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马可波罗到达中国时是什么朝代
马可波罗到达中国时是元朝。
马可波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世界着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于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马可波罗的父亲尼科罗和叔叔马泰奥是威尼斯商人。据说,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大约四年。于1275年到达元朝首都,并与元朝的创始人忽必烈建立了友谊。
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了17年,访问了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并访问了西南的云南和中国东南部。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
B. 马可·波罗在中国呆了几年﹖
成吉思汗的子孙在欧亚大陆上建立了钦察、伊儿、察合台、窝阔台四大汗国,四大汗国都尊奉元朝的皇帝为“大汗”。中国是元朝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发达的国家。世界各国的使者、商人、旅行家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其中最有名的是《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的作者、意大利杰出的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 马可·波罗生于1254年。他父亲尼古拉·波罗、叔父玛飞·波罗都是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6岁那一年,尼古拉和玛飞两兄弟到外国做生意,后来留居在不花剌城(今乌兹别克国的布哈拉)。在不花剌,兄弟俩认识了旭烈兀汗派去朝觐元世祖忽必烈的使者。使者建议他俩随同自己一道去晋谒忽必烈。尼古拉和玛飞接受了这个邀请。 元世祖忽必烈见到尼古拉和玛飞,十分高兴,向他们垂询西欧各地的风土人情,罗马皇帝和教皇的情况。这两位意大利人在留居不花剌城的时候,已学会了蒙古语,对忽必烈的问题对答如流。忽必烈很赏识他们,委派他们作为蒙古大汗的专使,去拜见教皇克莱门特四世。忽必烈赐给他们一面金牌。持有这面金牌,他们可在蒙古征服的广袤土地上通行无阻,并受到官员的保护,能领取到一切生活必需品。 尼古拉、玛飞两兄弟在路上走了3年。1269年4月,他们到达阿克城,在那里,听到克莱门特四世新近逝世的消息。驻阿克城的教皇使者要他们等候新教皇的选举的结果,然后向新教皇递交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国书。兄弟俩利用这段时间回到威尼斯探亲。这时马可·波罗已长成15岁的少年了。 新教皇的选举一再拖延,两年之后才有了结果。选出的新教皇正好是当年那位驻阿克城的教皇使者,史称格雷戈里十世。格雷戈里十世委派尼古拉、玛飞为教皇专使,回拜蒙古大汗,并托他俩带去许多珍贵的礼物,赠送给大汗。 马可·波罗十分向往繁荣富庶的中国,央求父亲带他到中国去。马可的母亲已经去世,尼古拉也觉得,让孩子一个人留在威尼斯,他放心不下。于是父子叔侄二人,一起踏上了赴中国的旅途。 他们沿着公元前一世纪初叶我国古代人民和西南亚各族人民开辟的“丝绸之路”东行。他们有时骑马,有时骑骆驼,有时步行,穿越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走出中亚大沙漠,跨过帕米尔高原,经新疆的喀什、于田、罗布泊,到甘肃的敦煌、玉门……他们在中国境内所走过的路线,大体上是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的路线,不过行进的方向相反罢了。 他们走了三年半时间,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 5月到达上都开平。 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专门集合文武大臣,举行盛大仪式,欢迎远道而来的教皇使者。尼古拉、玛飞向忽必烈报告了往返的经历,并呈上格雷戈里十世的书信和礼物。忽必烈注意到侍立在两兄弟身边的马可·波罗,问:“他是谁?”尼古拉回答:“这是陛下的仆人,我的儿子。”忽必烈很喜欢这个体型威武、仪表端正的年轻人,下令将马可的名字列入荣誉侍从的花名册。 马可·波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蒙古宫廷的礼节,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元世祖忽必烈为了考察他的能力,派他到云南去办事。当时,从云南到上都要走六个月的路程。马可·波罗一路留心观察风土人情,回到上都后,向忽必烈详细报告。例如,他看到云南人从盐井中取水,放在小锅里制成盐饼,盐饼上凸下平,打上特殊标记后,可作为货币流通,80个盐饼兑换一个金萨吉(金币名称)。可是,当商人将盐饼运到偏远山区后,按山区土人的落后情况,以及离城市的路程远近,只用60、50、甚至40个盐饼就可换到手一个金萨吉。又如,有很多云南百姓随身带有毒药。遇上有被捕或受苦刑的危险,他们就吞服毒药自杀,以免遭受折磨。当地的政府官员得准备好狗屎,一旦发现犯人吞服了毒药,就强迫他们吞食狗屎,以引起呕吐,解除毒性……对于这些情况,忽必烈都听得十分认真。他夸奖马可·波罗聪明能干。以后,忽必烈经常派马可·波罗执行重要任务。马可·波罗曾到过济南、南京、九江、镇江、常州、苏州、杭州、泉州等地视察,曾在扬州当过三年总管,还出使国外,到过南洋好几个国家。 马可·波罗特别赞赏杭州,在《游记》中说:“这座城市的庄严和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这里名胜古迹非常之多,使人们想象自己仿佛生活在天堂,所以有‘天城’之名。”他同杭州城里一个富商结为好朋友。那位富商曾当过南宋皇帝的心腹侍从,对他讲述了许多南宋宫廷生活的细节,并带他去参观宋代皇宫的旧址。面对败壁颓垣,马可·波罗不禁感慨万分。他注意到,杭州城的居民恬静温文、忠厚公平、邻里和睦、待客友好,但对驻防的蒙古军人却十分讨厌,内心埋藏着由于大好河山被异族所占据而产生的亡国之恨。 那时的欧洲人根本不知道煤炭是什么东西。马可·波罗在《游记》中惊讶不止地记载道:“整个契丹省到处都发现有一种黑色石块,它挖自矿山,在地下呈脉状延伸。一经点燃,效力和木炭一样,而它的火焰却比木炭更大更旺。甚至,可以从夜晚燃烧到天明仍不会熄灭。”他深感中国物产丰富、文教昌明。他死之前,天主教的神父要求他为了灵魂的安宁,声明取消《游记》中所说的“一些似乎不可相信的事。”马可·波罗忠于事实,拒绝作这样的忏悔,还坚持宣称:“我还没有说出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半。” 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生活了17年,思乡情切,一再向元世祖忽必烈请求回国。起先,忽必烈宠幸马可·波罗,舍不得放他们三人走。直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选了一个名叫阔阔真的皇族少女,赐给伊儿汗国的国王做王妃,需要一个熟悉海路的人护送她到伊儿汗国去,这才让他们父子叔侄三人离开中国。
C. 马可波罗来中国时,是哪个朝代
马可波罗来中国时,是元朝。
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大约四年。于1275年到达元朝首都,并与元朝的创始人忽必烈建立了友谊。
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了17年,访问了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并访问了西南的云南和中国东南部。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
主要成就:
《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掀起了一股东方热、中国流,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是参考游记制作的。
许多伟大的航海家,扬帆远航,探索世界,是受到马可·波罗的鼓舞和启发。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纯属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布原本的目的地是富庶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
马可·波罗东方之旅已经过去700多年了,但他的精神依然震撼着人们心灵,激励着人们不断作出新的探索取得新的进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在由他所开辟的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上,并使之不断延伸拓展,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平坦,超越时间、空间的局限,走向一个和谐的世界。
D. 历史记载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来到中国
有,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在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
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并称担任了元朝官员,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地方,到过云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回意大利后,马可·波罗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写下着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是研究元朝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史籍。
(4)马可波罗在中国多少年扩展阅读:
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借奉大汗之命巡视各地的机会,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
他先后到过新疆、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E. 马可波罗什么时候到中国来的
1、公元1275年马可波罗到达元朝首都。
2、马可波罗出生在十三世纪的意大利。在马可波罗还只有十七岁的时候,他跟随着父亲以及叔叔,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了当时中国的蒙古帝国。并且他们在蒙古帝国的国土上生活了整整十七年的时间。将中国所有的文化,产物都摸了个透。以致他回到威尼斯,写下了精彩的《马可波罗游记》。
(5)马可波罗在中国多少年扩展阅读:
1271年,即马可·波罗17岁时,父亲和叔叔拿着教皇的复信和礼品,带领马可·波罗与十几位旅伴一起向东方进发了。他们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从这里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
然而,这时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当他们在一个镇上掏钱买东西时,被强盗盯上了。这伙强盗乘他们晚上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来到霍尔木兹,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改走陆路。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
他们从霍尔木兹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路上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来到了中国新疆。一到这里,马可·波罗的眼睛便被吸引住了。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
马可·波罗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古城敦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佛像雕刻和壁画。接着,他们经玉门关见到了万里长城。最后穿过河西走廊,终于到达了上都—元朝的北部都城。这时已是1275年的夏天,距他们离开祖国已经过了四个寒暑了!
F. 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中国呢
亲,这一直是个历史之谜~不过,我查到了:
马可波罗游记是让西方对东方引起兴趣的一本书,是马可波罗在监狱中口述完成的。但是,许多人怀疑他只是在说谎,在马可死前,他气愤的说:“我敢对天发誓,我看到的比我说出来的还多的多!”尽管后来西方人大多承认马可波罗游记对文化交流来说,是一本重要的书,但是,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仍然有着很大的争议。仔细说起来,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确实是一大悬案。认为他没有来过的人大致上用了这几个理由证明他说谎:
1. 马可波罗自称他深受忽必烈的喜爱,年仅23岁就当了扬州的行政官。但是,中国从来没有义大利人在扬州当行政官的纪录。马可波罗自称是1275年来华的,那时马可波罗也才来华两年而已,怎么可能当得上扬州那种大都市的大官?如果他真的当了行政官,洋人当官这麼稀有的事中国一定会有记载的。事实上,中国的史料根本就没有出现过马可波罗这个名字。
2. 马可波罗又说他曾经教导蒙古人制作回回炮攻陷了襄阳。襄阳献炮一事,元史也提了。但是提供者并非马可,而是一个波斯人。难道是元史记错了吗?不可能!因为襄阳献炮的时间是1273年,马可波罗自称到中国的时间是1275年;献炮的波斯人是1274年死的,那时马可还在路上呢!有人说,那个波斯人的儿子名字和马可音近,他们会不会是同一人呢?也不可能!因为那个波斯人的儿子在1330年死于中国,而马可波罗是在1324年死在欧洲的。
3. 对西方来说,中国最有特色的茶、汉字、长城,马可波罗根本只字未提。
4. 马可波罗游记里描述的中国地名,采纳了不少波斯、蒙古叫法。
5. 马可波罗对中国南方的描写错误多,且非常公式化。
因此,有人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真的到过中国。他可能只到了波斯之类的国家,听那些波斯商人讲起中国的事情、看了些导览手册、又道听涂说,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和编造,凑成了马可波罗游记。
亦有人相信马可波罗确实到过中国。理由如下:
1. 中国的史书虽然没出现过马可波罗这个名字,但有间接证据。在永乐大典‧站赤的史料,有着忽必烈派三位使者去办事的史料(1291年),马可波罗游记也有写,三位使者的姓名完全相同。证明马可波罗在1291年确实在中国。
2. 马可波罗不识汉字、也不习惯喝茶,所以游记才没提到。
3. 马可波罗描述的中国地名采纳波斯、蒙古叫法,说明马可波罗在中国大多接触的是蒙古人、波斯人,很少接触汉人。
4. 他是一个洋人,对中国要有确实的了解是很困难的。虽然游记中错误不少,但不能因此证明他没来过中国。
5. 马可波罗对许多中国古迹、建筑的描述细微且正确,如果不是亲眼见过,不会这麼清楚。
虽然这些似乎可以对马可波罗没来过中国的观点提出一些反驳,但很明显的,还是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可以证明他确实来过。把双方的说法统一一下,有了第三种观点,我也比较支持。那就是马可波罗的确到过中国,但可能只到过中国北方,南方的事大多是他道听涂说或随便说的(这也能解释未何他对北方的描述较正确,南方描写错误多且公式化)。他不是什么高官,他可能只是个小官、说故事的人,又或者只是个商人。他回到欧洲后为了出名捏造了扬州当官、襄阳献炮的事。如果真是这样,他不辞辛苦来华,的确是个努力不懈的旅行者;但由于他的虚荣心和片面而捏造事实,大为降低了他的历史地位。
G. 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几年
马可·波罗(Marco Polo,又译马可·孛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探险家。在中国元朝期间随从他的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回到意大利之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Rustigielo)写出《马可·波罗游记》(Il Milione)。但其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却引发了争议。
波罗家族祖籍亚得里亚海的Curzola岛,现归克罗地亚。马可·波罗出生的房子还在岛上。他的父亲Niccolò(Nikola)和叔叔Matteo(Mate)是有名的远东贸易商人。他们两人1255年出发向东,开始时并非想去中国。但是一路战事纷发,在1264年碰到元朝送到西方的使者,决定到中国。1266年兄弟两人到达北京,见到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写了一封信给教宗,请他派人到中国,告诉中国人关于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兄弟两人回到意大利,拿到教宗给忽必烈的回信,1271年返回中国。这一次Niccolò带了他的儿子马可。马可的聪明一直非常讨忽必烈喜欢,封他许多官,也派他到各地为大汗的使者。马可·波罗见到中国很多地方和比欧洲先进的文化成就。
波罗一家人在1295年回到欧洲,定居威尼斯。当地人很喜欢来听他们讲诉在中国的经历,但是大多并不相信他们说的奇人怪事。
H. 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了多少年
马可·波罗,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世界着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经中东,历时四年多到达蒙古帝国。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到过西南部的云南和东南地区。
I. 马可波罗是在哪个朝代来到中国的
马可波罗是在元朝来到中国的。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出生于克罗地亚考尔楚拉岛,威尼斯旅行家、商人,着有着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于1324年1月8日逝世。
1271年,17岁时,随父亲和叔父前来中国。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途经耶路撒冷、波斯(今伊朗),穿过中亚大沙漠,翻越帕米尔高原,经甘肃进入蒙古,于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京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西北)。历时近4年。
(9)马可波罗在中国多少年扩展阅读:
历史贡献
马可·波罗的中国之行及其游记,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被认为是神话,被当作“天方夜谭”。但《马可·波罗游记》却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天圆地方”说;同时《马可·波罗游记》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因此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J. 马可波罗来中国时中国是什么朝代
元朝。
马可波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世界着名的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于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马可波罗的父亲尼科罗和叔叔马泰奥是威尼斯商人。据说,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大约四年。于1275年到达元朝首都,并与元朝的创始人忽必烈建立了友谊。
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了17年,访问了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并访问了西南的云南和中国东南部。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但其到底有没有来过中国却引发了争议。
(10)马可波罗在中国多少年扩展阅读:
其它相关介绍:
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忽必烈大汗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三人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1295年末,三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二十四载的亲人身边。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威尼斯,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的见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从东方带回的无数奇珍异宝,一夜之间使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成了威尼斯的巨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