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详细解释一下两会啦!谢谢哦!
2008年3月3日和3月5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此次召开的两会继往开来,总结了上一个五年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提出了新的五年建设计划,两会坚持改革创新和推动科学发展,坚持关注民生,集中讨论了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许多重大问题。
两会召开期间将审议通过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决议法案,从而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为了更好地宣传、学习两会文件精神,特邀请专家学者,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分析解读,并精心录制了专题讲座。本讲座将是各地区各部门及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学习的理想辅助教材。
第一讲: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
主讲人: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副院长 刘春教授
第二讲:看两会热点、解析政府公共政策
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王满传教授
第三讲: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主讲人: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 王小广
第四讲:关注两会、倾情民生
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 龚维斌教授
第五讲: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汪玉凯教授
其它相关两会教材:《干部培训大讲堂——解读两会热点 聚焦民生发展》、《2008年两会文件亮点解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党课大讲堂—2008“两会”热点专题学习讲座》等等!
2008年两会文件亮点解读
一: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宏观分析(115分钟)
主讲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常修泽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大部制”改革(100分钟)
主讲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汪玉凯
三:建设新型公关服务型财政体制(90分钟)
主讲人: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周天勇
四:基本公关服务均等化和服务型政府建设(100分钟)
主讲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丁文竹
析去年两会亮点观今年两会看点
艾君/文
“艾君博侃两会”首篇博文回顾了1979年我国重大方略和重要事件,简单展望综述了2009年我国面临的问题和面对的大事儿。
还有几天,全国两会将在北京拉开序幕。所以,艾君认为有必要与博友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2008年两会的意义给我们的意义”以及对即将召开的“2009年两会的特殊背景和意义”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展望。
去年两会亮点多多,以关注民生而出台的《物权法》,以及打油诗进两会、道歉政治上两会等,标志着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
去年两会召开是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初年,在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年份背景下召开的;也是北京奥运会举办在即,改革开放30周年迎面走来,抗击雪灾考验政府应急能力取得胜利之后的背景下召开的。委员代表针对我国物价、机构改革、医改、住房等国计民生问题,反腐倡廉、政府应急能力、环境污染治理、干部的选拔、教育、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与和谐等大政方针问题以及粮食生产、经济发展、北京奥运等问题讨论热烈,建言献策。
所以,去年两会话题不少,亮点也不少。但笔者认为,2008两会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有两个:一是审议通过了《物权法》和《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草案》;二是代表委员以及高层领导的发言自由,折射出中国民主政治文明建设的进步。
去年“两会”首先是“两会”审议了《物权法》。一部起草于1993年的法律,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从一审到七审,从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1万多条意见到专门召开100多次座谈会、立法论证会,《物权法》草案终于在08年两会期间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民法,标志着中国的社会经济、民生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另外,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备受关注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从原则设想到具体实现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实施“大部制”能有效解决部门职能交叉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政府部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据悉,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没有推行“大部制”,但也在不断地进行机构改革。从1982年到2003年,国务院机构先后进行了五次改革,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少到了28个。
去年两会还有一个亮点的就是“民主政治的进步”。代表委员以及高层领导敢于掏心窝、反映民意的多了,讲真话、实话多了,官话、套话少了。这在以往“两会”的历史上还真是不多见的。有的委员甚至把民间讽刺政府的打油诗也作为讨论话题向总理转述,这体现出会议的自由、民主和畅所欲言,能够反映群众的心声,代表民意。这种参政议政气氛,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步。此外,长期分管外贸等领域工作的中国“铁娘子”吴仪针对社会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公开向代表道歉。官员们对工作的失误敢于道歉,这又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步。
总而言之,“两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民主、经济的文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的事情,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2008年,在经历了雪灾、骚乱、地震、食品安全等危机,又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以及神七发射成功的喜悦,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的总结回顾之后,面对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困惑,进入2009年的中国还将面临着许多实际困惑。面对着民生、经济发展、和谐文明建设等难题,两会又会有哪些重大举措和好的建言献策呢?09两会必有新的看点--
又是一个阳春的三月,伴随着春风春雨,对亿万人民来说,2009年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又即将在北京召开,我们对会议更多的是关注和期待。
综合分析看来,2009年两会具有特殊的背景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凸现“5个一”的大背景:
其一,取得抗震救灾胜利后的第一个两会。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罕见的8.0级大地震,震撼全球,亿万炎黄子孙以坚强的民族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伟大胜利。
其二,北京奥运会圆满举办并取得辉煌成就后的第一个两会。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圆了炎黄子孙百年奥运梦想,实现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美好愿景,完成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以及“文明奥运、平安奥运”的奥运宿愿。北京奥运取得了运动竞技和文明观赛的双丰收,创下了奥运史上众多的第一,成为人类奥运史上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永载奥运史册。
其三,农村改革发展行动纲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出后的第一个两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经过充分讨论、认真审议,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业稳,天下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这个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和战略举措。这个决定,体现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亿万农民的共同心愿,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其四,纪念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后的第一个两会。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全会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指导下,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承担起艰巨的使命。从此,沉睡封闭多年的中国,走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其五,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的第一个两会。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海啸、信用危机及华尔街海啸等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大量银行和金融投资机构倒闭,连锁反应影响到世界相关国家的经济下滑和金融机构出现挤兑风潮,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机。尽管对中国经济影响没有美国等国家大,但对中国产品出口、经济增长、就业等影响较大。
在如此多的社会大背景下召开的“两会”,自然有着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反腐倡廉、震区重建、奥运场馆利用、推进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具体落实、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等问题,以及包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食品安全、医改、收入分配等民生话题也将会成为中国09年两会的关注话题。
今年两会背景特殊,意义也大,相信看点就会多多,让我们期待着!(艾君2009年2月27日于北京)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此次两会召开正值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因而意义重大不同寻常。两会对上一年度的建设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总结,集中讨论了2009年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热点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民生,科学决策并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保持经济增长,拉动内需,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的决议法案,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为实现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2. 两会指的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性
“两会”代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于两场会议于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大部分会议进程基本上同时进行,故简称做“两会”。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3. 中国两会期间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不好的事情。到底怎么回事哟!
有一个很好的说法,是奥运会的吉祥物选的不好!
4. 为什么说两会是政治生活的大事
“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因为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全国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问题展开讨论,建言献策,共商国是。
延伸:
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7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5. 全国两会为什么那么受关注
“一府两院”报告的审议是每年“两会”议程中的重头戏。从过去一年里新一届政府和“两高”所作的各种努力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能推测出其中一二。“审计风暴”“清欠风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反腐和特殊群体的关注。立法愈来愈关注民生,注重法律权威,维护法制统一;司法改革越来越重视程序公正,打击职务犯罪、阳光羁押、司法救助使人们感受到司法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而像协调发展、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处置、拆迁应该也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
不难发现,“两会”的热点与人们所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合拍,这也印证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施政一年来的一个流行的词汇:以人为本。当权力的架构和运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两个热点和着韵律一起跳动应该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而“两会”的意义,就是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一府两院”,让共同的话题在同一条轨道里碰撞磨合,民意在这里交融升华,政治文明在这里发展完善。
6. 为什么我国两会能引起这么多国家的关注
因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会在两会中有所体现,而中国作为东方大国在世界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中国的两会会得到各国的关注。说白了,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
7. 为什么中内外媒体都那么关注我国“两会”“两会”与我们有什么关联
1、两会可以决策中国的大政方针,包括内外政策,党的决策,也要以两会的形式贯彻落实下去。
2、由于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的政策取向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中外媒体都会关注。
3、就像美国媒体和世界其他国家媒体都会关注美国总统选举一样。
8. 为什么中国每年都要开两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家里要开家务会,一年开几次?形式不一定。
学校要开班务会,开学典礼等等会。
公司要开董事会等等。
其它好多团体,社团,要开各种会。
他们的主持人都要由最高领导亲自或委派以示他(她)的权威,然后再说具体解决一些什么问题,总之开会还是有些用处的吗?
政府和其它机关团体公司等是一个性质。不开会可不行,收集民意,实行政策,都要有一个集中发布的形式!
9. 全国两会为什么那么受关注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两会涉及整个国家的发展路线和方向,也是解决人民最关心问题的一个最好的途径
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关注两会了解形势
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