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包括哪三个内涵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两制”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包括:
1、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一国两府”,反对一切可能导致“台湾独立”的企图和行径。
2、两制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香港、澳门、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这种考虑,主要是基于照顾香港、澳门、台湾的现状和同胞的实际利益。这将是统一后的中国国家体制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创造。
3、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军、经、财等事宜都自行管理;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有自己的军队,大陆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的代表人士还可以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
拓展资料:
“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是基于和平统一为前提的。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然而,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处理本国内部事务的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国或图谋分裂中国者作出承诺。
B. 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内涵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是儒家孔子提出的仁爱。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易传》所强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是修养境界。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C. 发展两岸关系有什么现实意义
近50年来,围绕坚持还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进行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因此坚持还是否定“一个中国”原则,成为近半个世纪来的两岸关系的主轴。只要坚持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国干涉、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问题等基本立场,两岸间就找到了共同追求的政治目标,找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途径。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完成中国统一的根本保证。世纪之交,对于已经分离近50年的海峡两岸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不可能容忍国家一分为二的分离现状,不可能容忍分裂势力的活动,不可能接受长期分离的局面,完成国家统一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对即将过去的20世纪来说,对40年代末开始的因为内战造成的两岸分离的历史,做出一个双方满意的总结,这是所有中国人的愿望;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来说,完成国家统一,以统一、发展的姿态出现在全世界面前,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
在中国统一和“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台湾当局对“中国统一”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同的;对“一个中国” 原则有异议。但是,反对或是拒绝“一个中国”原则的实质,就是放弃对中国统一的追求,无论是讨论统一还是完成统一,都将成为不可能。台湾当局某些人是用具体化的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举措,把对国家统一的认同变成抽象化的名词,玩的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哲学游戏。台湾当局如果真心主张统一,只有回到“一个中国”原则上来。总之,无论是从两岸关系近50年的历史看,还是从完成祖国统一的将来看,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只有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自台湾当局响应祖国大陆的呼吁开放部分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后的前几年间,在人员来往上是严格限制,在经贸、文化、科技交流方面是单向发展,“只登(大)陆不上台(湾)”。尽管这样,由于台湾当局对“一个中国” 原则没有表露出更多的敌意,或者说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前期没有进行更多的损害国家主权的分裂分治活动,因此两岸关系发展很快,在各种交流迅速展开的同时,两岸的“两会”事务性商谈也进入制度化阶段。两岸打破坚冰后的最初几年间的交流证明,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发展。
事情很快发生变化,1993年后台湾当局某些人采取了一系列公开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举措,逐步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先后提出“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38?、“阶段性的两个中国”?39?、“建立台湾人的国家”?40?、“一个分治的中国”?41?、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国家”?42?,以及所谓“主权在民论”?43?、“务实主权论”?44?、“分裂分治论”?45?等侵蚀、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主张,图谋和平走向分裂;在两岸关系上不断制造人为障碍,强化两岸间的敌意,阻碍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在国际间配合西方反华势力打“台湾牌”,鼓吹台湾问题国际化,不断进行公开挑战国家主权、谋取“国际法人地位”、“台湾实质独立”的“务实外交”活动,与祖国大陆一再进行较量。更要指出的是,每当两岸关系取得一定的进展时,台湾当局就以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言行,设置人为障碍进行干扰。台湾当局在“一个中国”原则上的倒退,正是第一次“汪辜会谈”以来两岸关系一波几折的真正原因所在。这一事实说明,只要违反 “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要紧张、停滞。
在因为李登辉到美国活动、恶化两岸关系引起的“两会”中断2年零8个月的联系以后,1998年4月“两会”副秘书长实现了首次交流,10月间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成功地参访祖国大陆,两岸关系走到这一步能否继续前进,则要看台湾当局能否顾全大局,停止各种干扰、破坏两岸关系的举动,首要之举是回到“一个中国”立场上来,愿意进行两岸政治谈判,调整“戒急用忍”政策,真心实意地说一些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两岸关系的话,做一些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两岸人民的事。如果像台湾一些领导人那样,口头上不断表白如何愿意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把自己打扮成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避而不谈“一个中国”原则,恐怕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没有助益。总之,放弃“一个中国”原则,何谈两岸关系?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才能保证两岸关系的正确方向,才能保持两岸关系的生机,才能有效防止人为的破坏两岸关系,才能增加两岸关系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能否顺利进行政治谈判的基础。两岸关系之所以处于不稳定、不正常状态,是因为两岸政治僵局一直没有得到缓解。因此,打破两岸政治僵局已经成为缓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关键所在。打破两岸政治僵局的唯一办法是进行结束敌对状态的政治谈判,当前首先是要进行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通过政治谈判,逐步解决两岸的政治分歧,规范两岸关系发展,共同维护国家主权;通过政治谈判,双方可以在各自的政治立场和政策层面,讨论和解决统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完成祖国统一。总之,对台湾当局来说,进行政治谈判既可为祖国统一献计献策,也可为台湾方面争取应该有的权利和利益。因此,从远期论,政治谈判是促进和最后完成统一的必要途径;从近期论,政治谈判是缓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必要手段。
政治谈判能否顺利举行,能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基本前提。两岸间政治谈判谈的就是政治议题,就是讨论如何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是讨论完成统一的第一步如何走。因此,这就需要台湾当局能够自觉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约束。“一个中国”原则是政治谈判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政治谈判开始以后,根据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的原则,双方将就各自的政治主张和基本权益直接交换看法,历时70余年的国共恩怨和近50年的两岸对立,不可能在谈判桌上一朝冰释,经过历史浓缩后的分歧有可能因为情势的改变而变得更加固执和激烈,这就需要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在尽可能照顾各自现实利益的情况下,进行妥协与调整,保证谈判的正常进行。
“一个中国”原则有着丰富的内涵,已经成为两岸关系中的基本准则。坚持还是反对、接受还是拒绝“一个中国”原则,关系到两岸关系的能否正常发展,影响着祖国统一的进程。祖国大陆有关统一祖国的目标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态度是积极的,政策是合理的。就两岸关系现状论,进行“一个中国”原则指导下的政治谈判,已经成为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焦点,害怕谈判无用,阻挠谈判无益,破坏谈判有害,走上谈判桌是最佳也是唯一的选择。
D. 为什么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两者的关系是内在的、必然的。 一个中国原则,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尽管海峡两岸尚未完全统一,但中国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这句话点出了一个中国原则的核心内涵,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这既是基于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也是对当前两岸现状的客观描述。
1949年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根本问题上并没有分歧。上世纪90年代以来,岛内背离和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台独”分裂活动猖獗,中国政府和人民同“台独”分裂势力进行了坚决斗争。
使分裂势力企图搞“法理台独”的图谋始终未能得逞。世界上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要与台湾当局“断交”,绝大多数国家都明确无误地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联合国或其他需要主权国家身份的国际组织中,台湾当局都没有资格参与。
连美国政府也多次公开表示“台湾并不是一个国家”“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参与联合国以及其他需要主权国家身份的国际组织。一个中国原则的历史、现实、法理和国际地位是任何“台独”分裂活动都无法撼动的。
(4)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是什么扩展阅读:
2019年1月2日,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五项重大政策主张,其中深刻阐述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与维护和平统一前景的辩证关系。1949年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将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国家最终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目标。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祖国大陆正式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并延续至今。总书记强调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
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前提和保证。四十年两岸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台海局势才能实现和平稳定,两岸关系才能实现和平发展,两岸同胞的福祉才能够得到保证。
在新时代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如何维护和平统一的前景,总书记同样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E.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其科学内涵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十五大党章规定:“民主集中制 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的 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 性的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 行动的一致。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 强调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结合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讲民主不能离开集中,讲集中不能离开民主。 党内集中必须以民主力基础,离开民主的集中,就会成为个人专 断;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党内民主又是在集 中指导下进行的,是受党章和党的纪律制约的、有领导的民主。离 开集中的指导,就会成为极端民主化,成为元政府状态。只有把民 主原则和集中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既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 级党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能有效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 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以迅速有效地贯彻执行。根据党章的规定,民主集中制包括六项基本原则:(1)党员个 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 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2)党 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 外,都由选举产生。(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 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 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 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 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 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 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凡属重人问题都要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 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6)党禁止任何 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 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上述规 定,是正确处理党内各方面关系的准则。
F.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解决港澳台问题及发展对外关系的一...
【答案】D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台湾海峡两岸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见解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是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而非在“一国两制“上达成共识。故应选D项
考点:“九二共识”
的内容
点评:要关注“九二共识”的内容,及在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G. 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
这一原则的基本涵义就是:世界上只 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 合法政府。其核心是维护中国的主权 和领土完整。
H.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是 什么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指
[ ]
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②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④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I. 如何正确看待一国两制的内涵
一国两制的内涵指的是能让这个城市,这个地方有一个好的发展,不受制约。
J. 中国政府所主张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指
一个中国是客观现实,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并没有被改变,两岸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原本具有基本的共识。
一个中国原则是新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维护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的斗争中历史地形成的,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客观存在。这一原则的基本涵义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其核心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是以此原则与世界各国及国际性组织发展关系的。
对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具体内涵,两岸一直存有分歧。为了求同存异,保证事务性商谈的顺利进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曾于1992年11月达成了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在统一之前,在处理两岸关系事务中,特别是在两岸谈判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充分表现出中国政府尽最大努力寻求共识,争取和平统一的诚意。当然,对于一个中国原则的涵义,两岸可以进行对话协商,但其前提是必须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大框架之内进行,否则只会破坏一个中国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