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所有省份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
陕西省(陕或秦)行政中心:西安
北京市(京)行政中心:北京
天津市(津)行政中心:天津
河北省(冀)行政中心:石家庄
山西省(晋)行政中心: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行政中心:呼和浩特
辽宁省(辽)行政中心:沈阳
吉林省(吉)行政中心:长春
黑龙江省(黑)行政中心:哈尔滨
上海市(沪)行政中心:上海
江苏省(苏)行政中心:南京
浙江省(浙)行政中心:杭州
安徽省(皖)行政中心:合肥
福建省(闽)行政中心:福州
江西省(赣)行政中心:南昌
山东省(鲁)行政中心:济南
河南省(豫)行政中心:郑州
湖北省(鄂)行政中心:武汉
湖南省(湘)行政中心:长沙
广东省(粤)行政中心: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行政中心:南宁
海南省(琼)行政中心:海口
重庆市(渝)行政中心:重庆
四川省(川或蜀)行政中心:成都
贵州省(贵或黔)行政中心:贵阳
云南省(云或滇)行政中心:昆明
西藏自治区(藏)行政中心:拉萨
甘肃省(甘或陇)行政中心:兰州
青海省(青)行政中心: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行政中心: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行政中心: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行政中心:香港
台湾省(台)行政中心:台北
(1)中国政区的行政中心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省份行政规划分布: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
3、华中地区(包括河南、湖南、湖北);
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青海、陕西、甘肃、新疆);
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西藏);
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8、港澳台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❷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如图所示:
省级行政区,即行政地位与省相同的行政区,为一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中国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划分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原则:
①政治原则。促使国家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便利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②经济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③民族原则。根据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和其他特点进行划分,使之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巩固各民族的团结。这些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的。此外,也顾及历史传统、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因素。
❸ 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
为方便表达特使用表格描述,如下表:
中国简介
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宋代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代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国,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则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❹ 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简称和行政中心分别是什么
中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简称和行政中心如下面表格所示:
简介
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为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城乡两个方面积极性,实行市管县体制。
实行市管县的地方,就是在省、县之间增加一级政区,实行四级制。另外,有些自治区下辖自治州、自治州以下有县,也是四级制。这就使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层次形成了三级和四级并存的体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划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先后作过多次调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省级以下行政区划变化很大:按“整县改市”“以乡建镇”模式设置了大批市、镇。
部分地区与市合并,全面试行市管县体制;人民公社在政社分开后恢复为乡、民族乡;撤(县辖)区并乡建镇;恢复、新设民族自治地方。
❺ 中国各省的行政中心是哪些
中国各省的行政中心是哪些
我来答有奖励
柙浃
聊聊关注成为第2位粉丝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天津市 津 天津 安徽省 皖 合肥 上海市 沪 上海 福建省 闽 福州 重庆市 渝 重庆 江西省 赣 南昌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山东省 鲁 济南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河南省 豫 郑州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湖北省 鄂 武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湖南省 湘 长沙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广东省 粤 广州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海南省 海口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山西省 晋 太原
❻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划及其行政中心城市是什么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❼ 省级行政区简称及行政中心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如下:
北京市:简称“京”,行政中心为“北京”。
天津市:简称“津”,行政中心为“天津”。
河北省:简称“冀”,行政中心为“石家庄”。
山西省:简称“晋”,行政中心为“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行政中心为“呼和浩特”。
辽宁省:简称“辽”,行政中心为“沈阳”。
吉林省:简称“吉”,行政中心为“长春”。
黑龙江省:简称“黑”,行政中心为“哈尔滨”。
上海市:简称“沪”,行政中心为“上海”。
江苏省:简称“苏”,行政中心为“南京”。
浙江省:简称“浙”,行政中心为“杭州”。
安徽省:简称“徽”,行政中心为“合肥”。
福建省:简称“闽”,行政中心为“福州”。
江西省:简称“赣”,行政中心为“南昌”。
山东省:简称“鲁”,行政中心为“济南”。
河南省:简称“豫”,行政中心为“郑州”。
湖北省:简称“鄂”,行政中心为“武汉”。
湖南省:简称“湘”,行政中心为“长沙”。
广东省:简称“粤”,行政中心为“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行政中心为“南宁”。
海南省:简称“琼”,行政中心为“海口”。
四川省:简称“川、蜀”,行政中心为“成都”。
贵州省:简称“贵、黔”,行政中心为“贵阳”。
云南省:简称“滇、云”,行政中心为“昆明”。
重庆市:简称“渝”,行政中心为“重庆”。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行政中心为“拉萨”。
陕西省:简称“陕、秦”,行政中心为“西安”。
甘肃省:简称“甘、陇”,行政中心为“兰州”。
青海省:简称“青”,行政中心为“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行政中心为“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行政中心为“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行政中心为“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行政中心为“澳门”。
台湾省:简称“台”,行政中心为“台北”。
中国现行
23个省
分别为: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5个自治区
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个直辖市
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2个特别行政区
分别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❽ 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是什么
34个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如下图所示:
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实行如下:
一级省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二级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
三级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
四级乡级行政区:包括街道、镇、乡、民族乡、苏木、民族苏木、县辖区。
简介
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为促进城乡结合和工农结合,打破条块分割,充分发挥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
实行市管县的地方,就是在省、县之间增加一级政区,实行四级制(这是近几年的新发展,82年宪法上尚未认可)。另外,在有些自治区,下辖自治州,州以下有县,也是四级制。这就使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建制层次形成了三级和四级并存的体制。
❾ 写出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上海市 沪 上海
重庆市 渝 重庆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河南省 豫 郑州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江苏省 苏 南京
江西省 赣 南昌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长春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陕西省 陕/秦 西安
山西省 晋 太原
山东省 鲁 济南
四川省 川/蜀 成都
青海省 青 西宁
安徽省 皖 合肥
海南省 琼 海口
广东省 粤 广州
贵州省 贵/黔 贵阳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闽 福州
台湾省 台 台北
甘肃省 甘/陇 兰州
云南省 云/滇 昆明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中国政区的行政中心有哪些扩展阅读:
省级行政区是中国最高级别的行政区(中国一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根据有利于行政经济管理、推动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等原则,兼顾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政治、经济、生活上的密切联系及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几经变迁,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余年时间里,省级行政区划在1954年、1959年、1969年、1988年、1996年、1997年、1999年这七年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