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小麦现状如何

中国小麦现状如何

发布时间:2022-06-14 05:28:10

‘壹’ 小麦当前形势

受宏观调控及季节性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面粉需求持续疲软,面粉加工企业出货缓慢,加工利润空间较低,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降价销售以求快速出货。当前面粉加工企业多以使用陈麦为主,仅少数企业加工新麦,大多延用随需随买的进货方式,因原粮采购成本依旧较高,部分面粉加工企业多以限量生产为主,面粉产出量相对较少,整体来看面粉行业采购小麦积极性不高,小麦购销较为清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受玉米价格高企及饲料需求等因素推动,饲料小麦开始活跃在养殖行业中,深受饲料加工企业欢迎。笔者认为,饲料小麦需求的开启将为目前清淡的小麦市场注入活力,升温小麦后市行情;平稳的市场背后多种影响因素交织,这将为后市小麦行情的启动积蓄能量。
1、养殖业消费需求及玉米价格高企拉动饲料小麦消耗量
目前能繁母猪存栏连续3个月增长,猪粮比价已突破8:1,远远高出盈亏平衡点。这将直接刺激国内生猪养殖需求,且随着生猪扶持政策正式出台,规模猪场必将加大补栏力度,后期生猪存栏尤其是能繁母猪存栏有望继续加速,养殖户补栏热情将延续,加之中秋市场临近,催肥工作的展开也将为后期猪料消费提供支撑,猪料消费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另外,水产养殖也逐步进入旺季,后期饲料消费量将持续放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估2011/2012年度国内玉米产量将达到1.82亿吨,相比2010、2009年产量分别提高500万吨和1900万吨。与此同时,消费预估也大幅提升,2011/2012年度消费量为1.82亿吨,饲料消费较上年度增加500万吨,工业消费增加100万吨,总消费量较2010年增加600万吨。目前玉米与小麦价差继续呈现拉大态势,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成为饲料加工企业的首选,大量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并没有将玉米价格降下来,华北山东价格仍然继续保持上涨,截至7月底,山东企业玉米收购价上涨明显,最高已逼近2500元/吨;大连港国标三等玉米港口平舱价2310-2320元/吨;广东港口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一等东北玉米主流成交价2410-2420元/吨;玉米价格的高位坚挺将进一步刺激小麦替代玉米的用量。
自4月份开始,小麦替代玉米价格优势显现,替代量逐步加大;5月份以后按小麦替代量30%的粗略估算,截至新季玉米上市时,今年小麦对玉米替代量至少在1200万吨;后期随着饲料需求的持续增加,玉米的需求将很大部分被小麦替代,这将减少后期小麦市场的供给量,推升小麦价格,目前小麦与玉米地价差已达到150-200元/吨,部分地区甚至达到300元/吨以上。
2、临储收购传闻或将打破收购僵局,提升新麦收购市场行情
近期市场传闻,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总行、中储粮总公司等组成的夏粮收购调研组,目前正在酝酿推出新的小麦收购政策,以打破小麦托市收购难以启动的僵局,而新政的核心内容可能是小幅提高小麦收购价。来自中储粮的管理人士称,在当前新麦市场收购价普遍高于国家托市收购价的情况下,相关决策部门或将在近期推出小麦临储收购政策,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小麦主产省执行收购。今年夏粮收购因托市收购未能启动,收购主体缺失,新麦收购市场遭遇寒流。截至7月20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新疆10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1年新产小麦2857.9万吨;而去年截止到7月15日,2010年最低收购价小麦已累计收购2265万吨,至7月底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小麦已达4468.8万吨。今年新麦收购市场不仅托市收购预案未能启动,且收购进程大幅落后于去年同期。后期国家若启动小麦临时收储政策,届时收购主体入市收购势必将活跃新麦收购市场,因资金瓶颈及收购主体缺失等因素导致的收购僵局将逐步回暖,或将推升小麦市场收购价格。
3、后期新麦收购成本释放将直接抬升小麦市场价格底部
今年新麦收购截至目前为止,虽未出现如去年那种“抢购”及“一日三价”场面,但今年新麦收购开秤价整体高于去年。以江苏地区为例,今年红麦开秤价较去年开秤价普遍高0.03-0.05元/斤,目前收购价基本与去年持平,保持在0.99-1.01元/斤。目前新麦收购的平均成本要高于去年,与此同时,江苏内河船运费及沿海运输费用受航道、航运成本等因素影响,较去年同期上涨,小麦收购过程中的流通成本增加。其中泰兴、靖江、张家港、江阴至安宁港小麦运价25元/吨;姜堰、海安、如皋、如东、东台小麦运价35-40元/吨;洪泽、高邮、大丰、盐城、盱眙小麦运价50-55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8-10元/吨。安宁港至广东1000吨船运费120元/吨,2000吨船运费102-105元/吨,3000-5000吨船运费86-88元/吨;安宁港至福建1000吨船运费83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10-15元/吨。最近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显示,我国物流费用呈上升态势,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认为,“社会经济活动有两个流,一个是钱流,货币不断由买者手中流到卖者手中;和钱流相对应的是物流,即商品从生产者转到消费者手中,这个过程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由于物流这个过程是商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以前发生的,所以物流的费用要进到商品价格里来,必然要推高商品价格。”
截至目前央行6次上调准备金率、3次加息直接推高粮食收储企业的资金占用成本,另外加上劳务人员工资的上涨以及仓储保管费用,这将整体提高今年新麦的收购成本,新麦经过3个月后熟期将在9月份大量上市,届时其收购成本将释放出来,抬升小麦市场价格底部。
4、后期下游面粉消费趋暖及拍卖有效粮源减少将推升麦价
目前正处于面粉消费淡季,面粉价格稳中略有下跌,整体波动不大。后期随着天气逐步转凉、大中院校9月初陆续开学以及节假日效应带动,面粉消费将趋于回暖,小麦加工需求将一改颓势,迎来消费旺季。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每周举行的小麦竞价拍卖仍是面粉加工企业获取粮源的主渠道,但近期国内小麦拍卖持续低迷。截至7月底,今年国内举办国家临储小麦竞价交易共计28次,累计投放13047.07万吨,总成交量1228.33万吨,总成交率9.41%,成交率总体逐步走低,近期更是连续创下年内新低。
临储小麦拍卖持续低迷一方面是拍卖粮源投放区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河南、安徽及山东三地,国内小麦库存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拍卖小麦质量存在问题,2010年产小麦受异常天气影响,质量整体较差(部分高水分粮品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截至目前托市收购尚未启动,这将减少后期加工企业通过国内小麦拍卖渠道获取有效粮源的数量,加大其采购市场性粮源力度,减弱国家调控市场粮源的能力。
鉴于以上几方面分析,笔者认为平稳麦市已悄然积蓄上涨动能,后市将迎来一波上涨行情。但与此同时,今年“稳物价”是国内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通胀压力不减,政府对“价格”较为敏感,国内麦市仍属于“政策市,因此需密切关注国内政策调控动态,理性看待国内小麦市场,既不能过分看高国内麦市,也不能对政策调控过分恐慌,对后市过于悲观。未来很长时间内国内麦市将处于“政策市”与“市场化”交织的氛围中,行情走势会出现起伏,但整体上涨趋势不变。

‘贰’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产国,为何每年还要大量进口

如今的国际环境下,贸易交流是每个国家的常态。因为地理和工业化程度的差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全部生产所有东西,因此就需要从国外进口。所以目前多数国家都在进行经贸合作,为的就是更好地发展经济。就比如中国,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积极和外国进行经贸合作,将大量的商品出口出去,也将大量的商品进口回来,也因此我们的经济发展才会如此迅速,如今更是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并非下田耕作的农民,也并非相关科研人士,或许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叁’ 全国收获冬小麦进展如何

当前,夏收正由南向北快速推进。截至目前,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94亿亩,麦收进度过五成,机收比例达94.3%。其中,四川、湖北已收获完毕;河南已收获7516万亩,进度过九成;安徽已收获3491万亩,进度过九成;江苏已收获1605万亩,进度过四成;山东已收获1788万亩,进度过三成;陕西收获过五成,山西过一成,河北近一成。

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副巡视员王家忠说,以前“三夏”跨区作业以抢收为主,现在机械化全程作业的特点越来越明显,各地主推夏粮机收、秸秆处理和秋粮种肥同播“一条龙”作业模式,机械化烘干、植保同步跟进。预计今年8个小麦主产省“一条龙”作业服务面积将超过1.7亿亩。机械化也使“三夏”生产更绿色化,秸秆打捆机、无人植保机、免耕播种同步分层施肥机械等新型高效机械的普及应用,实现小麦秸秆还田比例提高,助推“绿色三夏”。来源:央广

‘肆’ 目前我国哪个省的小麦产量最高为什么

当属河南省。河南的小麦是冬小麦,品质好产量高,河南的小麦面粉销往全国,是国家的大粮仓。河南人民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稍微了解一些河南省小麦产业发展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河南小麦就是那么有自信,谁让我们河南是我们国家名副其实的粮仓呢,在粮食总产量上仅次于黑龙江位列第二,但是在小麦总产量方面,河南省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

天时地利人和,河南成中国小麦第一大省。

河南为国人提供了足够量的粮食,为国人准备了丰富的食物,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它不应该被人扭曲丑化,希望大家彼此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整个社会更美好。

‘伍’ 中国小麦生产的情况怎么样

中国是小麦的世界第一大生产国,第一大消费国,第一大贸易国。在国内,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因此,我国的小麦生产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和国内意义。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小麦的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表3-3),6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小麦的面积、总产和单产都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70年代面积和单产都提高较多,故总产增加显着。特别是80年代,由于单产提高明显,面积也略有增加,总产增加幅度最大。到了90年代,初期面积虽有增加,而后期明显减少;单产有一定提高,总产增加幅度低于80年代(图3-1)。在过去的50年中,我国小麦的单产增长很快。1951—1955年五年与1995—2000年五年平均相比,全国小麦面积增加了1.14倍;而这一期间总产量增加了5.57倍。从全国小麦总产量看,1983年便稳定地超过了8000万t,1989年稳定地超过了9000万t,1995年以后超过了1亿t。我国1951—2000年,历年小麦的面积、总产和单产见表3-3。

表3-3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

表3-3中国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续)-1

图3-11951—2000年我国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每10年平均值的变化

尽管我国小麦生产增长很快,但还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每年都进口小麦数百万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进口量增至1000万t以上,虽然1985—1986年有所下降,但1987年以后又猛增至1400万t左右。90年代进口量年度间波动较大,1997年以后显着下降,每年维持在283万t以下(中国农业年鉴)。

‘陆’ 国内面粉市场的现状如何

面粉产量较为稳定

面粉是一种主要通过研磨未加工谷物(小麦为最为常见)制成的粉末。面粉在许多不同的烹饪文化中被广泛用作主食的主要成分,例如西方烹饪文化中的面包及亚洲烹饪文化中的面条。

根据中国国家准则(国标),面粉可按使用用途、等级及面筋含量分类。按使用用途,面粉可划分为专用面粉、通用面粉及复合粉。按等级,面粉可划分为特制一等面粉、特制二等面粉、标准粉及普通粉。按面筋含量,面粉可分类为高筋面粉(面筋含量≥30.0%)、中筋面粉或通用面粉(24.0%≤面筋含量<30.0%)及低筋面粉(面筋含量<24.0%)。

面粉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小麦种植业;产业链中游为面粉加工/制造业;产业链下游为面粉销售行业。

小麦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种植的禾谷类作物,而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家。鉴于面粉主要由研磨的小麦制成,面粉产量随中国小麦产量浮动。中国面粉产量由2015年6750万吨轻微下跌至2016年6640万吨,然后增加至2019年6920万吨,2015年以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0.6%。

中国专用面粉产量由2015年1180万吨迅速增加至2019年2050万吨,2015年至201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9%,占2019年整体面粉产量29.7%。由于对专用面粉的需求不断增加,专用面粉的产量预期将以高于整体行业的速度增长。

面粉消耗量连续两年下降

面粉是用于生产主食(例如面条、馒头及饺子)的主要原材料之一。中国面粉消耗由2015年6740万吨增加至2019年688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0.5%。

尽管面粉的需求及消耗相对稳定,但多年来面粉消耗结构一直变化。随着一线及二线城市的高中收入消费者不断转向消费方便及健康的食品,中国对较高级面粉的需求持续增长,导致较高级面粉及专用面粉于中国快速发展。专用面粉需求不断增加,高端面粉产品愈来愈受欢迎。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面粉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柒’ 我国小麦生产的概况是什么呢

小麦在中国分布很广,南至海南岛北到漠河,西至新疆,东抵沿海诸岛均有栽培:目前小麦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的主要粮食作物。

1949年以来,我国小麦生产发展迅速。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小麦 种植面积为24.2Mhm',总产129Mt,单产达到5 327kg/hm?,与1949年相比面积增加了 12.4%,单产增加了729. 6%,总产增加了832. 6%。我国主要是依靠单产的提高增加产量, 尤其是1974年后由于已初步形成间套复种、高效施肥、节水灌溉、机械化操作等一系 列规范化、模式化、科学化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单产大幅度提高。在肥水条件好的地区,单产 可达7 500kg/hm2以上。

以上是我国小麦生产概况的一些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欢迎补充。

‘捌’ 今年全国冬小麦预计播种面积3.35亿亩,和去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今年全国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多数地方冬小麦长势好于上年。继续保持增长。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太重要了。

我国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约束力。“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科学论断指出:大的建设规模,不仅在农业遇到灾荒的时候负担不了,即使在正常年景,也维持不了。从传统意义上讲,农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食品的供给和工业原材料的供给。服务城市的农业,要求大城市既要抓好“菜篮子”,又要抓好“米袋子”,特别是地处粮食主产区的大城市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要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涵养作用,可以说没有农业就谈不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这一点我们过去认识不够高,今后要更加注重稻田作为湿地、麦田作为绿地、果园作为园地的生态作用。要大力发展品牌农业,以品牌推进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信誉和效益,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同时还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要注重农耕文明的传承,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一定要保护好农耕文明。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居民记得住乡愁。

农业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农业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玖’ 部分粮食出口国限制出口,我国稻谷、小麦情况怎样粮食充足吗


我国稻谷供给充裕,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2.096亿吨,同比减少252万吨,食用消费1.58亿吨,同比减少50万吨,尽管稻谷饲用和工业用粮有所增加,预计年度结余1430万吨,已连续多年结余,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主产区早稻面积将会增加。疫情防控期间,有关部门合理安排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2月10日开始每周向湖北地区增加投放中晚稻80万吨,成交率仅0.28%,有效地满足了市场供应。
小麦供求平衡有余,连续多年产大于需。2019年我国小麦产量1.34亿吨,为历史第二高水平,已连续5年保持在1.3亿吨以上。由于消费结构升级,面粉消费下降,国内食用消费总体平稳,但饲用和工业消费有所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小麦消费1.235亿吨,同比减少532万吨,年度结余1400万吨,同比增加870万吨,已连续7年产大于需。
今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1亿亩,目前苗情长势良好,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3%、77%,北方冬小麦苗情明显好于上年同期,今年夏粮再获丰收有较好基础。国家稳定投放最低收购价小麦,2020年以来成交率不足4%,加之政府储备小麦陆续轮换出库,小麦价格走势总体偏弱。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出口国采取限制出口措施,可能会加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波动,但对目前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不大,有利于消化不合理粮食库存,减轻国内部分粮食品种库存压力。

‘拾’ 中国小麦产量是多少

1.25亿吨至1.35亿吨之间。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今年我国小麦种植受多方面利好因素叠加,种植面积、单产和产量有望实现“齐增”,丰收在望。”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在新闻通气会上介绍小麦市场情况时说。

王晓辉介绍,我国小麦常年产量在1.25亿吨至1.35亿吨之间,2020年国内小麦总产量1.34亿吨,同比增加65.5万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近20年我国小麦年度进口量在4.3万吨(2008年)至838万吨(2020年)之间大幅波动,平均进口量265万吨。2020年进口量创加入WTO以来最大进口量。

中国小麦发展现状

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历年种植面积为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0-27%,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区)。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统计,我国小麦播种面积自2016年开始快速减少,到2020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3380千公顷,同比减少1.5%。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今年小麦种植面积、产量有望“齐增”

阅读全文

与中国小麦现状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羊肉薄饼怎么做 浏览:963
在英国留学生如何求职 浏览:688
印度舞有哪些曲目 浏览:167
英国人为什么不踢正步 浏览:726
印度的战斗机都是哪些国家的 浏览:953
越南有多少个美国人 浏览:997
印尼宽带怎么选择 浏览:437
中国财务大咖齐昊哪个大学毕业 浏览:670
印度汇丰银行在哪个城市 浏览:282
英国人对水过敏怎么办 浏览:702
巴厘岛哪里可以兑换人民币印尼币 浏览:69
越南到济南运费每吨多少钱大概 浏览:711
哪些意大利的服装品牌卖给中国 浏览:129
人民币去越南什么地方可以换 浏览:305
美国香槟市纬度相当于中国哪个 浏览:434
伊朗女人戴的头巾叫什么 浏览:411
中国有哪些彩票合法 浏览:745
印尼进口多少冷冻牛肉 浏览:708
英国的地图怎么涂色 浏览:114
英国留学怎么接机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