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国历史上的着名女英雄有那些啊她们又有什么事迹
1、秦良玉
秦良玉,忠州人。胆智过人,擅长骑射,又擅长作文章,姿态风度娴静文雅。行军治兵,号令严明,所领军队号称“白杆兵”,远近闻名。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但陈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2、梁红玉
梁红玉,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宋朝着名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黄天荡之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
3、武则天
武则天,自名武曌,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武则天酷爱诗歌乐舞,称帝后,她御撰了大量雅乐作品,如《唐明堂乐章》、《唐大飨拜洛乐章》等,对唐代音乐文化的繁盛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
4、穆桂英
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
穆桂英与佘赛花有许多共同点。佘赛花是因为打败了杨继业,杨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败将;她们俩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赛花高出一筹的是战术。
5、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昭君出塞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汉匈两家一直保持了友好和睦关系。呼韩邪单于附汉与昭君出塞,不但结束了匈奴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必然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贰’ 巾帼四大女英雄有哪些
巾帼四大女英雄有:
1、第一位,黄令仪院士。她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之后又进入了清华大学深造,1989年时被派到了美国的一家公司进行合作,回国后就一直在对各种集成电路的方法进行潜心专研。
2002年时,66岁的黄令仪本应安享晚年,但她还是走进实验室开始了芯片的研发。经过不断的努力,黄教授终于和自己的团队研发出了中国芯片,至少给我国节省了1.4万亿元。
2、第二位,何泽慧。她是杰出的核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何泽慧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
回国后与其丈夫钱三强共同创立了研究院,为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并培养出了许多的科研人才。
3、第三位,余旭。她出生于四川成都崇州,中国共产党党员,空军上尉,曾任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是一位革命烈士。
2016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进行飞行训练中时,余旭所在的八一飞行表演队发生一等事故,结果跳伞失败,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
不过在我们心中,她一直存在,她不畏惧挑战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4、第四位,侯静。她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被誉为“激光女神。博士毕业后,她一直在对“超连续普光源”进行研究。
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侯静率领研究小组就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瓶颈,并打破了美国保持4年之久的纪录,与此同时,她还着力推动创新成果向生产力、战斗力转化,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与军事效益。
巾帼女英雄的重要性:
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就能成功从一个落后的国家逐渐发展为世界强国,这让许多国家都感到十分惊讶。
中国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我国诸多科学家的努力,虽然我们更多了解到的是中国的男科学家,但我国的女科学家们同样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些女英雄都是中国的骄傲,如果不是她们研究出了这些成果,国人们根本无法挺直腰杆,也根本不可能不惧他国威胁。当然不仅是她们,江山辈有才人出。
现在的中国,同样有着许多的巾帼女英雄,我们相信,在这些女英雄与男英雄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未来一定能发展得更好。
‘叁’ 惊才绝艳,中国古代着名的女英雄有哪些
中华男儿多豪杰,中华女子多巾帼。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面,出现过很多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她们的功绩,完全不输于男子豪杰。下面,我为大家介绍我心目中的两大女英雄,在我的心目中,她们比古代四大美女更有魅力。她们是李秀宁、樊梨花。
樊梨花自幼学武、武功高强,而且有勇有谋,文武双全,还能征善战。她曾经官居大元帅,带兵把敌人杀到屁滚尿流、落荒而逃。由于她出色的功绩,唐代的统治者,封她为威宁侯、镇国一品夫人。历史上,能封侯的女人少之又少。
‘肆’ 像刘胡兰这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女英雄还有哪些
张晶麟(1926—1941) 女。山东省荣成市人。1940年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4月, 任峨石乡妇女自卫团干事,发动妇女站岗放哨,缝衣做鞋支援前线。为防止日伪军扩大据点,在拆除部分庙宇时,于1941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清晨,遭到日伪军伏击,不幸被捕。被捕后敌人对她使用种种酷刑,她威武不屈,农历八月初一敌人将她押赴虎础寺杀害。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少年女 英雄”。
江姐,即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为中国共产党追认的女烈士。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与彭咏梧结婚,婚后负责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工作。1948年,江竹筠接任彭咏梧工作。1948年6月14日,江竹筠在万县被捕;1949年11月14日,被国民政府军统于渣滓洞监狱所杀并毁尸。
赵一曼(李坤泰,1905年10月-1936年8月2日),字淑宁,出生于四川宜宾,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烈士。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6月30日晨,被追敌二度捉捕,受到残酷的刑讯;1936年8月2日,在珠河被敌杀害。
陈康容(1915—1940),祖籍福建省永定县,出生于缅甸。1937年陈康容在厦门与中共厦门工委接上关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受党组织委派,回到家乡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1940年7月16日晚上,陈康容被当地保安团兵抓获。敌人为从陈康容口中获得党组织的情况,下令把陈康容吊在房梁上用皮鞭抽打。陈康容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但坚贞不屈,决不招供。她在《自首书》上写道:“青春无价比,团聚何须提,为了伸正义,岂惧剥重皮!”1940年8月16日夜,陈康容被残酷活埋在抚市的山墩上,牺牲时年仅25岁。
‘伍’ 中国抗战时期的女英雄有哪些
1、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着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2、刘耀梅(1921年10月18日—1943年11月21日),女,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河北阜平县罗峪村人,抗战爆发后,她积极追随村妇救会主任做革命工作,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妇救会主任和平阳区委委员后,她更加积极热忱于革命工作。
1943年秋,侵华日军荒井部“扫荡”平阳一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平阳惨案”,刘耀梅组织群众坚壁清野,安全转移,后不幸落入敌手,入狱3天,荒井逼她说出我军机密,用尽酷刑,刘耀梅坚贞不屈,破口大骂,日军恼羞成怒,用残暴手段将其杀害,其状惨不忍睹。
3、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翠屏区白花镇)。
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
4、成本华(1914—1938),女,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和县人民奋起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最终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被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5、冷云(1915—1938),出生于黑龙江桦川,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等地从事秘密抗日活动。两年后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成为抗联战士的冷云曾经负责队伍中的文化教育工作,后来调到第5军妇女团,历任小队长、政治指导员。
‘陆’ 女英雄人物有哪些
女英雄人物有花木兰。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
人物出处: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
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公元429年的北魏破柔然之战,正史对于这场战役有3个行军记载切合了《木兰辞》提及的地名。
‘柒’ 女英雄人物有哪些
1、花木兰
流传版本最广为姓魏,名木兰。隋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后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民歌,不可能隋朝才出现。最真实应是北朝人(由诗中“黑山”可知,黑山所处应是北朝)而北朝为鲜卑人为尊,初年士兵多是鲜卑人很少汉人,又因为鲜卑女性地位较高(最初为母系氏族),女子主母也可领兵。所以木兰应该是鲜卑人姓贺赖,后音译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