成吉思汗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赫赫武功。相传,有一次成吉思汗在土拉河战斗中被击败,当时他跪下给神灵叩头求援。这是天上飞来一杆又黑又大的苏鲁锭。他高兴万分正欲伸手去接,可是苏鲁锭却停在半空中,他连忙给神灵许愿,要用一千只绵羊祭奠,苏鲁锭才落下来。以后蒙古人民一直保持了祭奠“苏鲁锭”的风俗。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蒙古人民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祭奠在悠扬的蒙古古典乐曲中开始,先向成吉思汗陵敬酒三巡,高声朗诵赞美成吉思汗的《出征歌》、《苏鲁锭歌》等,然后由主祭人率领大家进入正殿,跪在地毯上,向成吉思汗遗像举行参拜礼。

【明中都皇陵】
中都皇陵,是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在安徽凤阳县明中都城西南方向。陵冢高大雄伟,登上陵顶环顾四方,南有丘陵绵亘数百里,北临淮河滔滔东流去,东西二隅地势逐渐内底。皇陵头枕山峰,足登淮水,犹如仰卧在巨大的躺椅之中。
朱元璋的父母是安徽的凤阳人,家境赤贫,没有土地,后来这个地区瘟疫流行,不到二十天,朱元璋的父母相继死去。因家贫没有钱卖棺椁,所以朱元璋和他的兄长抬着他们的父母的尸体草葬山莽。传说两人快到山麓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只好放下尸体避雨村寺,第二天拂晓,朱元璋与兄往视,见父母尸骸之上已是土堆高耸。朱元璋称皇帝的第二年,就在他父母坟墓上修建皇陵,历时有十年。皇陵陵园规模宏伟,园内有大量精湛的碑石雕作,其气势不亚于明孝陵和十三陵。可惜陵园内建筑大部分已经毁于明末,在农民起义军的脚下已经被荡然殆尽。
皇陵陵园前的神道石像雕体形高大,雕工精美,都是用巨大的青石细细雕琢而成的。其中的石马是群雕中的佳作,石马背负锦鞍,昂首嘶鸣,鬃毛披动,形态逼真。据说,南来北往的马匹,远远望去总是挣脱缰绳跑到石马前欢跳,真可谓以假乱真。可见雕刻技巧之高超了。
陵园里的石碑仅剩下“皇陵碑”和“无字碑”两通,都是龙首龟跌,气势壮观。皇陵碑的碑文是朱元璋亲自撰写的,叙述了他的家庭出身、本人经历以及参加起义军、东渡大江、建立明王朝的峥嵘历程。文字通俗易懂,感情真挚浓烈。无字碑,寓意朱元璋祖辈功德无量,难以用语词表达。今碑已断为三截。
明中都皇陵是明朝第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其豪华侈丽的规制继续了汉唐两宋的传统,开创了明清时代的风格,在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明太祖孝陵】
孝陵是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的合葬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下。紫金山巍峨峻秀,从六朝以来就流传有“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的诗句,所以有“虎踞龙盘”之说。玩珠峰下泉壑幽深,紫气蒸腾,云气山色,朝夕多变。朱元璋登基不久,就选中这里为陵址。
孝陵规模宏大,建筑突出了献殿,以示推崇皇权,企图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陵园最前面是下马坊,碑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是陵寝威严的标志,陵前的神道两侧排列着石像生十二对,有石狮子、石獬豸、石骆驼、石麒麟、石向和石马各两对,相立对峙,造型生动,比唐宋帝陵的石雕体态显得更为壮观。其中石象和石骆驼最为高大,是明初石雕艺术的代表作。陵前还有四对石翁仲,体态高大,身手不及腰。它们和石兽一起威然列队,长达一公里,象征着朱元璋生前拥有的仪仗和侍卫,有“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的诗句。
孝陵的神道,由石望柱开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小山,名曰“孙陵岗”。神道转弯,这在帝王陵寝中是不多见的。明孝陵的神道之所以饶过孙陵岗,是因为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根据史籍记载,修陵时,有人曾建议将孙权墓迁走,但朱元璋未准,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子,留为门主。”这样,神道只好绕行而过。
孝陵在清军入关的时候被毁掉了,只留下台墓和柱墓,真是“草满故陵埋石马,月明荒经泣铜驼”。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十公里天寿山南麓,是明朝最大的陵墓群,十三陵有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佑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的康陵、世宗朱厚璁的永陵、穆宗朱载垕的昭陵、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德陵、思宗朱由检的思陵。陵区范围约四十多公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重峦叠嶂,如拱似屏。南面为蟒山、虎峪山相峙扼守,气势磅礴的大宫门坐落在两山之间,为陵区的门户。整个陵区得天独厚,雄伟壮观。从明成祖朱棣选为陵址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历经二百余年,陵园经过不断修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完美的陵墓建筑群。
◇长陵
长陵是成祖朱棣与徐皇后合葬的墓。
朱棣是一个颇有建树的帝王。他曾命翰林院学士解缙等负责召集天下文士三千人,编写了举世无双的《永乐大典》并亲自为此书写了序。这部举世空前的大部头类书,成为研究中国历史、文学艺术的宝库。他还责成太监郑和六次下西洋,遍历亚非大小三十余国,促进了明朝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长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合理。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陵园纵贯南北,又三个院落组成。第一院落从石碑坊到棱恩门。石碑坊位于十三陵神道最南端,为汉白玉雕刻而成,晶莹光洁。六根大柱排空屹立,上系蓝天,下接白云,远远望去犹如天地间浮沉的一朵彩云,好似神化传说中的南天门。
石碑坊北是大红门,它是陵园的门户,坐北朝南,共三洞,丹壁黄瓦,单檐歇山顶,庄严雄伟,浑厚端庄。黄色的琉璃瓦顶与朱红色的门墙交相辉映,色彩协调,诱人遐想。
大红门北面是长陵碑亭,有一通龙首龟跌石碑,记叙了明成祖一生的简历。都是歌功颂德之词。十三陵中,唯长陵碑亭有文字可训,其他诸陵皆无。碑亭四角各有一个华表,底座和表身浮雕蟠龙纹和流云纹,叫做“望天吼”,又叫“望君归”。其意是希望君王不要贪恋深宫,应该走出去了了解民情,又盼望君王不要在外面流连忘返,早日归朝,免得国事无人处理。
第二院落是棱恩殿。这是十三陵中最雄伟的建筑,它是“藏衣冠几杖,起居荐藏物”的地方。大典全部用珍贵的楠木所造,经过五百多年风雨剥蚀,尚未倾斜变形,这表明了中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术。
第三院落由内红门与明楼等组成。内红门是棱恩殿和宝城之间的一座门楼,因为接近朱棣的陵墓,所以内红门的彩绘色调显得深沉、肃穆,使谒陵的官员走进门内即产生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长陵建筑雄伟、肃穆幽深,它以独特的建筑艺术反映了明代初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侧面

⑹ 中国名陵都有哪些

黄帝陵 秦始皇陵 茂陵(汉武帝刘彻墓) 霍去病陵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陵) 乾陵(李治和武则天的陵) 金太祖陵 成吉思汗陵 明孝陵 明显陵 十三陵 清东陵 清西陵

⑺ 中国有几个帝王的陵墓被挖发现了

中国历代帝王陵墓及保存情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盘古氏 上古时期 盘古 南海 纯系传说,具体情况无考
伏羲氏 原始社会 太昊陵 河南淮阳 湖北襄阳等 传说之陵
女娲氏 原始社会 女娲陵 山东济宁 山西赵城等地 传说之陵
炎帝神农氏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32世纪) 炎帝陵 湖南酃县 传说之陵
黄帝有熊氏或轩辕氏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6世纪) 黄帝陵 陕西黄陵县,山东 甘肃 河南 河北等地 传说中黄帝陵很多,一般以陕西黄帝陵为准
少昊金天氏 原始社会 少昊陵 山东曲阜 传说之陵
颛顼高阳氏 原始社会 颛顼陵 河北高阳 传说之陵
帝喾高辛氏 原始社会 帝喾陵 河南滑县 陕西 阳等地 传说之陵
帝尧陶唐氏 原始社会 尧陵 山西临汾,山东东平等地 传说之陵
帝舜有虞氏 原始社会 舜陵 湖南宁远县 传说之陵
大禹 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2世纪) 禹陵 浙江绍兴 传说之陵

夏代王陵
夏代自后启杀益自立,天下为私,进入了奴隶社会。大约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至公元前十七世纪,共传了十六帝。仅有个别帝陵有一些传说的记载,大都不可考。由于夏代的历史情况目前尚未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仅将各帝名称列表于手,以供参考。
帝号及
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后启 (约前2095--前2086年) 无考
太康 (约前2085--前2057年) 太康陵 河南太康县 传说之陵
仲康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相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少康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杼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槐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芒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泄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不降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扃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廑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孔甲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孔皋 奴隶社会 孔皋陵 河南洛宁县 传说之陵
后发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后履癸(桀) 奴隶社会 不可考

商代王陵
公元前十七世纪初,商汤(成汤)推翻了夏末暴君桀,建立了商朝,约自公元前一七一一年至公元前一0六六年,共历时约六四五年,传位三十帝,殷代情况已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也得到了考古发掘的证实。其后期帝王陵墓已在河南安阳殷墟等地有所发现,但是具体的是哪一个帝陵尚未考确,正在考定中。仅将各帝名称列表于后,以供参考。
帝号及
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成汤 约前1711年起在位十三年 汤陵 山西万荣县 传说之陵,已于元世祖二十年(1283年)没入黄河之中
外丙 约前1698年起在位二年 无考
仲壬 约前1696年起在位四年 待考
太甲 约前1692年起在位三十三年 待考
沃丁 约前1659年起在位二十九年 待考
太庚 约前1630年起在位二十五年 待考
小甲 约前1605年起在位三十六年 待考
雍已 约前1569年起在位十二年 待考
太戊 约前1557年起在位七十五年 待考
仲丁 约前1482年起在位十一年 待考
外壬 约前1471年起在位十五年 待考
河亶甲 约前1456年起在位九年 待考
祖乙 约前1447年起在位十九年 待考
祖辛 约前1428年起在位十六年 待考
沃甲 约前1412年起在位二十年 待考
祖丁 约前1392年起在位三十二年 待考
南庚 约前1360年起在位二十九年 待考
阳甲 约前1331年起在位七年 待考
盘庚 约前1324年起在位二十八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小辛 约前1296年起在位二十一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小乙 约前1275年起在位二十一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武丁 约前1254年起在位五十九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祖庚 约前1195年起在位七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祖甲 约前1188年起在位三十三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廪辛 约前1155年起在位六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庚丁 约前1149年起在位六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武乙 约前1143年起在位四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太丁 约前1139年起在位三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帝乙 约前1136年起在位三十七年 河南安阳附近 待考
纣(辛) 约前1099年起在位三十三年 传说自焚

西周王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备注
周文王姬昌 五十七年 文王墓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武王发 七年 武王陵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成王诵 三十七年 成王陵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康王钊 二十六年 康王陵 陕西咸阳 记载不确,应在今长安户县附近
周昭王瑕 十九年 昭王陵 河南登封 待考
周穆王满 四十一年 穆王陵 陕西西安 待考
周恭王翳扈 十九年 恭王陵 陕西咸阳 待考
周懿王 二十四年 懿王陵
周孝王辟方 十三年 孝王陵
周夷王燮 二十九年 夷王陵
周厉王胡 三十七年 厉王陵
周宣王静 前827--前782年
周幽王宫涅 前781--前771年 幽王陵 陕西临潼 待考

东周王陵(春秋)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周平王姬宜臼 前770--前720年
周桓王林 前719--前697年
周庄王佗 前696--前682年
周厘王胡齐 前681--前677年
周惠王阆 前676--前652年
周襄王郑 前651--前619年
周顷王壬臣 前618--前613年
周匡王班 前612--前607年
周定王瑜 前606--前586年
周简王夷 前585--前572年
周灵王泄心 前571--前545年 河南洛阳
周景王贵 前544--前520年 河南洛阳 王后穆氏
周悼王猛 前520
周敬王 前519--前476年 河南洛阳

东周王陵(战国)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周元王姬仁 前475--前469年
周贞定王介 前468--前441年
周哀王去疾 前441
周思王叔 前441
周考王嵬 前440--前426年
周威烈王午 前425--前402年 河南洛阳
周安王骄 前401--前376年
周烈王喜 前375--前369年
周显王扁 前368--前321年
周慎靓王定 前320--前315年
周赧王延 前314--前256年 陕西凤翔

秦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秦始皇蠃政 前221--前210年 始皇陵 陕西临潼 发现兵马俑
秦二世胡亥 前209--前207年 陕西临潼北

西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汉高祖刘邦 前206--前195年 长陵 陕西咸阳市窑店
汉惠帝刘盈 前194--前188年 安陵 咸阳市韩家湾 惠孝张皇后
汉高后吕雉 前187--前180 吕后陵 咸阳长陵东
汉文帝刘恒 前179--前157年 霸陵 西安市东郊 孝文窦皇后
汉景帝刘启 前156--前141年 阳陵 咸阳市张家湾 孝景王皇后
汉武帝刘彻 前140--前87年 茂陵 兴平县南位 李夫人
汉昭帝刘弗陵 前86--前74年 平陵 咸阳市大王 孝昭上官皇后
汉宣帝刘询 前73--前49年 杜陵 长安县东少陵原上 孝宣王皇后
汉元帝刘奭 前48--前33年 渭陵 咸阳市周陵南 孝元王皇后
汉成帝刘骜 前32--前7年 延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孝成班婕妤
汉哀帝刘欣 前6--前1年 义陵 咸阳市周陵东
汉平帝刘 公元1--5年 康陵 咸阳市周陵西南
孺子婴 6--8年
[新]王 莽 8--23年
淮阳王刘玄 23--25年

东汉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光武帝刘秀 25--57年 原陵 河南孟津 阴皇后
明帝刘庄 58--75年 显节陵 河南洛阳 马皇后
章帝刘炟 76--88年 敬陵 河南 窦皇后
和帝刘肇 89--105年 慎(顺)陵 河南洛阳 熹皇后
殇帝刘隆 106年 康陵 河南洛阳
安帝刘祜 107--125年 恭陵 河南洛阳 阎皇后
顺帝刘保 126--144年 宪陵 河南洛阳 梁皇后
冲帝刘炳 145年 怀陵 河南洛阳
质帝刘缵 146年 静陵 河南洛阳
桓帝刘志 147--167年 宣陵 河南洛阳 郑皇后
灵帝刘宏 168--189年 文陵 河南洛阳 何皇后 王皇后
少帝刘辩 189年
献帝刘协 190--220年 禅陵 河南修武 曹皇后

三国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蜀昭烈帝刘备 221--223年 惠陵 四川成都 照烈皇后甘氏 穆皇后吴氏
蜀后主刘禅 223--264年 河南洛阳
魏太武帝曹操 后追封 高陵 河北临漳 武宣卞皇后
魏文帝曹丕 220--226年 首阳陵 河南渑池 文德郭皇后
魏明帝曹睿 227--254年 高平陵 河南孟津 明元郭皇后
高贵乡公曹髦 255--260年 河南洛阳
魏元帝曹奂 261--265年
吴武烈帝孙坚 后追封 吴陵 江苏丹阳 吴夫人
吴大帝孙权 222--252年 蒋 陵 江苏南京 步皇后 潘夫人
吴会稽王孙亮 253--258年
吴景帝孙休 259--264年 定陵 安徽当涂 朱夫人
吴末帝孙皓 265--280年 河南洛阳 滕夫人

西晋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晋武帝司马炎 265--290年 峻阳陵 河南洛阳 武元杨皇后
晋惠帝司马衷 291--306年 太阳陵 河南洛阳
晋怀帝司马炽 307--313年
晋愍帝司马邺 314--316年

东晋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晋元帝司马睿 317--323年 建平陵 江苏南京 元敬虞皇后
晋明帝司马绍 324--326年 武平陵 江苏南京 明穆庾皇后
晋成帝司马衍 327--342年 兴平陵 江苏南京 成恭杜皇后
晋康帝司马岳 343--344年 崇平陵 江苏南京 康献褚皇后
晋穆帝司马聃 345--361年 永平陵 江苏南京 穆章何皇后
晋哀帝司马丕 362--365年 安平陵 江苏南京 哀靖王皇后
晋废帝司马奕 366--371年 吴陵 江苏吴县 孝庾皇后
晋简文帝司马昱 372年 高平陵 江苏南京 简文顺王皇后
晋孝武帝司马曜 373--396年 隆平陵 江苏南京 孝武定王皇后
晋安帝司马德宗 397--418年 休平陵 江苏南京
晋恭帝司马德文 419--420年 冲平陵 江苏南京 恭思褚皇后

十六国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汉刘渊 304--309年 永光陵
汉刘聪 311--317年 宣光陵
汉刘粲 318--337年
前赵刘曜 318年
后赵石勒 319--332年 高平陵 河北邢台
后赵石弘 333--334年
后赵石虎 335--349年 显原陵
后赵石遵 349年
后赵石鉴 349年
后赵石祗 350年
前燕慕容皝 337--348年
前燕慕容 349--359年 龙陵
前燕慕容 360--?年
前秦苻健 351--354年 原陵
前秦苻生 355--356年
前秦苻坚 356--384年
前秦苻丕 385年
前秦苻登 386--393年
前秦苻崇 394年
后秦姚苌 384--393年 原陵
后秦姚兴 394--415年 偶陵
成李特 303年
成李雄 304--334年
安都陵 四川都
成李期 335--337年
汉李寿 338--343年 安昌陵
汉李势 344--?年
前凉张 314--319年 宁陵
前凉张茂 320--323年
前凉张骏 324--345年 大陵
前凉张重华 346--353年 显陵
前凉张祚 354年 愍陵
前凉张玄靓 355--362年 平陵
前凉张天锡 363--?年
西凉李 405--416年 建世陵
西凉李歆 417--419年
西凉李恂 420--?年
后凉吕光 389--399年 高陵
后凉吕绍 399年
后凉吕纂 399--400年 白石陵
后凉吕隆 401--?年
后燕慕容垂 384--395年 宣平陵
后燕慕容宝 396--397年
后燕慕容盛 398--400年 兴平陵
后燕慕容熙 401年 微平陵
南凉秃发乌孤 397--399年
南凉秃发利鹿孤 400--401年 西平陵
南凉秃发檀 402--?年
南燕慕容德 398--404年 东阳陵
南燕慕容超 405--?年
西秦乞伏国仁 385--387年
西秦乞伏乾归 388--411年 抱罕陵 甘肃兰州
西秦乞伏炽磬 412--?年 武平陵
北燕冯跋 409--?年 长谷陵
夏赫连勃勃 407--?年 嘉平陵

南北朝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宋武帝刘裕 420--422年 初宁陵 江苏南京 武敬臧皇后
宋少帝刘义符 423--424年 江苏南京
宋文帝刘义隆 425--453年 长宁陵 江苏南京 文元袁皇后
宋孝武帝刘骏 454--464年 景宁陵 江苏丹阳 孝武文穆王皇后
宋前废帝刘子业 465--?年 江苏丹阳 崇献何皇后
宋明帝刘彧 466--472年 高宁陵 江苏南京
宋后废帝刘昱 473--477年 江苏丹阳
宋顺帝刘准 478--479年 遂宁陵
齐高帝萧道成 480--482年 泰安陵 江苏丹阳 高昭刘皇后
齐宣帝萧承之 479年追尊 永安陵 江苏丹阳
齐武帝萧赜 483--493年 景安陵 江苏丹阳
齐郁林王萧昭业 494年 江苏丹阳
齐薛王萧昭文 494年 江苏丹阳
齐景帝萧道生 494年追尊 修安陵 江苏丹阳
齐明帝萧鸾 495--498年 兴安陵 江苏丹阳 明敬刘皇后
齐东昏侯萧宝卷 499--501年 江苏丹阳
齐和帝萧宝融 502--?年 恭安陵
梁武帝萧衍 503--548年 修陵 江苏丹阳
梁临贺王萧正德 549年
梁简文帝萧纲 550--551年 陵 江苏丹阳 简文王皇后
梁豫章王萧栋 551年
梁武陵王萧纪 552年
梁元帝萧绎 553--555年 湖北荆州
梁敬帝萧方智 556--557年
陈武帝陈霸先 558--559年 万安陵 南京江宁 武宣章皇后
陈文帝陈蒨 560--566年 永宁陵 南京市
陈废帝陈伯宗 567--568年
陈宣帝陈顼 569--582年 显宁陵
陈后主陈叔宝 583--589年 河南洛阳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420--423年 金陵 山西大同 明元昭哀皇后姚氏 明元密皇后杜氏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424--452年 金陵 山西大同 太武皇后赫连氏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 453--465年 金陵 山西大同 文成元皇后李氏
北魏献文帝拓拨弘 466--471年 金陵 山西大同 献文思皇后李氏
北魏孝文帝元宏 472--499年 长陵 河南临汝 孝文幽皇后
北魏宣武帝元恪 500--515年 景陵 河南临汝
北魏孝明帝元诩 516--528年 定陵 河南临汝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 529--530年 静陵
北魏东海王元晔 531年
北魏节闵帝元恭 532年
北魏孝武帝元修 533--534年 云陵 陕西富平
西魏文帝元宝炬 535--537年 永陵 陕西富平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534--549年
北齐文宣帝高洋 550--551年 武宁陵
北齐废帝高殷 560年 文静陵
北齐武成帝高湛 562--564年 永平陵
北齐后主高纬 565年 陕西西安
北周闵帝宇文觉 557--558年 静陵
北周明帝宇文毓 559--565年 昭陵 明敬皇后独孤氏
北周武帝宇文邕 566--578年 孝陵 武皇后阿史那氏
北周宣帝宇文赟 579年 定陵 宣皇后杨氏
北周静帝宇文衍 580年 定陵

隋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培葬情况
隋文献帝杨坚 581--604年 太陵 陕西武功 文皇后独孤氏
隋炀帝杨广 605--618年 炀帝陵 江苏扬州

唐代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唐太祖李虎 后追封 永康陵 三原县陵前
唐世祖李昺 后追封 兴宁陵 咸阳市窑店东
唐高祖李渊 618--626年 献陵 三原县徐木永合村
唐太宗李世民 627--649年 昭陵 礼泉县九 山
唐高宗李治 650--683年 乾陵 乾县梁山
武则天女皇 684--704年 乾陵 乾县梁山 夫妇合葬
唐中宗李显 684(710)--712年 定陵 兴平县龙泉山
唐睿宗李旦 684(710)--712年 挢陵 蒲城县丰山
唐玄宗李隆基 712--756年 泰陵 蒲城县金粟山
唐肃宗李亨 756--761年 建陵 礼泉县武将山
唐代宗李豫 762--779年 元陵 富平县檀山
唐德宗李适 780--805年 崇陵 泾阳县嵯峨山
唐顺宗李诵 805年 丰陵 富平县金瓮山
唐宪宗李纯 806--820年 景陵 蒲城县金炽山
唐穆宗李恒 821--824年 光陵 蒲城县尧山
唐敬宗李湛 825--827年 陵 三原县陵前柴家窑
唐文宗李昂 827--840年 章陵 富平天乳山
唐武宗李炎 841--846年 端陵 三原县徐木桃沟村
唐宣宗李忱 847--859年 贞陵 泾阳县仲山
唐懿宗李凗 860--874年 简陵 富平县紫金山
唐僖宗李儇 874--888年 靖陵 乾县鸡子堆
唐昭宗李晔 889--904年 温陵 河南洛阳
唐哀帝李柷 905--907年 和陵 山东荷泽
让皇帝李宪 惠陵 蒲城县城西北
[附]孝明高皇后杨氏(武则天之母) 顺陵 咸阳市底张韩家村

五代十国帝陵
帝号及姓氏 在位时间 陵名 埋葬地址 陪葬情况
后梁太祖朱晃 907--912年 宣陵 河南洛阳 元贞皇后张氏
后梁末帝朱友贞 913--923年 河南洛阳 次妃郭氏
后唐庄宗李存勗 924--926年 伊陵 河南新安
后唐明宗李亶 927--933年 徽陵 河南洛阳
后唐末帝李从珂 935--936年 河南洛阳
后晋高祖石敬瑭 937--942年 显陵 河南洛阳
后晋出帝石重贵 943--946年
后汉高祖刘知远 947--948年 睿陵 河南登封
后汉隐帝刘承佑 949--950年 颖陵 河南开封
后周太祖郭威 951--954年 嵩陵 河南开封
后周世宗柴荣 955--959年 庆陵 河南郑州
后周恭帝柴宗训 960--961年 顺陵 河南郑州
吴杨渥 907--908年 绍陵
吴杨隆演 909--919年 肃陵
吴杨溥 921--?年 平陵
前蜀王建 907--918年 永陵 四川成都 顺德皇后周氏
前蜀王衍 919--925年
后蜀孟知祥 925--935年 和陵 河南洛阳 太后李氏
南唐李璟 937--942年 永陵 南京牛首山 元敬皇后宋氏
南唐李 943--960年 顺陵 南京牛首山 光穆皇后钟氏
南唐李煜 961--?年 金陵 河南洛阳
南汉刘隐 907--911年 德陵
南汉刘䶮 911--942年 康陵
南汉刘玢 942年
南汉刘晟 943--957年 昭陵

⑻ 中国还有多少已知存在帝王陵墓没发掘

截止2019年2月,还有以下帝王陵墓还没被挖掘。

1、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因为目前科技技术不够发达,无法更好地保护文物,国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因此,秦始皇陵墓还没被挖掘。

2、乾陵,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乾陵也是唯一历经千年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其地宫遂道编号刻字砌石已被发现,出土有细腰铁拴板、锡铁锭等,具有一般陵墓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3、元代的皇帝陵墓。

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而且元代帝王死后,葬于漠北起辇谷,按蒙古族习俗,平地埋葬,不设陵丘及地面建筑,因此至今陵址难寻。就连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陵也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



(8)中国有多少陵扩展阅读:

1、明定陵

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

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

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2、长陵

1970年—1976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长陵进行了全面的勘查,发现了大量的实物遗存。长陵由黄土夯筑而成,覆斗形,至今仍高达33米。根据测量,墓冢的底部东西宽153米,南北长135米;墓冢顶部东西宽55米,南北长35米,与史籍记载相近。

3、清孝凌

孝陵在清代皇家陵寝中比较特殊,其中所埋葬的清世祖及其两位皇后全部采用的是火葬,所以在地宫中仅留有三个骨灰坛,而且清世祖生前明确表示不要厚葬,加之地宫的防御严密,这使得清孝陵成为在民国时期清东陵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皇陵。

该陵始建于十七世纪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历时三百三十多年,在自然力及人力的破坏下已经相当残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91年至1993年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从而又以健康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成吉思汗陵

网络——秦始皇陵

网络——乾陵

网络——帝王陵墓

⑼ 全国总共有几处大禹陵

只有一处,位于浙江绍兴城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城3公里。相传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周围群山环抱,奇峰林立,若耶清流潺潺东去,使大禹陵更显凝重、壮观。郁郁葱葱的会稽山旁依赫黄色的殿宇,屋群高低错落,各抱地势,气势宏伟。大禹陵本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典风格建筑群,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两千七百多平方米,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⑽ 中国有多少坐皇帝陵墓

很多啊

与中国有多少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低种姓怎么称呼 浏览:153
伊朗客户没法转款怎么办 浏览:98
印尼华人怎么看华裔身份 浏览:978
中国象棋什么人制造 浏览:473
印度阿三军队在哪里 浏览:274
印度小王子是什么人 浏览:269
印尼总统有多少钱 浏览:263
伊朗对中国有什么政策 浏览:645
越南河内到老街的火车票多少钱 浏览:230
狮山镇去广州哪里有中国移动 浏览:228
中国护照上写的什么 浏览:557
去越南旅游待遇怎么样 浏览:10
越南电源插座什么意思 浏览:145
9月10日是印度什么节日 浏览:597
印度卵巢囊肿吃什么食物 浏览:854
青拓印尼工资怎么样 浏览:843
意大利家具有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品牌 浏览:257
为什么没从伊朗进口石油 浏览:455
给印尼客商带什么礼物好 浏览:915
为什么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 浏览: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