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有哪些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12 08:50:48

1. 列举我国古代着名的农业科技着作.

我国古代着名的农业科技着作《齐民要术》,《王桢农书》
元朝着名的农业科学着作,还有王祯编着的《农书》和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2. 中国古代主要的农业,科技和医学成就

科技
1.四大发明
(1)造纸术
①发明和改进:西汉前期,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用于书写和绘图;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
②传播: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后来又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逐步传到非洲和欧洲。
③意义: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2)印刷术
①发明和发展:隋唐时已出现佛经等雕版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宇印刷术,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革新成就。
②传播: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欧洲人用活字排版印刷比毕升晚了四个多世纪。
③意义:毕异是世界上活字印刷术的首创者,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指南针
①发展历程:战国时期已发现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作出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人们又制成指南针,到了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②传播: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③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克服了人类远洋航行的困难,促进了世界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
(4)火药
①发明和发展,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制做火药的方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制造火药和火器。南宋时发明了管型火器“突火枪”。管型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②传播;元朝时(13世纪中期),火药和火药武器传人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③意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火药传人欧洲后,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火器的广泛流行,扩大了对生铁、铜和钢的需要,促进了冶金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大发明的影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3. 中国古代史的科技成就

一、天文学
1、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
2、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
3、浑仪和简仪——中国古代测天仪器的成就
4、中国古代的历法成就
5、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二、数学
1、十进位值制、筹算和珠算
2、出入相补原理
3、割圆术和圆周率
4、刘徽割圆术
5、中国剩余定理
6、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天元术
7、内插法和垛积术
8、中国古代的无穷小分割思想
三、物理学
1、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
2、中国古代的声学知识
3、指南针和中国古代的磁学知识
4、中国古代光学成就
5、四化学和化工
6、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
7、火药和火药武器
8、驰名世界的中国瓷器
9、中国古代的油漆技术和漆器
10、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成就
五、地理学
1、中国古代对天气现象的观测和理论
2、中国古代的物候历和物候知识
3、中国古代的旅行考察事业
4、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水文知识
5、马王堆出土的地图和裴秀制图六体
6、中国古代的矿物学和采矿技术
7、中国古代对海陆变迁的认识
8、中国古代的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
六、生物学
1、中国现存的几部古代动植物志
2、中国古代的动植物分类
3、中国古代关于遗传育种的研究
4、中国古代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成就
七、农学
1、中国古代几部重要农书
2、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技术的优良传统
3、历史悠久的中国园艺技术
4、茶
5、中国古代养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6、中国古代畜牧兽医方面的成就
八、医药学
1、从两部古典的中医名着看中国医学的早期成就
2、中药学的突出成就
3、中国医学独特的针灸疗法
4、中国古代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脉诊
5、中国古代的外科学成就
6、免疫法的先驱
7、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着
九、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外传
十、纺织
1、中国古代的纺车和织机
2、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丝织技术
3、中国古代的葛、麻纺织
4、中国古代的染色技术
十一、冶金铸造
1、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成就
2、炼钢技术
3、湿法冶金的起源——胆铜法
4、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十二、机械
1、中国古代的农业机械
2、中国古代原动力的利用——人力的进一步发挥和自然力的有效利用
3、中国古代各种车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4、水运仪象台
十三、建筑
1、雄伟的万里长城
2、中国古桥成就
3、世界历史名城——唐代的长安城
4、辉煌灿烂的故宫建筑
5、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珍贵遗产
6、中国古代高层砖石建筑——嵩岳寺塔和其他
7、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
十四、造船和航海
1、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
2、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上的成就
十五、军事技术
1、中国古代的兵器成就
2、中国古代战车、战船和城防技术成就

十六、少数民族的科技成就
1、蒙古族在我国古代科学上的贡献
2、藏族医学的成就
3、新疆古代少数民族在农业科学技术上的贡献
4、美丽精致的壮布和壮锦
5、彝族的火器——“葫芦飞雷”

4. 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哪些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先后有“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三种.
1、在原始社会是刀耕火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工具及非常简陋,人们劳动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耕作,集体享受劳动成果,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压迫和剥削.
2、在夏商、西周时期是石器锄耕.土地属于国王所有(井田制),工具有所改进,主要有耒耜、石刀、石锄等,劳动者是奴隶和平民,他们集体耕作井田,奴隶主剥夺他们的劳动果实.
3、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是铁犁牛耕.土地属于私有,生产工具已经有铁农具和牛耕,劳动者是农民,他们或耕种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地主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注意精耕细作.受封建国家和地主的剥削。

5.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四大农书 是什么

国古代四大农书:《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书》、《农政全书》。
[解题过程]
(一)《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
全书共10卷,92篇,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许多宝贵的思想.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农业生产水平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齐民要术》等农书是对我国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达,技术先进的反映.

(二)元代的《农桑辑要》:元世祖时组织人编写,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三)《农书》
元代王祯的《农书》,37卷,13万多字.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306幅插图.这部农书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书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大发明.
★强调生产工具的改革,是王祯《农书》的突出特点.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思想,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四)《农政全书》
由明代徐光启编定.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手工业积累的经验,并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博采古今农学大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

6.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包括哪些

中国古代经济包括粮食作物交易、牲畜繁育、农业使用器具制造以及交易,不同时期的农业技术不同,农业经济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古代农业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着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网络全书《齐民要术》。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
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各个朝代主要的农业经济。

7. 列举三项隋唐之前中国古代世界的农业科技成果

‍1、新石器时代的稻,中国最早栽培,两三千年前传入朝鲜、越南和日本诸国。

2、新石器时代的蚕,两千年前传入朝鲜、越南和日本,后传入希腊,欧洲诸国。

3、商周时期的柑桔、杏、李、枇杷、荔枝,中国最早栽培,桔于唐代传入日本,其他由日本或印度传入各地。
4、商周时期的茶,中国最早栽培,唐代传入日本,后传入各国。
5、秦汉时期的温室栽培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
6、秦汉时期的水稻育秧移栽技术,中国最早发明。
7、秦汉时期的穗选法,中国最早发明。
8、魏晋时期的绿肥轮作技术,比国外早1200年,欧洲18世纪才推广。
9、魏晋时期的水力石碾和嫁接技术,中国最早发明。
10、魏晋时期选种繁育技术,比国外早1300多年。(打字太累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8. 中国古代有哪些农业技术

中国古代农业在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生产能力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精湛的技术。

去劣培优结硕果选育良种是人类改变农业生物的性状(包括克服不利性状和加强有利性状),使之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需要的主要手段之一。从《诗经》看,西周时人们已有“嘉种”即良种的概念,已经培育出粟和黍的不同品种,已经用成熟期的早晚和播种期的早晚区分不同品种类型。战国人白圭说:“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史记·货殖传》)意思是:想赚钱,要收购便宜的粮食;想增产粮食,要采用好种子。表明人们已认识到采用良种是最经济的增产方法。我国传统的选种方法是:年年选种,以积累优良性状;经常换种,以防止退化。《汜胜之书》已有从田间选取强健硕大的禾麦穗子作种(穗选法)的记载。《齐民要术》又强调了种子要纯净,指出混杂的种子有成熟期不一、出米率下降等弊病。为此,要把选种、繁种和防杂保纯结合起来。书中介绍的方法是:禾谷尖作物要年年选种,选取纯色的好穗子,悬挂起来,开春后单独种植,加强管理,提前打场,单收单藏,作为第二年的大田种子。这种方法类似现在的种子田,其原理和近代混合选种法一致,而比1867年德国育种学家仁博首次运用这种方法改良黑麦和小麦早了1300多年。

为了保持和提高种子的生命力,还要注意种子储藏时保持干燥,防止生虫。播种前一般用水选法除去秕粒,然后晒种,有时还采用药物拌种、浸种催芽等方法。这些在古书中有很多记载。

我国古代另一种育种法是单株选择法,又叫“一穗传”,清代文献中有此记载。它是选取一个具有优良性状的单株或单穗,连续加以繁殖,从而培育出新品种来。清朝康熙皇帝用此法选育出着名的早熟御稻,曾作为双季稻的早稻种在江浙推广。

我国古代农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和积累了大量作物品种资源。早在成书于战国的《管子·地员》篇中,已有各类作物品种及其适宜土壤的记载,晋代《广志》和北魏《齐民要术》对作物品种的记述,无论数量和性状都有很大发展。到了清代,仅官修大型农书《授时通考》中收录的部分省市县的水稻品种即达3000个以上。丰富的、各具特色的品种资源,不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上的各种需要,而且是育种工作的基础,对农业的今天和明天,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9. 1.列举中国古代七项重要科技成就 2.列举我国古代促进农业发展的科技成就,这些成就分别有什么功能

你是不是四年级的小学生?让我来告诉你吧:
1。 电气化
2. 汽车
3. 飞机
4. 水供应和配给
5. 电子
6. 广播电视
7. 农业机械化
8. 计算机
9. 电话
10. 空调 制冷
11. 路政署
12. 航天器
13. 互联网
14. 成像
15. 家用电器
16. 卫生技术
17. 石油和 石油化工技术
18. 激光与光纤
19. 核技术
20. 高性能材料参考资料:网上
赞同3| 评论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女人怎么炖鱼 浏览:248
越南的小说平台有哪些 浏览:51
印度产的牛肉是什么 浏览:819
伊朗为什么高核武器 浏览:536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接种新冠疫苗 浏览:222
英国的鸡怎么画 浏览:506
遨游中国中如何休息 浏览:800
英国留学公章怎么写 浏览:381
为什么印度电影比较好 浏览:241
印度大选花费多少 浏览:24
印尼雅加达亚运会为什么举重 浏览:782
印度银行有多少家 浏览:734
意大利现代轻奢家具有些什么品牌 浏览:278
为什么印度人咬脚 浏览:854
中国西电历史最高股价是多少 浏览:682
养印尼虎鱼用什么背景 浏览:624
伊朗可以用什么做象征 浏览:596
意大利到底哪里好 浏览:151
中国满洲里巴达广场在哪里 浏览:349
越南招聘信息在哪里看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