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链球的历史发展
1900年在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掷链球被列为比赛项目。同时规定了在直径2.135米的圆圈内投掷,链球落地的有效区为九十度,以后改为六十度。链球运动的故乡虽在英国,但英国却没有在这项运动中取得过出色的成绩,也从未创造过世界纪录和在奥运会上获得过金牌。而美国在本世纪初却有出色的表演。美国人创造了第一个链球世界纪录。自1900年链列入奥运会比赛后,美国人从1900年~1924年后, 美国人在这一项目上曾失去优势,但50年代中期重新崛起,其着名选手康纳利,曾6次创世界纪录,并获1956年奥运会金牌。1960年他又第一个突破70米大关,并创造了70.33米的世界纪录。
继美国之后,链球优势之争全在欧洲国家之间展开。世界纪录在德国、匈牙利、挪威、前苏联等国之间多次改写。奥运金牌也全由欧洲人包揽。匈牙利一度较为突出。
1954年,前苏联选手发威,克里沃诺索夫接连5次创世界纪录。60年代的克里姆、帮达丘克,70年代的斯皮里多诺夫、扎伊丘克,都曾刷新过世界纪录。进入80年代,前苏联包下了全部世界纪录。
在1960年-1988年的8届奥运会中,前苏联除1968年、1984年两届未参加外,包揽了其余各届的金牌。特别是1976年奥运会时,帮达丘克带着他的两名学生参赛,师徒三人包揽全部奖牌。师徒同台领奖,成为奥运会上的一段佳话。另外,他们还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杯赛中多次夺魁。
掷链球的运动员最初都是些身体高大的人,大多是单纯用力量进行投掷,以后,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运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训练方法的改进,投掷链球的技术便向着加快速度方面发展。投掷方法又有较大的突破,出现了旋转四圈投掷的技术。这就加快了链球出手的速度,提高了运动成绩,世界纪录已达86.74米。近两年在国际上已有一些国家开展了女子链球运动,并且发展很快,1998年被正式列为奥运会和田径系列大赛的正式比赛项目。 链球运动在中国发展较晚, 1910年旧中国第1届运动会上曾设过掷链球的比赛,成绩约34米。当时用的球仅重12磅,所以旧中国还没有留下正式的链球纪录。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链球纪录是在1954年创造的,成绩为29.92米。
1956年-1966年,链球在中国发展较快。1957年全国纪录达到50.68米,1963年为 62.33米,与当时的世界纪录相差7.47米,接近了世界水平。
1967年-1972年,链球训练呈停滞状态。从1973年起,链球运动的训练重新恢复。1976年全国纪录达到63.96米。1986年全国纪录为70.08米,证明了中国人有能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88年后,毕忠6次创全国纪录,并以77.04米创造亚洲当时的纪录。
1998年-2000年,可以说是中国女子链球的起点。在1998年亚洲田径锦标赛中中国优秀链球运动员顾原以70米的成绩为中国取得了历史上第一块女子链球的金牌,同时她也是亚洲第一个投出70米的选手。
2002年亚洲田径锦标赛,中国女子链球顾原又以71米10的成绩在次打破亚洲纪录成为冠军,她先后14次打破亚洲纪录,为中国链球项目的发展垫下了一定的基础。
2003-2008年,中国链球项目的发展已经变的很强大了,当时的成绩也都开始跟国际等级选手接轨,并且在国际各种大赛上也都出现了中国选手的身影。
2003年,世界军人运动会,中国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以69米89的成绩取得了金牌,这也是中国链球历史上第二个近70米大关的优秀运动员。
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中国链球运动员,张文秀以72米03的成绩取得了第七名,也是第一个进入奥运会链球决赛的中国运动员。
2007年,日本大阪世界锦标赛,中国链球运动员,张文秀又以74米39的成绩,夺取了总排第三的好成绩,同时也证实了中国的链球运动在不断的进步。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链球运动员,张文秀以74米32的成绩,为中国拿下了田径历史上唯一一块链球项目的铜牌,由此可见,中国的链球运动在中国有更加大的发展空间。
Ⅱ 08奥运中国田径都有谁拿金牌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田径没有得到金牌,只得到两枚铜牌:
1、第9铜
时间:8月17日
选手:周春秀
项目:[田径]女子马拉松
成绩:2小时27分7秒
Ⅲ 亚运会女子链球哪两位中国选手包揽冠亚军
8月25日,中国选手罗娜(右)和王峥在赛后庆祝。 当日,在第18届亚运会田径女子链球决赛中,中国选手罗娜以71米42的成绩夺冠,中国选手王峥以70米86的成绩获得亚军。
罗娜在第四轮投出了71.42米的成绩,凭借这一成绩将金牌收入囊中。王峥虽然陷入犯规困扰,但仍以第三投的70米86获得银牌。排名第三的日本选手的成绩只有62米95,与中国队两位女将差距明显。
Ⅳ 三年之后的巴黎奥运会中国田径代表队还会有突破吗
肯定会再进一步。过去两届田径世锦赛的成果是逐渐进步的。2017年是2金3银2铜,共7块奖牌,排名第5。2019年是3金3银3铜共9块奖牌,排名第4。
如今中国短跑表现抢眼。也是科学锻炼的功绩。教练说,苏炳添最好实力是9.7秒多。如今其他年轻选手也在生长。所以还是能够有更多等待的。
Ⅳ 链球运动员顾原取得了哪些成就
女子链球一向属欧美选手天下,世界上能投出70米开外的女子链球选手只有俄罗斯、波兰、古巴、法国等国寥寥数人,自女子链球1999年进入世锦赛,世界大赛奖牌尽为她们瓜分。中国选手顾原在2002年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以71米10的成绩大幅改写亚洲纪录后,成为亚洲突破70米大关的女子第一人,标志着中国女子链球一跃达到世界水平,因为此成绩超出2001年世锦赛冠军0.45米,较悉尼奥运会冠军仅0.6米的微小差距。
顾原于1982年5月9日出生于辽宁营口,1994年在辽宁营口市体校从事铅球、标枪训练,教练是刘锡良;1996年改练链球,同年进陕西省田径队,教练是欧喜元;1998年入选国家队,教练是欧喜元。
夺得亚锦赛40多天后,顾原又以70米50勇夺世界杯田径赛金牌。这是继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中国夺得的又一个世界级田径大赛冠军。它标志着除了女子竞走之外,中国女子链球已经具备了世界一流水平。
世界杯田径赛创办于1977年,与世锦赛、奥运会田径赛同为世界最高水平的三大田径赛事。本届世界杯女子链球赛集中了去年世锦赛冠军、古巴的莫雷诺,奥运会和世锦赛双料亚军、2002年世界排名第一的俄罗斯选手库津科娃等名将,完全称得上是一场世界级的较量。年仅20岁的顾原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赛,便能尽展风流、力克众多强手,表现出一名世界级选手应有的风范和素质。
链球是一项对力量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顾原身高只有1米71,在国内都算小个,与身高马大的欧美选手更没法相比。但由于她的教练欧喜元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使顾原具备了旋转快、节奏好的独特技术,大大弥补了身高、力量的不足,从而打破了欧美对女子链球的绝对垄断局面。
顾原1998年在国内比赛中首次以61米42改写亚洲纪录,之后经历了两个阶段。自首破纪录到九运会前为第一阶段。期间又先后7此创造新的亚洲纪录,但比赛成绩忽高忽低,以致于九运会预赛都未能过关,若非陕西省体育局赐以机动名额,她只能与九运会失之交臂。经过胜利和失败的磨炼、再加上技术风格的逐渐成熟,九运会以66米97第九次打破亚洲纪录、并夺得金牌,标志着顾原开始进入一个稳定发挥的新阶段。
2002年5月的亚运会选拔赛她成绩欠佳、名列第三,完全属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实际上,四月的国家队内部测验她两次投出70米以上的好成绩;当月中旬的成都春季田径赛,更有了70米44的表现。8月11日亚锦赛上71米10那一鸣惊人的成绩,应为水到渠成之举。
6天后的济南大奖赛上,顾原投出70米50;9月8日的保定大奖赛,又是一个68米50。直到这次世界杯赛的70米50,长达五个月的持续高水平,四次比赛,其中包括两次亚洲、世界大赛,出现四次70米以上的世界水平,证明顾原的技术水平、心理、比赛能力已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是非常不易、又十分喜人的现象。
Ⅵ 链球运动员链球成绩如何测量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投掷,练习时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圈或落地区内地面练习试掷。
5、应从投掷圈内掷出链球。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进行试掷。
在预摆和旋转前的开始姿势中,运动员可将球体放在圈内或圈外地面。
允许运动员触及投掷圈内侧。
6、运动员进行预摆或旋转时,如果链球球体触及地面或铁圈上沿不判为犯规,但球体触地后,运动员停止试掷一边重新开始试掷,应判为一次试掷失败。
7、
(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量各或更多的手指绑在一起。允许用胶布对个别手指进行包扎,但应在该项比赛开始前给该项目主裁判察看。除开放性伤口需要包扎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b)允许使用保护双手的手套。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必须光华。除拇指外其他手指尖必须露出。
(c)为了更好地持握器械,允许运动员使用某种物质,但仅限于双手或手套。
(d)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e)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8、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铁圈上沿,均为一次试掷失败。
9、如果在试掷中本违反上述规则,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3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试掷。
注:本款中允许的所有行动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试掷的时限之内。
10、如链球在试掷时或在空中断脱,只要试掷符合规则,不应判为一次试掷失败,如果运动员因次失去平衡而犯规,也不应判为试掷失败。
11、链球球体应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2、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链球球体落地痕迹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3、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4、应将器械送回投掷圈,不许掷回。
15、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16链球投掷圈
a、结构
投掷圈应以带形钢、铁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上沿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可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持水平,低于铁圈上沿14~26毫米。
b、规格
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135米(15毫米)。
铁圈边沿至少厚6毫米,涂成白色。
c、从投掷圈两侧顶端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的圆心,并与投掷区中轴线垂直。
可在铁饼圈内投掷链球,但圆圈直径须从2.50米减为2.135米。也可在铁饼圈内安放一个链球投掷圈。
17、链球
a、结构
链球应由三部分组成:球体、链子和把手。
b、链球球体
应用固体的铁或硬度不低于铜的其他金属制成链球球体,或用此类金属制成外壳,中。已灌铅或其他固体材料。男子链球的球体直径最小为110毫米,女子链球的球体直径最小为95毫米。链球球体外形应为完整的球形。
如果使用填充物,应使其不能移动,球体重心至中。动的距离不应大于6毫米。
c、链子
应以直而有弹性、不易折断的单根钢丝制成。钢丝直径不小于3毫米,即回四号标准钢丝。投掷时链子应无明显延长,钢丝的一端或两端可弯成环状以便于连接。
d、把手
把手可为单环或双环结构,但必须质地坚硬,没有任何种类的铰链连接。投掷时不得有显着延长。把手与链子的连接必须做到把手在链环中转动时,链球的总长度不得增加。
e、链午与球体的连接
链子应借助于转动轴承与球体连接,转动轴承可为滑动轴承或滚珠轴承。把手与链子的连接应为环状连接,不得使用转动轴承。
f、链球应符合下列规格:
球体重心
球体重心至球体中心距离不得大于6毫米,将去掉把手和链子的球体放在一个水平的、直径为12毫米的圆形口刃上,一球体必须保持平衡。
18、在规则第12条1(a)的比赛中,只允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比赛期间不得改变。不允许运动员携带任何器材进入比赛场地。
在所有其他比赛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自备器材,但在比赛前应经组委会批准,这些检查合格并做有标记的自备器材,所有运动员均可使用。
链球落地区
19、已落地区在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应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适宜材料铺设落地区,链球 落地时应能留下痕迹。
20、应用宽5厘米的两条白线标出落地区,如将两条白线延长,则应以40度角相交于投掷圈圆心。
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置40度扇形落地区,在距投掷目圆心20米处,二条落地区角度线相距13.68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角度线的根距增加68.4厘米。
21、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名运动员的最好试掷成绩,放置标志物时应沿落地区角度线的方向放在角度线的外侧。
应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最新的世界纪录,如在合适场合,也可标出最新的洲际或国家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