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38年一个美国人镜头下的中国,中国的百年计划目标是什么
镜头下的中国1938年一个美国人镜头下的中国,这一系列照片集是由一位名叫霍尔多·汉森拍摄,他是一位美联社战地记者。经由他的镜头转达,我们透过看到了1938年战火下,中国人的顽强与无畏、积极与血性种种面向。
我国如今已近乎完成第一个百年计划,正在向第二个百年计划路途前进。中国百年计划目标是,在共成立百年时间全面成为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百年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今日的盛世温柔之下,我们感恩先辈的付出。在铭记着过往历程,在照片集里刻画传递给我们的是浪涛、磨砺、艰辛,更是从先辈面对困境脸庞与绽放的光彩传递着乐观与顽强。照片集比起文字记录更冲击人心,战士们年龄与行事的反差。照片集珍重万千,看过此后的我们且望往铭昔更珍今。
2. 镜头里的中国年主题摄影怎么写作文——做饼
镜头里的中国年主题摄影怎么写作文——做饼?
3. 能否分享一张你秒杀朋友圈的春节照片
让我觉得可以秒杀朋友圈的一张照片,是生活中最平凡的一张江景照。
不得不说现在的春节年味儿确实不如往年了,但是依然是很快乐的,在我的回忆中,小时候的年,我们都是聚在一起放鞭炮,看春晚的,但现在更多的是看手机,追剧,打游戏,很少能够安安静静的去看一看这个世界。
今年的春节我们家比较的平平淡淡,一家人吃了年夜饭,也没有怎么去找朋友,就走了几个重要的亲戚,其中就是和表弟一家人去看了年迈的奶奶,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而且还算身体不错。
因为去看老人的时候确实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长辈们都在家里忙活着做菜或者和老人聊天的时候我就和表弟一起出去散步了,我们来到了长江的江边,今天是久违的晴天,因为是里面已经很久没有出太阳了,前几天还下了雪的,我们就在江边逛了一下,这个时候发现将上面晴空万里,同时来往船只还非常的漂亮,所以就即兴拍下了这张照片(如下图),我觉得这张照片是这代表了我的春节的。
希望所有的朋友和家人能够身体健康,全家快乐,新年快乐!
4. 关于主题是新中国建国70周年的微视频可以拍些什么内容怎么拍啊大家帮忙想一想,谢谢!
可以有很多角度拍的。我就举其中一个角度说:开头拍些高大上的建筑风景素材以及城市车水马龙的镜头,旁白就是介绍“新中国的发展多么多么艰辛坎坷但劳动人民奋斗不屈之类的”;中间主体部分可以拍摄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们的现状,然后采访其中几位年长的从业者让他们谈谈从他们入行以来一直到现在他们眼中的行业都有哪些变化,然后多拍些“喜大普奔”的行业欣欣向荣的行业镜头(喜大普奔意思就是“别拍社会阴暗面就行”),可以找其中一位从业者拍一下他一天的工作内容,旁白就是他自己介绍的“自己每天遇到哪些人哪些趣闻之类的,然后再感慨一下新中国发展迅速,生化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美之类的”,还要多拍其他行业“人”的行为和美好结果。最后结尾处多拍些人物“笑脸”的特写做收尾。完美。
5. 如何拍出年味十足的团圆照
场景一:春节庙会 春节庙会年年有,今年也不例外。逛庙会之事无外乎尝尝小吃淘点玩意儿,挤个热闹劲儿,每个小摊都是张灯结彩挂满灯笼,街上则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民俗特点的活动或是有过年元素的题材进行拍摄,拍摄热闹的人群也是不错的选择。春节庙会的民俗表演不可错过 虽然年味确实是一年比一年淡,不过人们也越来越希望在过年的时候寻回中国的味道,在年会上可以看到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中国结、面粉人、剪纸等等。一般这些摊位的档主都会比较乐意让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剩下的就是选取角度了。 年会里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很有特色的小摊,早几年捏面人、吹糖画之类的就比较抢眼。晚上拍摄时的效果和气氛都比较浓。不过应当注意闪光灯的有效选择。拍摄 时应该使用慢速闪光灯同步,使用机内闪光灯拍摄的时候里拍摄主体要比较近,充分照亮档口人员和前景,使用广角镜头把整个场景都拍摄下来。 查看原帖>>
6. 汤姆森镜头中的旧中国反映了什么现实
1873年,一本名为《中国和她的人民》的摄影集,在英国出版。作者约翰?汤姆森(JohnThomson,1837~1921),出生于爱丁堡,是英国着名的“街头摄影家”。这本摄影集收录了他1862年和1869年两次来到中国,拍摄的200幅照片。
《中国和她的人民》全面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既有表现中国锦绣河山、城市风光的作品,也拍摄了人民从事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情景;既有洋行买办的私人园林,也有社会最底层的生活状况。这些照片,所表现的人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辛酉政变后的恭亲王,贵族妇女,集市上待雇的贫民,吸食鸦片者,瘦弱的更夫,戴木枷的囚犯,以及剃头、修脚、拉洋片等手艺人,都成为汤姆森的拍摄对象。
影集中的照片,每幅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这些说明都是在拍摄过程中访问记录下来的。如《广东旧工厂场址》这幅照片,画面上洋楼与四周破烂的草屋形成了强烈对比。
拍摄街头小景,是汤姆森的特长。《广州闹市一角》和《九江街头小景》,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前者利用占据画面时垂直线条,表现了广州市内商业区林立的店铺,各种牌匾密集交错的繁荣景象;后者则选取了街头有代表性的四种商贩,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光线运用,展现出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风俗画卷。
此外,在中国期间,汤姆森还出版了《北江风光》和《闽江风光》两部摄影集,对扩大摄影在中国的影响起到了一定作用。
7. 镜头里的中国年,我制作了春节里的视频,主题可以是
可以是家乡春节。
8. 镜头里的中国年作文
幸福是什么?是缺少而需求的美好?是一种感觉?还是,一个过程?
幸福各有不同!
1、在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时候……家里穷:过年了,好不容易有了薯仔吃,就好高兴。于是爷爷奶奶使劲吃可从此呢:是把薯仔吃得再也啃不动了,是为省粮食给子女吃。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自己能解决温饱就行了。而以往的过年也没那么多的礼品要送,现在那,买那么东西,其实长辈们要的又哪是这些那,而是求得一个平安啊!
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幸福。
2、在爸爸妈妈那一辈的时候……他们看到什么,想吃什么。过年了,能吃饱穿好,他们就满足了。有吃的不挑剔,有穿的不挑剔。帮父母忙,个个是父母的好孩子。过年是都是一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的走去自己的长辈家去拜年,而长辈给了,自己几角钱都能高兴半天,现在那,就给那些钱也觉的没意思了。
这对他们来说是幸福。
3、在我们这一辈的时候……红红火火过年!大人们送我们礼物,而我们却挑三拣四。
在现代儿童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无忧无虑的生活中,到了过年已经不比长辈小时侯过年那么兴奋喜悦了,而在过年吃到的好东西平时也可以吃到,不那么珍贵了,穿新衣服也不是那么稀奇了,最让我们感兴趣的只是压岁钱。现在的孩子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所以缺少干家务的机会与能力。
这对我们来说是幸福吗?
9. 一分钟的镜头要表现一年的内容,可以怎么拍
拍摄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场景,如果有主角的话,就加上主角的穿着,可以接上重要节日(比如雪天的春节等等)
10. 航拍中国第一季都拍了哪些地方
航拍中国第一季选取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地为拍摄对象。
《航拍中国》体量巨大,计划拍摄中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34集。
已经播出的第一季,仅六集,拍摄用时一年。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积累了大量珍贵的4k空中影像。
六集里,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展现了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自然生态,兼顾了中国东西南北的地域特点。每一集的拍摄都尽量捕捉最有代表性的画面,展示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
比如新疆的春天,漫山遍野的杏花开放,绚烂如彩云;到了夏天,薰衣草花田绽放出清雅的紫色;秋天,阳光下的胡杨林闪耀着金色光芒,华美醉人;冬天,天池蓝色的山、蓝绿色的水和皑皑白雪,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10)镜头里的中国年可以拍哪些扩展阅读:
《航拍中国第一季》是中央电视台推出,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航拍纪录片,共6集,余乐任总导演。
该片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的纪录片,以前所未有的航拍视角给观众视觉上的满足,无论是高空拍摄还是近地拍摄全部使用航拍,无任何地面摄像机进行补拍,真正达到了“俯瞰中国”。
最初选择拍摄点时,导演组按照“大、美、奇、变”的创作原则,从每个省级行政区选出100多个适合航拍的拍摄点,然后从空间、季节等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考虑,逐一进行讨论调研,最后每个省筛选出40多个拍摄点。在50分钟的片子里,时长方面长点的可以出现一分半钟,短的仅有三十四秒。
此纪录片赢得了极高的口碑赞誉,并因此获得了如下奖项:
1、2017年 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优秀作品奖
2、2018年 中广联合201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 最具影响力纪录片
3、2018年 第二十五届电视文艺“星光奖” 电视纪录片奖