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徽州指的是哪里
上面的朋友回答的不够精确.
真正的意义上的徽州包括现在的黄山市以及宣城的绩溪县还有江西省的婺源县等.古代设有徽州府衙,就是现在安徽省黄山市的歙县,现仍完好的保留着古城墙和城门.建国后,设立了徽州地区,地域包括现在的黄山市和宣城市以及安庆的石台县.1987年撤消了徽州地区,成立了黄山市,辖7个区县: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屯溪区,徽州区,太平区.其中徽州区是目前中国唯一还保留徽州这个地名的地方了.
‘贰’ 徽州指的是现在哪个城市/
徽州在古代地域比较广阔。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现属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建歙县,属会稽郡。
西汉武帝大狩二年(前121年)属丹阳郡。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属新安郡。
南朝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属新宁郡。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歙县并入海宁县,隶属婺州,十一年(591年)复置歙县,隶属歙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歙州改名新安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新安郡改名歙州。
天宝元年(742年)歙州改名新安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新安郡改名歙州。
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改名徽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徽州为徽州路。
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二十七年(1367年)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三年(1914年)6月,属芜湖道。十七年(1928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九年(1940年)3月,属皖南行署,同年8月属皖南行署第七行政督察区。三十四年(1945年)9月,皖南行署撤销,歙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8日后属皖南区人民行政公署,5月13日属徽州专区。
1949年,10月,属徽州专区。
1956年,3月,属芜湖专区。
1961年,4月,属徽州专区。
1974年,属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27日,徽州地区改设黄山市,歙县隶属黄山市。
网络
‘叁’ 徽州在哪个省
徽州原来在安徽省,安徽省名字的由来就是安庆府和徽州府得来的。
徽州即现在的黄山市。
徽州,指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今属安徽宣城市)和婺源(今属江西上饶市)六县。
黄山市,指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和歙县、黟县、休宁、祁门三区四县。
1987年12月,徽州地区更名为黄山市,从此徽州不再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现在已经没有徽州市了,不过,你可以去徽州贴吧看看,那里的复徽气势很强大 啊!!!
http://tieba..com/f/good?kw=%BB%D5%D6%DD&cid=4
http://hi..com/叶孤城歙县
‘肆’ 徽州古城在那里
‘伍’ 徽州在哪里
是今天的黄山市
徽州,简称“徽”,位于新安江上游,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行政版属相对稳定。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已经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
‘陆’ 古徽州指什么地方
古徽州指包括歙县、黟县、婺源、绩溪、祁门、休宁六县的古代行政区。
基本信息:
历史地理名词,源于北宋的行政区划名——徽州,绝大多数语境下代指历经宋元明清四代、稳定管辖歙县、黟县、婺源、绩溪、祁门、休宁六县而未变更行政管辖范围的徽州地区,依历史朝代不同又可分别指代徽州、徽州路、徽州府,现分属皖赣两省三市(除婺源属江西上饶,绩溪属安徽宣城外,其余四县属安徽黄山)。徽州及其派生词徽州路、徽州府作为一直统辖固有六县的行政区划名在历史上前后共计存在了近780年(1121年-1357年以及1367年-1911年)。
建制沿革: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徽州改为徽州路;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红巾军政权改徽州路为兴安府;
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
清末太平天国曾占据有徽州大部,改徽州府为徽州郡,下辖四县:歙县、黟县、休宁、婺源;
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留县,古徽州固有六县直属安徽省,徽州府之名遂废。
‘柒’ 徽州在哪里徽州是个地名吗
[编辑本段]徽州简介
徽州——不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是中国三大地域显学之一
徽州,在中国大陆安徽省南部地区,古称新安,自秦朝置郡县以来,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溯源追本,这里曾先后设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历元、明、清三代,统“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除婺源今属江西省外,其余今皆属安徽省)行政版属相对稳定。198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改徽州地区为黄山市;1988年7月,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四县(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约980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7万。
徽州地区是历史上中国经济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来。
古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徽商称雄中国商界300多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筑、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学,更是博大精深。它与敦煌学、藏学有同样影响。
徽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密度极大,品位极高,除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外,还有一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世界地质公园,二处国家地质公园,三处国家森林公园和10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国家级历史保护街区。 雄踞域中的国之瑰宝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着称于世,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黄山具备“山上有奇景,山下有奇观”的全方位立体之美。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是徽州物质文明的历史遗存,矗立的牌坊代表着徽州人的精神家园,更多的古村落、古建筑体现了徽州远古的繁华和富荣,牯牛降的原始自然传递出徽州大地的久远、淳朴和原生态的珍藏,横亘黄山南北的新安江、太平湖,更增添了黄山水之灵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