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船的发展历史
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1、舟筏时代→独木舟→筏→木板船→桨、篙和橹→帆船时代→地中海的古帆船→北欧和西欧帆船→飞剪式帆船→中国帆船→蒸汽机船时代→早期的蒸汽机船→“大东方”号蒸汽机船→蒸汽机船的完善→汽轮机船、柴油机船的问世→油船和散货船的出现→大型远洋客船的兴起→柴油机船时代
2、船舶大型化→船舶专业化→船舶高速化→船舶自动化→船舶内燃机化
部分船介绍:
1、舟筏时代
人类以舟筏作为运输、狩猎和捕鱼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时代。中国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桨,据鉴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说明舟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2、帆船时代
据记载,远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国使用帆船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帆船发展的鼎盛时期。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15世纪末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的船队都是由帆船组成的。
在帆船发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北欧西欧地区和中国都曾作出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美国的飞剪式快速帆船,则是帆船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不同地区的帆船,在结构、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3、蒸汽机船时代
18世纪蒸汽机发明后,许多人都试图将蒸汽机用于船上。1807年,美国人R.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装在两舷的明轮,在哈德逊河上航行成功。从此机械力开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4、柴油机船时代
柴油机船问世后,发展很快,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空前兴旺,中东等地石油的大量开发,促使运输船舶迅速发展。
‘贰’ 中国的船是谁发明出来的
伟大的劳动人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
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叁’ 船是谁发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船是由人类在远古时期的祖先发明的,因为时间太过久远,现代人们难以找到远古遗留下来的船只,所以世界上最早的船是谁发明的,我们无从得知。
但是,人类自产生文明以来,就有记录历史的好习惯。通过查询历史记录,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最早的蒸汽轮船是法国的乔弗莱发明的。而早在中国唐朝,一个名叫李皋的人就发明了车轮船。
人类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前进。1769年,法国名为乔弗莱的发明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提供动力的轮船,也就是蒸汽轮船。从这一刻开始,轮船的动力来源渐渐走出“依靠人力”的限制,真正进入工业时代。
‘肆’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轮船出现在什么时候
中国直到近代被迫打开大门,实行洋务运动之后,才出现了轮船。
黄鹄号长十七米,重二十五吨。因为当时还没有发明内燃机,所以世界上的所有轮船都是蒸汽船。所以黄鹄号也不例外,只是相比于外国的铁甲舰而言,黄鹄号除了内核用了蒸汽机,船体基本上还是木制的。但是航速已经能够赶上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黄鹄号整个铸造过程中,只向欧洲购买过蒸汽内核和中轴,其余部分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和安装完成,并没有外国人参与,虽然比欧洲国家的火轮船晚了很多。但是他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轮船,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代表性作品,具有非凡的意义。
‘伍’ 船的来历
船的由来是古时候人们为了过河最开始的木板慢慢的变成现在船的样子。古时候运输用的船是木头制作的发展到现在现代工业的进步造船材料质量都有着显着的提高。
人类是在远古发现木头或捆扎起来的芦苇能浮在水上推动的。但是几乎没有远古的船只遗留下来。在英国约克郡斯塔卡尔的一个泥炭沼泽里,发掘出了一支公元前7500年的木桨。这支桨一定是用来划一种中间掏空的独木舟的。
在荷兰的佩塞发现了一只这样的独木舟,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300年。这种独木舟用燧石制的工具挖成,可以做得相当大。
在英国林肯郡的布里格发现的一只独木舟,竞长达16米,宽1.5米。早期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则可能是用芦苇造船,在芦苇上涂—层沥青或树脂,便可在河流或运河上航行。
(5)中国古代船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公元前3000年就使用带帆的芦苇船了,公元前2000年就出现了可能有龙骨的木船:这两种船一定是地中海东部的各族人民(例如克里特人)进行贸易的重要运输工具。篙或桨肯定早于橹,但是用篙或格来行船并不令人满意。
传说中的巴比伦英雄吉尔加麦西在企图飘洋过海时,遇到在死水处摆渡的人要他制作一根18英尺长的篙,可是他把120根这样长的篙接起来也撑不到海底。
于是吉尔加麦西便“脱掉身上的衣服,举起双臂当桅杆,用衣服作帆”,站在船上随风飘去。不需要活动桨和因定舵的复杂系统的另外两种船出现得很早,而且流传到了现在。一种是爱尔兰人的柳条舟——船用柳条编成,蒙上兽皮,然后再涂上柏油。
另一种简单得多的船是充气的动物皮,见于古代的浮雕,聪明的亚述兵士就带着装备乘这种船过河。象5000年前尼罗河上用芦苇船一样,如今近东还有人乘这种用动物皮制作的船过河。
希腊时代出现了两种海船:今种是又大又结实却有些笨的商船;一种是轻便得多的战船,从公元前六世纪起,船头上就有一个很大的金属撞角。这种船用来运海军,待两只船一旦连结上,他们就在飘浮的“陆地”上展开战斗。地中海地区各国的战术,在2000年里没有什么变化。
在1571年的勒颁多战役中,西班牙、威尼斯和罗马天主教各国的联军打败了奥斯曼土耳其——这是最后一次利用桨船进行的重要战役(虽然在200年后路易十四仍拥有这样的战船)。在勒颁多之役以前很久,斯堪的纳维亚人就有行驶得很快的扬帆的战船了。
一种新研制成功的,多桅、多层甲板和装甲板厚的快速大帆船,使制海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西北欧、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手里。
‘陆’ 中国最早的船是由谁发明的
伟大的劳动人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独木舟的国家之一,并利用独木舟和桨渡海。独木舟就是把原木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简单的船,是由筏演变而来的。
虽然这种进化过程极其缓慢,但在船舶技术发展史上,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独木舟需要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依据一定的工艺过程来制造,制造技术比筏要难的多、其本身的技术也比筏先进得多,它已经具备了船的雏形。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桨外,还有锚、舵。
唐代,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
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柒’ 船的起源是中国吗
舟船,是由原始的渡水浮具逐步演变而来的,具体的发明人目前尚未知道。人类的这一漫长历史过程却清楚地被记录在古文献中。《庄子•逍遥游》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
我们从以上古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以匏济水”、“始乘枰”、“变乘桴以造舟楫”,揭示的当是舟船最初发展的规律,即从“匏”到“桴”,再由“桴”到“舟”。任何事物的发展和演变,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7)中国古代船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船的起源: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这就是船的雏形。
1、古代桨船
在后来,人们开始在船上装上许多船桨,以此来为船只提供动力,使其不用随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
2、古代远洋帆船
随着人们的科技发展和贪婪的欲望,使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着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击力更强。
3、近代轮船
随着人们步入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这就是轮船的雏形。
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装有螺旋桨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专家的注意。经研究发现,螺旋桨作为船的推进器比明轮力量大。于是装明轮的轮船逐渐退出使用。但为了称呼方便,装螺旋桨的船还是叫轮船。
4、现代轮船
随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轮船已经不再用帆来辅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机,改用了柴油发动机。这是船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代的轮船不仅装上了高效的柴油发动机,而且还装上了雷达、声纳、无线电等先进设备,使船只远洋航行变得更加安全。
‘捌’ 轮船是怎么来的
“轮船”一词始于我国唐代,它的出现与船的动力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
蒸汽船是不用风帆而用蒸汽轮机做前进动力的船。蒸汽船使用的燃料是煤,蒸汽船外面有一个大轮子,所以也称之为“轮船”。
中国人在南北朝时期,已发明了轮船。以船侧轮子的转动代替划桨,以轮激水前进。在古代称之为“车船”、“车轮轲”。在这里,轮便成为以连续运动代替间歇运动的机械。
据史料记载,祖冲之发明“千里船”,在建康(南京)新亭江试航,“日行百余里”。可惜,祖冲之是否是以轮代桨作为动力机械,该记载并没有明确指出。
中国唐代的李皋发明了“桨轮船”。他在船的舷侧或艉部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轴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因为这种船的桨轮下半部浸入水中,上半部分则露出水面,所以称为“明轮船”或“轮船”,以便和人力划桨的木船、风力推动的帆船相区别。
到了宋代,火药与轮船,已成为两项最重要的军事武器。宋将韩世忠早在1129年镇江黄天荡战役中用飞轮八楫,踏车蹈回江面,有力打击金人完颜亮;在采石矶战役中,宋将虞允文的轮船战舰使金兵“相顾骇愕”等史事,都是明证。随着轮船制造技术的提高,船中桨轮数量也从2轮发展到4轮、8轮、20轮,甚至是32轮。
后来螺旋桨推进器取代了桨轮,“明轮船”被淘汰了。由于称呼上的通俗和习惯,用螺旋桨推进的船仍称为“轮船”,并沿用至今。
‘玖’ 中国古代的船的原型是什么
易经中有: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可见原始的船就是掏开大木头做成。
‘拾’ 船是谁发明的它的起源历史
舟船,是由原始的渡水浮具逐步演变而来的,具体的发明人目前尚未知道。人类的这一漫长历史过程却清楚地被记录在古文献中。《庄子•逍遥游》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
我们从以上古文献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以匏济水”、“始乘枰”、“变乘桴以造舟楫”,揭示的当是舟船最初发展的规律,即从“匏”到“桴”,再由“桴”到“舟”。任何事物的发展和演变,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10)中国古代船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船的起源: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发现过河困难的问题。若河浅和水流慢,人们就可以涉水渡河。但遇到河深和水流急的河流,人们就无法过河。后来,一些人发现抱着树枝或粗的树干,就可以浮渡过河。于是,人们就开始有意识地把树枝捆成一扎,做成木筏。或把粗树干挖空,使它成为独木舟就可以过河了。这就是船的雏形。
1、古代桨船
在后来,人们开始在船上装上许多船桨,以此来为船只提供动力,使其不用随波逐流,便于控制船只,使船只更安全。
2、古代远洋帆船
随着人们的科技发展和贪婪的欲望,使人们开始了远洋探险。在技术上,探险家们所使用的帆船比以前的人力多桨船先进多了。它装上了高大的桅杆,桅杆上挂着大面积的帆布,使它能尽最大限度地利用海上的风能。这比起以前的船,速度更快,船身更大,更坚固,住在上面更舒适。它上面放置了大量的大炮,使它的攻击力更强。
3、近代轮船
随着人们步入工业时代,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经过多年研究,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制成了使用可靠的蒸汽机,并投入使用。那时有一位叫富尔顿的美国人,觉得用桨划船会很累,而且效率不高,于是他就想用明轮来代替船桨。用蒸汽机驱动船只。并于1870年在哈德逊河上成功地进行试航。这就是轮船的雏形。
1835年,英国人史密斯造了一艘装有螺旋桨的船模型,引起了造船专家的注意。经研究发现,螺旋桨作为船的推进器比明轮力量大。于是装明轮的轮船逐渐退出使用。但为了称呼方便,装螺旋桨的船还是叫轮船。
4、现代轮船
随着人类的发展,现代的轮船已经不再用帆来辅助船航行,而且不再使用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效率低的蒸汽机,改用了柴油发动机。这是船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现代的轮船不仅装上了高效的柴油发动机,而且还装上了雷达、声纳、无线电等先进设备,使船只远洋航行变得更加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