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孟姜女的纪念庙宇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可说是家喻户晓。后人为了纪念她,便修了贞女祠,俗称孟姜女庙。这座贞女祠,坐落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东6.5公里处的望夫石村北凤凰山小丘陵之巅。1956年,被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景区由长阶、山门、神亭、前殿、后殿、望夫石、梳妆台、振衣亭、海眼、孟姜女苑等景点组成,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庙宇四周林木蓊郁,掩映着青砖红瓦,显得格外古朴清幽。
长阶是通往姜女庙正门的必由之路,青石砌成,随地势而逐渐增高,直达山门。长阶共一百零八级,抬头仰望,使孟姜女庙增加了几分庄严。 铜川姜女祠位于郊区金山山麓,距铜川古城约1.5公里。这里交通便捷,环境幽雅,兼有神奇、悲壮的姜女传说,使其蒙上了几分神秘色彩。据《陕西通志》、《大名一统志》、《郡国志》以及山海关孟姜女庙刻记载“孟姜女是陕西同官(今铜川市印台区)人。
铜川姜女祠修建于1000多年前,历经宋、元、明、清修葺扩建,到清代干隆年间时,已成为规模宏大,庙宇林立,影响久远的名胜古迹。民国末年,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破坏,姜女祠日渐荒祀。1990年郊区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始整修扩建姜女祠。经过四年的辛勤工作,如今以全新的面貌对游人开放。新修姜女祠的山门、祭亭和孟姜女雕像及踏步层层错落,浑然一体,山门面阔三间,仿清代歇山式建筑,半拱飞檐,正中门额悬挂“孟姜女”牌匾,山门院内,矗立着高达4.5米的孟姜女塑像,高达1.5米的基座上镌刻着明代陕西巡抚秦扬的《过节妇孟姜祠祀》,两侧竖立着古人歌咏姜女祠的诗文碑。孟姜女的故事在我国,尤其在民间流传极为广泛,具有鲜明的个性,在众多的孟姜女的故事中,铜川姜女祠是最值得人们旅游光览的一处胜地古迹。
㈡ “孟姜女哭长城”在中国老幼皆知,可有电视剧记录这个故事
《九尾狐与仙鹤》
孟姜女和万喜良本是石霞山上修炼了五千年的九尾狐和仙鹤。由于私下凡间,触犯了天庭的清规戒律,被王母娘娘贬入凡间。上天将这对鸳鸯硬生生地分拆于两仇家,不过事有巧合,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谁料想,新婚之日的一道圣旨,万喜良被官兵抓走修砌长城。独守空房的孟姜女日夜思念夫君,矢志不渝的爱情力量让她不顾世俗的偏见、家人的阻拦,毅然走上了千里寻夫之路。当她历经了千般磨难终于来到了长城下,丈夫万喜良却已永远被埋在了长城脚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满腔的爱化作如泉涌的泪,连长城都被感动了,轰然倒下了一片城墙。
㈢ 孟姜女的故事
孟姜女的故事
这一年,孟家堂屋里住下一对巧燕。在那时候,据说燕子住在谁家,谁家就会吉祥如意。因此,孟家对巧燕十分爱怜。在巧燕住的第三个年头上,已经到了阳春三月,别人家住的燕子都飞回来了,就是不见自家住的燕子回来,一家人都很挂念。
就在孟家人焦急的时候,忽然有一只巧燕扑楞楞直向堂屋飞来,落在屋正中的方桌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孟大人甭提多高兴了,走到近前一看,瞧见燕子的右腿缠着一道红布,心中一惊,他想,哎呀,是不是被谁家的孩子逮住把腿弄伤了?
他慌忙上前捉住小燕子,小心地把红布解开。一看,红布里边裹着一个小纸包,上面写着“种上”二字。孟大人很奇怪,慢慢打开纸包,一看,原来里边包着一粒饱盈盈的葫芦籽儿。
他二话没说,就把种子种在了朝阳的墙根,每天都要看上一遍,过几天,长出一棵又青又壮的葫芦苗,姓孟的全家很高兴。施肥浇水,精心养护。
葫芦秧越长越旺,越长越长,很快地就爬上墙头又拖到了姜家院里长。姜家也是精心照料。说来也巧,就在秧子中间,墙头顶上结了一个葫芦,孟姜两家都怪喜欢。商量着待葫芦成熟后一锯两半,一家一半做个瓢用。
到秋后,葫芦长熟了。两家正准备摘下来锯瓢的时候,只听“嘣”地一声,葫芦崩开了,从葫芦里蹦出个小女孩。这女孩长得十分俊美,很招人喜爱,孟姜二人欢喜不尽,商量着给小女孩起个名字。
说来两家对此女都有功劳,又是长在两家中间,算是两家伙着一个闺女,就按两家姓氏取名叫孟姜女。孟姜女慢慢长大了,心灵手巧,尊大让小很懂事。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模样更是如花似玉。
长到二九十八岁,提亲的踏破门槛。有的是王孙公子,有的是富家子弟,孟姜两家商量来商量去无有一家中意。两家的老人为孟姜女的婚事也都非常着急。有一天,一个卖诗讨饭的书生来到孟家门口,孟大人一看写的那字远看是花,近看是字。再看那人虽是衣服破烂,但仍然不减潇洒风度。
不禁顿起爱慕之心。让家人把他叫到屋里,好茶好饭给他吃,慢慢拉起家常来。原来这书生是孟姜俩人的当朝好友范世安之子范喜良。因秦始皇听信奸臣谗言将其父杀害,母亲气绝身亡,剩下范喜良无依无靠才落到这步田地。
孟姜二位大人对范喜良的不幸遭遇深为同情,当即收留了他,又把孟姜女许配给范喜良,了却了二位大人的一桩心事。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范喜良和孟姜女成婚的第三天,秦始皇下令在全国抓派壮年劳力去北方修筑长城。范喜良在地里干活时被抓去了。孟姜女听说后哭得死去活来。
一转眼就到了冬天,这年冬天又特别冷。不断有人从北方捎信来,说皇上只顾早日修好长城,不顾民工死活,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孟姜女听说这些信儿更是坐卧不安。连夜赶做了几件棉衣辞别两家父母上路了。
孟姜女一路上,饥了吃带的馍,渴了喝口凉水,日夜赶路。这一天,终于来到长城跟前,四处打听丈夫的下落。问来问去问到山东民工,说是范喜良冻饿死后埋在长城里面了。孟姜女一听,心里很悲痛,放声大哭起来。一连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感动了上天。
这一天,孟姜女正失声痛哭,只听“扑嗵”一声,长城倒塌了,露出一具尸体。孟姜女上前一看,正是自己的丈夫范喜良,她上前抱住丈夫,更是泪流不止。
纪念孟姜女的地方
1、孟姜女庙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可说是家喻户晓。后人为了纪念她,便修了贞女祠,俗称孟姜女庙。这座贞女祠,坐落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东6.5公里处的望夫石村北凤凰山小丘陵之巅。1956年,被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景区由长阶、山门、神亭、前殿、后殿、望夫石、梳妆台、振衣亭、海眼、孟姜女苑等景点组成,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庙宇四周林木蓊郁,掩映着青砖红瓦,显得格外古朴清幽。
2、孟姜女祠
铜川姜女祠位于郊区金山山麓,距铜川古城约1.5公里。这里交通便捷,环境幽雅,兼有神奇、悲壮的姜女传说,使其蒙上了几分神秘色彩。铜川姜女祠修建于1000多年前,历经宋、元、明、清修葺扩建,到清代干隆年间时,已成为规模宏大,庙宇林立,影响久远的名胜古迹。
民国末年,由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破坏,姜女祠日渐荒祀。1990年郊区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始整修扩建姜女祠。经过四年的辛勤工作,如今以全新的面貌对游人开放。新修姜女祠的山门、祭亭和孟姜女雕像及踏步层层错落,浑然一体。
山门面阔三间,仿清代歇山式建筑,半拱飞檐,正中门额悬挂“孟姜女”牌匾,山门院内,矗立着高达4.5米的孟姜女塑像,高达1.5米的基座上镌刻着明代陕西巡抚秦扬的《过节妇孟姜祠祀》,两侧竖立着古人歌咏姜女祠的诗文碑。
㈣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怎样的
传说在秦代,江南有一户姓孟的人家,老两口无儿无女,相依为命。孟家的隔壁邻居是姜家,说也凑巧,姜家也是老两口过日子,没有儿女。 一年的春天,孟爷爷在墙跟下种了一粒葫芦籽。很快,葫芦籽发芽长叶。又过了些日子,葫芦蔓顺着墙头长呀长,爬到隔壁姜家院子里去了。这时,葫芦蔓上开出一朵白白的花儿。葫芦花谢了,结出个毛绒绒的小葫芦。孟爷爷在这边施肥浇水,姜爷爷在那边捉虫搭架。到了秋天小葫芦长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大葫芦,沉甸甸地把蔓儿都坠弯了。孟爷爷对姜爷爷说:“葫芦长这么大,多亏了你的辛勤劳动。咱们把它切开,一家一半吧。”当他们把葫芦打开后,奇怪的事发生了:葫芦里睡着个白白胖胖的小闺女!孟家和姜家别提多高兴了。两家一商量,就给这个葫芦里生的闺女取名叫“孟姜女”。
一年一年的过去了,孟姜女很快长大成人。她又聪明又伶俐,而且很爱劳动,不是纺纱织布,就是洗衣做饭。那时,正是秦始皇到处抓人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一天,一个叫万喜良的年轻小伙子,因为逃避官府抓人,路过孟姜女家。孟爷爷和姜爷爷见这小伙子忠厚朴实,就把孟姜女嫁给了他。刚刚结婚3天,万喜良就被官府抓住,押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了。
春去秋来,万喜良一去半年多没有消息。孟姜女一心想着万喜良,眼看冬天到了,没有棉衣在北方怎么过冬呀!于是,就用自己亲手织的布,给丈夫做了一身厚厚的棉衣。棉衣做好,孟姜女背起包袱,拿着雨伞,就动身上路去给丈夫送棉衣了。一路上,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只见成群结队的民工,有的背着又大又重的城砖,有的抬扛着石块,向高山坡上艰难地爬着。他们衣衫破旧,挥汗如雨。经过几天的寻找和打听,孟姜女才知道,自己的丈夫万喜良,已活活地累死了!他的尸首就埋在了城墙中。
孟姜女听到这一噩耗,真如晴天的霹雳。她悲痛万分,一直在长城脚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这时,只听“轰隆隆” 一声响,城墙坍塌下来,修好的长城被孟姜女哭倒了800里。
这个动人的传说故事,既是对秦始皇时代残酷徭役的控诉,又说明了人民在修筑万里长城中付出的艰苦劳动。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力量和智慧的体现。为了纪念这位千里寻夫的孟姜女,后人在长城脚下修建了孟姜女庙。庙里有孟姜女的塑像,庙旁还有传说孟姜女寻夫时登高眺望的“望夫石”哩。
㈤ 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意义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既娱乐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时,它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还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并把民族的精神、精髓传承了下来。中国的四大民间传说包括《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说》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的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那时,秦始皇到处抓人修筑万里长城。一天,一个叫范喜良的小伙子,因为逃避官府抓人,路过孟姜女家。孟姜女不忍心他去修长城丢了性命,便把他救了下来。
范喜良勤劳能干,知书达理,让孟家夫妇喜爱不已,便决定把孟姜女许配给他,让两人结为夫妻。成亲那天,忽然闯进来的一队官兵硬把范喜良抓走了。
孟姜女千里寻夫,来到长城脚下。她向其他的劳工打听到范喜良早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孟姜女悲痛万分,在长城脚下哭了三天三夜,长城也在她的哭声中轰然倒塌了。城墙坍塌下几十里,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孟姜女流着悲愤的泪水,抱着丈夫的白骨,纵身跳进了大海。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千里寻夫痴心一片的孟姜女,便在山海关附近的一个山头上,给她修了坟、建了庙,取名为“姜女庙”
㈥ 正史上的孟姜女哭长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学界对“孟姜女”这一角色的原型争论不休,有很多说法。一般认为,“孟姜女”的原型很有可能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杞梁的妻子。也许你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作为中国人,我们很有必要记住这位传奇的女性。
几千年来,我们都以为“孟姜女”代表了中国女性不屈的抗争意识,实际上杞梁妻的故事却体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可悲的地位和境遇,令人喟叹,令人心酸。希望中国女性永远告别那个悲哀的时代。欢迎留言说出您的看法。
㈦ 孟姜女的故事简介30字内
美人名叫孟姜女,葫芦仙子落凡尘。两情相悦定终身,拜堂之日宴宾朋。忽闻堂外马蹄响,缘是官兵寻上门。杞良北上修城墙,望夫石上念范郎。念你三餐不得饱,念你天寒无温床。孟姜女,整行装,千里寻夫离家乡。
长亭一别两寒暑,寻夫之路苦难当。行至关前先站定,无有关税不放行。怎奈钱财早用尽,唱支悲曲差人听。先唱千里寻夫苦,再唱离家念双亲。路人闻之皆落泪,城门大开谢神灵。得知范郎尘归土,万念俱灰痛失声。
孟姜女,哭长城,城墙倒,山地崩,哭倒长城八百里,始皇闻听发龙威。却见此女不由赞,欲留宫中当嫔妃。修桥立碑行国葬,只为抱得美人归。一女岂能从二夫,开口大骂无道君。纵身一跃入渤海,旷古真情永留名。
(7)中国人如何纪念孟姜女扩展阅读
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动下,才被纳入到研究者的视野中。现代历史学者顾颉刚在20年代中对这个传说曾经作过系统的研究。编着有《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除国内学者继续研究外,日、苏等国汉学家也注意对它进行研究。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不仅在我国的山东、山西、陕西、湖北、甘肃、河北、北京、河南、湖南、云南、广东和广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广为流传,也被日本、俄罗斯等国的民众所熟知,并逐渐形成多种传说版本。早在唐朝时便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日本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