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粽子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相信大家一提到粽子就会想到我们源远流长的端午节,这不仅是我们用来纪念端午节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流传到至今的传统习俗。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很多人都不知道粽子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也让越来越多传统佳节淡化在人们的心中,所以我们更应该开始学会了解粽子相关的传统文化。
其实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忙碌阻止了我们过节的想法,但是我们也不要在社会的发展中遗忘这些传统佳节,这些节日需要我们不断的去传承它才能够让它一直流传下去。所以我们也更应该在这些节日的时候多陪陪家人,让这种文化不会在我们的时代发展中逐步丧失。
‘贰’ 粽子的特点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粽子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柊叶、箬叶或菰芦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2)中国的粽子含有哪些特色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选购真空包装的粽子时,要查看是否有漏气或涨袋现象。粽子的尖角容易刺破软包装材料,一旦破损易造成细菌侵入引起粽子变质。另外,不要过于追求粽叶的颜色,粽叶过度鲜绿,并不是真实自然的,粽叶经过高温蒸煮后绿色会褪去一些。
2、真空包装的常温粽子可放在室内阴凉处,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不建议放在冷冻室存放,以防止包装袋冻裂。
3、粽子属于高糖(高淀粉)、高能量的食物,食用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汤羹等,既均衡营养,又有助消化。
4、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5、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
‘叁’ 各地粽子的特色列举
山西特色银裹金粽
山西粽子的种类与口味
山西粽子以黍米裹红枣制粽为最多,美其名为“黄金白玉裹玛瑙”。这是因为,作为五谷之首的黍其发源地正在黄河流域的晋陕一带。至今,黍米在山西人民的饮食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山西人民常用软黄米磨成面做素糕吃,山西民间包粽子也多用黍米裹红枣。
受山西食俗文化和悠远历史的滋哺,太原双合成粽子文化深深地浸染着黄河流域的黍米食俗,深邃独特,独放奇葩,是黍米粽的典型代表。黄米红枣粽,杂粮红枣板栗粽,多谷健康粽,为黍米粽的杰出代表,将山西特产黄米和其他杂粮、红枣等有机结合,口味醇厚,谷物清香。虾仁腊肉香菇粽,至尊板栗龙粽,艾草绿茶粽,则是双合成精心制作的“南银”粽。而“银裹金黍香粽”则将集北方黄米粽之精要,融南方糯米粽之大成,实现了糯米粽和黍米粽的南北结合。
‘肆’ 粽子有哪些口味的
粽子的口味:
1、咸蛋黄肉粽
咸蛋黄肉粽子也是大部分的南方人特别爱吃的一种粽子。咸蛋黄粽子是用咸鸭蛋的蛋黄和猪肉,糯米一起包成粽子煮熟后食用的。每年的端午节大部分的南方人都会喜欢用咸蛋黄和猪肉,糯米包成粽子和家人一起食用的。咸蛋黄肉粽口感有咸蛋黄的香味和猪肉的香味,非常好吃。
2、五花肉粽
同样选用传统饲养的土猪肉,再搭配有着“动物人参”美誉的鹌鹑蛋,把它们和“菇中皇后”金钱菇进行搭配,这样的组合,真的想一想,就开始流口水了,喜欢的吃粽子的朋友,这一款也是值得选购的,软糯中透着浓浓的肉香。
3、黄米粽子
这种选用黄黏米来包裹的粽子口感黏糯,夹以红枣,粽子的风味独特,食用时,一般可根据食客习惯,佐以白糖,来增加甜味。
4、榴莲粽
说到榴莲,应该是大多数女生的最爱,瑞秋在男性同胞里很少能见到有喜欢吃榴莲的。虽然榴莲吃起来比较鲜,但闻起来气味就比较大,很影响粽子的整体风味,尤其咬一口齁甜,但爱吃榴莲的人应该可以接受这个风味。
5、黑豆金丝蜜枣粽
精选有着中国蜜枣珍品之称的金丝琥珀去核蜜枣以及富含高蛋白、低热量的养生乌皮青仁豆,搭配优质精选糯米及高山箬叶,清香、软糯、甜而不腻。
‘伍’ 你最喜欢那一款粽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刚刚过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相信很多朋友从小到大已经吃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粽子,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各式各样,因此,会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粽子出现。其实我个人认为粽子按口味可分以下三大点:
上面说的粽子都是挑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很多很多粽子,大家可以在未来慢慢去尝试去探索。
‘陆’ 粽子都有哪些种类,有啥特点
你好!
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呢,如果按照地域分的话,大致有南,北之分。
另外,就是包粽子的叶子的种类,也有南,北之分。
一: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为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来缚粽。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绑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异甚巨,有达一两公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二: 粽子的种类:
1. 闽南的粽子分碱粽、肉粽和豆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糖浆尤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卤肉、香菇、蛋黄、虾米、笋干等,以厦门的肉粽最为出名。豆粽则盛行于泉州一带,用九月豆混合少许盐,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扑鼻,也有人蘸白糖来吃。
2. 北京的粽子大约可分为3种:一种是纯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种是小枣粽,馅心以小枣、果脯为主。第三种是豆沙粽,比较少见。华北地区另有一种以黄黍代替糯米的粽子,馅料用的是红枣。蒸熟之后,只见黄澄澄的黏黍中嵌着红艳艳的枣儿,有人美其名曰“黄金裹玛瑙”。
3. 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质香软,分为咸、甜两种。咸的以新鲜猪肉浸泡上等酱油,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为馅。甜粽以枣泥或豆沙为馅,上面加一块猪板油。蒸熟后,猪油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适口。馅料都经过专人选择,有八宝粽、鸡肉粽、豆沙粽、鲜肉粽等,各具特色。
4. 瑶族做粽子用糯米配腊肉条、绿豆,包“枕头粽”,形似枕头,每个约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
5. 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
6. 傣族过端午也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据说“粽子节”是为了纪念一对因婚姻遭父母反对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与姑娘们相会在大龙潭的芒果树下,男女围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叶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给中意的姑娘。
7.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等草药熬水饮汁,或用这些草药作馅包粽食用。民间认为端午吃这种包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三: 外国的粽子种类:
1. 越南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阴历端午节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碱粽,是用糯米粉加椰丝、虾米、绿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煮熟剥壳切片而食。
2. 缅甸的粽子
缅甸人爱吃粽子,但不是和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3. 柬埔寨的粽子
柬埔寨的粽子称为“布袋粽”,它不用植物叶包裹,而是取一个布袋,将糯米、赤豆、红枣等一层隔一层地塞满布袋,然后扎紧口袋蒸熟。食用时剥去布袋,用刀切着吃。
4. 泰国的粽子
泼水节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头、地瓜,用芭蕉叶包成蒸熟后再吃。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色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色,味道十分清香。
5. 日本的粽子
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称粽子为茅卷,在阴历五月五日吃,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成长圆柱形。
6. 朝鲜的粽子
朝鲜的粽子被称为“车轮饼”。人们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吃时味道可口。
7. 菲律宾的粽子
菲律宾人喜欢包长粽子,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不同。粽子还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品。
8. 印度尼西亚的粽子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特别讲究,常用鲜肉末加香菇、葱做粽馅。吃时香滑可口,多吃不腻。
9.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是用经过特别加工的带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薯仔等,有的还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扁方形。
10. 墨西哥的粽子
墨西哥人也有吃粽子的习俗,他们把粽子称为“达玛尔”。主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作馅,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别有风味。有“粽子节”以欢庆玉米丰收,在节日中,家家户户用芭蕉叶包玉米和牛肉、鸡肉、胡萝卜、薯仔、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11. 秘鲁的粽子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子,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再尝娘家粽子的风味。
12. 委内瑞拉的粽子
每逢圣诞来临,委内瑞拉家家户户包裹粽子,这已成了应节一景,届时,连平日卖点心的店铺也堆满了粽子。这种粽子以玉米面为主料,以火腿、腊肉或香肠为馅料,还加进橄榄、葡萄干,用新鲜蕉叶包成长方形,每个重约半公斤,焙干蕉叶,粽子即熟,剥开粽子,清香四溢。吃粽庆节,别有一番情趣。
谢谢~~
‘柒’ 南北方吃的粽子有何不同
南方的粽子没有北方的个头那么大,两个地方的馅料也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北方人不爱吃甜,但是粽子北方却以甜的做法为主,比方说都是糯米粽子,里面的馅料也是以豆沙馅居多,有时候还会放上一点果脯,但是南方的粽子一般都是咸的,蛋黄肉粽和香肠粽子在南方比较受欢迎。
北方的粽子个头比较大,一般都是三角形为主,他们的馅料就很少用猪肉或者是其他肉类,往往都是以豆沙红枣为主,也有一些会放上一点果脯,主要还是以甜味为主,不过现在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南方人吃北方粽子,北方人吃南方粽子都是可以适应的,自己喜欢吃什么味道才是最重要的,随着现在时代的变化,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馅料也出现了,比方说小龙虾,粽子或者是鲍鱼粽子,当然最传统的味道还是最受欢迎的。
‘捌’ 有关粽子的风俗
1、端午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柊叶、箬叶或菰芦叶,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
2、粽子的形状多,体现了不同地域特色。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3、也有南国风味的柊叶蛋黄肉粽(海南)、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
(8)中国的粽子含有哪些特色扩展阅读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上古百越先民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玖’ 各地的粽子有何特色
1、广东粽子
广东粽子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的粽子大致主要分为甜粽和咸粽。甜粽主要以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核桃等为馅料。咸粽的馅料大多是火腿、肥猪肉、咸蛋黄、烧鸡、叉烧、烧鸭、栗子、香菇、虾子等。广东粽子个头较小,与北京粽子正相反。其粽子的外形还挺别致,正面是方形,后面有隆起一个尖角,形状好似锥子一样。广东人不仅在端午节会吃粽子,在日常的生活中也经常会吃粽子。
2、上海粽子
上海粽子主要真是由糯米,猪肉,酱油等材料制作而成的美食。上海粽子的口味是比较松软的,粽子的种类非常多,味道很香。他们会加一些香菇,蛋黄,烤鸭,绿豆,米仁等材料。大家可以仔细看这粽子会发现和市面上的粽子不一样,每一个都不是靠绳子固定,而是使用一个带洞的棕针,像穿针引线一般将粽子“缝起来”。
3、陕西粽子
陕北包括榆林地区和延安地区,平常吃粽子是比较少,吃粽子大多在端午节,特殊情况和家里来了客人等会包粽子。陕西粽子基本都是软小黄米加大枣包的。所有材料都是自家备。最流行的是蜂蜜凉粽子,这样的粽子和平常的粽子不太一样,不包馅也不用粽叶包裹。他们做好大多切成形状为菱角,再淋上蜂蜜或玫瑰、桂花糖浆,味道极佳,清凉解暑。
4、四川粽子
四川的粽子分为甜味粽子和辣味粽子,四川这种麻辣粽子很独特,做工非常复杂,一般是用竹叶来包的粽子。但是你去四川走一走会发现他们家里包的粽子很少会有辣味粽子,他们一般喜欢经典的口味,是不加任何馅料。正的四川粽子是以突出粽叶和糯米本色清香为主。煮熟后会再以炒熟的黄豆、花生、芝麻、白沙糖共研成沾粉为辅的碱水粽为正宗粽。
5、北京粽子
北京粽子通常会以红枣作馅,有些粽子本身不加调料,吃的时候蘸糖吃。华北一些地方的人用黄黍代替糯米来制作粽子,还有一些地方的人用的是紫米。
‘拾’ 粽子有哪些口味
粽子的江湖可以分成“五大门派”——京、浙、川、闽、粤。今天我们就来康康,到底有多少种口味的粽子?
甜党
北方人在第一次听说南方有咸粽子的时候大多都会一脸震惊——粽子怎么可以是咸的?!北方粽子大多是四角形,粽叶多以芦苇叶为主,对于北方人来说,粽子就应该是甜的,糯米裹着甜枣或者豆沙,也可以什么都不加,蘸白糖吃。
北京糯米粽
北京糯米粽应该是北方最常见的粽子了,米是用糯米,加入红枣或豆沙,馅料的甜味融入软弹的糯米中,甜而不腻。想更甜的话,还可以蘸白糖吃。
山西黄米粽
山西黄米粽在北方来说也不是特别常见,主要流行于山西,米用的是黄米,馅料也是红枣。
陕西蜂蜜凉粽
陕西特色的粽子,与其他粽子吃法不同,蜂蜜凉粽在吃的时候要先用小刀或丝线将粽子切成小片,放在盘中,再淋上玫瑰、白糖、蜂蜜或糖浆,芳香甜糯。
其实南方粽子也不都是咸的,比如南宁凉粽、宁波碱水粽等等,就是甜的。
南宁凉粽
南宁凉粽与陕西的蜂蜜凉粽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做成了圆柱的形状,吃的时候把粽子先解开一部分,蘸上特制的糖油吃,边解边吃,夏天吃凉粽,竟然有种吃冰棍儿的感觉。
宁波碱水粽
宁波碱水粽要用碱水提前将糯米浸泡一宿,第二天糯米就会变成淡淡的黄色,上锅蒸熟后,粽子就变成了半透明色,蘸着白糖吃,又香又甜。
咸党
其实南方的粽子种类非常多,不光是肉粽,形状也多种多样,有三角形、条形、金字塔形等等,馅料的选择就更加丰富了,咸肉、咸蛋黄、花生、红豆、板栗、莲蓉、肉松等等,总体上是以咸口为主。
嘉兴鲜肉粽
嘉兴肉粽可以算是南方粽子的代表,还上过一集《舌尖上的中国》,也是广大北方人心目中“南方粽子”的代表。
嘉兴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粮仓”,出产高达 30 多种糯米,所以粽子的品种也非常多,其中鲜肉粽是最受欢迎的。
先用白酒、老抽、白糖等料腌制好猪腿肉或五花肉,将其余糯米包入干箬叶中。煮好的肉粽香而不腻,糯米被肉汁充分浸润,呈现出诱人的酱色。
湖州枕头粽
在浙江湖州,粽子的性状就不是传统的四角形了,反而是长条的枕头形。湖州粽子有甜咸 2 种口味,馅料的种类也很多,鲜肉、咸蛋黄、豆沙甚至酱油都可以。就连金庸先生,都在《鹿鼎记》中借韦小宝之口表达了对湖州粽子的喜爱。
江南灰汤粽
不同于以上粽子的馅料之争,灰汤粽更注重制作过程。先把稻草烧成灰,铺于白布上用开水冲,滴落的热汤中含有大量的碱,呈深褐色。包好的粽子要先在灰汤中浸泡 6 个小时,再取出煮熟,这就是灰汤粽。
煮好的灰汤粽剥开后呈半透明的灰黄色,再淋上特制的糖油吃。
广东咸肉粽
广东鲜肉粽以肥猪肉、绿豆为主要馅料,有时也会加入咸蛋黄、板栗、花生等等。油脂透进糯米之中,口感咸香,层次丰富。
潮汕双拼粽
潮汕双拼粽完美解决了粽子的甜咸之中,在一只粽子里面你就可以吃到 2 种口味。一只粽子中同时加入猪肉、咸蛋黄、虾米、红豆沙、香菇等等食材,用咸水草包裹,然后上锅蒸。
蒸好的粽子要趁热品尝,肉、蛋黄和香菇的咸香与豆沙的甜香在口中交织,带给味蕾绝妙的体验。
辣党
以为粽子就只有甜咸 2 种口味这么简单?错啦!你吃过辣的粽子吗?
比如衢州粽子是把香辣酸菜包进了粽子里,四川则用辣椒和腌猪肉来做“辣粽”,柳州人吃粽子时将粽心剖开,撒上胡椒粉,淋上麻油吃……
吃粽子,要配什么酒?
刚说了这么多种粽子,再说配酒,有些朋友可能就要头大了——不会每种粽子要配的酒都不一样吧?
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毕竟粽子大部分的材料还是糯米,万变不离其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