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朝核危机的由来、实质以及中国对策
概况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以其卫星照片为依据,怀疑朝鲜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这些设施实行检查。朝鲜方面则反复声明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朝核问题自2002年10月再次凸显以来,为了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国政府曾多方进行斡旋,最终促成朝鲜、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日本六国同意就政治解决朝核问题举行会谈。
在中国及有关各方的努力下,从2003年8月开始至今,六方会谈已进行到第六轮。
六方会谈
第一轮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
美国强调和平解决核问题是应该也是可能的,美国无意威胁朝鲜,无意入侵和攻击朝鲜,无意更迭朝鲜政权,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双方关心的问题,逐步走向美朝建交。朝鲜表示渴望和平,愿与所有国家建立友谊,无核化是朝鲜总的目标,拥核不是目的。只要美方改变对朝政策,不再对朝鲜进行威胁,朝鲜可以放弃核计划,朝鲜愿与美国和平共存。
各方共同点包括:都愿意致力于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半岛和平与稳定,开创半岛持久和平;主张半岛应无核化,同时也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同意继续六方会谈的进程。
第二轮
(2004年2月25日至28日)
朝鲜在核问题上的立场是,只有美国放弃对朝敌对政策,朝鲜才能放弃核计划。在此基础上,朝鲜提出“口头对口头”原则作为第一阶段行动措施,即朝鲜冻结核武器计划,美国相应放弃对朝敌对政策。美国重申,在关切的问题解决后,美国最终愿与朝鲜实现关系正常化。在弃核目标上,美方再次重申“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概念。
中国、韩国和俄罗斯承诺在一定条件下,向朝鲜提供能源援助。美国和日本承认朝鲜有能源需求,并对此表示理解。日本表示将在日朝关系正常化后,对朝鲜提供大规模经济援助。
与会六方最终以《主席声明》形式阐明了各方共识,表示将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并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精神,通过对话和平解决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这次会谈的主要进展是:成功推进了实质问题的讨论;明确了采取协调一致步骤解决问题的方式;发表了启动和谈进程以来首份文件;确定了第三轮会谈地点和时间;同意建立工作组推进会谈机制化
第三轮
(2004年6月23日至26日)
各方都提出了解决朝核问题的方案和设想。在弃核问题上,美方首次提出希望朝鲜以永久、全面和透明的方式放弃所有核计划,朝方也首次提出可以透明地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相关计划。在核冻结问题上,朝方明确表示冻结是走向弃核的第一步,并愿意为此接受核查。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都愿意同时采取行动以解决朝方的关切。美方也表示愿意研究朝方的要求。但朝美双方在弃核范围和方式,以及关于核冻结范围和相应措施等方面存在分歧。
会后发表了第二份《主席声明》,明确以“口头对口头、行动对行动”的原则,寻求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各方通过了工作组概念文件。
第四轮
(2005年7月26日至8月7日)
第一阶段会议;9月13日至19日
第二阶段会议,2005年9月19日,
参加会谈的六方团长在新闻发布会后握手,各方经过艰苦漫长的谈判,通过了六方会谈进程启动以来的首份共同声明。朝方承诺,放弃一切核武器及现有核计划,早日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美方确认,美国在朝鲜半岛没有核武器,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攻击或入侵朝鲜。
朝方声明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其他各方对此表示尊重。此外,共同声明还就朝美、朝日关系正常化,对朝经济合作和能源援助,以及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问题做出了承诺。
第五轮
(2005年至2007年)
第一阶段会议(2005年11月 9日至11日) 各方在第三份《主席声明》中重申,将根据“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全面履行共同声明,早日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维护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各方强调,愿在增信释疑的基础上,整体落实共同声明,分类实施各项承诺,自始至终及时行动、协调一致,实现利益均衡,达到合作共赢。各方同意,本着上述精神制订落实共同声明的具体方案、措施与步骤。各方商定尽快举行第五轮会谈第二阶段会议。
第二阶段会议(2006年12月18日至22日)
第一阶段会议结束后,六方会谈因朝鲜反对美国的金融制裁而陷入僵局。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此举引起国际社会极大关注。
经过各方努力,在停顿13个月后,第二阶段会议于2006年12月18日在北京重启。在朝美及有关各方进行了密集、深入的双边和多边磋商后,22日宣布休会。会后发表第四份《主席声明》,以“两个重申”向外界传达了六方在本阶段会谈中取得的共识:重申通过对话和平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各方的共同目标和意志;重申认真履行9· 19共同声明,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尽快采取协调一致步骤,分阶段落实共同声明。
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2007年3月19日至22日)
2007年3月19日,第六轮六方会谈如期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谈有3个议题:听取各工作组报告工作进展;讨论落实起步行动的具体步骤;就下一阶段各方准备或应采取的行动进行初步探讨。 会后各方发表了第一阶段会议主席声明。重申将认真履行在9·19共同声明和《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中做出的承诺。
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2007年7月18日至20日)
2007年7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在会后发表的新闻公报中,各方就六方会谈下一阶段工作达成四点框架共识,各方同意采取工作组会议等3个步骤落实达成的框架共识。
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2007年9月27日至10月3日)
2007年9月27日至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议制定并通过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
5个工作组会议
2007年3月15日至18日,经济和能源合作、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朝鲜半岛无核化3个工作组先后在北京举行了首次会议。朝美、朝日关系正常化两个工作组已分别在纽约和河内举行了首次会议。
2007年8月16日至17日,六方会谈朝鲜半岛无核化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沈阳召开,来自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代表将在会议中讨论推进半岛无核化的有关事宜。
2007年8月20日,六方会谈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美国和日本的有关官员参加了会议。
2007年10月29日至30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经济与能源合作工作组会议于在板门店韩方一侧的“和平之家”举行。韩国外交通商部朝核外交企划团团长林圣男在板门店表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经济与能源合作工作组第三次会议就朝鲜对其核设施“去功能化”和有关各方向朝鲜提供重油援助达成了协议。
2007年12月12日,六方会谈经济与能源合作工作组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就向朝鲜提供经济与能源援助的方案进行了讨论,并且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
朝鲜退出
2009年4月14日,朝鲜外务省14日在平壤发表声明,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将按原状恢复已去功能化的核设施。朝鲜中央通讯社当天报道的这一声明说,朝鲜“谴责和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发射问题通过的主席声明,将“继续根据国际法行使自主的宇宙利用权利”。
声明说,尊重自主权和主权平等是六方会谈通过的共同声明的基础和生命。在这一精神被“全面否定”的情况下,朝鲜“绝对不再参加六方会谈”,并且“不再受六方会谈达成的协议的约束”。 声明表示,朝鲜将“千方百计地加强自卫性的核遏制力量”。为此,朝鲜将按原状恢复已经去功能化的核设施,并使之正常运转。作为这一措施的一环,朝鲜将对从试验核反应堆中取出的乏燃料棒进行再处理。朝鲜还将“积极研究建设自己的轻水反应堆问题”。
㈡ 朝鲜核试验中国怎么应对国际!
朝鲜又掀风云,先是传言要换立太子,然后是重新启动核试验,连中国的延吉都有了震感!美国发出措辞强硬的声明,即朝鲜在不听话美国就会动武相威胁!日本,韩国纷纷表态你朝鲜敢和我玩阴的我们就不惜一战,可怜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怎么办?!难那!真要是朝鲜还不听话继续搞核威胁,那么中国就实在不能在偏袒了!那么朝鲜半岛局势真的恶化了,中国又不可能不管!问题是朝鲜老这么玩火是为了什么?!它真的就只是跟老美示威一下吗?!还是金正日真的是放弃六方会谈,在他有生之年准备统一朝鲜半岛?答案都是不可能的!金正日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让他的儿子金正云接好班,让世界所有的国家都知道朝鲜仍是不可小瞧的国家,我们拥有核武器,我们有远程打击能力,武器装备上不用依靠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和俄罗斯、我们要让世界上所有国家都知道,朝鲜半岛上乃至东亚战略局势上,朝鲜仍是处于主导,只要别干涉我国过内政,我就会给你个天下太平!
自古弱国无外交,这点上任何国家都明白!朝鲜这次的动作不光是给美国、日本、和韩国一个警告,同时也是个世界上所有国家一个警告,包括过去和他并肩战斗过的朋友,(中国),他现在的伎俩是在学俄罗斯,也就是说俄罗斯是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俄罗斯明白目前的态势是,只要朝鲜态度越强硬美国就无力在格鲁吉亚的问题上就会越曲线!可惜没有证据证明俄罗斯在朝鲜核试验上帮助了朝鲜多少忙!一切都只能是看目前国际态势来分析的!
作为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上态度应该坚决,应展示出安理会理事国的风范,对此问题上要强硬,但同时应在外交上与朝鲜在东亚局势上,积极沟通开展战略对话,劝其适可而止!同时与俄罗斯加强战略联合的同时,与韩国、日本等国进行战略对话,淡化朝核危机!加强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是淡化敌视的最好手段!展现一个宽容平和,有安全感的国家,同时加强自身军备技术的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的同时,与欧洲建立更加广泛的多样往来,增加交流,事实上欧洲在美国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经管美国一些政客也已经意识到了!可那已经是根深蒂固了,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就好象是自己的亲戚,所以美国很多外交战略的制定,都要向他的亲戚欧洲来探讨,是一种无意识上的习惯!加大欧洲的接触是俄罗斯在害怕的,因为欧洲害怕俄罗斯就好象,东南亚国家怕中国的感觉是一样的!只要我国能在多级世界里始终游刃有余的话,即便丢掉个朝鲜也没什么太大的危险。(结束谢谢闲阅)
㈢ 简述朝核问题及我国立场
中国处理朝核危机始终以国际法为准绳,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而是依据事实的是非曲直决定中国的立场。中国既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又反对美国打压朝鲜,并把原本不愿谈判的美、朝双方拉到了谈判桌上。对这次朝鲜核试爆,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已公开表示了我国坚决反对的原则立场,但反对用武力解决朝核危机。主张通过谈判政治解决。
㈣ 朝核危机的实质与中国的立场
中国处理朝核危机的立场是:1、以国际法为准绳,不按意识形态划线;以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为判断依据;2、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也反对美国打压朝鲜,无视朝鲜的国家安全要求;3、反对日本借口朝核危机加快发展军事大国步伐,不同意日美采取过激措施,使朝鲜政策更冒险、更强硬。
㈤ 中国政府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
中国政府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是:
1、中方始终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
2、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3、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中国是朝鲜半岛近邻,无论是着眼于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还是维护中国自身良好周边环境,中国都坚持推进半岛无核化目标,这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
(5)中国如何应对朝核危机扩展阅读:
1、对于朝鲜半岛的形势,我们一贯主张要和平不要战争,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朝鲜半岛生战生乱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2、中方始终致力于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并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是对话谈判,各方应通过恢复六方会谈,平衡解决各自关切,推进半岛无核化进程,实现半岛长治久安。
㈥ 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朝核危机
天塌下有高个顶着,金当家的很机智着呢,打不起来。北朝鲜最近和美国接触谋和解,有倒向美国的趋势,如果北朝鲜、南朝鲜都成了美国小弟就有趣了。其实我们更该多关注,空心菜怎么不再多作死些呢~~~
㈦ 中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是什么(简短,不要深入)
其实有的人说美日韩三国联合制止朝鲜无核化,在必要时会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那么中国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站在朝鲜方面的立场说话。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我们看在联合国最新发布的制裁朝鲜半岛无核化的1874号决议草案当中,中国(包括俄罗斯)的立场和其他国家的态度是一样的:坚决反对朝鲜的核武举动!那么我们来看朝鲜这次地下核试验的地点其实是离中国国土很近的,也就是说朝鲜的核武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给中国造成了威胁,中国的态度由此也就会由原来的“中间立场”瞬间转变为“强硬立场”!这正是许多国人不能够理解的。我们再从朝鲜的地理位置看,朝鲜北临中国东北,南邻韩国,东西两边全是海岸。从这次联合国的决议草案看五国实行对朝船只进行临海检查,对朝实施各种经济制裁,全力封锁一切(除人道主义援助)朝鲜出境的渠道。那么假如朝鲜非得要出境,他唯一的一个通道就是行走中国的领土,而邻居韩国根本就是纸上谈兵!有些人就要问了:中朝自古就是“铁哥们”,两国在抗美时期不是签署了一个协议吗?协议上白纸黑字写着: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遭受到一国或几国联合武装进攻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是周恩来总理和朝总统金日成在1961年签署的中朝友好协议啊,至今仍生效啊?可是那毕竟是想当年的决定,那是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朝两国的发展需要才签署的,如果拿上世纪的友好助约来谈今世纪的国际形势和两国关系,未免有点不符事实的味道。
而如今,中国人民哪位想重蹈过去半个世纪的战争覆辙?哪位中国的公民不希望中国在和平年代稳定的向前发展?有的亦说:朝鲜早晚要变成第二个越南!我的观点是无论他变成什么,只要不危及到我们国家的安全,中国,因为他姓中,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在“中间立场”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件事!这样最有利于我们的发展!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通俗地讲:就是和为贵!我们每一位国人要谨记胡主席的那句话:“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㈧ 中国在处理朝鲜核问题时的做法。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5-20
㈨ 分析我国在朝鲜核危机问题的和平解决上应该发挥的作用
第一,促成六方会谈有利于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
中国军事科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朝鲜问题专家分析,朝核危机持续升温,可能给东北亚地区安全带来三大威胁。一是导致地区军备竞赛加剧。二是导致东北亚出现“核多米诺骨牌效应”。三是朝鲜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在增加。朝鲜半岛是美日中俄四大国利益的交汇点,朝鲜半岛一旦发生战争,必将触动这四大国的利益,甚至引发地区性战争。而这三轮六方会谈为避免上述三种威胁提供了对话机会,也为化解美朝和其他各方之间的矛盾创造了条件。东北亚的安全与稳定局面的维持,将会使该地区的所有国家受益。
第二,促成六方会谈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查道炯认为,朝鲜是中国的邻国,朝鲜半岛如果爆发冲突,自然会危及中国的利益。朝核冲突如得不到妥善解决,某些国家会以此为借口,增加在中国周边的军事部署,或升级对台湾地区军售,这会恶化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
第三,促成六方会谈能够为中国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的朝鲜问题专家于美华研究员指出,当今世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全球性扩散日益严重,中国促成这三轮六方会谈,有助于防止核扩散,争取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的努力已经受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肯定和称赞。
于美华认为,借助促成三轮六方会谈,中国已初步树立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处理朝核危机始终以国际法为准绳,不以意识形态划线,而是依据事实的是非曲直决定中国的立场。中国既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又反对美国打压朝鲜,并把原本不愿谈判的美、朝双方拉到了谈判桌上。
于美华说,第三轮六方会谈顺利召开本身就是中国取得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成就。六方会谈的继续,表明朝核问题的“和平列车”仍在向前行驶,只要这趟列车不脱轨、不停开,尽管它的速度时快时慢、将来能否提速也存在不确定性,但它前进的大方向却是正确的,它一直在朝着目的地———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不断前进。中国为此付出的辛劳和取得的业绩,必然会载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