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醉驾记录能消除吗
醉驾记录不能消除。
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证据主要是行为人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对于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100毫升的行为属于醉酒驾车。检测酒精含量一般由交警用仪器测出,如果行为人拒绝测量的,推定其醉酒驾驶。
醉驾属于危险驾驶罪,是刑事犯罪,会有案底。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
从主观方面来讲,危险驾驶罪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
从行为条件上来说,危险驾驶罪是典型的行为犯,只需要实施了危险驾驶的行为,就会受到处罚,即属于行为犯犯罪类型。
从危害结果来说,危险驾驶罪是情节犯,只要有醉驾或追逐竞驶的行为且情节恶劣即可,不要求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 在我国对于醉驾记录删除是否可行
法律分析:在我国对于醉驾记录删除不可行,如果只是普通的酒驾,资料一般不会长期保留,如果情节严重的并且构成了醉驾,就属于危险驾驶罪,是刑事犯罪,档案材料不能消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第二款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 人大代表再次呼吁取消醉驾罪,现在是消醉驾罪的最好时机吗
人大代表再次呼吁取消醉驾罪,现在是消醉驾罪的最好时机吗?
酒驾和醉驾在我们国家是坚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情,由于酒驾以及醉驾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数不胜数,这些交通事故也让酒驾和醉驾者不仅身体受伤,甚至有的人最后家破人亡,所以酒驾和醉驾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人大会上,却有代表建议取消醉驾罪,这位代表认为,有的人酒量比较大,如果只是喝了一点点酒的话,去开车的时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所以如果定性为危害社会的行为是有一些不合适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这位代表建议取消醉驾入刑。
4. 醉驾案底能消除吗,如果不能消除能有什么办法消除
法律分析:醉驾案底无法消除。因为犯罪案件的卷宗要形成档案,保存备查。即使相关档案材料到达保存期限需要销毁,也会保存其中的重要材料。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5. 醉驾纪录怎么消除
醉驾记录不可以消除。案底是受过刑事或者行政处罚后,执法机关对被处罚人所留下的档案记录。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公安机关根椐其违法行为及性质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相应处罚,结案后的案件卷宗将永久性的保存在公安机关的档案部门。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6. 在我国应该如何消掉醉驾
法律分析:酒后驾驶一旦被查处,交警信息平台会终生记录其违法行为,所以醉驾的案底是无法撤销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7. 能从合法渠道解决醉驾的处罚吗
不能以合法渠道消醉驾。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属于刑法处罚的范畴,一旦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该犯罪行为就会被记入行为人的个人档案之中,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8. 人大代表建议取消“醉驾入刑”,人大代表为何会出此建议
很简单,因为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大代表认为“醉驾入刑”的处罚太严格了,毕竟一个人要是有刑事案件在身上,自己子孙三代就基本上废了,从事不了公务员工作,凡是和国家有关的工作,基本上都别想了。当然,我个人是不支持取消“醉驾入刑”的。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人大代表提出取消“醉驾入刑”是因为这个人大代表绝对醉驾者自身的行为不应该影响到他的子孙。
9.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取消“醉驾入刑”,如何从法律角度看待这一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再次呼吁取消醉驾入刑。朱列玉表示,取消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并不意味着对酒后驾驶的不法行为不予追究。相反,在限制刑法的适用的同时,建议加大对酒驾醉驾行为的行政处罚的力度和范围。取消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可让法律多一份人情和温度,也可以极大地降低犯罪率,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于取消酒驾入刑的反对声音不绝于耳,不过也有部分人持赞同意见,认为罪刑要相适用,且国外对醉驾都是行政处罚,这和犯罪两个概念。律师则表示,是否取消醉驾入刑应当广泛听取民意。另外,无论“醉驾入刑”存废,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永远应该放在首位,这才是展开相关讨论的一个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