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产品如何海外发展

中国产品如何海外发展

发布时间:2022-06-12 10:43:34

㈠ 你觉得中国的品牌要提升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该怎么做

如果说中国的品牌想要在海外市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的话,首先就要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除此之外品牌也一定要记住,要懂得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只有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价值,品牌才能够被其他的人所认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发展的更好一些。有很多品牌在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不知道如何能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这个时候就要注意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因为一个好形象是对方认知的开端。

提升好感度

要在各个细节上树立更好的形象,只有形象好了以后,才能够获取对方的认可,才能够慢慢的拉来投资商的好感,如果说自己的品牌没有任何定义没有任何优点的话,怎么可能会引来他人的认可呢?所以一定要在投资商的面前树立好感,这一切都和良好的形象是分不开关系的,所以说在品牌的初期一定要懂得提升自己的好感度。

㈡ 中国的高科技产品是如何杀进海外市场的

着眼于全球市场,vivo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分别位于深圳、南京、北京、杭州、台北和美国圣地亚哥,聚焦全球性的技术研究;每一次的新技术亮相都助力vivo在国际市场上更进一步。
2017年6月,在上海举办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vivo第一次对外展现了可以实现手机屏幕上指纹解锁的隐形指纹技术。而仅仅半年之后,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vivo借助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这个国际舞台,发布了全球首款可量产的屏幕指纹手机,用技术产品逐步征服海外消费者。
2014年开始vivo品牌就正式踏出了国际化之路的第一步,目前除中国大陆市场外,vivo目前进驻的海外市场包含印度、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

㈢ 中国跨国公司如何走向国际化道路

1.制定国际化战略。
2.引入国际化人才。
3.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㈣ 中国企业应如何海外经营

中国进入WTO后,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必然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与此同时,随着全球范围贸易壁垒和关税的逐步取消,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获得资源和分销渠道的机会也将会前所未有的增加。尽管在许多商品和服务领域,中国仍然是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市场,但是中国企业不应该拘泥国内市场,而应该将视野放得更远,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新经济的发展也要求我们不仅要“请进来”,而且要“走出去”。“走出去”与“请进来”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随着一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各国企业开发跨国经营已形成趋势和潮流,中国只有顺应这一潮流,突破国界的局限,把视野和目标从国内扩展到全球,建立一个在全球化环境中同样能够取得成功的经济体系,才能确保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长期持续发展。 现阶段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特点 中国已经拥有了一批世界上也排得上名的大公司,如中国银行、中石油、中石化、中远集团等。而目前富有活力的许多中国企业如海尔、TCL等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仅其产品2002年向国际市场出口就达数十亿美元,占其总营业额的份额越来越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将会出现更多的大型跨国经营公司。然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后大力发展起来的,具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例如,投资规模小,外国市场进入方式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和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经营主要存在这样几个特点和问题: 1、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竞争层次低,以争市场和争资源为主。海外竞争方式经历了资源竞争、产销竞争、资本实力竞争、技术创新竞争、人力资源竞争等阶段。其中资源竞争和产销竞争属于初级层次的国际竞争,资本实力属于中级层次的国际竞争,而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竞争属于高级层次竞争。资源竞争和产销竞争过程中,竞争对象主要是资源、物质商品和市场,而在资本竞争和技术创新竞争过程中,竞争对象除了物质商品和市场外,人力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比较发达国家对我国直接投资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前者主要处于资本竞争和技术创新竞争过程中,而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资源竞争和产销竞争的初级层次竞争水平上。据调查我国企业实施海外经营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开拓市场;(2)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资产;(3)确保资源供应;(4)其他。其中,开拓市场的企业占56%,确保资源的企业占20%,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资产的企业只占8%。 2、区位选择和行业选择过度集中,对海外商机的捕获能力不高。海外经营的区位和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区位优势与产业优势相适应或优势互补,以强化主体比较优势,使东道国区位比较优势和投资者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比较优势或国际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市场容量、经济增长、贸易关系与产业内贸易量、要素禀赋、金融环境、优惠政策、产业关联、区域距离等方面。 2004年中国的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其中,欧洲地区投资覆盖率最高,达到了91%以上。从聚集程度来看,中国香港、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的聚集程度最高,集中了境外企业的43%;其中中国香港为17%。 就投资领域而言,虽然中国企业在一、二、三产业中都有分布,但服务贸易型有4476家,占对外投资全部企业数的69.5%,协议中方资金额44.5亿美元,所占比例为57%;生产加工型企业1580家,占对外投资企业数的24.5%,协议中方资金额16.7亿美元,所占比例为21.5%。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企业偏多,生产、金融、服务性企业偏少;过分偏重于初级产品产业的投资,缺乏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投资,而忽视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投资。 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利,而捕捉海外商机是企业对外投资获利的保障,海外商机可以分为政治商机和市场商机,如我国直接出口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服装,需要配额。但联合国有规定,对一些极度贫困的国家,对一些战争刚刚过后恢复重建的国家,都是免税和免配额,这就是政治商机。我们可以在这样的国家进行投资,进而比较便利的开拓国际市场,这也是一种技巧。市场商机的定义比较难下,可以以这样一个例子说明:如海信电视机厂在南非投资办厂,该国的电视机较少,取得了成功。然而南非周围有许多贫穷的国家,黑白电视机尚未普及。海信集团将国内淘汰下来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运到南非组装。结果,免了关税和配额,节约了运输成本,这就是市场商机。然而现阶段我国企业对市场的考察和细分不够,或者说商务信息的披露不够,或者说企业家的信心不高,没有将自己的企业定位为中国企业、世界企业,从而不愿主动从世界市场捕获商机。 3、对国际化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引进不够重视。培养和引进业务技能强,通晓外语以及国外文化的经营管理人员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成功的关键。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对经营海外业务人员的培养不够重视。而实践证明,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以及对国外语言文化的通晓都是影响企业海外经营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有以下几个问题:(1)内部僵化的薪资体系和人员选聘惯例使企业难以获得或者不愿在当地选任高级管理人员;(2)人员调动过于频繁,即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又影响企业的发展;(3)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高级人员的比例较小,外国专家担任顾问的比例较小。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发展的思考 1、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明确企业的竞争战略。为了在充满风险的国际舞台上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首先,企业应分析自身的资源,知识能力状况,然后选择并充分发挥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优势。不一定局限于市场或者资源,至于竞争什么,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中国企业还应该努力提高市场分析能力,准确定位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中国市场行得通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可能在海外市场遭遇大败。在考虑到哪里,何时以及如何进行海外经营的问题,决策者必须具有敏锐的前瞻能力,及早预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及早投入资源,培养新的竞争能力,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所以,中国企业应根据对人的需求变化、技术发展、国内外市场发展大趋势等前瞻性的预测,合理构想未来的产业割据,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竞争战略的明确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国际市场看,中国企业将在陌生的环境中面临与国外同业全新的竞争。无论从规模上、技术上、还是管理上,中国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因此,在跨出国门之前,对自己的竞争地位应当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在实施海外经营时,大多数的企业应该选择目标更为明确的多国市场战略。以后随着企业竞争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海外经营参与程度的不断深入,逐步过渡到全球市场战略。即海外经营的扩张应该以渐进式的方式进行。 2、产业选择和区域选择应以理论为指导,但更要以市场商机为导向。海外经营的产业和区域选择的理论很多,我们可以借以指导。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的选择,更应该以市场商机为导向。所以商机的捕捉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捕捉海外商机?应有两个方面:(1)企业家要具备海外经营的心态。企业家一定要有将自己的企业定位于中国企业、世界企业的雄心。一个企业的产品,产品出口占不到30%,就不能说融入了世界大市场。(2)政府机构、新闻机构、研究机构都应该为发现海外商机进行信息的传输与放大,疏通我国驻外使馆的商务信息通道,让国内的人不出国门就能基本做出向外投资与发展的初步判断。这其中,政府的商务外交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应该加强商务外交。再者,建立中国各类企业和中国驻外使领馆和商务处的直接联系,及时获取所在国的商务信息也是必须的。 3、要重视国内海外经营人员的培养,更要重视利用新华商资源。据统计,20多年来,中国吸引外资的70%以上都是来自国际上的华商或通过华商牵线搭桥。20多年过去了,新一代华商开始在国际上大显身手。中国企业要更好地跨国经营,则需要更加重视并且利用好新华商资源。全世界的华人目前有5000万人,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他们中的新一代,受过很好的教育,具有国际化的观念,熟悉市场经济和新经济,懂经营管理和外语,在国外有很好的基础,可以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此外,据统计中国目前在国外的留学生有60万人,加上最近这些年移民国外的中国人,目前在海外有几百万熟悉中国大陆的华人,这些人都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宝贵财富。如果中国企业都重视和发挥大批新华商国际人才的作用,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价值链上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当然,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㈤ 中国的产品怎样卖到国外去

先在网上找合适的英文贸易网站宣传,结合具体产品的特点,制定合适的价格.坚持做一段时间,就会逐渐有国外客户询盘.

要制作自己的网站,加入阿里巴巴等有知名度的网站,同时要将自己的网站做好优化,让搜索引擎帮助你推广产品.

你要找一、两个最适合你产品销售的国家,先重点针对该国发展客户,逐渐有了客户后再考虑直销还是找代理。这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

因为不知道你们的实力如何,以上是投资最少的销售方法而且如果网络销售能力可以的话,销售效果也还是不错的。

出口流程嘛无非是涉及 找出口代理、报关、检验、运输、结汇等环节啦,每个环节都有很多细节要注意。

㈥ 中国白酒行业在国外未来的发展趋势会如何

白酒,可以说孕育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中国的人情文化,饭桌文化,交往文化,无一都跟白酒不无关系。大家都应该知道。葡萄酒,红酒,在国外往往比较兴盛,而以高粱以及小麦为主要原料发酵的白酒则在中国更受欢迎。多少年来,白酒的发展已经渐趋成熟,总体的市场趋势,也更彰显了白酒行业跟时代的接轨!那么,白酒在国外未来的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一瓶好酒,需要地方环境,窖藏环境,水质,以及配方,工艺等,每一个方面都必须是精益求精,精品中的精品。酒水批发,聚餐,酒店,餐厅等等,多种销售渠道,满足创业者们的销量额,成为赚钱好商机。再加上现在中国的白酒行业大品牌已经实现了品牌化。在向国外市场进发的时候也就会被更加有底气,有实力。现在柜外更多人喜欢葡萄酒以及其他国外名酒的情况下。中国白酒救赎努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文化。并且能够将其传播到国外。我相信中国白酒在未来在国外一定会发展得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㈦ 为何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业务越来越难开展,什么原因造成的

为何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业务越来越难开展,什么原因造成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慢慢连成一个整体,然而这只是一个大势所趋,中国的企业在走出去路上仍然面对很多困难。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业务越来越难开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分析了以下三点。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并且中国的经济也在有序的复苏,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地做出努力,争取用下半年来赶超上半年的落差。我相信疫苗的研发,会使全球的经济逃出新冠肺炎的魔掌,毕竟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闭关锁国早已被淘汰,只有每一个国家都发展的顺利,自己的国家才能顺利。希望2020年的下半年,是一个万事胜意的年代,所有的产业全部复工,一切都回到正轨。

㈧ 产品怎么推广到国外

将产品推广到海外地区有很多种方式,下面列举两类渠道:

1、搜索引擎

国外较着名的搜索引擎有Google、bing、yahoo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谷歌,覆盖全球区域,拥有其它搜索引擎所无法比拟的巨大流量,因此吸引了很多国内外企业进行推广。

在谷歌搜索引擎内,常见的推广方式是竞价广告(Google Ads),其优势是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广告系统快速获得大量的流量,而且能精准定位目标市场,不仅能精准到某个地区或商圈,还能将广告投放的时间精确到每个小时,这样一来,品牌就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开启和关闭广告投放,在扩张流量的同时让广告投放费用可控。但是这种方式对于推广人员的专业度和实战经验有较高的要求,建议可以寻求专业公司如聚联传播咨询的帮助。

2、社交媒体平台

对于想要将产品推广至国外的企业来说,社交媒体平台(Instagram,linkedIn,Twitter,Pinterest,Tiktok等)也是一类非常合适的渠道。社交媒体平台拥有以年轻受众为主的消费人群,大量的精准流量池,企业可以借此与目标群体搭建直接联系。举例来说,Instagram平台的社交性就能够帮助企业拓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借助直观的图片展示形式,品牌可以以非商业化的形式来介绍产品详情。Instagram上的 Hashtags也可以帮助企业显示相关搜索,查看品牌账户点击量、参与度和潜在用户,从而提高推广的精准度。

㈨ 中国企业如何才能在海外获得成功

中国企业正在寻找海外发展机会。它们必须像当初外国公司进入中国时一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物换星移:就像过去二十年来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一样,中国企业正在海外寻找新的市场机会。通过寻求原材料、高素质员工、技术、品牌和客户,这些中国公司——尽管很多在海外仍缺乏知名度——正在步入跨国公司的行列。随着更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获得成功,其他中国企业或许也会群起效仿。在我们对39家中国企业高管的访谈中,将近80%的受访者表示,全球化是公司的战略重点,其中将近一半受访者表示,希望自己的公司在十年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全球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中国行业包括汽车、制药、高科技、能源和基础材料;主要留守本国市场的行业包括房地产、消费品和零售。在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中,有将近一半主要是为了确保自然资源的供给(大多通过收购方式)。其他一些公司则是由于国内市场增长放缓,希望到海外开拓新的市场。还有一些公司希望从海外获得知识产权(通常是技术,也包括产品设计、品牌或业务流程),或者获得战略优势(例如,与国外对手展开竞争所需要的规模)。中国企业已经发现,收购是确立其全球地位最快捷的方式:例如,在最近几年里,联想公司出资13.5亿美元(94.5亿人民币)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中海油(CNOOC)出价185亿美元(1290亿人民币)收购美国优尼科(Unocal)石油公司但未能成功。今年早些时候, 华能国际电力集团出资30亿美元(210亿人民币)收购新加坡TuasPower电力公司和中钢集团出价11亿美元(77亿人民币)强行收购澳洲铁矿石生产商Midwest公司,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胃口。但是,在这些轰动新闻的背后,当你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上的表现与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同类公司进行比较时,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真实状况就会特别清晰地徐徐展现出来。我们的分析重点关注各国/地区市值最大的前100家公司,结果表明,中国台湾、韩国和印度的公司从海外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分别是中国公司的四倍、三倍和两倍。海外资产所有权和雇用海外员工数量的情况也大致与此类似(见图表)。是什么因素制约了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步伐呢?部分原因归咎于中国企业缺乏经验,而且在采用发达市场广泛应用的商业做法方面比较被动。其他原因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最初进行海外扩张时所遇到的问题相似,例如,需要重新构建组织,发掘能够胜任国际化业务的人才。但是,只要高管层下定决心,承担责任,培养适用能力,采用正确的组织结构,中国的企业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巨大的障碍,成功实现海外扩张。实现全球化可以采用不同的路径方式,但是,在我们访谈的中国高管中,有55%的人表示,并购和联盟是其长期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方式。而在近期,大多数公司侧重于出口,很少在海外建立据点。鉴于管理全球化组织的风险、成本和困难,中国企业通常采用善意收购方式。中钢集团对Midwest公司的强行收购是一个例外。对中国企业1995年到2007年间的海外并购的详细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察结果。在此期间,中国排名前100位的公司中,仅有17家完成了海外并购交易,仅有6家完成了三次以上的并购交易。与此相比,自1995年以来,印度排名前100位的公司中,有31家完成了跨境交易,有18家完成了三次以上的海外并购交易。在考虑国际扩张的机遇时(无论是地区性机遇还是更广范围的机遇),缺乏经验拖了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后腿。为了成功地实现全球化,中国企业不仅需要认识和克服自身的不足,还需要变革管理方式。当企业主要面向中国消费者、中国经理人和中国员工时,传统的管理方法曾经立下汗马功劳,但当企业成长为跨国、跨文化的机构时,这种管理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待续)作者简介:MeaganDietz是麦肯锡纽约分公司前咨询顾问;欧高敦(GordonOrr)是麦肯锡上海分公司资深董事;邢臻(JaneXing)是麦肯锡北京分公司副董事。来源:《麦肯锡季刊》,本文获麦肯锡公司提供版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㈩ 中国手机如何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走向海外市场

总结来说,第企业要找准目标市场,明确产品定位。第企业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企业要抓住5G发展机遇,抢占市场占有率。第企业要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经营,提高企业附加值,增加营业利润。
详细解释如下:
第企业要找准目标市场,明确产品定位。企业在瞄准目标市场后,需要目标市场所在地区或者所在国的背景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该国或者该地区的风俗习惯、进出口政策、经营商环境、消费者喜好等。东道国客户的需求对企业的产品定位有着重要的影响,产品销售的主要对象也是手机消费群体。只有满足了目标客户的需求,才能打开销路。
第企业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于全球手机行业都在积极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各国手机品牌已经在产品的使用周期和外观等硬件功能已经出现不相上下的趋势。那么企业的研究重心必须转移至CPU、存储芯片等核心技术上来。缺乏核心技术使我国手机企业一直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打压,攻克技术壁垒一直是国内手机企业的难关。
第企业要抓住5G发展机遇,抢占市场占有率。我国的手机企业代表华为作为全球5G技术的领头羊一直在通信行业处于领军地位。由于各国手机制造技术水平渐趋于一致,手机质量同质化严重,各国手机品牌竞争亦愈演愈烈,5G风潮更是各国手机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竞相驱逐的目标。国内的手机企业在推出手机新品后,与目标东道国的手机运营商不断加深合作关系,抢占市场份额,实现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
第企业要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经营,提高企业附加值,增加营业利润。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一直给人以“模仿抄袭“复制”的标签形象示人。中国的出口产品经常被诟病“假货”“质量差”的标签,而中国许多工厂大都以贴牌加工为主要的内容。缺乏含金量,产品附加值极低,利润薄弱。只能将代加工产品作为主要业务。
通过美国拒绝提供手机芯片打压华为的事件可以看出,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导致我国的手机企业处处受制于他人,产品服务人群也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发达国家牢牢占据着中高端市场份额,我国的手机行业想要摆脱标签,企业必须紧随国家政策的实施,并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努力研发,专心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积累自己的专利技术。

阅读全文

与中国产品如何海外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留学公章怎么写 浏览:381
为什么印度电影比较好 浏览:241
印度大选花费多少 浏览:24
印尼雅加达亚运会为什么举重 浏览:782
印度银行有多少家 浏览:734
意大利现代轻奢家具有些什么品牌 浏览:278
为什么印度人咬脚 浏览:854
中国西电历史最高股价是多少 浏览:682
养印尼虎鱼用什么背景 浏览:624
伊朗可以用什么做象征 浏览:596
意大利到底哪里好 浏览:151
中国满洲里巴达广场在哪里 浏览:349
越南招聘信息在哪里看 浏览:429
一兆越南币能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815
伊朗警察抓捕了多少人 浏览:869
越南什么地方有金钱龟 浏览:293
欧洲为什么示弱伊朗 浏览:228
伊朗是怎么回事儿 浏览:902
意大利为什么打不过墨索里尼手 浏览:779
伊朗战争多的原因是什么 浏览: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