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人最喜欢中国哪个城市
香港
它是一座比较特殊的大都市,在1997年以前,香港还处于英国人的统治。而1997年之后,历尽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日本人作为旁观者,也亲眼目睹了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只是,与我们中国人欢天喜地不一样,他们的心态是复杂的。香港是国际着名的金融中心之一,又是一个自由港城市,购物天堂。还是在回归前,日本人尤其是女性,把去香港购物视为一种享受和快乐。而它的流行影视文化,也曾经引起日本人年轻人的注意。回归后,这种情况依然如此,喜欢香港的热度不减。 他们对中国城市的了解,远大于我们对日本城市的知道程度。不明白这种情况是好是坏,我想,今后中国各方面进一步发展以后,会有更多的城市受到他们的关注,这对所注目城市的对外经济和旅游发展,应该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上海
其实,日本人喜欢上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这座中西文化冲撞和融合的城市,因为其洋不洋,中不中,犹如中西餐的大杂烩的特色,令许多日本人对上海充满了幻想和憧憬。在部分日本人眼中,上海很具有神秘感,因此在上世纪初,一位日本文人在上海旅行时称其为“魔都”。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已成为中国经济贸易的重镇,又由于国际程度化高,以及上海拥有众多的日本侨民。所以,它始终是日本人最喜欢的中国城市之一。
北京
这座城市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尤其是申办并成功举行了奥运会之后,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长城,故宫等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王气和大气,深深的吸引着日本人的眼球。当然,不仅是旅游,作为中国的首都,从北京传出任何的政治信息,一经媒体报道,就会在日本社会产生热点效应。也因为如此,在喜欢北京的同时,日本人也会掺杂着别的复杂心情。
西安
凡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唐朝的日本人,都不会对西安感到陌生。我清楚的记得,有好几次在公园与健身的日本老人谈论中国文化时,对方多次提到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表示有生之年一定要去那里看看。很多日本人认为,西安也最能代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都市。或许是因为在唐朝,中国文化对日本有着非常深厚的影响,由此爱屋及乌,作为古长安城的延续,西安自然也受到日本民众的喜爱。
望采纳~!
2. 在国内 日本文化(日韩文化)最浓的城市是哪几个
日本文化最浓:台北
韩国文化最浓:延边
3. 国内哪个城市与日本联系最密切
中国北京市 〖top〗
西城区 ...... 中野区(东京、86年)
崇文区 ...... 目黑区(东京、91年)
海淀区 ...... 练马区(东京、92年)
丰台区 ...... 葛饰区(东京、92年)
宣武区 ...... 北区(东京、93年)
昌平县 ...... 板柳町(青森、93年)
通县 ...... 伊那市(长野、94年)
东城区 ...... 新宿区(东京、95年)
顺义县 ...... 深谷市(崎玉、95年)
房山区
宝店镇宝店村 ...... 泉崎村(福岛、96年)
石景山区 ...... 墨田区(东京、97年)
中国浙江省 〖top〗
浙江省 ...... 静冈县(82年)
福井县(93年)
厉木县(93年)
杭州市 ...... 岐阜市(岐阜、79年)
向日市(京都、85年)
福井市(福井、89年)
绍兴市 ...... 福光町(富山、83年)
芦原町(福井、83年)
西宫市(兵库、85年)
宁波市 ...... 长冈京市(京都、83年)益田市(岛根、91年)
上田市(长野、95年)
温州市 ...... 石卷市(宫城、84年)
湖州市 ...... 岛田市(静冈、87年)
嘉兴市 ...... 富士市(静冈、89年)
金华市 ...... 厉木市(厉木、90年)
上山市 ...... 山梨市(山梨、93年)
余姚市 ...... 常陆太田市(茨城、95年)
海盐市 ...... 富冈町(福岛、95年)
丽水市 ...... 三岛市(静冈、97年)
舟山市 ...... 气仙沼市(宫城、97年)
温州市 ...... 佐野市(厉木、97年)
安吉县
(湖州市) ...... 宫之城町(鹿儿岛、99年)
中国天津市 〖top〗
天津市 ...... 神户市(73年)
四日市(三重、80年)
千叶市
和平区 ...... 播磨町(兵库、93年)
蓟县 ...... 西乡村(福岛、95年)
中国河北省 〖top〗
河北省 ...... 长野县(83年)
岛取县(86年)
石家庄市 ...... 长野市(长野、81年)
秦皇岛市 ...... 富山市(富山、81年)
宫津市(京都、87年)
苫小牧市(北海道、98年)
承德市 ...... 柏市(千叶、83年)
高崎市(群马、87年)
唐山市 ...... 酒田市(山形、90年)
保定市 ...... 米子市(岛取、91年)
西条市(爱媛、94年)
三河市 ...... 大信村(福岛、92年)
邯郸市 ...... 佐伯市(大分、94年)
抚宁郡牛头崖镇 ...... 都万村(岛根、94年)
廊坊市 ...... 松本市(长野、95年)
新乐市 ...... 绫南町(香川、95年)
徐水县白塔铺村 ...... 浪合村(长野、96年)
徐水县南徐城村 ...... 根羽村(长野、96年)
徐水县沿公村 ...... 下条村(长野、96年)
安国市 ...... 串间市(宫崎、97年)
东营村 ...... 北御牧村(长野、97年)
中国安徽省 〖top〗
安徽省 ...... 高知县(94年)
合肥市 ...... 久留米市(福冈、80年)
蚌端口市 ...... 摄津市(大阪、84年)
芜湖市 ...... 高知市(高知、85年)
安庆市 ...... 茨木市(大阪、85年)
马鞍山市 ...... 伊势崎市(群马、89年)
黄山市 ...... 藤井寺市(大阪、94年)
宣州市 ...... 川之江市(爱媛、95年)
毫州市 ...... 中村市(高知、97年)
中国江西省 〖top〗
江西省 ...... 岐阜县(88年)
冈山县(92年)
南昌市 ...... 高松市(香川、90年)
景德镇市 ...... 有田町(佐贺、96年)
濑户市(爱知、96年)
九江市 ...... 玉野市(冈山、96年)
中国福建省 〖top〗
福建省 ...... 长崎县(82年)
冲绳县(97年)
福州市 ...... 长崎市(长崎、80年)
那霸市(冲绳、81年)
厦门市 ...... 佐世保市(长崎、83年)宜野湾市(冲绳、95年)
泉州市 ...... 浦添市(冲绳、88年)
嫩州市 ...... 谏早市(长崎、91年)
南安市 ...... 平户市(长崎、95年)
中国山西省 〖top〗
山西省 ...... 崎玉县(82年)
大同市 ...... 大牟田市(福冈、81年)
太原市 ...... 姬路市(兵库、87年)
临汾市 ...... 秩父市(崎玉、88年)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 〖top〗
呼和浩特市 ...... 冈崎市(爱知、87年)
赤峰市 ...... 稻泽市(爱知、89年)
中国山东省 〖top〗
山东省 ...... 山口县(82年)
和歌山县(84年)
青岛市 ...... 下关市(山口、79年)
济南市 ...... 和歌山市(和歌山、83年)
山口市(85年)
济宁市 ...... 足利市(厉木、84年)
烟台市 ...... 别府市(大分、85年)、宫古市(岩手、93年)
淮坊市 ...... 日向市(宫崎、86年)
泰安市 ...... 桥本市(和歌山、87年)
威海市 ...... 宇部市(山口、92年)
德州市 ...... 新居滨市(爱媛、92年)
枣庄市 ...... 美祢市(山口、93年)
淄博市 ...... 加茂市(新泻、93年)
曲阜市 ...... 多久市(佐贺、93年)
诸城市 ...... 一宫市(山梨、94年)
沂水县 ...... 泗水町(熊本、94年)
荣成市 ...... 浜田市(岛根、95年)
长清县 ...... 南乡町(宫城、96年)
中国辽宁省 〖top〗
辽宁省 ...... 神奈川县(83年)
富山县(84年)
大连市 ...... 北九州市(79年)
舞鹤市(京都、82年)
大连市金州区 ...... 七尾市(石川、86年)
葡阳市 ...... 扎幌市(80年)
川崎市(81年)
抚顺市 ...... 磐城市(福岛、82年)、夕张市(北海道、82年)
鞍山市 ...... 尼崎市(兵库、83年)
锦州市 ...... 高冈市(富山、85年)
营口市 ...... 太田市(群马、87年)
盘锦市 ...... 砺波市(富山、91年)
丹东市 ...... 德岛市(德岛、91年)
铁岭市 ...... 鹿沼市(枥木、92年)
兴城市 ...... 川北町(石川、92年)
瓦房店市 ...... 玉名市(熊本、94年)
本溪市 ...... 小山市(枥木、94年)
五三乡 ...... 三乡村(长野、98年)
中国河南省 〖top〗
河南省 ...... 三重县(86年)
洛阳市 ...... 冈山市(冈山、81年)
须贺山市(福岛、93年)
郑州市 ...... 浦和市(崎玉、81年)
郑州市阳水区 ...... 河芸町(91年)
郑州市金水区 ...... 鹿岛台町(宫城、94年)
开封市 ...... 户田市(崎玉、84年)
三门峡市 ...... 北上市(岩手、85年)
南阳市 ...... 南阳市(山形、88年)
新乡市 ...... 柏原市(大阪、90年)
信阳市 ...... 新见市(冈山、92年
安阳市 ...... 草加市(崎玉、98年)
中国吉林省 〖top〗
吉林省 ...... 宫城县(87年)
长春市 ...... 仙台市(80年)
金崎町(岩手、89年)
吉林市 ...... 山形市(山形、83年)
梨树县
叶赫满族乡 ...... 西目屋村(青森、85年)
珲春市 ...... 境港市(岛取、93年)
上越市(新泻、96年)
四平市 ...... 须板市(长野、94年)
集安市 ...... 船冈 町(岛取、96年)
吉林市 ...... 松江市(岛根、99年)
中国黑龙江省 〖top〗
黑龙江省 ...... 新泻县(83年)
北海道(86年)
山形县(93年)
哈尔滨市 ...... 新泻市(新泻、79年)
旭川市(北海道、95年)
哈尔滨市方正县 ...... 泰阜村(长野、97年)
齐齐哈尔市 ...... 宇都宫市(枥木、84年)
佳木斯市 ...... 菲崎市(山梨、84年)
牡丹江市 ...... 大津市(滋贺、84年)
方正县 ...... 大石田町(山形、90年)
五常县 ...... 酋叶町(福岛、92年)
双鸭山市 ...... 长井市(山形、92年)
中国湖北省 〖top〗
武汉市 ...... 大分市(大分、79年)
武汉市花山乡 ...... 绪方町(大分、80年)
襄樊市 ...... 会津若松市(福岛、91年)
鄂州市 ...... 三条市(新泻、94年)
江陵县 ...... 三重町(大分、94年)
京山县 ...... 二本松市(福岛、94年)
黄石市 ...... 关市(岐阜、97年)
中国湖南省 〖top〗
湖南省 ...... 滋贺县(83年)
兵库县(90年)
长沙市 ...... 鹿儿岛市(鹿儿岛、82年)
岳阳市 ...... 沼津市(静冈、85年)
方阳市 ...... 瑞浪市(岐阜、87年)
湘潭市 ...... 彦根市(滋贺、91年)
衡阳市 ...... 栗东町(滋贺、92年)
常德市 ...... 八日市市(滋贺、94年)
邵阳市 ...... 大野町(岐阜、96年)
中国上海市 〖top〗
上海市 ...... 大阪府(80年)
横滨市(73年)
大阪市(74年)
嘉定区 ...... 八尾市(大阪、86年)
和气町(冈山、92年)
长宁区 ...... 枚方市(大阪、87年)
宝山区罗店镇 ...... 金木町(青森、90年)
普陀区真如镇 ...... 金城町(岛根、91年)
闵行区 ...... 大村市(长崎、93年)
庐湾区 ...... 寝屋川市(大阪、94年)
徐祉区 ...... 泉佐野市(大阪、94年)
蜇滨镇 ...... 入来町(鹿儿岛、95年)
青浦县 ...... 前原市(福冈、98年)
中国广东省 〖top〗
广东省 ...... 兵库县(83年)
广州市 ...... 福冈市(79年)
佛山市 ...... 伊丹市(兵库、85年)
中山市 ...... 守口市(大阪、88年)
汕头市 ...... 岸和田市(大阪、90年)
三水市 ...... 加美町(兵库、96年)
东莞市
望牛敦镇 ...... 和泊町(鹿儿岛、97年)
中国江苏省 〖top〗
江苏省 ...... 爱知县(80年)
福冈县(92年)
南京市 ...... 名古屋市(78年)
苏州市 ...... 池田市(大阪、81年)
金尺市(石川、81年)
龟冈市(京都、96年)
苏州市吴县 ...... 大山町(大分、92年)
苏州市沧浪区 ...... 广川町(福冈、93年)
无锡市 ...... 明石市(兵库、81年)、相模原市(神奈川、85年)
扬州市 ...... 唐津市(佐贺、82年)
厚木市(神奈川、84年)
扬州市湾头镇 ...... 入广濑村(新泻、89年)
连云港市 ...... 界市(大阪、83年)
镇江市 ...... 津市(三重、84年)
仓敷市(冈山、97年)
常州市 ...... 高规市(大阪、87年)
所泽市(崎玉、92年)
南通市 ...... 丰桥市(爱知、87年)
和泉市(大阪、93年)
常熟市 ...... 绫部市(京都、89年)
川内市(鹿儿岛、91年)
昆山市 ...... 赤羽根町(爱知、93年)
徐州市 ...... 半田市(爱知、93年)
吴江市 ...... 内滩町(石川、93年)
千叶市(96年)
丹阳市 ...... 柴田町(宫城、94年)
江阴市澄江镇 ...... 穴道町(岛根、94年)
淮阳市 ...... 松任市(石川、95年)
惨安市 ...... 西山町(新泻、95年)
贺阳町(冈山、99年)
大仓市 ...... 青谷町(鸟取、95年)
兴化市 ...... 浪江町(福岛、96年)
张家港市 ...... 松冈町(福井、97年)
丸龟市(香川、99年)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top〗
广西壮族自治区 ...... 熊本县(82年)
桂林市 ...... 熊本市(熊本、79年)
北海市 ...... 八代市(熊本、96年)
中国重庆市 〖top〗
重庆市 ...... 广岛市(广岛、86年)
都城市(宫崎、99年)
中国四川省 〖top〗
四川省 ...... 广岛县(84年)
山梨县(85年)
乐山市 ...... 市川市(千叶、81年)
成都市 ...... 甲府市(山梨、84年)
都江堰市 ...... 中巨摩郡9町2村
(山梨、89年)
绵阳市 ...... 庄原市(广岛、90年)
雅安市 ...... 三次市(广岛、92年)
德阳市 ...... 东广岛市(广岛、93年)
中国云南省 〖top〗
昆明市 ...... 藤泽市(神奈川、81年)
甘肃省 〖top〗
甘肃省 ...... 秋田县(82年)
兰州市 ...... 秋田市(秋田、82年)
敦煌市 ...... 臼杵市(大分、94年)镰仓市(神奈川、98年)
陕西省 〖top〗
陕西省 ...... 京都府(83年)
香川县(94年)
咸阳市 ...... 宇治市(京都、86年)
成田市(千叶、88年)
汉中市 ...... 出云市(岛根、91年)
宝鸡市 ...... 八幡市(京都、92年)
洋县 ...... 新穗村(新泻、98年)
西安市 ...... 奈良市(奈良、74年)
京都市(74年)
船桥市
海南省 〖top〗
海南省 ...... 兵库县(90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 〖top〗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岛根县(93年)
石嘴山市 ...... 浜田市(岛根、94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top〗
哈密市 ...... 入善町(富山、97年)
4. 东京,上海,香港,哪一座才是亚洲影响力最大的都市
东京是亚洲影响力最大的城市。
香港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上海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的一个直辖市。东京则是日本的最大的城市,虽然东京不是法定的日本首都,但也是日本事实上的首都。所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特别行政区或者直辖市的影响力,怎么可能大的过一个发达国家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事实上的首都城市囔?答案是,影响力肯定大不过东京的。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东京对于亚洲来说,意义不同于上海和香港。东京输出的更多是文化而不是经济,贸易。向整个亚洲的舞蹈风格和音乐风格,都受到了东京的影响。甚至,整个亚洲的潮流指向标就是东京的潮流。东京在流行什么,亚洲很快就会流行起什么。这就是东京的影响力,亚洲最发达国家的最大城市的影响力。
你有什么看法,给我留言吧!
5. 中国哪个朝代对日本文化影响最深远
应该是唐代
唐文对日本的影响
挖掘教材 比较教学——从“开元通宝”与“和同开珎”的比较看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充分利用教材上插图学习历史,在内容上,是对教材的深挖,可加强了对相关史实的领悟;在思维训练上,有利开启形象思维的大门,为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创造条件。
中学教材初中第一册《第5课海内存知已》,在叙述唐对日本影响时,有两幅货币插图,一幅是《开元通宝》,一幅是《和同开珎》,这是两幅性质相同的插图,放在一起本身就是教材的一种比较设意,教学上就可以顺其自然,利用这两幅图充分展开对唐日文化影响的比较学习。
比较的前提是要对这两幅图有科学地、全面地了解,这样才能找到比较点。“开元通宝”钱,许多人对它的铸造时期有误解,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始铸造的,这是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是对中国古币史不了解。鉴别古币是哪一朝的,光看年号是不准确的,应了解铸币历史发展背景、看钱文、字体书法等特点合乎何朝代,看形制、锈色来判断,这样对古币的时间断定过程,也是对它的全面了解。开元通宝钱是在我国陕西以及日本都有大量考古发现,它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始铸,当时分铜、铁、铅、金、银等币质,主要是铜质,铁质多为私人民间盗铸,又叫开通元宝,它结束了铢两钱制(秦时半两钱,重8克;汉五铢钱,铢为重量单位),开始进入通宝、元宝时代(仍为圆形方孔,通宝用了1300多年至清,又出现无孔铜币),因此开元通宝为后世通宝、元宝之起源。为什么叫开元通宝呢?通宝为通行宝货之意,统一货币的称谓,开元意为武德四年始铸;以后各代所铸币大都是以当年年号纪年,且形制尺寸、大小重量与开元通宝差别不大。开元通宝终唐世289年,一直铸行不衰,是唐最主要钱币,绝大多数是铜质(唐也另有过乾封泉宝、会昌开元等钱),元代也铸过开元通宝。开元通宝轻重不一,标准币是8克,故十钱为一两重。开元通宝的字体是由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写,字在篆隶之间,又含楷意,结构精严,笔法凝重端正,对后世钱文化有深远影响。不同时期铸形有一定区别,初唐开元通宝字形深峻,大型、精美,中唐开元外轮不一圈,铸工书文比初唐逊色,后期开元边缘较阔,铸工草率,书上图可见是为初唐书,结构严谨匀称,方圆兼济,隶书中带有楷意。
和同开珎是我国考古人员于1970年10月在陕西西安市南郊发现的五枚日本银钱,圆廓方孔,名曰和同开珎,据考定为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逃安禄山之乱于四川时,邠王李守礼后人窑藏。据郭沫若在《出土文物二三事》中考证,“珎”是“宝”字的简化,日本人曾经误认为“珍”,“和同”是日本奈良朝和铜年号的省略,西安出土“和同银币”是铸于和铜元年,即公元708年,此时正值唐中宗景龙二年。唐代也曾以金银铸钱,中宗时代已有之。日本以银铸钱,无疑出于仿效(但唐代的金银钱是吉祥钱,不曾于市上流通,日本因缺铜,故曾以银钱作为流通的货币,但不久就废了。)据郭沫若考证,这枚发现的和同银币是日本遣唐使所献的“贡品”,由朝廷颁赐的,这一点与在日本发现成千上万枚的开元通宝意义不同,后者显然更多的贸易作用,从本币字体上看日本使用汉字,而且字体明显受欧阳询字体影响。
基于对两种古币的了解,可从中比较看出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广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第一,从两种货币发现的地点来看,说明当时中日贸易往来频繁,特别是唐对日本贸易影响很大,以至在日本本土通行大量中国货币。
第二,从两货币形状看,日本受中国圆形方孔钱影响,也说明日本思想上深受中国天圆地方观念影响。
第三,从钱文看,日本文字深受中国文字影响,日本文字在五世纪开始使用汉字来表达交流思想,他们还创造了一些汉字,如“留学生”一词即由日本人创造于隋唐时期,专指那些留居国外学习或做研究的人。从唐朝开始,日本人民又逐步简化汉字的楷字和草书,在9世纪形成了表达日本语言的文字叫假名,取自草书字体汉字称平假名,取自楷书体汉字偏旁者称片假名。日本人称汉字为真名,这些字母同早已使用的汉字一起,成为日本人民表达思想的工具,一直沿用至今。
第四,从钱文的书写来看,可以说明日本人深爱中国书法艺术,且深受中国书法影响,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例如现在日本有一个着名的报社叫《朝日新闻》,这四个报头就是日本人精心从中国传统的欧阳询书写的碑文中集字而成。
第五,从钱的制造看,开元通宝是采用的范铸法,和同开珎的外轮与开元通宝相同,铸法一致,说明日本手工铸造业受中国影响。
通过两货币比较,以小见大,窥斑见豹,从中可见日本文化在思想文化、经济政策商贸、手工业等方面深受中国唐朝影响,当时日本是在全方位向唐朝学习。
这种有益的比较方式,着眼于挖掘了教材内容的隐性知识,引起学生对教材上一字一句、一图一表的重视,培养敏锐地观察能力;同时,由于老师对知识的纵深把握、详细讲述,配合具体的插图或实物展示,创设了形象、鲜活的历史情景,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激发历史想象,拓展积极地发散性思维,能集趣味性、生动性、思维的活跃性为一体,创造性地学习;同时它也带给学生一种比较的学习方法,以此为范例,还可以对比日本平城京与唐朝长安城,继续比较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师:日本的平城京(即是现在的奈良城)是当时日本的首都,它与唐朝的长安城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生:都有朱雀大街,并把南城一分为二;都有西市、东市,商品贸易同居民区分开;都是街道布局整齐笔直如棋盘状;都有皇帝的宫殿并都在城北方。
师:这说明日本建筑、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制度、皇权思想等从里到外,都渗透着唐朝的制度文化,留下唐朝的影子。
最后师共同总结、补充、延伸:唐对日本的文化影响真是广泛。在政治上,日本留学生归国后,效仿唐朝制度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在文化领域,日本大量吸取了唐朝的文化,仿效唐的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也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在生活习惯上,也习染唐风,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后发扬光大,形成独具风格的茶道,日本人也在重阳节登高,日本的传统服装和服也是由唐朝服装改进而来,他们还向唐朝学会了制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围棋也于此时传入日本。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正如日本一位汉学家内藤湖南所说: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了。这深刻地说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是多么大——它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日文化的比较学习,使我们感受到了唐与日本交往中所显示的强盛,同时还感受到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向先进文化学习的民族,这种好学精神有利于推动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唐日友好往来的历史也告诫后人,只有和平友好往来,双方民族才会共同进步。
中国的文化能用八字概括:"源源流长,博大精深。"尤其到了隋唐便到了全面繁荣的时期,一时邻国争相学习效仿,在隋朝便派出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安邦定国之策,文化繁荣之道,而在日本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在630-894年的2个多世纪中,日本派出了十几次遣唐使团,每次最少250人,最多则有600人。他们分配长安太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到处参观采访,充分领略唐朝的风土人情。他们在中国时与一些诗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着名的例子就是:晁衡(阿倍仲麻侣)回国时不幸沉船,一时人们都以为他死了而悼念他,李白作了一首《哭晁衡》。遣唐使回国后在日本崭露头角,在各领域都有一定建树。
遣唐使是中日文化交流上的空前盛举,特别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遣唐使的贡献首先应该是引进唐朝的典章律令,从而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在长安的考察学习中,遣唐使博览群书,如饥似渴;回国后仿行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授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其次是汲取唐文化,来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遣唐使每次是满载而归,带去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诵读唐诗汉文,白居易等着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像、音乐、舞蹈等艺术。
唐文化的传播不仅靠的是外在因素,还在于日本人所具有的广泛吸收的优点,他们善于利用别国的经验而业改善自己,在留学唐朝回国人的策动下,645年,以中大兄弟皇子为核心的政治集团为了铲除日益骄横的苏我氏一族,发动革新政变,更改国号为大化:颁布诏书实行新政,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仿照隋唐的经济政治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政治方面,在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废除世袭氏,姓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官制和冠位制。新政中以唐朝的制度为蓝本,制定了《大宝律令》,《养老律令》,以法律确认了新的封建经济政治制度。在经济方面,改革了土地制度。仿造唐朝租庸调制颁布了《班田收授法》,规定授田人民必须担负租庸调制。《班田收授法》的颁布,抑制土地兼并,解除豪族对部民的奴役,固定农民的租税和徭役负担,并承认农民宅地,园地的私有权和山林池沼的使用权,这些,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深入,中日经济政治交流也日益密切。大化改新后,日本古代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氏族和奴隶主的统治最后崩溃。建立起为新生产关系开辟道路的政治上层建筑。日本社会从此开始过渡到封建社会。
奈良时代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新高潮,新的农业制度,班田制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中国传入的先进农业技术广为流传,一些先进的生产工具广泛使用;这些工具中,有许多是由中国传入,如镢镢,又称"唐镢",它是当时中国传入的大型锄。由于日本人的博采众长,使他们在建筑、服饰、医学、文字等方面受益匪浅。现在的日本还保留着一些唐朝遗风,而在文化交流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文字和语言。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本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于此同时,"唐镢"?唐犁""唐锻冶"、"唐讹"、"唐墨","唐物"等名称在日本语言中大量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日本的词汇。同时儒学和道家精神也同时在日本蔓延开来,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与人们的思想。
从以上看来,可以说日本文明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唐朝的文化,所以日本与中国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文化已经深深地烙进了日本的历史里。
6. 受日本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有哪些
个人认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与日本本土较为靠近的地区,其中北部城市、港口城市、的城市影响更大。以大连、天津、青岛为代表的渤海湾,和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以及整个东北地区最典型。
7. 中国最受日本人喜欢的城市,是哪座城市
随着我们国内经济不断的发展,现在我们全球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多了,同时这些交流已经不仅限于是贸易和经济上的交流了,文化上的交流现在也是越来越多了,现在很多国家对我们中国的文化也是非常的喜欢
虽说日本人当初在我们国内犯下过非常严重的错误,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们现在也是非常的喜欢我们国内的一些传统艺术,他们也是非常大胆的承认了他们国内有很多的文化都是源于我们中国,可见他们对苏州园林也是非常的喜欢
8. 对于日本来说,哪个国家的文化对它影响最大
日本古代,肯定是受中国影响最大了,无论语言、文字还是传统文化,以及礼节方面,例如日本和中国古代都很讲究用敬语,还有日本晚辈对于后辈交际礼节几乎和中国一样。至于日本的文字,是学中国的,一直用到现在。
日本现代,肯定是受美国影响最大了,无论军队需要美国还是日本现代流行文化,还有现代用语和习惯,以及流行歌曲、日本经济等等,都受美国影响最大。日本的很多东西都要卖到美国去(H动漫和主机游戏等等,反正在中国不能卖的几乎都能卖到美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