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椰子树主要生长在哪些地区在我国椰子树的主要产地是哪里
在华南地区,主要产地为广东、海南等
2. 进口椰子在国内哪个城市港口上岸
摘要 海南海口。在“吃货”的国人眼中,椰子主要是用来吃的,但它又不仅仅是用来吃的,它的全身都是“宝”。其中椰肉可以榨油、做菜,或者制成椰奶、椰蓉和椰子糖等等,椰子水可以用来当作清凉饮料,椰纤维可制作毛刷、地毯,椰壳又可以做成各种工艺品。所以中国的椰子真的是供不应求,为了弥补中国椰子的缺口,海南便开始向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进口椰子,每年进口椰子的数量大约在二十亿左右,并且这个数字还将会不断刷新!
3. 椰子是哪里的特产
飞机成功的火车后发货同学惠风和畅好的火车后的回归的火车更新换代火锅的活动和规范化和火车上好像金额比较刺激
4. 椰子树主要生长在哪些地区在我国,椰子树的主要产地是哪里
热带地区。
在我国的话,主要是靠近热带的一些省份,比如海南等省。。
5. 中国椰子的产地
中国椰子的产地在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台湾及云南南部热带地区。
椰子的产地环境要求
1、 温度
温度的要求是影响椰子分布范围和产量高低的限制因子。年平均温度24-25℃、温差较小、全年无霜地区,椰子才能正常开花结果。
理想的年平均温度为26-27℃,最低月份平均温度不低于20℃,温差不超过5-7℃,椰子生长繁茂,发育正常,产量较高。在热带边缘地区,偶尔低温,短时间极端低温达到0℃,椰子也能忍受,但果实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
2、 水分
年降雨量1300-2300毫米,分布均匀,适宜椰子生产。土壤排水良好,降雨量高达3800毫米也忍受。能进行灌溉地区,年降雨量600-800毫米也能适应,严重干旱时将影响椰子产量。
3、 湿度
一般认为80-90%的湿度适宜椰子生长,低于60% 影响生长。
(5)中国的椰子在哪里扩展阅读
椰子在中国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出征云南时,命令将士砍伐椰子树,称“不令小邦有些异物,多食动气也”。果如此,说明诸葛亮对椰子有误解。但可从一个侧面说明云南在三国时代就有椰子栽培。
晋代嵇含(公元304年)的《南方草木状》对椰子作了准确描述,苏东坡谪居海南儋耳(今儋州市),称椰子水为“美酒生林不待仪”,并赋诗称赞用椰子壳雕成的“椰子冠”。海南名人丘浚在《南溟奇甸赋》中称椰子“一物而十用其宜”。
6. 椰子是如何分布的
棕榈科椰子属常绿果树,乔木。又名胥余、越王头、椰标(台湾)。学名Cocos nu-cifera L.。
起源与分布
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印度尼西亚至太平洋群岛。中国栽培椰子历史悠久,《史记》(公元前1世纪)、东方朔的《神异经》、《异物志》、郭义恭的《广志》(3世纪)等古籍已有记载。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以内的热带地区,以菲律宾、印度尼亚西、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牙买加、墨西哥、莫桑比克、加纳等栽培较多。中国分布在海南、广东、台湾、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以海南东南沿海为主要产区。
特征与特性
高10~20米,直立不分枝,树干具环纹。须根系。羽状复叶长3~8米,小叶多数,带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背褶,背面浅绿色,叶柄基部具鞘状托叶,叶片螺旋状排列,每年长12片叶左右。肉穗花序生于叶丛中,佛焰苞细长;花单性,每花序上部密生雄花200~300朵,基部着生雌花1~5朵;雄花小,花被3小3大,雄蕊6;雌花直径2~3厘米,球形,子房3室,通常仅1室发育。核果大,径达25厘米,圆球形或椭球形,未熟时青绿色,熟时暗褐色;外果皮革质,中果皮纤维质,内果皮坚硬,基部具3孔,种子1;椰肉为固体胚乳,椰水为液体胚乳(见图)。椰子周年开花,海南7月至9月开花最多;花后一年果熟。
椰子需高温环境,以年平均气温27℃左右,年降水量1300~2300毫米、地下水位1~2米、相对湿度80~90%、海拔高度低于100米的地区最适,中国年平均气温23℃的地区也适宜种植,15℃以下的低温持续时间长会影响产量。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的冲积砂壤土最好,砖红壤、砂壤土和珊瑚土,pH5~9适宜。
主要品种
椰子用种子繁殖,多异花授粉,变异大,分类较难。1949年纳拉扬纳(G.V.Narayana)和约翰(C.M.John.)按植株高矮和授粉形式分为两个类型,即高种椰子(Tall Types)和矮种椰子(Dwarf Ty-pes)。后来,里扬纳吉(D.V.Liyanage)认为有一个中间类型(var.anramfiaca)。
高种椰子植株高达20米,树干基部膨大(称“葫芦头”),异花授粉,植后7~8年开花结果,产量高,椰肉厚,质量好,含油率高,经济寿命长达70~80年。主要变种有①蒂皮卡(var.typica)。是主要商品栽培种。②斯皮卡塔(var.spicuta)。花序不分枝或少分枝,印度尼西亚称穗状椰子。③安得罗佩纳(Andropena)。花序多分枝。④马卡普纳(Makapuna)。因果腔充满可口松软的胶状体,又称实心椰子。⑤塔格纳姆(Tagna-nam)。未成熟的椰子果皮甜,可食,又称甜皮椰。
矮种椰子高5~10米,自花授粉,植后3~4年开花结果,果小而多,椰肉软而薄,含油率低,经济寿命30~40年。主要作鲜果、杂交亲本和观赏用。由于果实和叶片颜色不同,又有红矮、黄矮和绿矮之分。主要有两个变种:①那那(var.nana)。植株矮小。②爪哇尼卡(var.javanica)。树干较粗壮,果实较大。
中间类型植株高度介于前两类型间,植后7~8年结果,自花授粉,椰肉薄而软,水多而甜,主要作鲜果和观赏用。
栽培技术要点
用椰果繁殖,催芽育苗。海南高种和矮种椰子采果后40~50天发芽。西非高种和PB121杂种需90~100天才发芽。当芽长约20厘米时移入苗床或容器育苗。苗龄8~12个月、苗高80~100厘米即可选羽裂早、茎粗、叶脉明显、无畸形的壮苗在雨季初期定植。一般高种椰子每公顷植150~180株,杂交种200~210株,矮种椰子225~240株。植株3年生以前生长慢,抗性差,要及时除草施肥,并防兽害。为充分利用土地,可间种咖啡、可可、胡椒等作物,也可间作豆科绿肥;或在行间种植热带葛藤等覆盖植物,以保持椰园水分,并增施氮、磷、钾肥,促使椰子速生快长。
中国椰子病虫害不严重,主要有二疣犀甲为害心叶,严重时破坏生长点,致植株死亡。其他产椰国家严重病害主要有:败生病,为慢性毁灭性病害,发现于菲律宾,病因不明,难防治;致死性黄化病,为急性毁灭性病害,病原为类菌质体,发现于加勒比海地区;致死性萎蔫病,维管束被一种雏体鞭毛虫阻塞,致叶片枯萎、植株死亡,发现于巴西、南美诸国,无有效防治方法。在引种时必须注意上述病害的检疫。
经济价值
3每100克椰子肉中含碳水化合物15克,蛋白质近5克,维生素B1173微克,B5103微克,α-生育醇700微克,γ-生育醇750微克。主要加工成椰干、椰丝、椰块、椰片和椰油,作糕点和糖果的原料。椰油可作食用油和人造奶油,也可制优质肥皂,其副产品甘油含量达12~13%。椰汁营养丰富,可作清凉饮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用新鲜椰子湿法加工生产椰蛋白、椰奶粉、无色椰子油、椰子粉等。椰果纤维可制绳索、扫把和地毯,和橡胶并用加工床垫、沙发垫和汽车坐垫。椰壳可加工活性炭、制乐器和椰雕等。椰树质硬花纹美,可作家具和建筑用材。椰子综合利用的产品已达360多种。
野生种
在自然界处于野生状态,未经人类驯化改良的植物种。其中与栽培果树在起源、进化方面有亲缘关系的,称为果树的近缘野生种。野生种是大多数栽培果树的祖先,在研究果树的起源、演变、分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是现代果树栽培上很重要的砧木资源;又是培育新品种的宝贵遗传资源。野生种长期生存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对当地环境条件高度的适应性,对不良环境往往具有一般栽培种所没有的抗性。这些遗传特性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表现稳定,在杂交的情况下易于传递给后代。又由于风土条件的差异、异花授粉造成后代的分离,形成许多不同的生态型和变异类型。例如株形的高矮,果实的大小,抗性的强弱等。一般野生种果实的经济价值较低,未经改良前食用品质远较栽培品种为劣,多不直接用于果品生产。因此,对于野生种来说,只有不同的变种、类型,而无所谓品种。
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对野生果树进行选优汰劣,使那些对人类有利的性状逐渐留传下来,发展成为有栽培价值的树种。例如在中国果树资源调查中,发现野生猕猴桃的大果、无毛等类型,稍加改良就可用于栽培生产。栽培果树中最常用的砧木,大多来自它们的野生近缘种。因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例如苹果的砧木山荆子、海棠;柑橘的砧木枳、酸橙;梨的砧木杜梨;柿的砧木君迁子等。野生种内不同的生态型表现不一,对嫁接品种也有不同影响,因此选择砧木不仅要考虑到适宜的种,还需要考虑到适宜的类型。现代果树育种,特别是抗性育种中,单纯依靠栽培品种的种质已有很大局限性。以少数栽培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其后代的抗性、适应性下降。野生种在抗性、适应性的遗传上有稳定的遗传传递力。苏联果树育种家米丘林(И.В.Мичурин)在进行杂交育种时,广泛地利用了野生种类为亲本。他在樱桃育种中利用野生稠李(Prunus pas L.)育出了抗寒、抗病、丰产的新品种。中国在葡萄抗寒育种中也曾利用山葡萄为亲本,育出了抗寒、优质的新品种。野生种的适应性和抗性遗传往往与劣质果实性状相连锁,在杂交第一代多不能直接利用,还要配合其他方法(如回交等)逐步改进品质。
业经人类驯化栽培的果树,由于鸟兽传播种子等原因,生长于野外,又回复到不需人们照料能独立生存于自然条件下的情况,称为逸生(escape)或野化,它们与野生种是有区别的。
7. 椰子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
我国椰子主要分布在16°N~22°N,在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广西合浦地区、云南西双版纳和河口地区、福建厦门和韶山安地区,以及台湾南部地区都有栽培,生长良好,但以海南的椰子生长最旺盛,产量较高,质量较好。在粤西地区种植的椰子,能够结果,但产量低,果实小,果肉也较薄。
我国海南省的椰子种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自然和人为选择中,海南本地高种椰子一枝独秀,成为海南的当家椰子品种。海南高种椰子果型大、抗性强的特征已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和种植者的肯定。目前海南高种椰子已被引种到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和台湾等省的南部地区。我国海南的本地椰子种质资源已成为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海南高种椰子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我国海南岛位于18°N~20°N,属热带北缘,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椰子产区,目前栽培面积约5万hm2,以东南沿海分布最广,面积最多,中部和西北部分布不多,栽培面积较少,东南沿海的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6个市、县占全岛椰子总面积80%左右,其中以文昌市分布最广,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岛40%。文昌市早在19世纪前,椰子已遍布每个村落,可以说“见椰树有村庄”,椰树成为村庄的标志,故有“椰乡”之称。文昌市又以东郊区椰子栽培最多,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市的30%,在滨海地带几乎全被椰子树所覆盖。
8. 中国哪里有盛产椰子吗
海南啊,我国种植椰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集中分布于海南各地,主要分布在文昌.素有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半东郊.,占全国52%,此外还有台湾南部、广东雷州半岛,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保山、河口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偶就是海南文昌滴,最近天气热了,天天喝椰子水,你也来尝尝吧,HOHO..
9. 我国椰子主要产地在哪
海南三亚
10. 在我国椰树最北分布在哪里
我国椰子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全境,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0%。此外西沙和南沙群岛,广东的上川和下川岛,台南,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北海、钦州等地也有少量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