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跟阿拉伯的关系怎么样

中国跟阿拉伯的关系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6-10 22:34:52

‘壹’ 阿拉伯国家的与中国关系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使节就曾到达阿拉伯国家。历史上,中阿通过“丝绸之路”的间接和直接贸易活跃,人员交往频繁。阿拉伯历法、数学、医药学等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伊斯兰教于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
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等阿拉伯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他们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1990年7月,我国与沙特建交,至此我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均建立了外交关系。
双方政治交往密切,高层往来增多。我国与埃及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阿尔及利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沙特建立了战略性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建立,双方同意建立平等、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部分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向联合国提交了决议草案A/L.630以及附加文件1、2号使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这些决议捍卫了中国主权和尊严,使得中国得以让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友好关系的明证。
1988年11月20日,刚刚建国的巴勒斯坦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05年3月,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宣布,支持中国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埃及外交部部长助理萨米哈·苏克尔说,作为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埃及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立场。
阿拉伯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涉及人权、西藏、北京奥运会等问题上给予中国重大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及外长理事会连续通过加强对华关系的决议。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民恢复合法民族权益的正义事业,在地区热点问题上采取公正、平衡立场,受到阿拉伯国家欢迎。中阿在一些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保持着良好的协调与配合,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反恐、多哈回合谈判等问题上立场相近。
从2003年至2013年10年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总额从255亿美元增至2389亿美元,年均增幅达25%;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从4058万吨增至1.33亿吨,年均增幅12.6%;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从26亿美元增至291亿美元,年均增长达27%;中国企业对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从1725万美元增至20.4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达1.33亿吨,占中国总进口量的47.2%。为加强双边能源合作,双方分别在三亚、喀土穆和银川召开了三次中阿能源大会,会议成为双方围绕能源开发和安全、新能源利用等问题开展集体对话、协调和合作的新平台。
2016年1月13日中国政府 发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制订的首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

‘贰’ 中国与阿拉伯关系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历久弥坚、深入人心,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也能够穿透各种谎言迷雾。

据报道,被称为“阿拉伯世界最大规模民意调查”的 项目日前发布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沙特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3个阿拉伯国家的2.8万多名受访者中,超过半数民众对中国外交政策持肯定态度,而58%的人对美国外交政策持否定态度70%以上的人不赞成美国对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的政策,81%受访者认为美国是对阿拉伯世界安全主要威胁。

对此,赵立坚指出,这个民调说明公道自在人心。尽管国际上一些政客不遗余力地甩锅推责,借各种问题污名化和妖魔化中国,但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孰是孰非,各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赵立坚说,“中国始终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在我们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阿关系传统友好。近年来,中阿战略互信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全面拓展,各领域友好交往日益紧密,中阿合作论坛已成为双方开展集体对话、加强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今年7月的论坛第九届部长会上,双方就加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携手打造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等达成重要共识,并一致决定在沙特举办中阿峰会。”

赵立坚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谱写了团结抗疫的时代佳话,成为中阿命运与共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中国已向阿拉伯国家提供100多万份检测试剂盒,1800多万只口罩,中方向8个阿拉伯国家派出医疗专家组,毫无保留地分享诊疗方案和救治经验,双方举办40余次专家视频会。中国同阿联酋、埃及、摩洛哥等多国开展的疫苗合作进展也十分顺利。

中国愿同阿拉伯国家一道,继续秉持团结合作精神,共同倡导和平、立足友好、聚焦合作,在造福中阿人民的同时,也为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

‘叁’ 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一、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地域文化。随着农耕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中国文化伴随着产生,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以农业文化为根柢的传统文化,并且经过许多代人的积累以及总结,趋于完整和成熟。从世界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处于大洲之隅,四周分别被高山、沙漠以及海洋环绕,形成一种与外界半隔离的状态。这样的地域位置既促使古时的中国形成了统一的集权制度,又导致了苟安和封闭的思想。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阿拉伯文化以游牧文化和沙漠文化为主,具有自由和开放的特点。在很早以前,阿拉伯国家位于世界各大洲的中心区域,同时也是南北和东西交通的要道。在阿拉伯历史上,有多种先进的外来理念与科学技术以文化为载体融入到阿拉伯文化之中(如古希腊的哲学,中国的造纸术,埃及的农耕技术等),使得阿拉伯半岛成为多元

1/4页

化的汇合之地。与中国文化相比较,阿拉伯文化更加放、自由,这是因为其依存于完全开放的地形所形成的。

(二)历史悠久文化。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起源于公元前十七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即殷商时代,到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256年达到成熟阶段。由于儒家思想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求,再加之该思想提倡忠孝之道,儒家文化逐渐成为当时的文化主流,对后来的中国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直至今日,在中国文化深层观念中,任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体现中国古代文化经过千年的发展而成的经典着作主要有以下几篇:如《论语》,其主要是记载了孔子的言行;由孔子整理而成的《春秋》、《礼》、《诗》、《易》以及《书》等。这些儒家经典为后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阿拉伯文化发展的第一巅峰时期是公元7至8世纪的倭马亚王朝时期。在该时期,阿拉伯诗歌、语言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阿拉伯的诗歌,有着广泛的题材,严谨的思路,丰富的内容,高尚的艺术性,从而使其诗歌具有典范的特点。这些诗歌,不仅表达了游牧民族年青男女之间的爱情,而且也勾画出了沙漠皓月当空的华丽景观,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群体部落的真实生活,从而体现了人们单纯的思想感情。

‘肆’ 我国和沙特阿拉伯的详细外交关系如何

历史上发动的中东战争,中国都是支持阿拉伯世界的。给了阿拉伯世界不少帮助,所以说中国和阿拉伯世界是朋友关系。这次捐款算是对中国的回报吧。

‘伍’ 中国的国友是不是阿拉伯

呵呵,
怎么想起了这个问题,解释起来较麻烦。。
肯定地说应该是。

阿拉伯,主要是讲哈拉伯语的中东和远东部分地区的国家,都是一堆面积较小的欠发达的伊斯兰国家。
在中国加入联合国、世贸组织以前,或者说是毛泽东时代,他们与中国关系亲近,在道义上互有往来,说他们对中国进入联合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不为过。
应该说,阿拉伯人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后来,在西方国家的努力下,中阿关系有所降温,但关系还是比较不错的。
在阿拉伯地区,有不少中国的企业、钻井队,还有打工的。。

‘陆’ 沙特阿拉伯和我国关系怎么样 地震....

当今世界的两股力量:美国最大,次之是欧盟

这两股力量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很大。
沙特就像一个大商人,口带里拥有令人羡慕的商品(石油),而美国,欧盟则是消费者,两者谁也离不开谁!所以交往关系可以说很好!但这仅是说石油交易的经济利益上,但从心理上来说,沙特对美国和欧盟都是有戒心的。

如果从人际关系上比喻,沙特知道与欧盟和美国都很难成为知心朋友,他们是为利益而来。所以沙特就会选择其他一些有力量的或者说潜在的将来能抗衡这两股力量的国家做依靠。

这时候中国的地位就显现出来了,中国正在成长成为将会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国家!从历史上来说,中国没有和阿拉伯世界有冲突,反而几十年来大多支持阿拉伯世界的国家,不干涉他们的内政,还从一些途径上帮助他们,所以两国基础很好,并且未来两国没有可能产生冲突的因素,所以成为朋友将是最好的选择。中国也很需要这样的朋友。

六七十年代,阿拉伯国家大战以色列,西方世界站在以色列一方,而中国则选择帮助阿拉伯国家,卖导弹给沙特,使沙特有威慑他国的能力,就是很好的证明。

沙特这次的援助,可以说是两国友谊换来的,也是巩固两国友谊!并且沙特本就是个大富翁,这点钱还是拿的出的。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友谊!

‘柒’ 阿拉伯国家个中国关系紧密吗

伊朗和巴基斯坦跟中国关系紧密,但上述两个国家都不是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世界诸国没有一个与中国关系紧密到伊朗巴基斯坦的程度。

‘捌’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怎么样和哪些国家关系比较好。

巴基斯坦,伊朗,跟中国是铁哥们

‘玖’ 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经济关系

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还是不错的,从古到今一直维持着正常的贸易和交往。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都是一样的。

‘拾’ 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希望能从各方面说明

中沙友谊源远流长,历史上两国人民早就有交往。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曾留下千古名言:“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这句话,既肯定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双方的联系,也激励后人继续并加强交往。1990年中沙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有了长足发展,双方各层次往来密切,相互了解和信任日益增强,政治、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2008年,两国贸易额达160多亿美元,沙特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放眼未来,发展互利共赢、务实合作的中沙友好关系基础牢固,前景广阔。理由主要有三:首先从政治角度看,中沙分别是亚洲东西部的重要国家。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日益增强。沙特是阿拉伯和伊斯兰大国,在中东海湾地区及穆斯林世界举足轻重。中沙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一致或相近的看法,并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协调与配合。中沙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既没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其次从经济角度看,中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沙特是全球前20位的经济体之一,且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互补性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相应上升。在能源供应问题上,中国实行立足于国内、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同时也将适度利用国外能源作为必要补充。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其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全球之冠。去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2200万吨,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17.5%,沙特是中国的第一大能源供应国。中国的一些产品和技术也是沙特方面所需要的。另外,中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沙特的石油收入也因油价上涨而大幅增长。今后,打造一个以能源合作为核心,贸易、投资、矿产、石化和工程、通信等全面展开的中沙互利合作格局大有可为,双边贸易额5年内达到400亿美元的目标不难实现。第三从文化角度看,中沙两国都有自己的璀璨文明。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沙特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同属于东方文化,在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中国和沙特都强调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主张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平等对话和交流,反对文明冲突和对抗。这是两国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扩大文化合作的共同语言。中沙成为相互信赖的好朋友、真诚合作的好伙伴,已经并将继续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阅读全文

与中国跟阿拉伯的关系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最漂亮山是什么山 浏览:410
意大利面怎么做造型 浏览:530
出差印尼买些什么 浏览:895
韩国在中国的衣服品牌有哪些品牌 浏览:810
意大利哪个国家确诊人数最多 浏览:984
中国被割了多少地 浏览:971
意大利进口男鞋有哪些品牌 浏览:488
印尼的天空在哪里 浏览:60
伊朗拐点是什么意思 浏览:521
意大利拉瓦洗车机哪里生产的 浏览:257
印尼虎内蒙怎么引起 浏览:553
伊朗闪电战斗机用什么发动机 浏览:106
英国贸易银元价格如何 浏览:131
伊朗国旗为什么是红色 浏览:858
英国补办长期护照要多久 浏览:875
中国和印度之间发生什么 浏览:124
意大利语下载什么软件 浏览:25
法国意大利哪个给的时间长 浏览:965
中国到智利有多少公里 浏览:497
北京意大利餐厅哪里最好 浏览: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