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富裕的是哪个王朝,有多富裕呢
宋朝很富,富得流油。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如此描述宋朝:“历史进入了宋朝就好像从古代进到了现代” 。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
老百姓也很幸福。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从宋代开始,宋代大城市人口集中,北宋首都汴梁和南宋首都临安都是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宋朝人口如泉洲一样超过二十万的有六个。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南宋末期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极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2. 中国古代那个城市.最富有
这个当属北宋时期的京师开封。
看水浒传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北宋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相当不错的,比如那个只靠卖炊饼为生的武大郎,老婆可以不用工作,家里能住上二层独栋小楼,并且每天只工作多半天,从小说中也没有发现他家有贷款或外债的迹象,所以那生活水平是相当的高啊,这是我们现在很多白领都不敢奢望的生活水平啊,一个山东省的小县城阳谷县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京师呢。
3. 列举中国古代最富有的人 要排名先后
蒙古大汗成吉思汗
吞灭宋室的忽必烈
清朝干隆年间的和坤
明武宗年间的太监刘瑾
清中匮叶商人伍秉鉴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权倾中国政坛的中华民国财政及外交部长,亦是“宋家皇朝”长子的宋子文。
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
权威《亚洲华尔街日报》日前选出在过去一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目前仍然在世的只有汶莱苏丹哈志哈山纳柏嘉与比尔盖茨。
在入选的50人中,仅有6名是中国人,他们分别为800年前的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吞灭宋室的忽必烈、清朝干隆年间的和坤、明武宗年间的太监刘瑾、清中匮叶商人伍秉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权倾中国政坛的中华民国财政及外交部长,亦是“宋家皇朝”长子的宋子文。
由于历史背景迥异和币值的不同,《亚洲华尔街日报》在刊出这一特辑的前言中特别指出,历史学家在汇编年史方式排名的名单,这批人在他们那个年代,是“惊人的”和“深不可测”的厉害,“这不仅是指财富,其中也包括权力”。
苏丹身家360亿美元
近千年来被选出的50名富人中,目前仍然在世界的,包括身家过360亿美元(1360亿零吉)的汶莱苏丹陛下哈志哈山纳柏嘉,以及连大学也没念完、如今以逾900亿美元身家,名列当今世界首富的电脑奇才盖茨。
被选中的6名最富有的中国人,出现时间前后横跨800年,由成吉思汗以至宋子文、以他们的财富(或权力)累积的方法来分类,可分成三类,即纯武力得来、宦官外戚弄权、做生意长袖善舞。
纯以武力者,毫无疑问是“马上得天下”的成吉思汗,以及吞灭宋朝、最后率蒙古军东征日本,但只有5人捡命回国的忽必烈。
《亚洲华尔街日报》说,如果经征服土地来计算,在职业一栏是“征服者”,财富来源一栏是“掠夺”的成吉思汗可称“天下最富”。因为蒙古皇朝西征一直打到今日伊朗、伊拉克、欧洲的匈牙利和意大利,令欧洲人惊呼黄祸来临。那时,蒙古人打下了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尽属所有。
太监弄权,原来亦是财富累积之道,明武宗年间,权倾朝野的太监刘瑾,仗藉得宠而大加搜括,最后被处死,人们从他家中搜出黄金3360公斤、白银725万公斤。若以明末国库仅得200万公斤白银来算,刘瑾堪称“富可敌国”了。
同样是清朝的大太监和坤,干隆死后,和坤被盛怒的官员抄家,赫然发现和坤把军费都上下其手,家中连横梁也塞满金银财帛,贪污金额达二亿二千万两。
和太监一样,外戚也影响着中国的轨迹,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要以宋家的影响力最为巨大,宋子文20年代在美学成回国后,迅即被任命为财政部长,由于其姐宋美龄嫁于蒋介石,宋子文更得到重用,且成为当时中国与美国交涉的主要渠道人物。
1949年,中国政权易手后,宋子文经香港转到美国三潘市隐居,他的身家至今仍是一个谜,不过,有说在40年代,宋子文可能已是全球首富了。
至于营商致富的伍秉鉴,是十三行的买办,他从父亲继承了当时只得少数人获准经营的丝绸和瓷器生意,身家至少有好几百万银元。
他也颇热心国事,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独力捐了110万银元给清廷,以赔款外国。
大洋网
4. 古代中国哪个省份最有钱呢
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国家经济其实还是以农业为主的,所以一些农业发达,农作物种植条件很好的省份,就比较肥了。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川,川蜀。四川的土地地肥沃,是谁都知道的,毕竟号称天府之国啊。那里的地势条件、土壤条件、降水条件、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宜种植农作物,所以古代中国里,四川是一个比较富裕的省份吧。
还有就是江苏省和浙江省。四川是在长江的上游的省份,而这两个省份在长江的下游。学习初中历史的时候书里对这两个省份的农业状况的描述是“苏湖熟天下足”。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江苏的苏州和浙江省的湖州那一年的农作物收成比较好,那么那一年天下就不需要害怕饥荒了,因为实在农作物产量太高了。在古代中国,能做为产量大省,肯定特别有钱。
可能还有人会觉得应该有岭南,像广东的份,想着广东的气候条件也不错,亚热带气候,降水多,适合农作物生长。但其实是古代中国,岭南地区一直是作为黄乡僻野之地的,这里既没有开拓,也没有人愿意来。因为水域太多,多沼泽,多瘴气,人在这里呆不下去,不止交通不方便、农业不发达,连身体都受不了。你看看那些文人,哪个不是被贬到了两广就哭哭啼啼的。
除此之外,应该就是当时的京城所在的省份会比较有钱吧,和现在一个道理,在京城附近被饿死的几率总是要小于在偏远省份被饿死的几率。
5.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富
中国古代最富有的朝代是宋朝,宋朝重文轻武,宋朝皇帝的理念:“一百个文官贪污,不及一个武将造反”。因为宋朝皇帝就是靠造反夺权得的江山,所以他们也特别怕武官造反再夺了他们的江山。在宋朝,文官的地位一直比武官高很多,也涌现出了司马光 - 寇准 - 王安石 - 欧阳修等一批名相,经济发展很好。但是军事很弱,所以虽然是最富的朝代,但是老是被人欺负。这也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一定要和军事建设并重,不然你很富,但是军事很弱,最容易招惹人家来欺负。如果军事确实不强,宁愿不富,不富就没人来理你,那起码得个安宁。
6.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钱的人是谁啊
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当然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一切,从名义上说,都归属皇帝所有。清朝的干隆皇帝拥有的财富,据说占到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
除去帝王,最富有的人当属少数几个历史上有名的权宦、巨贪、富商。
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做过一个统计评选:在过去一千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其中目前仍然在世的,包括身家过360亿美元的汶莱苏丹陛下哈志哈山纳柏嘉,以及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在入选的50人中,有6名是中国人,出现时间前后横跨800年,他们分别为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绅、太监刘瑾、清商人伍秉鉴、宋子文。《亚洲华尔街日报》还说,如果按征服土地来计算,在职业一栏是“征服者”,财富来源一栏是“掠夺”的成吉思汗可称“天下最富”。当时,蒙古人打下了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明武宗年间太监刘瑾被处死后,人们从他家中搜出黄金3360公斤、白银725万公斤。明末国库仅得200万公斤白银。
清朝的和绅被查出贪污白银达2.2亿两。
20世纪30年代,宋子文在美学成回国后,迅即被任命为财政部长,由于其妹宋美龄嫁于蒋介石,宋子文更得到重用,且成为当时中国与美国交涉的主要渠道人物。有说在40年代,宋子文可能已是全球首富了。
伍秉鉴是十三行的买办,他继承了当时只得少数人获准经营的丝绸和瓷器生意,在19世纪中期的世界他是首富。伍家所积累的财富更令人吃惊,据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计,他们的财产已有2600万银元(相当于今天的约50亿元),成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建在珠江岸边的伍家豪宅,据说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但是鸦片战争之后,伍家很快没落。
有人提名和珅,认为和珅也是历史巨富之一。和珅确实是贪污之王,但是他贪了多少,却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一般人都对“八亿两”白银和“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传说耳熟能详,那么他真的贪污了数亿两白银之多吗?结论是否定的。
和珅的家产肯定据称有数亿两白银之多。这个数目之大,简直令人难以相信。当时干隆第十一子永瑆富甲京城,赛过众王府,家财也不过八十万两,已经引起永瑆的恐慌,生怕因过富引起皇兄猜疑;而和珅的家财竟然千倍于此,更有传言说“相当于朝廷二十年(亦有十年、十二年等说法)收入”。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分析一下,和珅有没有可能积聚起这么多财产。
和珅出生于中上等的武官之家,并非祖传的殷实巨富,没有什么雄厚的积蓄;且他为官20余年,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大学士、军机大臣、一等公。即使这20余年一直做大学士、军机大臣、一等公这样的高官,那么他每年的薪俸也就2000两左右,从干隆41年(1776)发迹到嘉庆四年(1799)被赐死的23年时间里,累计薪俸也只有四五万两白银,除去他一家人的开销,剩余不会太多。当然,他是个贪污老手,招权纳贿、贪污中饱的各种财源,积蓄不会少;但是,照常理来看,无论如何一个人的收入也不可能会等于全国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庞大的帝国)。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只能发展到那个水平。封建国家从广大劳动人民身上所榨取的剩余劳动不可能再增加百分之五十到一倍这个限度。况且当时不是和珅一个人在贪,整个清皇朝上上下下贪污成风,无官不贪,如果依照他敛财的这个比例的话,那广大人民早已无法再维持生产了,社会将立即崩溃。实际上当时的清皇朝的危机还没有严重到这个地步,只是由盛转衰的开始,而不是社会的总崩溃。
此外,流传甚广的《和珅犯罪全案档》(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八亿两”的传说即来源于此)实际上是一个很成问题的东西。其中破绽百出,字体、用词、称谓以及财产数量等彼此间差异极大。
1 从形式上来看,它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保存的其他档案不同。其内容既包括嘉庆皇帝的上谕,也包括《御览抄产单》;既有和珅的20罪状,又有他和他小老婆的诗文,可谓名副其实的大杂烩。有些嘉庆的上谕在其他档案和官书中根本找不到,不知源于哪里。总之,它更像是一份民间传抄的逸事杂录。
2《全案》不是原档。在全案档中凡遇“宁”字均却末笔,可见它是在避道光皇帝的讳,说明它直至道光年间才出现。
3《全案》所记载审办、查抄和珅家产、园寓人员与《实录》及档案所记载审办抄和珅家产、园寓人员名单分工均不相符。
4在《全案》中出现了什么八可能涉及到有害信息关键字,不允许发布.、十一可能涉及到有害信息关键字,不允许发布.、七额驸、绵二爷、王中堂之类的称呼,大谬,与一般的官书档案全不相同。
5《全案》所录嘉庆上谕多和《实录》的同一上谕相比差异很大,错字丢字改字和添字比比皆是,很不严肃。错别字俯仰皆是,如把靖写成竣,把咎写成疚,把苫写成若,朋党写成明党等等。
6《全案》所记载《御览抄产单》与原始档案所载的数字不合,首先是房屋数量不合,其次,是《全案》所载和珅在京家赀数目与正式的档案数目不合。《全案》所引用嘉庆帝上谕说:和申家产中106项中的25项,折合白银“二万三千三百八十九万五千一百六十两”,所藏金银玉石古玩等物约值万万两之多。可是着至关重要的两项不见于正式档案和正史。清末以来薛福成、邓之诚等人早已质疑:“世传《查抄和申家产清单》,出于当时报房小钞,实不足据。”
还有,和珅家中经营的当铺的本钱与一般当铺不相符。《全案》记载,“当铺七十五座,(估银40万两),原始档案记为”查和珅借出本银开当铺12座及家人……开当铺共八座,……查计资本不下十余万……。
《全案》所列举出的每座当铺本银多者高达三四十万两,少者也有10万两左右,这是令人怀疑的。乾嘉时期,京师地区当铺本银一般是达不到此数的,开当铺二三万两白银足以,五六万两在当时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当铺了,无论如何不可能达到三四十万两之多的。成本过多,既不利于经营(资金积压)又造成浪费,有违金融规律,和珅不至于做亏本生意。
综上所述,和珅的家产不会达到亿两白银之多,应该是在一两千万白银左右。这个数字比较可信。它比起传说中的八亿两要少许多;但即便如还是然令人咋舌,依然可将和大人置于史上第一贪官的位置。
7.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富有
中国历史上宋朝最富有。宋代财政最高收入为六千余万贯 ,商税占财政总收入约70%。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 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
宋朝先后在广州、杭州、泉州、密州板桥镇、润州、苏州、温州、江阴军、明州、嘉兴府(秀州)华亭县(松江)、澉浦镇(海盐)和嘉兴府上海镇(上海)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泉州在南宋晚期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有欧亚地区五十八个国家。宋朝出口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五金。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
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从北宋皇祐(1049年—1054年)的53万贯,治平(1064年—1067年)63万贯, 到了南宋绍兴(1131年—1162年)已达200万贯,约占中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对宋代的繁荣起重要作用。
(7)古代中国什么最富有扩展阅读
宋朝商业繁盛,通行的货币有铜钱、白银。太宗时期,每年铸币八十万贯。到神宗熙宁六年,已达六百余万贯。由于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铜钱、白银外流,造成硬通货短缺。
真宗时期,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一种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使用,是为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仁宗后改归官办,并定期限额发行。徽宗时期,改交子名为钱引,并扩大流通领域。
南宋于1160年(高宗绍兴三十年)改为官办“会子”,会子主要有东南会子(也叫行在会子),湖北会子和两淮会子。但是为防止铜钱北流,宋朝政府规定在与金交界处仍然只能使用铁钱。
与交子不同,会子是以铜钱为本位的,面值有一贯(一千文)、两贯和三贯三种,后增印两百文、三百文与五百文小面额钞票。干道五年定为三年一界,每界发行一千万贯,以旧换新。
8. 中国在古代什么时候是世界最强且最富有的国家啊
唐玄宗开元年间,达到我国封建时期鼎盛,唐玄宗后期中国实际开始慢慢走向衰败,直到元朝忽必烈时期,达到军事鼎盛,军事版图跨越亚非欧,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东欧全是中国领土,忽必烈之后江河日下,明朝都不值一提,直到清朝康熙雍正时期,中国比较强盛,但是之后闭关锁国,最终封建大国垮台。
因此,中国古代,如果自己跟自己纵向比较,大概有3个时期,即唐玄宗前期开元年间、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清世祖康熙时期
但是如果和世界比,也就是横向比较,由于地域关系,西方也打不到东方,东方也没什么国家,所以中国一直都是比较强的东方国家。
9.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富豪 中国古代谁最有钱
1、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
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辅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但他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理应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2、儒商鼻祖——端木子贡(前520-?)
端木赐,字子贡,名赐,姓端木,春秋末期卫国人(今属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他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之一。子贡虽出儒门,却懂经商之术。多年的经商活动使他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为孔子与其门徒的周游列国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历史上多用“端木遗风”来表经商致富之人,即源于此。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古代宗庙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来比喻有立朝执政才能的人)。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为孔子弟子中首富。此人不选,是无天理。
3、清朝巨贪——和珅(1750年—1799年)
清高宗干隆皇帝的宠臣,清代最大贪官,入选《亚洲华尔街日报》世界级富翁行列。其事迹不再赘述,仅提一句,嘉庆抄家时所获财产相当于干隆盛世18年的全国赋税收入,难怪时谚要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了。此人不选,此评当废!
4、营国巨商——吕不韦(约前292-约前235)
吕不韦,战国末年着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买卖却是:结识秦流亡公子赢异人并资助其回国即位,从而成功实现个人由商从政的历史性转变。吕不韦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国,并组织门客编写了着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限于名气之大,想不入选都难。
5、富可敌国——沈万三(1330年~1376年)
元末明初江南巨富。以垦殖为根本,以分财为经商的资本,大胆通番。他可能算是历史上最早的国际贸易商人。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个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费用。只可惜其孙卷入蓝玉之案又被朱元璋充军云南,财产没收。
6、第一富翁——伍秉鉴(1769—1843年)
商名伍浩官。清代广东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他凭与英国东印度公司走私鸦pian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称有资产2600万元(一说为2600万两)。西方学者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资财,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朝令行商偿还《南京条约》规定的 300万元外商债务,他独自承担100万。同年在广州病逝。
7、商业巨族——乔致庸(1818-1907)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是乔家经商第三代人,乔家商业从第一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大手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人,人称他为“亮财主”。乔致庸经商既有雄才大略,又多谋善断,是位商场高手。乔家在包头开办的复盛公商号,在他的策划下发展为庞大的复字号商业网络,基本上垄断着包头商业市场,故包头有“先有复字号,后有包头城”之说。
8、红顶商人——胡雪岩(1823-1885)
胡光墉,清徽州绩溪人,幼名顺官,字雪岩,着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并开办胡庆余堂中药店。应该说,凭此传奇业绩挤身“十大“次席当之无愧!
9、一代钱王——王炽(1836-1903)
王炽,一代钱王,红顶商人。资本主义在西方巳兴起,生活在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王朝的他抓住全国商品经济萌动的态势,投巨资于刚兴起的银行票据汇兑行业,以昆明“同庆丰”钱庄为龙头,在当时全国22个行省中的15个行省及香港、越南、马来西亚设立分行……被誉为“执全国商界牛耳”之云南金融业的开山鼻祖。晚清巨商王炽在英国《The Times》评选的19世纪10年代世界首富中排名第四,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三代一品红顶商人”,晚清名臣李鸿章曾称其为“犹如清廷之国库也”。王炽的商德商道,对后人都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10、五金大王——叶澄衷(1840-1899)
宁波庄市人,是着名的宁波商团的先驱和领袖。他做生意很有天赋,头脑清醒,乐观时变,为人处事既诚且信,宽厚待人,被称为“首善之人”。在叶澄衷传奇性的创业历程中,诚信宽厚的性格帮助他在穷途时得到难得的机缘,有人资助他在虹口的美租界百老汇路口开设了上海滩第一家由中国人独自开业的五金店——顺记洋杂货店。并据此发展出覆盖五金、机械、钢铁直至军需器械和军服的庞大生意,开设了38个分支机构,赢得了“五金大王”的美称。并继投资金融业,在上海、杭州、镇海、芜湖、湖州等地开设票号、钱庄,鼎盛时竟达108家。
10.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最富有
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宋代是为中国最争光的朝代,也是当时世界上发明创造最多的国家。宋朝也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最大的时期,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那时中国所谓的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大规模实际的运用,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器工艺的重要改革等。宋朝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技等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宋朝还发展起一门新科学,技术科学。这些辉煌的成就与宋的综合文明有直接联系。宋代的GDP是占全球的5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宋朝已经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大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并有泥活字这样伟大的发明。历史却偏偏要湮没了它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可以比较得知,明隆庆五年,也就是公元1571年,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
北宋大臣曾经抱怨过世风奢靡时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
当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人文明的元朝大都城时,竟然感到眼花缭乱,宛如身处人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