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国讯息 > 中国春节习俗有哪些

中国春节习俗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21 09:16:04

‘壹’ 春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贰’ 中国过年风俗有哪些

中国过年风俗:

1、拜神

春节前后,古人要拜的神是很多的,包括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拜灶王爷、除夕夜拜福禄寿三神、年初二或初五拜财神、年初八拜太岁、年初九拜玉皇大帝等等。当然,比拜神还重要的是,要祭拜祖先,他们才是家里最重要的大神,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2、年夜饭

年夜饭又叫团年饭、团圆饭、围炉。古人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的习俗,早在南北朝就有记录。《荆楚岁时记》里说,每逢岁末,家家户户准备肉类和蔬菜,守岁迎接新年,家人相聚饮酒,吃团年饭。现代人吃年夜饭,一般在除夕的下午或晚上,先拜神祭祖,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3、守岁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熬年。古人在除夕夜晚守岁,所有房子都点燃灯烛,通宵不灭,一家人围炉闲聊,守夜等待新年。灯火通明,是要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古人用守岁的风俗,来表示对新年的期待,对时间的珍惜。

4、春联

春联是一种春节装饰物,用毛笔书法写在红纸上,然后贴在门口或墙上。春联一般分上下联,字数不限,关键是上下联字数必须要对等。写春联,还讲究对仗和平仄,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发三四声(仄音),下联的尾字发一二声(平音)。春联的风俗,一般认为是源于古代的桃符或者宜春帖。贴春联的同时,人们还会贴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窗花等红色喜庆装饰物,统称为贴年红。

5、压岁钱

传说古代有一种叫做祟的鬼怪,一到除夕就出来坑害小孩。有一对夫妻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放在孩子枕头下。半夜,祟进了屋门,准备用手去抓孩子的头,枕头下的铜钱突然发出一道亮光,将祟吓走了。从此,人们就学这对夫妻,用红纸包钱的法子对付祟,称为“压祟钱”,谐音“压岁钱”。

‘叁’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买年货、吃年夜饭、守岁、扫尘、贴对联、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游神、押舟、赏花灯等。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即中国农历新年,又称新春、新岁、岁旦、大年等。

春节的节令食品有:年糕、饺子、汤圆、春卷等。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百节年为首,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肆’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春节的习俗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节的起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举行各种庆贺新春的活动,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1. 祭灶吃灶糖

农历十二月廿三,是祭灶吃灶糖的日子。在这天入夜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放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还要烧香、点烛、放纸炮等。祭灶寄托着中国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吉祥如意,岁岁平安。

吃年夜饭

‘伍’ 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

1、贴年红: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横批、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过年贴年红(挥春),是中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2、守岁: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

3、拜岁:拜岁,年俗活动之一。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上古纪元星名。

现代过年习俗

春节,狭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广义上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春节又称过年,是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中,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春节期间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庆贺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陆’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

1、扫尘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这种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柒’ 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

流传较为广泛的一些春节习俗:
扫尘、拜年、守岁、年画、贴春联、祭祖、爆竹、接神等等。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那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吃年糕--年糕的式样有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压岁钱--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民俗,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
正月初二

迎婿日--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而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

祭财神--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
正月初三

赤狗日--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烧门神纸--旧时初三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计”。
正月初四

折罗--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扔穷--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迎神接神--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正月初五

祭财神--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开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赶五穷--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正月初六

送穷--正月初六被称为“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这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正月初七

人日--民间流传的关于“人日”的各种习俗非常多,比如有剪彩纸的习俗,人们将彩纸剪成花或人的形状,或戴在头上或贴在屏风、大门之上,以此象征新一年人丁兴旺。

七菜粥--民间还有用种蔬菜熬“七菜粥”的习俗,在人日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

吃面条--另有吃面条的习俗,并讲究面条越长越好,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人齐日--人日还叫“人齐日”,民间有上土地庙送灯的习俗,人们将一盏油灯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此时无子的人家要去偷灯,认为这样可以求到儿子。
正月初八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欠。
……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捌’ 中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1、红包

春节期间,长辈会给予晚辈一些礼金,以红色信封包着,称“压岁钱”,通称为“红包”(粤语作“利市”)。有经济能力的子孙,也会给予长辈红包。红包的金额不等:在中国大陆,人民币一百元到一万多元不等;在台湾,新台币六百元至六千元,都相当普遍。

2、集市

新年来临之际的集市或市场会贩售新年有关商品,如鲜花、玩具、服装甚至烟花,方便人们买礼物用来走亲访友或居家装饰。在一些地方,购买年花跟西方购买圣诞树的传统无甚不同。

3、服装

农历新年期间穿的服装主要是红色或是其他鲜艳的颜色,因为人们认为红色能辟邪。此外,人们从头到脚都穿新衣服,象征着新开始。亦有人穿着汉服等华夏文化特色服装。

4、全家福

亲族聚集在一起照全家福是重要仪式。照片会在房子的大厅或是屋外拍摄,家族里地位最高的长者会坐在中央。

5、饮食

1、年糕,取“年年高升”之意。广东地区和苏浙地区有所不同;

2、团圆饭,年三十晚一家人聚首的饭局;

3、包饺子:中国北方省份的过年风俗,饺子形状像元宝,而且宋朝银票叫交子,所以人们认为过年包饺子会带来财气。

节日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

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深邃文化内涵。岁节(年节)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玖’ 中国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你好!
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有舞狮、飘色、耍龙、游神、押舟、年例、逛庙会、逛花街、烧烟花,也有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等。
祭祀神灵、拜祭祖先习俗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承袭古时习俗,春节期间多地有举行盛大的祭祝祈年活动,年味浓郁。

‘拾’ 春节习俗有哪些

春节习俗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7、白族习俗。云南白族人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抛绣球”活动。

8、土家族习俗。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9、傣族习俗。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10、黎族习俗。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

11、僳僳族习俗。僳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僳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

12、基诺族习俗。春节到来,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口嚼槟榔的老翁扬头打钹,戴大尖帽的老妪低首鸣锣,由周巴(寨父)最先把鼓敲响,男女青年围成一圈徒手跳舞。

13、高山族习俗。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春节简介: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如买年货、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岁、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祈福攘灾、游神、押舟、庙会、游锣鼓、游标旗、上灯酒、赏花灯等。传统的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底蕴。

春节习俗歌谣:

1、北京:“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山东:腊八粥,熬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推煤鼠(应该是糜黍,见北京篇“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姐姐拉着弟弟扭一扭

3、陕西: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儿捏饺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4、东北: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贴窗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

5、统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煮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带你满街走。

阅读全文

与中国春节习俗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申请印尼apec签证 浏览:513
如何在中国区使用美区兑换码 浏览:162
越南的钱能挣多少 浏览:592
越南鱼多少钱一只 浏览:115
有哪些印度的纪录片 浏览:194
为什么印度没有形成政教合一 浏览:432
印尼人钓鱼用什么 浏览:330
中国石油行业哪个不釆油 浏览:59
在中国的茶叶里哪些是红茶 浏览:912
英国有些什么手机 浏览:220
上中国际部怎么样 浏览:476
伊朗跟中俄关系怎么样 浏览:842
伊朗和中国哪个国家强盛 浏览:928
成年英国斗牛怎么打理 浏览:145
印度人问候午饭怎么说 浏览:265
为什么印度订单还在增加 浏览:435
意大利tec喇叭哪里做的 浏览:300
英国授课型怎么读 浏览:441
印度高铁哪里造 浏览:555
500万印尼盾英文怎么说 浏览: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