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下一轮全球化中国该怎么应对

下一轮全球化中国该怎么应对

发布时间:2022-06-21 02:44:56

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
中国目前最关键的并不是反对或支持经济全球化,而应该立足自身,全力发展本国的经济。在意大利热那亚结束的8国首脑会议美其名曰首脑峰会,其实就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一起开的一个沙龙。这些占全球GDP80%-90%的大国对全球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现状下,即使规模再浩大的示威游行也不可能改变这些国家为自身利益着想的立场。
经济全球化后,诸如IBM这样的大型美国跨国公司就可以在全球各地进行零部件等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这些跨国公司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对那些技术和生产能力较弱的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后可获得的利益显然不及经济大国。由此拉开的差距是许多人不愿意看到的。
据悉,在俄罗斯这个军事大国被接纳为这个“富国沙龙”前,7国首脑会议曾有意拉拢中国加入沙龙。
但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全力增强本国经济实力,显然要比参加首脑会议务实得多。制定正确的战略: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提高和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立有效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中国应该在不形成对外过分依赖的前提下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利用国际市场的有利资源,弥补本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稀缺;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来迅速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的变革……
不知这样说对不对,但希望对你有用!

② 逆全球化形势下,中国如何应对

拟以全球化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只有中国自己强大了,人民富裕了,才是对逆全球化的最好回答。

③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该怎么做

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应该更加努力发展自己,建设好自己,以新的面貌迎接挑战。勇往直前,不为艰险。

④ 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完成我们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处理好国际关系:

要协调好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之间关系,共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中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体系,不应轻率地引发贸易摩擦。

2、要推动内需:

要在广阔内需基础上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要利用广阔的内需市场,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

3、要转变产业结构:

将全球价值链升级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结合起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抓住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机遇,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

4、要提升技术实力:

要通过技术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设等,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位置和地位。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中国要努力向“微笑的曲线”两端攀升,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和地位。

5、要懂进退取舍:

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之所以出现减速现象,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甚至逆转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环境下,中国要韬光养晦,在修炼好内功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抓住下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打下坚实基础。

⑤ 逆全球化浪潮之下,中国该怎么走

近些年来,受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逆全球化”浪潮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全球。特朗普当选后提出的“美国优先”以及英国脱欧等现象都是“逆全球化”的集中表现。

尽管2008年经济危机后,美欧等国诉诸贸易保护措施的频率较以往有所上涨,但我认为,逆全球化与全球化并非“二选一”的选项,美国也不可能彻底“闭关锁国”。在如今资源、人员等要素流动空前繁荣的形势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无条件地把自己封闭起来。反而,逆全球化也会对全球化产生某些积极的作用。

比如,美国参与全球化就是美国的资本、产业流向世界的各个地方。特朗普上任后,希望兑现竞选诺言,重新振兴美国工业(即“再工业化”),吸引美国的海外资本回流本土,我认为这也是全球化。

下一轮美国、中国等大国对国际资本的竞争会加剧,这种竞争也会促进全球化。我们不能说资本流出来是全球化,流回去就不是全球化。欧盟也是一样。英国脱欧对欧盟是个打击,英国脱欧后,与欧洲之间的竞争会空前加剧,而这种竞争也会产生全球化。

美国、中国、欧盟等行为体,现在对于全球化均处于一个调整期,而这种调整期是深度的、必须的。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美国的中产阶层占75%以上,而现在却不到50%。全球化本身没有什么错,只是全球化与主权国家之间发生了冲突。特朗普并不是不想搞全球化,他只知道如今这样的全球化进行不下去,因为对美国没有利益可言。

在调整期内,美国政府能对全球化施加影响的空间有限,只能通过贸易保护措施。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吸引资本回流本土只能用政策,像大规模减税等政策。但特朗普主导不了美国的资本。全球化基本就是跨国企业资本主导的现象,没有一个人能够主导资本的流动,特朗普也是一样。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看来,在过去30多年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是显着的受益者之一。那么,在逆全球化席卷全球的当下,中国该怎么走?

去年中国主办G20峰会,包括今年年初的达沃斯论坛,都表明中国正努力扛起全球化这面大旗,成为全球化的捍卫者与贡献者,在国际上广受好评。

接下来,中国还要处理好跟自由秩序、国际经济秩序的关系。美国、欧洲推动的自由主义的国际秩序饱受诟病,但西方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并没有那么多的意识形态因素,我们需把两者区分开。

中国应先明确如何与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接轨。 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完全有能力改革现有的贸易体制,如“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这些不是为了取代世界银行或者亚行,而只是一个补充。

这几年,很多人想着去扮演规则制定者的角色。奥巴马时期,美国参与制定的TPP等也强调写规则,结果惨遭折戟。美国以前制定的规则有用,是因为美国经济繁荣、国内市场大,而美国如果国内市场小了、经济实力没那么强了,制定再多的规则也没用。

中国下一步要推动的全球化不是规则导向的,是发展导向的。我们现在做的“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样开放性、包容性的倡议,让其他国家参与进来,在发展的过程中商量规则,这才是行之有效的。

⑥ 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应以积极参与、合作的态度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1. 坚持独自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建设一带一路为重点,形成内外陆海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3. 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对外竞争新优势,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

⑦ 我们应当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1、要重视科技发展,重视国际经济合作,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2、坚持改革开放,抓住机遇,促进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健全贸易摩擦解决机制,加快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倡导多边自由贸易机制,扩大自由贸易“朋友圈”,主动分享发展机遇和经验,增进民生福祉。

(7)下一轮全球化中国该怎么应对扩展阅读:

经济全球化是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让各类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全球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物质财富不断丰富和人民生活普遍改善,人类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建构、发展和革新,促进各种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蓬勃发展,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更多可能,极大提升了全球共同抵御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能力。

⑧ 马克思原理从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后果,谈谈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中国是应对如下: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

据统计,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入20世纪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

在过去20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2.47%。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中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事实上,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已经给了人们很多启迪和借鉴。

第二、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

经济全球化使中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经济全球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国外的技术或在外国产品的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8)下一轮全球化中国该怎么应对扩展阅读: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⑨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挑战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利用“分享中国发展机遇”促合作,迎接全球化机遇和挑战。

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跨国公司的供应链整合将成为全球化新的推动力量并将带来市场机遇;而随着全球资源、市场、资金和技术创新上的竞争加剧,我国也将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双重竞争压力,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值潜力将受到挤压。

在应对思路上,应充分利用各国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希望更多地“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开展互利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的地位和利益分配格局中的增值空间。

2、制定整体战略,积极推进我国区域和双边自贸区建设。

近期各国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和区域一体化新趋势,将对我国产生显着的贸易和投资转移效应,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被边缘化的可能。

为此,除了继续支持以多边为主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我国需加快制定自贸区总体战略,在扩大公众了解、加强内部协调、减少国内阻力的基础上,加强与不同区域、不同特点经济体开展大胆接触和深度探讨,加快推进我国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安排的建设。

3、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

金融危机后,各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希望在利益分配格局中争得更大发言权和实际利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和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全球治理及其规则的走向直接影响到我国切身利益,各国对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既有期待、也想尽办法予以制约。

对此,我国一方面要敢于承担与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大国责任,另一方面应看到规则制定和我国市场开放重点与改革长期目标具有一致性。因此,需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度参与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既要像入世抉择时“以开放促改革”,更要努力推进国内改革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供必要条件。

积极应对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引进来”和“走出去”都将提升到新的层次和高度。一方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将是“引进来”工作的重点。从中国经济的现实出发,需要发挥外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走出去”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引进来”的工作而言,这方面的工作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我国正在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会有更多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

但面对投资保护主义措施的干扰和阻碍,中国经济“走出去”必将面临更大挑战。可以说,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中国经济国际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十二五”时期,需要积极利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全球化未来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经济网-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变化与挑战

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该如何作为

打好基础,做好内循环,提升生态研发制造业能力,应对市场竟争!

阅读全文

与下一轮全球化中国该怎么应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申请印尼apec签证 浏览:513
如何在中国区使用美区兑换码 浏览:162
越南的钱能挣多少 浏览:592
越南鱼多少钱一只 浏览:115
有哪些印度的纪录片 浏览:194
为什么印度没有形成政教合一 浏览:432
印尼人钓鱼用什么 浏览:330
中国石油行业哪个不釆油 浏览:59
在中国的茶叶里哪些是红茶 浏览:912
英国有些什么手机 浏览:220
上中国际部怎么样 浏览:476
伊朗跟中俄关系怎么样 浏览:842
伊朗和中国哪个国家强盛 浏览:928
成年英国斗牛怎么打理 浏览:145
印度人问候午饭怎么说 浏览:265
为什么印度订单还在增加 浏览:435
意大利tec喇叭哪里做的 浏览:300
英国授课型怎么读 浏览:441
印度高铁哪里造 浏览:555
500万印尼盾英文怎么说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